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浅谈中国古代礼仪知识(2)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古代对年龄的描述方式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2~3岁

  髫年——指女孩7岁

  龆年——指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

  黄口——指10岁以下

  金钗之年——指12岁(女)

  豆蔻年华——指13岁(女)

  舞勺之年——指13~15岁

  及笄之年——指15岁(女)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指16岁(女)

  舞象之年——指15~20岁

  桃李年华——指20岁(女)

  弱冠——指20岁(男)

  花信年华——指24岁(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半老徐娘——指至30岁(女)

  而立之年——指3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指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

  杖朝之年——指80岁

  耄耋之年——指80~90岁

  【解释】

  总 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 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 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 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 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 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 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 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 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 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 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 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 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 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看了浅谈中国古代礼仪知识的人还看了:
1.浅谈中国古代礼仪

2.浅谈中国古代礼仪

3.浅谈中国礼仪文化

4.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文章

5.中华古代礼仪知识

6.浅谈中国饮食礼仪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礼仪知识(2)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浅谈个人修养演讲稿
    浅谈个人修养演讲稿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浅谈个人修养演讲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谈个人修养演讲

  • 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古诗词唯美文艺
    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古诗词唯美文艺

    古代人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于是衍生出了许多关于的品德修养的诗词句子。下面小编为大家罗列关于道德修养的诗词,还有关于道德修养的成语及其解析哦

  • 有关提高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名句
    有关提高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名句

    古人很早就提出过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可以多看一些古代名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有关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个人修

  • 浅谈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论文
    浅谈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论文

    一个人的礼仪,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那礼仪与个人修养之间是什么的关系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内容,希望对你

184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