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人际交往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时间: 菊珍955 分享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之一,特别在当今信息时代,如果一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差,就很难与老师、同学进行合作学习,整日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的养成都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家长不能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其次,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做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家中有客来,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

  2、父母要做交友的表率。一个不善于与他人交往、闭门自守的家长一定不会教育出活泼可爱、乐于结交朋友的孩子;一个对待来访的客人冷漠、不热情的家长同样不会使孩子对他们的同伴热情起来。所以,家长要善于交友,乐于与人交往,交有德、真诚之朋,拒损友、恶友;与朋友聚,多谈有益之事,少出无聊、庸俗之言,更不可动辄就杯来盏往交一些酒肉朋友,切实用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熏陶孩子。

  3、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如参加乐友组织的联谊活动,经常邀请孩子的伙伴或朋友来家做客,带孩子到朋友家里去等方式,尽量多地为孩子创造与朋友、同学乃至大人接触的机会等。

  4、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经常性的训练非常必要。有些社会交往技能是必须“教给”的,如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作出回报,怎样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怎样给予同伴关心、帮助和同情,在这些时候应该说什么话,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经常向孩子讲述这些,比单纯让孩子模仿别人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识别朋友,哪些朋友可交,哪类朋友不可交,并说明道理,真正让孩子掌握选择朋友的方法和知识。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秘诀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间的交往相处模式,会给孩子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家人之间融洽的相处,相互的关心、支持,父母对老人的孝顺、尊敬都是给孩子的一种无声的示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逐步学会互相包容、互相关心、互相尊重这些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规范。

  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交往能力是在实际中学习、发展、提高的。当今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孩子缺少有同伴交流的机会。父母应鼓励孩子扩大交往范围,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各种情境,通过同伴的反馈自发地学会一些交往规则。

  注重与孩子的语言交流

  与孩子在一起,说话要使用礼貌语言。礼貌不只是针对孩子的要求,也同样是针对父母的要求。在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中,父母要学会倾听,有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完整理解孩子表达的意思,激发孩子与人交流、交往的意识。

  多肯定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

  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营造一个宽松、激励的成长环境,对孩子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礼貌、自信、宽容、谦虚、体贴等应及时给予肯定。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经常处于一种愉悦、自信的状态,和他人交往时往往能以积极的情绪影响他人。

  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气质、社会环境等不同,其人际关系智能水平也有所不同。看到别人的孩子能自如地与小朋友交往玩耍,就非得让自己内向的孩子同样做到,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可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先让孩子在家中大声对玩具说话,再让孩子站在一边看小朋友玩,熟悉了再加入到伙伴中去。

22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