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文献>

社会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时间: 嘉豪18 分享

  所谓的质量比较好,其他的答案主要从书的内容来展开回答,这基本上属于书的软件;其实书的质量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印刷和装帧。在我看来,好的书必须是两者兼顾的。不幸的是,大陆的出版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把精力(至少是把大多数精力)放在软件上,直到最近几年才重视书的硬件。这大概是由于出版社的人跟印刷厂的人之间缺少一个协调的环节。下面由学习啦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社会文献出版---甲骨文

  好在最近几年这方面明显注意了,比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画颜色的研究》。这本书本身属于公版书,两百页左右的篇幅,却定价 198 元,但仍然是物有所值。而有的书在我看来就是对硬件注意得过头了——明明内容很一般的书,却印得太花工本,导致定价上升。本来从内容上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但是印得漂亮,定价过高,我反而不会买了。总之这软件和硬件是一个平衡,必须是内容和装帧相匹配才好。

  现在的小精装书越来越多了,但鱼龙混杂,有的甚至拿硬壳来骗人。这种书要是内容不佳,我撇撇嘴就过去了;如果是内容好,往往会让我纠结一阵子。比如上海书店出版社的那套小精装,名字大概叫做逗海上文丛地,是一套收录名家小短文的集子,封面设计素雅,内容妙趣横生。钱文忠傅月庵林文止黄裳陆灏严锋等很多大家的作品都有收录。这套小精装在我的记忆里也是发此滥觞的先驱。十年前在我眼界未开的时候真是视若珍品。现在看起来纸张未免太差,不光粗糙,而且比较薄,颜色灰暗。陆灏同样的作品在香港花千树出版就好很多,《东写西读》和《看图识字》这两本姐妹篇,虽然香港出版的没有精装,但纸张装帧反而比上海书店的好。这套书一般在书店都只有几本,虽然纸张稍差,不过我仍然是见到一本就买一本,生怕过期不候。再比如广西师大的《文学回忆录》,这类纯笔记整理的书,可读性稍差,但是价值还是很高,是次的上下两册,也算是精装,但仍然是拿壳子唬人。最搞笑的,梁文道的序言所用的纸张跟后面正文的纸张就不一样,后面明显在偷工减料。这套书本来我看好了台湾的四册版本,可是禁不住好多人推荐,还是买了广西师大的版本。为了支持实体书店,还是多花了三十几块买了原价/读了二十页我就大呼上当,陈丹青在序中明确说了这是删节本。删节本的话题所涉颇多,在此不赘述了,免得又被删除答案。

  下面我也学刘先生列个一二三四加以说明吧。

  1.台版书。

  因为渠道的缘故,能看到的台版书大多是经过好几手挑选的,所以大都是精品,有些虽然不是我兴趣所在,但不得不承认其内容质量之上乘。我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印刻 ink、联经和台湾商务。前者出文学书居多,我攒了不少它家的张大春作品;联经出普及性社科很多,章怡和的书我攒的它家的;商务印书馆出很多学术书。印象里手头还有几本远流和远景,都是出流行作品的(不只是流行文学)。老牌的远东和世界书局以翻译的文学作品居多;外文翻译过来的科普书,城邦旗下有一套猫头鹰译丛,非常棒。顺便,城邦旗下的出版社还有很多,前面提到的印刻 ink 也属于这个集团。

  2.港版书。

  大学的出版社主要有两家,香港大学出版社以出版英文学术书籍为主,中文大出版社在大陆爱书人圈子里名气更大。前者的专题研究很多非常棒,加上路子也是走西方那一套,所以定价很高(西方的学术书比流行作品在同样篇幅下要贵一半,大陆刚好相反,可能是很多学术书有出版资助吧)。后者的专题书那就太多好书了,大致包括三类:其一是大陆学者的作品,因为涉禁,不能在大陆出版,或者只能出删节版;其二是国外汉学家和中国问题的研究者的作品,这部分译作水平都很高;其三是香港本地学者的作品。这部分内容不能详细说,以前写过的答案都被删除了。

  除了大学书店,我很推崇的是牛津出版社的书。林道群先生品味很高,不管是内容还是装帧都是上乘。董桥的文章虽然有人诟病,但是这套书的硬件真没话说,纸张很好,又是精装,有人说封面是董桥自己设计的,我不太确定。我每次去书展都能看到有大陆爱书人在牛津那里收全套董桥。除了董桥,北岛的全套也是牛津出版,全精装,封面是单色,很素雅。另外其他很多香港名家作品也很好,比如陈之藩等人;也有大陆名家的作品,比如祝勇那本红色封面《故宫的风花雪月》。除了文学书籍之外,牛津也出版社科书,比如章怡和的作品,以及两本访谈录,现在算是三本了,这些书大陆都有出版,但都被删得惨不忍睹。牛津最近的一套书是银白色封面的精装,包括格非谈《金瓶梅》的《雪银鹭丝》,田家青谈王世襄的一本(大陆有出版),还有说梁思成的一本,这套书还在出。

  社科类的出版社,还有一个我很喜欢,是新世纪出版社。这个出版社的书,也有很多没法谈,连这个出版社的马老板也没法谈。顺便,这个马老板跟刘心武还有些渊源。

  下面再说联合书刊物流集团旗下的三巨头:中华书局、三联和商务印书馆。这三个出版公司都有自己的门市,也是香港大书店的主力,三家的门市感觉都差不多,没有啥门户之间。我很喜欢逛他们书店里的大陆出版物专柜,我不知道他们通过什么渠道选择这个专柜上的书,但是所选的书内容都非常好(装帧肯定不如港台版),品味很高,我非常佩服。联合旗下有个新军叫做中和文化出版社,我怀疑这家有大陆背景。他们出的社科书以大陆学者的作品为主,性价比超级高。我是从高华孙科研究文集开始注意到这家出版社的。

  其他的出版社也带有自己门市的还有天地,出的书以文学书为主,冯唐王安忆等大陆作家的书在香港也是他们家出的,天地旗下有个分号,我一时忘了名字,这家出了一些社科书,研究对象是受禁内容,我个人感觉明显比前面提到的低一个档次。

  前面提到的花千树也出了很多书,除了前面提到的,马家辉全套也是它家出版,还有定西和夹边沟姊妹篇等。它家也出学术集,比如张五常的集子,连带着很多华人经济学家的文集。香港市面上主流的出版社大致就是上面提到的十家。

  当然,很多人肯定不同意我的看法,比如有人就说为什么没有明镜呢看明报也没有啊看哈耶出版社也没提到啊看为了让本答案免于被删除的厄运,我会在后面的评论区说一下这三家。除了这三家,还有一些专门为出版某几本书而成立的出版社,至于原因嘛,你懂的。

  总结来说,港台版的书我是极力推荐的。不要觉得他们定价高,那些书真值这个价。当然了,你非要跟我说明镜出的某些靠网络文章集合起来弄成的书,那我只能说你赢了。明镜也有好书,并不都是拼出来的书,可惜大部分人就认得这些拼出来的书。

  下面说说大陆的出版社。以下内容的框架借鉴了刘先生的答案,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必须强调的是以下所有排名都不分先后。

  1.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类书籍看这家的准没错,都是严肃作品。我现在淘文学书感觉真累,出版得太多了,人民文学永远不让我失望。他们家一套蓝白封面的当代学人散文集我特别喜欢,现在还没凑全,估计也凑不全了。文学书包括现当代作家和古典文学,目的都偏普及性。除了文学书,人民文学还出版学术书籍,我的收藏里它家这类书比较偏诗,。比如《杜甫诗选》,《李白诗选》,纳兰的集子,李清照的集子等等。去年入手的蒋凡等人的《世说新语》,几乎是我见到最好的简体字版本了。在这个条目下,刘先生的答案所犯的错误包括但不限于:1.作家出版社现在也有,并且独立性很强,相对来说作家主要出版文学书,而且水平比较参差,好的非常好,差的相当差,怀疑也有些人情书号弄出去;2.所谓逗注解不详细地,并不对,可见前面举例的书;3.《白鹿原》的初版就是人民文学出版,彼时陈忠实并不是逗取得一定成就和荣誉的作家地;4.所谓逗纸质、印刷无可挑剔地云云,基本属于胡扯。

  2.中华书局(此处并不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是因为刘先生的排名过于诡异,所以大有调整)。学术书籍方面,一套繁体竖排的二十四史是爱书人永远的爱与痛。良心价格(我开始收集的时候,绿皮那套平均十块钱一本),高端内容,劣质纸张。好在零八零九以后,印刷有很大改观,应该是换了印刷厂,可惜这定价也是一版高过一版。除去这套大部头,繁体竖排的古代名家文集古代作品校笺集也有好大一套,学了商务印书馆的样子,按照颜色来加以区分,但是封面风格都很接近。除去这两套大书,我个人还很喜欢收集中华书局出版的笔记,包括白色为主色调也用颜色加以区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笔记,这都是繁体竖排的,横排的有以蓝色为主色的晚清民国笔记。这几套书也是很难搜罗,印数都不高,选书也很难选,因为简介都差不多,只能翻实体书。我在书店里只要见到喜欢的也一定买下来。除了数不尽的繁体竖排,中华书局也出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简体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个精装硬壳子唬人,不过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现当代作品有马未都于丹等人的书,印量很大,市面上很好找。

  3.商务印书馆。外文翻译的学术书籍巨头,实际上还是延续民国的思路,蓝绿橙黄四种颜色代表不同门类的专业书。封面整齐划一,不好说好坏,个人感觉印刷比中华书局好些。可惜学术书籍的选题方面主要偏重社科人文,没有科普作品。除了这套外文学术名著丛书之外,商务印书馆也有其他的学术书籍,印数很低,能不能找到得看运气。

  4.三联。相比于前面三家,三联的书印刷是最漂亮的;相比于前面三家,三联是出科普作品最多的;相比于前面三家,三联的定价也是最高的;相比于前面三家,三联的社科书是最具有普及性的;相比于前面三家,三联的书是我买得最多的。我个人非常喜欢买三联的书,早先努力收集三联出版的《读书》杂志的相关出版物,目前则着力收集的是新的逗新知文库地(有一套老的)。这个不多说了,相信爱书人都会有共识。

  5.人民出版社。一看名字就知道他主要出版哪方面的书了。它家的《资本论》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主要出版译作,外文译汉汉译外文都有,都是汇集了翻译名家之后集体作业的结晶,品控相当高。不要用邓晓芒的康德作品来反驳我,我说的是头四十年。

  6.国际文化出版社和世界图书出版社。看名字也知道他们干嘛的,都是引进外文书的。除了科技图书,也有很多教材辞典以及流行读物,还有外文杂志。最近的海豚出版社我非常看好,俞晓群掌舵,希望他能再创辉煌。海豚开始是把港台名家的作品弄起来,现在也包括了大陆名家比如祝勇,也有学人的非学术文集逗海豚书馆地系列,比如田余庆的。它家版本很灵活,有小 32 开的逗海豚简装地,比如张大春的;也有 32 开小精装,比如祝勇的。顺便,海豚的书好,但千万别买那套董桥。

  7.辽宁教育出版社。我最早收集古代冷门作品就是从它家那一套小 32 开本的小册子开始的。俞晓群之前效力此处。刘先生关于此出版社的论述我是完全同意的。必须要说的,新《万象》杂志就是俞晓群在辽宁教育搞的,端的是好。

  8.外研社。也是做教育出版,公版的外文书出版很积极,也编纂有自己的辞典,当然最著名的还是他们引进的逗书虫地系列。这套书,我身边买的多,真读的少。

  9.上海译文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主要都是出版国外小说的,我对这方面涉猎很少,所以并不是太有发言权。但以我个人读过的几本来看,翻译水平很参差。上译的书我最近读过粉红色的《太阳照常升起》,译者我就不说了,反正我读到一半就去看英文原版了。译林的书我感觉《麦田里的守望者》翻译得不好,身边的人读了都说不好。还是那句话,这部分书我读得少,姑妄言之,希望能抛砖引玉。

  10.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和浙江文艺出版社。都是出版本土文学书为主,捎带有国外大热的小说,比如盗版的《百年孤独》等。相对前述出文学书的出版社而言,这四家出版的书更文艺(也就是说严肃作品比较少)。春风文艺的逗布老虎地系列做了很久了,很多当代名家的作品都有收录。早年百花文艺有一套白色封面的名家散文集,很好,定价较高(以公版书而言较高),怀疑是供给图书馆的,我前后收了二十本的样子。浙江文艺的那套名家散文集性价比就高多了,所选名家也更广,从梁遇春到余秋雨。

  11.东方出版社。我一直觉得这是逼格很高的出版社。余秋雨《山居笔记》曾收录于此出版社一套精装的历史文化散文丛书里面,同在丛书里的其他几人作品也很不错,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没有火。有些所谓内部资料也是东方出的,比如 XX 自述,XX 日记什么的,紫红色封面的一套。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社科书籍,东方出的也都很好。

  12.山东画报出版社。也是让我又爱又恨的一家出版社。图文兼收的国外普及性非文学作品,这家出得最好。印刷相当漂亮,应该是有这方面出版的底子。一大套剑桥 XX 史,本本都值得收藏。绣像版的四大名著和其他《诗经》等古典经典,因为是简体字版,加上还有图画,真是再好不过的普及读物了。让我恨的:一是,没有很好的译注;二是它家封面总不爱压膜,非常容易脏,保存起来很娇气。

  1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大致上分别是以文理两方面学术作品出版为主,有本土学人的研究成果也有外文译作。科学出版社的《甲骨文字研究》是我心头另一痛。在最近十几年出版业兴盛的形势下,两社也有兼顾出版些普及读物,但都不是主流。科学出版社搞了一套国外教材影印版,印刷太烂了,不过内容太好了,价格太便宜了(跟国外原版教材相比)——又是艰难的选择啊。科学出版社的部分科普书也很好。

  14.新星出版社。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小社,感觉它家出书喜欢走偏门。翻译的国外作品不管是文学书还是社科书,都多少有点偏门的意思,选题都很酷。我买到它家出版的费正清中心五十周年的纪念出版物的时候,真是惊讶坏了。有段时间它家的书在各大电商网站上给的折扣非常高,书价很划算,我收了几本,读完似乎觉得翻译水平有限。相比较外文翻译书,我更喜欢新星出的本土学人作家的书,它家也有一套散文集,32 开小精装,选题也很好,都不是特别有名的大家,但是水平都不错。必须要说的是,《读库》现在是新星出版的。新星的书印得都很漂亮,封面设计很好,纸张也不错,加上给高折扣,总体来说还是性价比很高的。

  15.同心出版社。《读库》最早是同心出版的。我最早买它家的书除了《读库》之外是谭伯牛的《战天京》,都很好。现在同心出书挺杂,感觉是啥来钱弄啥。这种冷门书不多了。好吧,严格说来《读库》算杂志看

  16.南海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这两个确实比较容易混,怎么区分呢看南海的书印刷得比海南的书漂亮得多。海南出版社啥都弄,路子跟新星差不多,不过好东西少了点,但确实有好东西,比如《100 名人排行榜》什么的。我最早的一版法布尔也是它家的,牛皮纸不压膜封面,倒是挺素雅。南海出版社的书虽然漂亮,但给我印象一直不好,都是江本胜给闹的,最近他们出版了全套的马尔克斯,也是出版界一大盛世——简体中文终于有正版的马尔克斯了。

  17.高等教育出版社。出教材的,老版本的教材质量高,新教材质量很参差,甚至有很多公式连续出错的。其余没什么好多说的。

  18.中信出版社。书印得没话说,偏好精装。我个人更喜欢早些时候孙老板掌舵的中信,吴清源的《中的精神》,翻译作品《钻石的历史》,都是很好的社科类科普类作品。现在也有很好的社科科普类作品出版,比如道金斯那《自私的基因》一系列。但总体上感觉中信现在以经管类励志类为主了,我个人不太喜欢了,感觉挤走孙老板以后,格调有点下降。

  19.机械工业出版社。因为孙老板的缘故,所以提一下这个出版社。孙老板从中信走人之后,到了这里,所以我们能看到梁小民先生翻译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当然,这本书国外版本更新之后,现在虽然还是梁先生翻译的,但已经交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别问我孙老板是谁,能说我早就说了,这个老板跟新世纪的马老板一样本人的生平就更传奇。不对,应该说孙老板的生平更传奇些。

  20.各大学出版社。不知道为何刘先生不喜欢北大出版社,我个人倒是很喜欢。北大出版社有一套国外科学界经典作品的译丛,紫红色封面,中间开窗弄上外国科学家的头像,内容和印刷都很好。北大自己学人的那套学术书也很好,都做成了精装。其他大学也都有好书出版,我最近注意到浙大出版社一套逗六合丛书地,篇幅都不大,但定价颇高,好在都很有分量,很不错,也算物有所值。各大学出版社主流的出版思路都很类似,出出自己老师的教材啊或者文集啊,多少还都有些好东西。人大那套白色封面红色字的逗国学基础地,选题很好,就是排版和印刷太差了,随便读读还可以。复旦大学因为出了套南怀瑾火了,呵呵。

  2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单独拿出这两个大学的出版社来,是因为相对影响比较大。这里的相对是说学校的综合实力跟出版实力不相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早年有一套黑色封面的专门翻译国外比较新的学术作品的丛书,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在坚持搞。感觉这个出版社在繁荣的出版市场下迷失了,啥来钱弄啥。教辅书,公版书,国外流行小说,全都来。广西师大相对好一点,至少在社科这块慢慢打出名头来。我以前不太喜欢这个出版社的翻译作品,感觉有点粗糙,现在注意力放在国内的社科领域,出书的选题好多了。印刷装帧挺一般,不过好在书价公道,打折也多,性价比还是很高。不知道是现在出版口普遍放宽监管了,还是广西师大的路子野,在辛亥哈佛百年论坛的出版物《不确定的遗产》中,那个尺度是相当大啊。有其他答案提到逗理想国地系列,很好。需要补充的是,逗理想国地论坛也很好,不知道为何好几年不搞了。

  22.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科技得科普书出得最好,逗第一推动地真是太好了!早先的印刷非常糟烂,非常非常糟烂,现在好多了,至少是优秀水平的印刷。选题非常好,定价合理,是我很喜欢的出版社。

  23.重庆出版社。它家选题一直不错,印得也还不错,跟山画类似,爱出图文并茂的书。我特别不爽的是它家书定价总是太高。

  24.各古籍出版社。岳麓书社中州古籍齐鲁书社巴蜀书社上海古籍等等这些出版社做得好的都是翻印古书,当然现在也出版当代学人的研究著作,再就是出一些古代经典的公版书。整体来说火的书不多,但无论内容还是印刷,质量总是有保证。这一组出版社里,以前最喜欢岳麓的书,现在最喜欢上海古籍的,感觉路子跟中华书局有点像。

  25.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鸟山明作品,车田正美作品的引进者,当时应该赚翻了。

  26.中国书店和故宫出版社。懂的人都不用多介绍,不懂的人说多了也没用。

  27.北京燕山出版社。他们作为廉价普及读物的那套名著系列,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最近几年除了套国内名家的选集,也是小精装,碎花封面,设计有点抄袭译林的一套国外作家译丛,好在印刷还过得去,至少比前面那一套好多了。

  28.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也是见一本买一本的好书,新版本比以前装帧好多了。贾平凹《废都》的初版就是它家。

  29.上海各出版社。上海人民上海人民美术上海科技教育上海科学技术等等,貌似都是世纪初版集团旗下,没有一家差的,各有特色,普遍内容好印刷好。上海人民的逗世纪文库地,保罗甚广,古今中西社科人文天文地理均有涉猎,又是一套见一本买一本的好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做连环画很好,有各大名著的连环画,实在是值得收藏。上海科技教育的科普书做得也不错,逗科学咖啡馆地系列我也有意收集。

  30.法律出版社。很多法学专业书,但有些普法的书做得也不错,适合一般人阅读。选题好,印刷精良。

  31.化学工业出版社。我专业里面最重要的出版社,定价颇高,但值。

  32.光明日报出版社。十几年前买过它家关于熊猫的两本书,在当时看来装帧算很不错的。后来关注它家逗六角丛书地,几乎是大型公版书出版中性价比最高的。一般我需要评点的时候,就从这套书中选目标书,因为写画之后不怎么心疼。

  33.长江文艺出版社。我基本上很少读这个出版社的书,感觉普遍太文青了。要么就是《狼图腾》这种,我也不喜欢。不过他们家有套暗红色封面精装的逗世界文学名著地丛书,还不错。

  暂时列到这里,回头想到了重要的再补充。

  总起来谈一下自己选书的一些心得:

  1.外文书翻译的作品,学术书和文学书最看翻译功底,经管励志流行普及读物比较容易翻译。非文学类大部头著作得靠团队合作,文学书最好一个人从头翻译到尾。

  2.普及性的古典作品,主要以小说为主的所谓名著,还是人民文学的本子比较好。其他带有研究性质的则首推中华书局。

  3.当代散文比较好选,翻开书读两篇看看是否合口味。当代小说比较难选,出版得实在太多了。很多大社也无法保证其质量。我在这方面的窍门是看文学杂志,《收获》《十月》《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都是很好的文学杂志,从其中可以发现很多好作家。我最早知道麦家就是从上述杂志里面读到他的谍战小说(那时候我就跟师兄讨论,说适合拍成影视作品)。

  4.选书找线索。按照作家来找,或者按照出版社的丛书来找,这算是选书的经线和纬线。

  5.以前我收集文学杂志,后来发现大陆的作家,特别是纯文学方面的作家(相对于那些学人作家而言),非常喜欢出文集,基本上有点文字就集结起来出版了,所以收集杂志就没有必要了。不过文学杂志也是很好的选书途径,特别是新晋作家,都有编辑提前把关了。

社会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所谓的质量比较好,其他的答案主要从书的内容来展开回答,这基本上属于书的软件;其实书的质量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印刷和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社会诚信度参考文献
    社会诚信度参考文献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很早就把诚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古人说,可以去兵、去食,而

  • 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社会保障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阅读查看。 社会保障文献

  • 社会工作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作者的层次和水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

  • 计算机的发展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发展参考文献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计算机的发展参考文献资料,供大家参阅。 计算机的发展文献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一: [1]Booch G. Object-Oriented de

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