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记录>

考古发现吕大临墓

时间: 穗嘉23 分享

  盗墓案引出的“鼻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吕大临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吕大临墓篇一

  2006年初的一天西安市公安局的文物侦察人员突然得到了一个线索,有人放出风声,说手里有一些名贵瓷器要出手,正在四处打探合适的买主,这马上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感觉,这批名贵瓷器很可能是从古墓里偷盗出来的文物,而这个被盗墓葬很可能就在陕西境内。通过多方侦察,公安干警马上锁定,那处被盗的墓葬应该就在西安市郊区的蓝田县三里镇附近,然而,三里镇有37个村落,被盗的墓葬在哪里呢?虽然他们对诸多可疑地点进行了大量的侦察,但仍然一无所获。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新的线索出现了,有群众举报,在西安的某家宾馆住着一伙人,很像是盗墓贼,公安干警马上出动,将他们一举抓获。

  同时,还缴获了大量的盗墓工具,包括铁锹,炸药,雷管,洛阳铲等。这些非常齐全的盗墓工具显示,他们盗掘或者计划盗掘的绝不是一般的小墓,很有可能是有一定规格的大墓。

  据当时的办案民警韩清龙回忆,后经过一系列的审讯和抓捕,在逃的头目吕富平也落网了。

  当公安干警赶到吕富平居住地的时候,屋内的情景让他们非常吃惊,大量的文物被随意地堆放着,但是,这些文物的精美程度却跟线索中的信息有些落差,难道,那些更有价值的文物已经被他出手了吗?

  他们马上对吕富平进行了再次审讯,吕富平先是声称没有其他文物了,在多次审问后最终交代,还有一批文物藏在他居住房屋阳台的地板下。和之前搜查到的一共125件。

  根据他的交代,这批文物马上被搜查出来,第二批缴获的文物相比更加精美,其中有大量的瓷器,根据这些瓷器的特征判断,被盗的墓葬很有可能是一座宋代墓葬,其精美程度即使是考古专家看到这批文物都很惊讶。没有这么好的,没有见过宋代这么精美的大批的文物出现,而且它那些文物有很多都是带有金银扣的,不是镶边的,就是金银扣镶的边,非常讲究。

  考古发现吕大临墓篇二

  最让专家们意外的是,吕富平盗的墓,据他本人交代,就是自己家的祖坟。

  按照盗墓贼吕富平的说法,这里埋葬的是他吕家的先祖,这时,在专家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概念,这片墓地会不会和宋代著名的“蓝田四吕”有关系呢?

  在北宋时期,陕西蓝田县一吕姓人家,有兄弟四人皆聪慧好学,进士及第,一门四进士故得“蓝田四吕”的美名。在《宋史》中,关于

  这兄弟四人都有记载,其中吕大防在宋哲宗元佑年间曾任宰相。而吕大临则是最早对青铜器及其铭文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学者,著有《考古图》十卷,为我国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

  《考古图》著录了当时宫廷及一些私家的古代铜器、玉器藏品。按器形分类编排,每件器物均摹绘图形、铭文,记录了原器的尺寸、重量及容量,并进行了一定的考证,对藏处及有出土地点者也加以说明。全书共10卷,另有释文一卷。第一卷至第六卷为鼎、鬲、爵等商周铜器,今本目列 138器,实收 143器(所多者主要为同铭之器);第七卷为钟、磬等乐器,目列13器,实收 9器;第八卷为玉器,目列63器,实收67器。全书共收入目224器,实收234器。

  吕大临虽然在金石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因此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和推崇。但与后代把吕大临及其撰写的《考古图》当作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和奠基作之一不同,吕大临从未把自己所从事的对青铜器的收集与研究当作单独或独立的学问看待。可以说,吕大临所从事的对青铜器的收集与研究完全是为其倡导和践行的明礼教、恢复三代礼制的关学宗旨和古礼研究服务的,是其经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先生学通《六经》,尤邃于《礼》,每欲掇习三代遗文旧制令可行,不为空言以拂世骇俗”。他研究古器物,并不是为了收藏把玩,而是为了理解、吸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精义,探求古代社会变化发展的轨迹,补救经传之缺失,改正诸儒之谬误,并供后学者作参考。

  这既说明了吕大临编纂《考古图》的目的,也反映了吕大临求实、贵用的治学精神。不独吕大临如此,北宋朝朝廷及士大夫热衷于古代礼乐器物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也与经过唐末和五代的割据﹑混乱

  之后,宋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建立严格的纲常伦理而大力奖励经学,试图恢复古代礼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也可以这么说,发端于宋朝、日后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术门类的金石学是宋朝复古思潮和经学研究的派生物、副产物。

  考古发现吕大临墓篇三

  考古人员决定,先对这片区域进行一次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初步的勘探显示,这里确实不仅仅只有这一座墓葬,但是这些墓葬的规格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然而,在对那座被盗的大墓进行勘探后,他们发现,那座大墓竟然也是一座土墓,连一丝砖块的痕迹都没有发现,更多的墓葬只能勘探到墓道的痕迹,但是具体的墓葬位置却难以确定,这些墓葬会是贵族大墓吗?据参加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说——它全部是很深的土洞墓,就像比这个,就跟很一般的老百姓是一样的。稍微富足一点的家庭人家都可以做成那个砖圈的,但是它们全是土的。 为什么只有墓道而没有墓穴呢?

  正在这时,当地的文物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在蓝田县城附近,有一座蔡文姬纪念馆,按照当地县志记载,这里就是著名才女蔡文姬的墓葬所在地。由于当地还没有建设博物馆,一些文物也被暂时存放于这里。

  这其中就有一块石牌匾,上书“宋四献祠”, 还有两块碑刻,上面记载了吕家四兄弟的官职等基本情况。据说这些碑刻就出自当年五里头村的吕氏家庙。然而,这些碑刻毕竟是后人制作的,要确定五里头村的那片墓葬就是“蓝田四吕”的墓葬,还需要更加确凿的证据。五里头村墓葬

  的发掘即将开始,要想揭开这众多的谜团,只能在考古发掘中寻找证据,这些一反常态的土墓里埋葬的究竟是贵族士人还是平民百姓?为什么用这种特别的埋葬方式呢?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底是不是“蓝田四吕”的墓葬?

  笼罩在这座大墓上的迷雾,第一次,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墓葬的发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墓葬显露出真面目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些谜团能尽早揭开。

  谁也没有想到,发掘刚刚进行了十几天,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一块显然经过人工修整后的方形石块就显露出来,考古人员非常兴奋地发现,这竟然是一块墓志。但是根据这座墓葬的深度的话,它至少应该在七米或八米左右,应该更接近于墓室吧,但是这个距地表确实非常浅,大概只有三米,三米就非常浅了。

  在东汉晚期之后的墓葬中,墓志时有发现,这些墓葬的主人一般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墓葬中出了墓葬,那就基本可以肯定,这座墓葬具有一定的等级,绝非一般平民百姓的墓葬。更重要的事,墓志上所刻的文字,往往能提供关于墓葬主人的大量信息。照墓志的记载基本可以断定,这片墓葬很可能就是吕家的家族墓地,那么“蓝田四吕”特别是中国考古学的鼻祖吕大临的墓葬也在这片墓地里吗?他的墓葬又会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小石子的砾石层,一般的墓葬到这里就应该出现了,但;砾石层,可以说是一个分界点,一般的古墓,很少有建;发掘的进度仍然在缓慢的推进着,这座墓葬的深度显然;就像勘探的过程中发现的那样,到现在为止,整个墓葬;多方分析——找到大墓墓道;由于探方已经挖到了石板层以下,现在进行勘探难度自;的位置;有忧亦有喜,随着发掘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墓志已经出;吕大临确实埋在这里吗?作为

  小石子的砾石层,一般的墓葬到这里就应该出现了,但显然,并没有发现任何墓葬的迹象。

  砾石层,可以说是一个分界点,一般的古墓,很少有建在砾石层以下的,可是,很明显,这座神奇的古墓并没有按这个规矩出牌。只是,考古队员不知道,更大的迷雾,已经缓缓笼罩。

  发掘的进度仍然在缓慢的推进着,这座墓葬的深度显然超出了他们原有的经验。之后,一个让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发掘工作在穿过砾石层后又穿过了更深的很难穿透的石板层,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墓室。要知道,一般情况下,由于石板层很难挖穿,深度又是在10米左右,古人安葬的时候一般都选在这个层面以上的部分。难道,这里并没有古墓吗?

  就像勘探的过程中发现的那样,到现在为止,整个墓葬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都没有发现一丝砖块的痕迹, 现在挖到了石板层后,仍然没有找到墓穴,这让他们的心里不免有一丝不太好的感觉,这里确实有墓葬吗?会不会是当年只挖掘了墓道,但并没有真正使用的废弃墓地呢?

  由于探方已经挖到了石板层以下,现在进行勘探难度自然减少了很多。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现在还探不到墓穴,就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里并没有墓穴,之前两个月的工作也就完全白做了。在洛阳铲又往下打了8米深度的时候,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深度的土质显然和之前不同,应该就是被翻动过的土壤,换句话说,这里就很可能是墓葬

  的位置。这个应该是当时是比较一个精心的设计。因为探铲一般,打到砾石层以下,也很不好打穿,不好打穿。另外你即使把它使劲打穿的话,底下土容易混乱,所以对判断这个东西就带来一定的难度;再一个因为一般挖墓的时候,一般不会挖到砾石层以下,所以从常理上分析,常识上来分析的话,如果跑到这底下的话,可能性不大,所以这样的话大概很多人也就放弃了。

  有忧亦有喜,随着发掘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墓志已经出土。按照这些墓主人的身份辈分,一张完整的吕氏家族墓葬地图开始形成,如果按照这些推断,一座尚未开始发掘的墓葬很有可能就是考古学鼻祖吕大临的墓葬。

  吕大临确实埋在这里吗?作为考古学的鼻祖,他的墓葬又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考古人员决定,马上对这座墓葬进行发掘。

  让他们意外的是,刚刚挖掘了三四米深,地面上竟然已经能看到一个类似墓坑的痕迹,难道这里并不是吕大临的墓葬吗?怎么会埋的这么浅呢?

  考古队的专家回忆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判断是盗洞,就是觉得这个,这是一个盗洞。但是后来我们的技工就很有意思地调侃说,这个盗洞怎么会拐弯,然后后来发现这其实是一座墓室。”

  然而,对这座墓室进行清理后他们发现,这座墓室空无一物,难道已经被盗了吗?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这里没有任何使用过的痕迹,也

  就是说,这里本来就是空的,而墓道的走向还在继续向下延伸,他们决定带着疑惑继续向下发掘。

  没过多久,又一座类似的墓室出现了,同样是没有任何使用痕迹,而墓道的走向依然继续向下延伸。他们忽然明白了,这就是为了防盗而设计的假墓室。这种假墓室的出现,让这个墓葬是吕大临墓葬的可能性顿时增大了。因为在宋代盗墓很猖獗,他见到的这些东西呢,恐怕他心里很清楚应该是从墓葬里盗掘出来的。你比如说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一些铜器,还有包括釉陶器,这些东西不可能世传。尤其是像釉陶器这样脆弱的东西,从汉到宋,那也隔了一千年呢,一千来年呢,那不可能就保存的,就是根据这个世代相传能够那么完整地保存下来,那就很难了。所以我想他是很清楚的,因此才导致了他对他的墓葬有这么多的防范,这个防备盗掘的措施

  联系之前的墓葬埋葬的深度,整片墓地不用砖瓦直接用土,还有现在出现的假墓室,这片墓地的种种奇特的现象,正是为了防盗,而能设计出如此巧妙的防盗措施的人必定是一个非常熟悉盗墓手段的人,而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作为考古学鼻祖吕大临。那么,正在发掘的这座墓葬确实是他的墓葬吗?还没有到达的墓穴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防盗措施起到作用了吗?

  而盗墓与反盗墓的斗争历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周代就有开始盗墓,亦说在商代就有,甚至更早的,现在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一种说法,是在龙山时代,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就发现这个有

  一些墓葬里面啊,就有盗墓的这个痕迹,这个时代,主要随葬一些玉器。那么从这个,如果是从四千多年以前就有盗墓的话,那到现在已经有四千多年的盗墓史,实际上一直到今天还有在盗墓。盗墓与反盗墓,这场逝者与盗墓贼的千年博弈,衍生了无数防盗机关。也同样衍生了洛阳铲这样的利器。

  假墓室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迷惑作用,在第一个出现的假墓室上方,考古人员就发现了一处盗洞,到这个盗墓贼在进入假墓室之后显然认为这是一座空墓,之后没有继续向下挖掘就离去了。

  随着发掘的进展,这座墓葬终于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目。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和各种金属器皿,年代涵盖了西周到汉代。然而考古人员最关心的墓葬主人是否就是考古学鼻祖吕大临的问题却没有找到确凿的答案,因为在这座墓葬里竟然反常的没有墓志出土,这是什么原因呢?

  仔细分析后他们发现,这个墓葬里竟然有一处盗洞,而这次盗墓的年代应该是在古代。

  尽管做了如此众多的防盗工作,但这座墓葬仍然没有避免被盗,让考古人员稍感安慰的是,墓室中的瓷器基本上没有被动过,那么这座墓葬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在清理随葬器皿的时候,领队张蕴发现了一件特别的器物,这是一件石圭,清理出来后,上面刻着的文字让她非常兴奋,上面竟然有吕大

  临的字。这件石圭正是他的堂兄赠送给他的。这上面呢,明确地说这是上头有吕大临的官衔,“秘书省正字”这是吕大临的官衔,“于书”是吕大临的字。所以我认为这个器物是哥哥送给弟弟的,那么弟弟的墓葬里头,这个器物就应该是属于弟弟的,而且是很郑重其事的,用仿古器皿的一种形式来送给他的。这可能在吕大临来说也是比较钟爱的一件东西,埋葬墓里。

  结语

  虽然这些墓葬采取了很多的防盗措施,但其中的一部分还是遭到了疯狂盗掘,这不禁让我们非常痛心。我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很多的文物,由于盗墓行为的猖獗导致众多的文物流失海外,或者落入某些不道德的私人收藏者手中,这不能不让人说是痛心疾首。这些文物拿在手里也许很值钱,但是失去了研究它的价值,甚至可能由此失去了某些关键的研究信息,它必须在它的原生地,配合其他的文物才能共同的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真的是值得我们好好地珍惜。

考古发现吕大临墓

盗墓案引出的鼻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吕大临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吕大临墓篇一 2006年初的一天西安市公安局的文物侦察人员突然得到了一个线索,有人放出风声,说手里有一些名贵瓷器要出手,正在四处打探合适的买主,这马上引起了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考古发现龙

下一篇:考古发现芈月古墓

精选文章

  • 考古发现龙
    考古发现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龙篇一 龙文化的记载和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不

  • 考古发现凌惠平
    考古发现凌惠平

    汉代女尸凌惠平千古之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凌惠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凌惠平篇一 在这座墓中,出现了一具保存基本完整的

  • 考古发现李斯墓
    考古发现李斯墓

    李斯墓,即秦始皇丞相李斯的墓冢,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蔡国故城。墓的四周砌有石阶,墓前树有墓碑,上刻秦丞相李斯之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 李世民墓考古发现
    李世民墓考古发现

    李世民墓考古发现,李世民陵墓有没有被挖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李世民古墓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李世民古墓篇一 李世民墓考

17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