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大全 > 励志日志 > 励志篇哲理日志

励志篇哲理日志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励志篇哲理日志

  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日志激励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篇哲理日志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励志篇哲理日志:趁着还活着,要热烈地活着

  文|Gayscript

  有人给我私信说程浩过世了。我没当回事。因为给我发私信的那人我并不认识,而且我前不久刚看到程浩在知乎、豆瓣的动态,心想:怎么可能?可那人说,他刚刚在QQ上找程浩,是程浩妈妈告诉他的。我立马去翻程浩的知乎和豆瓣,发现最近最近的动态是在8月17日,四天前。这四天内,他完全没有动态。而他最后一篇文章说他又感冒了。

  那人还说他刚发私信给知乎团队了,说希望有些纪念的活动。可我笑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别人再如何纪念,也永远不会真正懂他。

  我记得他曾问过我:“电脑上有没有九宫格输入法?”我迟疑了下,心想,电脑上要九宫格干嘛?可又想起他跟我说过,他的病情让他甚至不能双手打字,他都是用鼠标点那个软键盘。我仔细想了想,似乎是没有的,便帮他在知乎提问了:现在市面上有电脑PC端的拼音九宫格输入法吗?制作成本高吗?可惜似乎市面上真的没有。

  许多人觉得程浩的许多回答都很好,但你们可知道,当我们在“打击题主”“求折叠”抖机灵地搞笑时,他是真的在惜字如金,一字一字都经由深深地揣摩。因为对他来说,打字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随便敲敲键盘说两句风凉话,可他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点下来,你可以试试看有多辛苦。因为不容易,所以分外珍惜,不想浪费每个字的分量。

  还有一回他跟我开玩笑说:“我不是同志。我喜欢姑娘。我还没谈过恋爱呢。”

  我忽然想起大二那年我突发心脏病。那时候并不知道我的心脏病有多严重,只觉得胸口扑腾扑腾地跳着,非常剧烈,几乎要吐出来,眼花、耳鸣,几乎失去意识。我不懂医学,以为那是网上常说的心力衰竭,以为我要死了。老师送我去医院的一路上我都在哭,因为身体的疼痛,更因为内心的恐惧。

  那时候我想,我还没好好孝顺爸妈呢,我还没大学毕业呢,我还没工作呢,我甚至还没谈过恋爱呢,就这么死了,太不甘心。

  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

  确认程浩死去的那一刻,我想起当年的自己,我忽然觉得,他死的时候一定非常不甘心。还没谈过恋爱呢,还没认认真真追求一个姑娘呢,甚至还没好好下床走走路、散散步、看看花园里的风景、听听公园里的老人们扭秧歌唱小曲,就这样死了,太不甘心。就算这会儿有再多的人祝福他“好走”,他也一定走得很不好,很不甘心。我们有这样缺憾的人,早早离开,没有谁是甘心的。

  当所有人都给我们贴上“正能量”“励志”“坚强”的标签,只有自己知道,活着的时候,死去的时候,有多么不甘心。

  我总是记得亦舒在《喜宝》里写着:“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就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没有钱,有健康也是好的。”可卑微如我们,连健康也没有。

  我每天都会在知乎那个劝慰自杀的回答下收到许多评论说我“坚强”“正能量”“励志”,我猜想得出程浩肯定也每天都能收到那些评论。可说实在的,我看到那些评论并没有很开心,因为我总觉得,如果可以选,我宁愿不要经受这些苦楚。

  我记得《孽子》里那个餐厅经理跟李青说:“我们这种人,算是老天爷开我们的玩笑。如果有可能的话,没有人愿意选这条路走。可是现在非走不可,就要理直气壮地走下去。不要让那些自以为正常的人,看我们不起。”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相信程浩必然不想成为这样一个病人,他宁愿健健康康的,用双手打字敲键盘,追逐美丽可爱的姑娘,而不是成为一个所谓的“坚强”的人。

  我们“坚强”不是因为想坚强,而是实在是退无可退。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必然不希望我爸一直重病不愈,必然不希望我姐姐无法生育,必然不希望我每天都隐瞒着家人自己真实的性取向,能坦荡荡地把心爱的人领回家。

  程浩有个回答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用残疾人当教鞭,训诫他人。比如:“某某某这样子的人都能做到,你有手有脚怎么不行?”殊不知对于那些残疾人来说,这是多么伤痛的事情。

  这就好像许多人说程浩病得这么重,还能坚持着活下来,值得学习。我爸爸生死未卜,我命途多舛,依然坚持着走下来一样,值得学习。殊不知每次这样“赞誉”我们,对我们来说,都是痛的。而且这痛你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我们能鼓励到你,很欣慰,但请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了。我自己也会难过。值得分享给苦痛中的人,但绝不是一件值得去炫耀的事。我们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鼓励别人没错,但绝没那么病态想去炫耀自己的痛。

  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得不这样做。没得选。对于你们,可以随随便便地活着,对于我们,不努力好好地活着,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就好像对于很多人来说“人艰不拆”是个很好笑的话题,可只有我们真的人生艰难的人才知道这话有多真实。日子已经这么苦了,我多看些温暖的故事鼓励自己,难道不可以吗?人生苦寒,所以自己给自己温暖。

  旁人只把我们的生活当作是“励志”的故事,而我们自己却要承受一切喜乐悲欢的苦楚。比如程浩每天都要经受病痛的苦楚,比如现在他的死,比如我每天回家都要看到爸爸的病态,比如将来某一天我心脏病突发,暴毙街头,或者被父母发现性取向,爸爸被活活气死?我不知道。我只是得过且过。我只是觉得,若有一天我暴毙街头,必然是不甘心的。而对于你们许多人来说,不过是“励志”故事的一点插曲罢了。你们看了,感叹了,过个三五天便忘了,偶尔想起也不过是“哦,我记得有那么个人”。

  若是我九泉之下知晓旁人都拿我当“励志”的例子而非真正地懂我的伤悲,我必然更不甘心。我不要那些“坚强”的标签,我只要常人平平淡淡的安稳一世。如果有得选的话。

  确认程浩死的时候,我有点难过,眼泪也要掉下来。我不是为他难过。我与他交情很浅,最多会叹息,但绝不至于难过到哭。我是为自己难过。下班的路上我心里特别酸,我在想,我有一天死掉的时候,会不会也是很不甘心?

  对于我们这种失去健康的人,活着是一件战战兢兢的事情。如果不是这两年来我心脏病好了许多,我也不知道我要活得多辛苦。可我知道每次我爸病发的时候,他有多么的不甘心。

  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做。程浩。我爸爸。我。

  没有用双手打过字。没有追过一个好姑娘。没有享受过花样的年华。

  没有看着儿子成家立业。没有孙儿常伴膝下。没有好好享受安稳的晚年。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看一看。没有同最爱的人手牵手走在大街上。甚至没有认认真真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结过婚。没有生养过小孩。没有抚育孩子长大。

  再也没有可能了。不甘心。

  可我再不甘心也知道,每个人都会死的。有些不甘心没有办法改变了,有些不甘心,也许可以改变。已经丢失的健康,这辈子都没办法弥补了。可也许旁的事情,是可以不必不甘心的。比如有关生活与梦想。

  不要有一天我死的时候,也将如此地不甘心。我不要在迟暮年华感叹这些年蹉跎过的沧桑岁月。我不要现在不甘心了,将来还是不甘心。至少有些事情是可以去做的,我不要再浪费虚妄的生命。

  趁着还活着,一定一定,要热烈地活着。不要在死掉的那一刻忽然觉得还有好多的遗憾,还有好多的不甘心。

  励志篇哲理日志:你可以后悔,但不可停止追逐

  文|小丁儿

  偶然一次在电梯里听到两个公司职员的对话。A向B抱怨她对工作现状的不满。虽然薪水不错,但是365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学不到其它知识。A又说想要换个新环境,换份新工作。

  今天,我在楼下又碰见了A。这次偶遇距离上次见面已时隔3个多月了。不幸的是她的眉头紧皱着,看样子近况依然不太好。这一刻,我脑子里蹦出了个疑问——她怎么还在这里上班?

  许多人都会遇到类似A的情况。特别是在职业生涯中,不足为奇。在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流露出对于现状不满其实是件好事儿!一方面说明你要强,懂得上进,希望通过努力将生活改善的更好。另一方面,说明你懂得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时常向朋友或者家人积极的倾诉内心疑惑和焦虑是非常有益于释放压力的。同时,你也可以在反馈中摸索出疑惑的答案,安抚焦虑触发的消极情绪。但我们在宣泄出自己的不满之后,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果断的行动解决问题,那么影响我们的负面情绪依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愈演愈烈。

  于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不再抱怨——你开始后悔。每天只有一个念头24小时在脑袋里无限循环——假如当初不做这个决定,假如当初不应聘这家公司,假如当初我没有怎么怎么样……理所当然,你不假思索的做出了一个决定,你以为这个决定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或者你曾深思熟虑过,你以为它非常明智——你的“以为”适得其反后,你倍加懊悔,你希望时间可以倒退,你恨不得自己能够穿越时空亲自去纠正自己的过失。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个必要吗?

  人类对于“对”与“错”两个概念的认知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初期就已逐步形成了。婴儿在学习爬行的阶段,因本身尚不具备辨别危险的能力,所以只能依靠张望父母的表情判断。如果父母的表情是愉快的,那么他会大胆的往前爬。如果父母的表情是严肃的,可能他就会换个方向。再比如,如果宝宝做了一件其父母认为是错误的事情,那么他会得到惩罚。相反,如果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那么他会得到表扬。长大后,我们将一切等同于“错”的事情毫不犹豫的拒绝掉,为了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不懈努力。

  后悔,就是等同于“错”的其中一件情。故事的结局也就不言而预——我们开始厌恶、疲惫、愤怒、懊悔。可故事的结局并非只有一种!因为做错了事,因为选择的失误,因为其它因素,我们的人生履历多了一笔财富——从那天起,我们长大了,成熟了。同样的,也就是从那天起,我们学会了在镜子中看到了一个并不完美的自己,这多么幸福!

  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到地球。每天,我们学着如何交流,学着如何获取,学着人类必备的一切技能。这些都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甚至是为人父母!孩子刚刚出世,我们毫无经验如何去做一对儿称职的父母。不过,我们懂得学习如何将责任转换成孩子需要的爱和关怀——凭什么我们要怪罪这么善良又勤奋的自己!我们应该学着对自己宽容!我们应该懂得别后悔“后悔”了,不如去改变你不满的一切!

  《当幸福来敲门》中的WillSmith从未停止追求属于自己和儿子的幸福。不过,他也曾以为年轻时的自己可以卖掉一台台昂贵又不实用的医疗器械而发财——和儿子蜷缩在地铁公厕的那晚,他一定后悔了。

  或许某一天,我与A再次偶遇。不!我希望我再也不会与她偶遇了。

  不要抱怨,不要后悔,去寻找能够改变的契机,追逐属于你的幸福。

  励志篇哲理日志:如何坚持每天学习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很多人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但很少人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下去。通常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就会每天变成二天/三天或更长的时间,慢慢会发现自己已经放弃自己的学习计划。你会发现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包括我自己。而放弃的原因总是多种多样,就象以前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如果你没有看过这个故事,推荐你看一下。

  每天坚持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一个行为科学研究的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当花上一段时间把你的学习计划变成自己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你可能听到过21天左右能形成一个新的习惯的说法,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但这个周期根据不同的人和习惯而变化,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不管这个周期要多长时间,一般都要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为,还需要刻意要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以下几个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养成习惯:

  1.每天的时间要适度,找到适合自己强度的时间。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每天的学习计划。你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连续学习一个小时以上,就不要制订一个每天学习2或3个小时的学习计划。你可以把它变为每天学习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再把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拆分为每次10分钟或20分钟,更容易每天坚持下去。

  2.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放在首要位置。你可以每天早上提前起来10分钟或半小时,用来完成学习计划。尽量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放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你可以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完成你的学习计划。

  3.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来完成你的计划。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很忙,无法拿出整声的时间来学习。这时你可以学习利用零散的时间段来完成你的计划。如上下班做车的时间,午饭时间,排队的时间等一些小块的时间。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励志篇哲理日志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励志篇哲理日志3篇”的人还看了:

1.哲理性的励志日志精选3篇

2.励志人生哲理日志3篇

3.比较励志的哲理日志摘抄3篇

4.经典哲理励志日志3篇(2)

5.比较励志的哲理日志短文

83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