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灾害防范知识 > 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时间: 梦荧0 分享

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的降水,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那么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仅供参考。

暴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暴雨危害有哪些

暴雨是指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达到和超过50毫米的降雨,暴雨经常夹杂着大风。降雨量每日超过100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暴雨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灾害

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涝,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如何观察天气征兆躲避暴雨袭击?

在夏季,当观察到下面几种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暴雨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遇到大雨或暴雨天气如何防御?

如果遇见下大雨的天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御。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暴雨预警信号有几个等级呢

我们的暴雨预警信号也有四个等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当我们的预报员判断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

会立即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而暴雨黄色以及橙色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主要在时间上有区分,

黄色为6小时内,橙色为3小时内,最后一个暴雨红色预警是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

在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我们必须立即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醒公众以及相关部门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暴雨应急预案措施

一、灾前准备措施:

1.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自救能力和防范意识。

2.做好易涝区域排水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排水能力。

3.定期清理、疏通河道,防止暴雨来临时水流不畅导致的堵塞。

4.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及时掌握暴雨的动态,做好预警工作。

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处置各方面的支援和配合。

二、灾中应急措施:

1.在暴雨来临前,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2.加强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地区的监测和警戒,及时疏散。

3.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加强河道巡查和水位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溃堤和漫堤。

5.加强对易受灾地区的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做好处置工作。

三、灾后恢复措施:

1.组织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灾情评估,及时制定恢复工作计划。

2.组织清理积水和泥沙,恢复通行和生产生活秩序。

3.组织力量对受灾房屋和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或重建。

4.加强卫生防疫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传播。

5.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

四、社会支持措施:

1.组织力量开展捐款捐物活动,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2.组织志愿者前去受灾地区参与救援和恢复工作。

3.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4.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和救济,确保基本生活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应对暴雨的能力和效率,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0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