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大全 > 励志日志 > 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大全

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大全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大全

  最近很多人都在找一些励志日志,那么带图片的励志日志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大全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我可以不上班,你不行!

  文/装13台妹PKGIRL

  最近我经常被人问到一个问题:「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的?」

  说真的,我可以回答我的职业是生活、我无业、我自由业、我每天都在玩、我不上班!我可以这样回答吗?

  我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天杀的!我真的不晓得,这问题就像过去每一次面对猎头,面对一些很牛逼的各界大佬和我谈合作时,都很爱问我一个问题「你的职业强项是什么?」一样困难,当时我回答他们:「都可以,我作的很广泛,我适应力强善于解决问题,所以重点是你缺的是什么?我来看看我能不能做。」

  过去每次我这样回答问我问题的猎头和大佬们,他们都会很头大,因为这个问题很严重,第一时间反应是,眼前这个人并不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会做些什么事情,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该帮这个人介绍什么工作,又或者该跟这人谈什么合作,于是我就得花上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用谷阿莫式的语速,几乎不喘一口气地快速解释一遍我一路走来,从19岁开始创业到34岁,总共15年间我都干了些什么事情,然后他们终于懂了!原来我反问他们的问题,才是我们对话的核心:「不是供给方能给些什么,而是需求方需要些什么?」

  前几天,我开了堂讲座,讲座主题叫作:「女人,作自己的主角走自己的路」,取这个主题名称,因为讲座的日期是3月8日38妇女节,身为女性,我开了堂讲座,畅谈我超过15年的工作经验,我想应该会是一部励志史诗大篇,而且在38节这天,我应该立个从女性角度出发的讲座主题内容,但事实上,我的故事无关男女性别。

  讲座内容从我出生在台湾最南端的城市屏东开始说起,我花了30分钟铺垫我的成长历程,学习经历,我告诉大家,我幼稚园在打架、小学在学才艺参加比赛、初中在拼命念书、高中在拼命玩和谈恋爱、大学在拼命打工赚钱创业,最后大学念了两个系都没念毕业直接自动休学,拿著高中文凭闯荡江湖,凭藉著从小到大始终「不务正业」的特长,我的职场生涯正式开始。

  15年间,创业开网店自创原创设计服饰品牌,成为当时台湾最知名的网拍卖家;期间在我还在念大学同时还开了间公司的状况下,在YAHOO奇摩电商事业分公司里担任产品经理,后来关掉自己开了八年的公司,跑到台湾最牛逼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从文案策划干起做到行销经理;再后来被挖角到上海担任台资电商公司的自营品牌总监,历经风风雨雨公司内斗,最后公司欠薪欠款倒闭,台干纷纷回台我却留在上海继续发展;离开台资公司一人只身待在上海,我又走过了两三年的风雨职场路,经历过移动互联网整合营销公司、上市快递公司、中国百强企业的地产开发公司、香港上市新媒体集团,担任过创意总监、解决方案总监(这个职称到底是什么鬼)、产品研发总监、上海分公司COO,最后我选择我啥都不干!我无业、我自由业、我天天玩!

  讲座原订2小时,但是想也知道,像我这么话唠的人怎么有可能只用2小时就讲完15年,于是我足足超时40分钟,感动的是,台下没有任何一个人离席也没人睡著,全部乖乖坐著听我扯淡扯了2小时又40分钟!

  这些听众,和所有问我「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的?」的人一样,对于现在不用上班的我感到相当好奇,你不用上班,那你靠什么生活?房租拿什么交?微信朋友圈里成天晒的那些吃喝玩乐旅行住酒店都是怎么付钱的?难道你嫁了一个富二代?

  当我发现如果回答「我的职业是生活、无业、自由业」的时候,我将引发更长一串疑问,要花更多时间解释,于是我换了一种回答:「我是自由撰稿人。」这样的回答听起来安全多了,而且这个安全是之于发问者的安全,因为「自由撰稿人」听起来,终于像是一种职业了,撰稿人嘛!不就是作家嘛!码字的、写作的,网路时代也许还外加拍拍照片作作案子之类的,这些都算是工作,只是不坐办公室嘛!于是乎,这种答案,又引发另一种反应:「哇!好羡慕你喔,好自由,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人多么向往这种生活阿!」

  OH~MYGOD!拜托真的千万别羡慕咱这种日子的人阿!

  因为我可以不上班,你不行!............你行吗?

  我家里那位此时此刻凌晨2:42正在呼呼大睡打呼噜的外子,曾经当过2年的自由人,过著一穷二白却从不三省的日子,每天和各种人谈著各种合作,却甚少有真正拿下入帐的案子,最多当当广告公司的文案枪手,写几个文案赚个几千块,然后拿著这几千块去过上一两个月,最后穷到要把家里的音响、旧货拿去卖钱吃饭的日子,人家问他你做什么职业的?他说:「我作广告做文化的。」问他在哪间4A或是文化传播公司上班?他说:「我和朋友自己创业。」WHATEVER,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天真地当自由业,天真地创业的人的生活写照...

  那为什么很多人为了交房租、买房子买车子、吃饭、付水电煤、养孩子必须要上班,而我敢说我可以不用上班?

  这问题的答案其实在我2小时又40分钟,用了46张的PPT讲完,34年的岁月其中包含19年的学习和15年的工作,我累积了足以支撑我不上班的条件:

  1、专长及技能:硬实力软实力方方面面上,我锻炼出了超过10种以上(我就不细数了,细数就变成骗文章字数了),我敢拿出来说那是专长,并且能够帮我挣钱并且成为个人亮点的技能;随便挑一样出来,都能成为他人找我合作找我出马的原因,也因此我不怕工作不找我,我有资格有立场自由挑选我要不要工作。

  2、人脉及应对:我指的不是那种呼呦拍马换来的猪朋狗友吃喝玩乐的人脉,我指的是那些真的曾经共患难,或者深交、知心愿意相助的人脉朋友,不论是透过职场工作认识,又或者是亲友关系甚至是玩乐的朋友关系,透过我帮人人帮我的真心诚信互动,培养出互信关系的朋友,这种互信,不论是工作上的互相帮忙,合作上的各种介绍,甚至是金钱上的借贷都能成立,这样的人脉才是真正有用的人脉。

  3、效率及管理:简书上有很多文章,都是工具文,教人要怎么利用碎片时间,教人要怎么培养好习惯,教人要怎么提升效率,我可以告诉你,我老爸在我6岁时,给我了一张很大张的白色图画纸,上头画了格子,一周七天,每天从早上7点起床到晚上9点睡觉,每个小时一格,让我自己去填每小时我要干些什么事,如果我全部能按照我自己规划的做完,一周七天都如此我就有奖励,从那刻起,我的人生就在致力于透过逻辑思考以及合理规划,将每件事情用最有效率且最全面完整的方式解决,这成了我能够同时多工处理很多事情的一大优势(就好比今天,我一共跑了两间商店吃饭喝咖啡开会拍照,外加PS修了120张图,写了5篇文章约1.3万字,早上还去买菜,中间还聊微信大概聊了几百条信息有...)

  4、经济及心态:对!我把经济能力和心态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息息相关的,经济能力就是钱啰!钱是最现实的,不赚就没有,哪怕你是富二代,不赚钱就有钱花完的一天,我曾经在经济上跌过很大很大的一跤,所以在心态上已经能够看待宽裕与贫穷的变换,有钱时妥善规划利用居安思危,没钱时不著急不慌乱再找方式赚回来,那句「钱嘛!再赚就有。」不是说著好听的,但是多少人拼命工作,其实只是为了赚钱在赚钱。

  以上四种条件,我花了2小时又40分钟让台下小小60平方米空间内的30位听众理解了,为何如今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无业、自由业,但却又每天过的忙碌而充实,成天吃喝玩乐旅行摄影,一会儿当个啥都写的自由撰稿人,一会又化身万年拖稿的作家,一会儿又成了经常不在的文创会所老板娘,一会儿又是不收钱的品牌营销顾问,要不然就是来个华丽转身,当个不包生的文创交流媒婆!

  说来说去,这篇文章就是篇正能量励志文,当然看到这里的各位,是被我的负能量标题党给骗进来的,但是如果一个只拿著高中文凭的女人,能够成为一个嚣张地大声说「我可以不上班,你不行!」的自由人,那么你一定也可以。

  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人生不一定每一步都要走直路

  文/古典

  生涯规划,的确能帮助人们躲避风险,少走弯路。但是人生真的有直路吗?或者说,一条直线的人生,真的幸福吗?

  1993年夺得NBA总冠军后,已拥有3枚冠军戒指的乔丹开始觉得篮球生涯变得平淡,“没有什么可以挑战的了”。乔丹对于篮球的热情开始减退。

  1993年8月,乔丹的父亲詹姆斯开车前往一个朋友的葬礼。回来的路上,他把车停在一个小镇上休息。两个年轻的歹徒盯上这辆车,抢劫并枪杀了他。

  噩耗传来,乔丹陷入毁灭性的打击。

  乔丹和父亲的关系很独特。他们既像父子,又像兄弟,他们会一起打高尔夫,聊天泡吧,甚至偶尔一起去小赌一把。

  在父亲去世前一年,他们曾经讨论过关于打棒球的事情。他父亲对他说:“别再打篮球了,为什么不试试看,给棒球一个机会呢?”那正是他父亲教他的第一项运动。

  父亲的离开推动了乔丹想要做些什么的念头。他的选择是在一片唏嘘中退役,半年后,他开始了棒球手的职业生涯。

  乔丹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把对待篮球的认真和努力加倍带到了棒球场:他是棒球场上最努力的人。

  “每天,他是第一个到达赛场,又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他的教练说。乔丹会每天早上6点到达运动场,自己练习,在队友来之前做一些训练。然后练习击球前向后引34盎司(0.96公斤)重的球棒300至400次。在一天的训练结束后,乔丹还会对他的击球教练说:“我们可以再练一会儿吗?我觉得我已经有点上手了。”

  这样努力的乔丹,是不是如某些大师所说,人生无极限,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很可惜,真的不是。1994年4月8日,乔丹首次参加职业棒球比赛。但一个赛季下来,他在参加的127场比赛中,击打成功率仅有20.2%;30次盗垒,114次被三振出局。在436次击球中只打出3个本垒打,50个有效击球。成绩徘徊在棒球运动传说中的挫败底线“门多托线”附近。

  人们对此恶评如潮,有运动周刊用他来做封面:“乔丹让棒球难堪了。”另外一部分人则说:“至少他在尝试。”对于这些声音,乔丹,那个曾经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乔丹,他自己怎么看?

  教练有点担心乔丹,他问:“你的感觉如何?”乔丹说:“我每天早上起床,给自己做份早餐,然后开上车,去球场开始晨训。当时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我看看旁边的位置,我看到父亲。我会对他说话,说:‘爸爸,我们可是在一起打棒球哦。’”乔丹内心深深地享受这份宁静,他的棒球生涯是献给父亲的,并不精彩,但很温暖。

  在父亲离开的头两年,他重新触到了自己在篮球场上无法触及的生命的温度。乔丹的生涯走出一个巨大的曲线,父亲的离开让他直面生命的其他维度,他决定遵循自己的内心,为自己和父亲打两年球。谁又能说,那两年的乔丹,那个在篮球场上宛若上帝亲临,却在棒球场内四处碰壁、灰头土脸的乔丹,他的手指上,没有戴着自己心中的冠军戒指?

  生涯无直线,当你看到一个人在高度、深度上都没有什么发展时,也许他并不是在堕落,他只是在填充自己的内在维度,找回自己的平衡。

  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提升,也没有变得更加专业,那就一定是在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其实也许那个人正在你看不到的维度努力挑战着自己的极限,修炼着自己的功力。

  乔丹几乎集中了所有人觉得可以成功的理由:为父亲出征的意志,对于胜利的渴望,无人怀疑的强大自制力,比别人都努力的投入,以及优秀的运动员天赋。但是这样也无法让他超越个人极限,成为棒球好手。一个人一辈子,也许只能在一个领域成为绝顶高手。

  乔丹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乔丹的收获有三。第一个是父亲的心愿已了,他可以安心地打篮球了。第二是他在棒球场上深刻地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篮球天赋。第三,他了解了失败,更加珍惜成功。

  正如公牛队的主教练杰克逊所说:“我想打棒球的经验是让他重新回到篮球场上的原因,他理解他被赋予的天分,在(篮球)这项运动中,他如此与众不同。”你敢说,这不是一次伟大的成功?

  所以回到文章的开头,我想现在的你也如我一样,能够很坚定地回答那个问题:如果乔丹没有去打两年棒球,那么他一辈子也许只能拿3个冠军戒指。

  人生不一定每一步都要走直路,因为弯路上有我们必做之事。

  励志日志带图片日志:两分钟改变自己

  「美好的人生没有时间让我们闷闷不乐。每天改变1%,三个月后,就可以迈向前后判若两人的巨大成长。能够改变第一个1%的人,当然也可以坚持到最后,改变最后的1%。踏出改变1%的第一步,是改变人生的秘诀」。

  两分钟改变自己,借由以下七个思考打破原有的常识。

  一、体验抛开常识的快感

  常识有一定的重要性,有了常识你才能辨别什么行为是正常的,才能辨别是非对错。但是常识绝对不是绝对,许多你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你相信了常识告诉你它不可能达成,那么你也就真得无法达成。

  试着抛去过去习以为常的常识,当你发现常识不再是常识,你便能够体验当中的喜悦。

  二、「辛苦总有一天会获得回报」是谎言

  许多成功人士告诉你:「辛苦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一天。」,这句话只对了一半,真正重要的关键是你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必须是你热爱的,当你做的事情并非你热爱的事,即使你付出千分万分的努力,仍然很难成功。

  三、让自己成为成功的案例

  要堵住别人的嘴最好的方式便是让自己成为成功的案例,一旦你成功了,过去那些怀疑你的人所说的话便会烟消云散。

  别试图模仿他人,而是要选择走自己的路,只有走自己的路你才有可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四、用身体去感受,比用头脑思考更重要

  当你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时,你便会开始进入用身体感受的境界,碰到问题时,你可以不用思考,身体便会让你自动感觉可能是哪个地方出错了。

  身体的感觉是一种直觉,而这仰赖你变成出类拔萃的那一天,要将自己训练到用身体就可以做出反应的专家。

  五、能拥抱更出色的信念,才是真正的勇气

  「真正的勇气,是在遇到更理想的信念时,可以毫不犹豫地改变原来的信念」。

  别抱持着食古不化的僵固思想,而是要懂得适时转弯,让自己像个变形虫一样,可以随时适应外在的环境。

  六、不要当唯一,立志成为第一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的思考有时反而会让自己受害,一旦你常常抱持着「我要成为唯一」的思考方式,便很容易让你说服自己安于原本的现状,「我是唯一」的思想常常会让人以为自己不需要改变。

  换句花说,你应该以「立志成为第一」为目标,绝对不要为了逃避成为「第一」,而利用「唯一」当成阻碍自己的借口。

  七、做自己很不喜欢的事,可以发现自我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也热爱的事,但有时候去做那些你讨厌的事可以让你发现自我,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可以会让你发现自己更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必定会有新发现。也许原本认定是自己的优点,其实只是误会一场」。

83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