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基本素养 > 主题班会与上课礼仪

主题班会与上课礼仪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主题班会与上课礼仪

  主题班会对于一个班,或者说对于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必修课,那么上课却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主题班会与上课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主题班会与上课礼仪

  主题班会

  (一) 慎重选取主题班会的主题。

  主题是班会的灵魂,主题要鲜明,更要有感召力和鼓舞性。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征求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人人思考,想出主题班会的主题。精心设计好主题之后,应慎重选取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

  当前社会充斥着各种正负面兼备的信息和思想,对于正处在开始有自身独立思想但是还不够成熟的高中学生的冲击力实在太大,这些东西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而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育群体是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的。

  相反的,教育者只能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在那些思想误导学生之前,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可能利用上专业课的时间来进行系统性的思想教育,因此主题班会活动尤其重要。那么,开展有价值、有效果的主题班会活动需要考虑哪些细节呢?

  1.主题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小主题。

  明确的意思是指班主任必须明白自己所设想的这个主题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比如凝聚力、讲卫生、尊重、感恩等,并且设想的主题不能太泛,或者说自己心中必须对所设想的主题有个较为明显的展望和分块。

  2.主题应该是一个能够开展的主题。

  当班主任设计一个主题的时候,他需要考虑该主题的可实施性(包括实施难度、涉及到的对学生思想水平、辨析能力、动手能力、安全问题的要求等),而不是简单的以自身为标准,心存“我不会出问题学生也绝对不会出问题”的侥幸心理。

  总而言之,选取恰当的主题是开展有价值、有效果主题班会最基本的前提。

  (二) 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加

  要想成功召开主题班会,仅仅靠班主任和班委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班会中去。

  开主题班会前,可以先营造班会文化氛围,如更换教室标语,教学生唱烘托班会氛围的歌曲等,例如,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之前,笔者便在教室播放了一首<<感恩的心>>歌曲。当然,若让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活动环节,班主任必须确保学生在参与互动等活动环节过程中的正确性和积极性,出现偏差的时候一定要给予指正,以确保主题班会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有些人认为学生应充分发挥言论自由,这才能体现一个主题班会的真实性,笔者认为不妥当。因为如果学生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出现“唱反调”等削弱主题班会正面影响的行为,而班主任不及时制止和纠正,那么其他学生就会产生“原来这样也无所谓”“也不过是说一套做一套罢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那么整个主题班会活动就没有任何开展效果了。

  所以,为了顺利开展并且引导正能量,班主任必须全程把握学生设计内容的正确性,必要的时候还要安排所谓的“内应”来实现主题班会活动的正向效果。

  (三)班会形式力求新颖、变化多样

  当前教育普遍提倡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很多主题班会出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班主任为辅助的主题班会开展模式,对于这种提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式我表示非常赞赏,我自己也尝试着实践这种开展模式。

  不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可以新颖多样、别具一格,如此,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才能。因此,班主任可以适当选取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方式。比如,根据主题的严肃程度选择恰当的开展方式。“提高班级凝聚力”这种比较自由化的主题,就可以设计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游戏和互动,增强他们相互了解和对班级的归属感;而对于“感恩”“尊重”等比较严肃的主题,如果还设计类似“你画我猜”等游戏环节的话,游戏环节中的喧嚣娱乐气氛会影响到主题班会活动的成效性,此时若采取小型辩论、朗诵诗歌等方式就比较符合这种严肃的场合了。所以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环节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四)把时间完全还给学生

  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导演,是班会的精心设计者,而学生是演员。笔者仅仅是个旁观者,把全部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班会由普通话最标准、组织能力最强的同学主持,由管理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班长负责,等等,他们各负其责、各尽其才,使主题班会组织得井井有条,严密有序。各小组学生代表纷纷上台发言,个个声音宏亮,群情激昂。

  最后班主任进行总结,向学生提出殷切期望,对得起祖国对你的培养,对得起父母对你的供应,对得起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这样的开展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大。

  (五)注重主题班会活动的后期反馈

  有些班主任可能认为,在主题班会活动最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辅以一些教育性的建议,就是对主题班会活动的升华和首尾,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当前的学生有一部分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极个别学生还不接受老师和班主任的教育,甚至唱反调,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衡量一个主题班会活动的有价值和有效果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后期反馈。学生在开展完主题班会活动后,会将他们的体会表现在接下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而班主任需要的是对学生接下来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正,直到大部分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标准,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才算是一个有价值、有效果的主题班会。当然,这样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环境的支持与配合。

  总而言之,根据环境、学生、主题内容的特点,选取适当的主题班会开展方式,并且进行监督和正确引导,是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唯有如此,主题班会成功召开后,才能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加强自醒、自悟、自律,从思想上进行洗礼,克服不良习惯,并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才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班集体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上课礼仪

  课前

  1、 按时到指定教室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不但可以完整地学习老师所讲的内容, 还可以让老师心情愉快地授课;反之,不仅仅漏听了老师的讲课内容,还容易打断老师的思路,分散听课同学的注意力。

  2、 入座时应保持礼让,外侧同学应主动起身让同学进入里侧就坐。

  3、 上课时不得随意进出教室。因故迟到,须经授课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4、课前要注意穿着合适得体,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

  4、 提前到教室后, 不得大声喧哗、吵闹。和同学说话时要小声, 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

  课 中

  1、应将手机调至震动或静音状态,自觉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不喧哗,不嬉笑,保持课堂安静。积极发言,配合老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爱护教室环境,不得在课桌、门窗、墙壁上涂写、刻划,保持教室卫生。不得私自使用教学用计算机、投影仪等

  3、课堂上不应交头接耳或大声喧哗,要尊重其他同学听课的权利。

  4、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最好先举手示意,经允许后起立,并且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让老师和同学可以清晰地听清你所要表达的含义。

  5、听课时遇有问题,应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再提问。

  6、不要在上课期间吃东西、嚼口香糖,喝水。

  7、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方可离开。杜绝无故早退行为,否则会影响老师授课, 干扰同学们听课。

  下 课

  当老师宣布下课以后,才能收拾自己的物品, 请老师先行离开教室。

128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