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

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

  母亲是我们红尘中最大的菩萨,母亲其实就是我们红尘中最大的恩人。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那么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

  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出嫁时,母亲给我的嫁妆中已有买衣柜的钱。后来她知道我将这笔钱挪做他用,便又补了过来。那天晚上,我拿着10元一张厚厚的一沓钱,哭了。

  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

  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

  母亲住下来,每天清晨,她早早起来做饭,小米粥、小包子、鸡蛋饼……变着花样儿。中午下班我们再也不用急赶着去买菜,所有家务母亲全部包揽。阳台上还新添了两盆绿莹莹的蒜苗,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母亲带来的两袋面,一袋倒入桶里,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阳台上。过了几天,我却发现阳台地板上的那袋面被移到了高处的平台上晾晒。先生是个粗心的人,应该不会是他放的,我疑惑地问母亲,她说,啊,我放上去的,晒晒,别坏了。我一听就跟她急了,那平台,一米多高,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不足90斤的母亲,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冲她大喊,你怎么弄上去的?那么沉,闪着腰怎么办?砸着你怎么办?出点儿什么事怎么办……一连串地凶她。她却只是笑,围着围裙站在那里,等我发完脾气,小声说,这不没事吗?有事就晚了!我还是后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亲向我保证,以后不再干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气。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

  先生是在郑州读的大学,本市同学的确很多,关系也都不错,起初还会在各家之间串门,但现在,大家都已习惯了在饭店里聚会。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繁华而淡漠,不是非常亲近的,一般不会在家里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

  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

  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母亲来后的第三个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原本就不熟络,这样一来,关系更冷了下来,住了3年多,没有任何往来。连门前的楼道,都是各扫各的那一小块儿地方。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因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我才恍然明白过来,是母亲。

  母亲并不知道我们有点儿过节儿,其实即使知道了,她还是会那么做,在母亲看来,“远亲不如近邻”是句最有道理的话。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门,给人家送小点心,送自己包的粽子,还送自己种的新鲜小蒜苗……诚恳地帮我们打开了邻居家的门。后来,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经常来我们家,奶奶长奶奶短地跟在母亲身后,亲好得犹如一家人。

  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小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她常在小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不仅如此,还有物质上的往来,母亲常常会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这也是母亲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小点心虽然并不贵重,却因有着外面买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温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决定带她去动物园。母亲说,没有见过大象呢。动物园离家不远,几站路的样子。母亲说,走着去吧。我不同意,几站路,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是太远了。可她又坚决不坐车,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我推出车子,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一只胳膊刚好揽住她。抱的时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轻,蜷在我身前,像个孩子。

  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其中一个正好在闹市区。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却有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低头便开罚单。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然后坚持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接着,他转身让前面的人给我腾出一个空间,打着手势,阻止了四面车辆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过。

  我带着母亲,缓缓地穿过那个宽阔的路口,四面的车辆静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因为母亲,因为舍得给予她一次小小的爱,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便舍得为我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

  这礼遇,是母亲送给我的。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结果出来以后,有个做医生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术了,听天命尽人事吧。这是一个医生不该对患者家属说的话,却是真心话。和先生商议过后,决定听从医生的安排,把母亲带回了家。又决定不向母亲隐瞒,于是对她讲了实情。母亲很平静地听我们说完,点头,说,这就对了。然后,母亲提出要回老家。

  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她的身体飞快地憔悴下去,已经不能站立,天好的时候,我会抱她出来,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着她晒晒太阳。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许黑发依旧倔强地蓬勃着,面容消瘦却光洁,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小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

  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

  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母亲的心

  这是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井出太是我的忘年交之一。那次他带我游览了东信州,那天晚上,他跟我讲起了他那因白血病而突然病逝的母亲——和美女士。

  井出太刚上小学的时候,和美给孩子们买了两只小猪仔。在寒冷的冬季,小井出和两个妹妹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晚两次将沉重的剩饭桶搬到猪窝。无论多么寒冷、多么辛苦,如果他们没给小猪喂食,妈妈就不让他们吃饭。凛冽的寒风中,兄妹3人搬着沉重的剩饭桶,妹妹哭着说:“妈妈为什么要让我们干这种事啊?”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得时候,买猪的人来了,领走了已经长得圆滚滚的的小猪。井出说,听着小猪呜呜的叫声逐渐远去,他们流下了眼泪。

  几天后,妈妈给3个孩子没人一本存折,卖猪的钱被平均分成3份,存入每个孩子的账户。秋天的时候,妈妈又买了小猪仔,次年春天的时候,胖乎乎的小猪又被卖出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差不多10年。和美通过让孩子养猪这件事,使他们懂得了千言万语也道不尽的珍贵道理。母亲的的严格和温柔尽在其中。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小时候,父亲只身前往矿山工作,剩下母亲一个人在家拉扯着4个孩子。我从小体弱多病,8岁时染上了肺病,差点儿变成了肺结核。为我,母亲操了一倍的心。

  妈妈一部不落的看了我演的所有电影,却从未说过赞扬的话。“看你在雪地里翻滚,真是让我心疼。”信里,她总是会写这样的话。

  她看到我手拿大刀、背上刺青的武侠片海报时说,“这孩子,脚上又生冻疮了。”世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注意到了我脚后跟上贴的那块小小的肉色创口贴。

  我有了些积蓄后,曾送给哥哥一块手表。回家后,母亲问起价钱,我说:“150万日元左右吧。”母亲不高兴地嘟囔了一句:“你出息了啊。”

  我和女友分手以后,每一年,母亲都会寄来附有简历的相亲对象的照片。她说:“回家时连个迎接你的人都没有,也太可怜了。”

  “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我可是一直都很受欢迎的哦!”我一这么说,就会听见她说:“傻瓜。”

  牙刷的毛一点一点脱落了,母亲还是会一直用,直到最后只剩下手柄。

  孩子们没有关电灯,母亲总是说“好浪费。”然后关了它。

  “要忍。”这是母亲常常唠叨的一句话,它支撑着我穿越南极、北极、灼热的沙漠以及酷寒的山间。杂乱的娱乐圈里,我从未走过歪门邪道,只是因为不想让母亲伤心。

  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你不用回来,好着呢

  有段时间,我租住在一所大学的家属院里。两居的房子,只租得起次卧,但是主卧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人租,没有事儿的时候,我就跑到主卧去蹭电视看。

  哈哈哈中介实在是太贴心了!有线电视居然是交了钱的,只要不点付费电影,想看什么看什么。

  后来晚上我干脆不回屋,就睡在主卧,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床,只能睡在沙发上。

  有一天周末,在家正看得高兴,感觉头顶好像有什么东西滴下来。

  伸手一摸,是水。

  下雨了吧……我一边看电视一边想。

  ……等等,我住在三层啊!

  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天花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洇了一块儿,一小片水渍正在慢慢扩大,我观看的工夫,一滴水又滴在我脸上。

  靠,我就偷看会儿电视,不至于这样吧?!

  急匆匆冲出去,上楼,找到四楼那家,咚咚咚敲门。

  门开了。我正打算鼓足气势喊一嗓子,发现开门的是位老大爷。

  您家……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你住楼下吧,小伙子?大爷问我。

  我点点头。

  不好意思啊……我这儿暖气有点儿漏水,已经给物业打电话了,他们还没来……大爷又说。

  我仔细听了一下屋里的动静,感觉不像是“有点儿”漏水。

  您让我看一眼吧。我说。

  老人带我进屋,走到卧室。果然,靠墙一个暖气片的阀门被冲开了,正呼呼往外喷水,和浇花一样。卧室流了一地的水,床底都泡在里面。我傻站在门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有点儿漏水!有点儿漏水!

  我晚来十分钟,估计这会儿已经被天花板砸死了。

  我就想说,放一放气……老人手里拿着一个螺帽一样的东西,茫然地说。看样子他是把水阀整个拧了下来。

  我也不会修暖气,只好又给物业打了个电话,催他们赶紧关全楼的总阀。

  然后投身进这场抗洪战争里。

  抹布、拖把、窗帘、不要的衣服……能用的全用上,拼命吸掉地板上的水。老大爷腰似乎不太好,弯不下去,我就拿着窗帘,跪在地上爬啊爬。

  过了十分钟,快要绝望的时候,喷泉突然停了。

  物业带着两个人噔噔跑上来,查明了原因,一个人去修阀门,剩下的人……继续抗洪。

  整整折腾了半个小时,才终于把卧室的水全部吸干净。接下来是重新上水,观察阀门,确定不会再漏。物业看是老人,也没说什么,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全身湿漉漉的,发愣。

  老大爷收拾了一下卧室,走出来,倒了一杯水给我。

  谢谢你啊,小伙子。他说。

  你那屋子……他又说。

  没事儿。我摇摇头,说,过两天就干了,反正那间屋也没人住。

  租的房子?老人问。

  我点头。

  真是不好意思……大爷慢慢在我对面坐下,看着自己的手苦笑。

  以前都是我老伴管这些的,他接着说,她今年春天走了。我还心说这有什么难的,结果搞出这么大篓子……

  我忽然找不出话说。

  您的子女呢?我想了想,问。

  就一个儿子。说到孩子,老人脸上一下有了光,在国外呢!美国,纽约,去了几年了。

  你去过美国吗?老人问我。

  没去过。我赶紧摇头。

  年轻人,还是应该多出去看看。老人说。

  ……我也得有钱啊!

  老大爷好像来了精神,非要找出他儿子在纽约拍的照片拿给我看。为了免遭羞辱,我就说我得回家换衣服,先走一步,再有事儿的话,他可以随时到楼下找我。

  哎,好,好。老大爷站在往卧室的路上,慢慢点头。

  我起身,走到门口,正要开门,忽然一个声音喊起来:儿子!

  我一愣。

  还没反应过来,这个声音又喊一遍:儿子!

  我循着声音转头一看,厨房阳台上,一只巴掌大的鸟站在笼子里,正耀武扬威地看着我。羽毛是黑的,翅膀下头有两块儿白——咦这好像是只八哥呀!

  看我转过头来,八哥似乎很得意,继续喊:儿子!儿子!

  ……妈的,无法无天了是吧?!

  我撸起袖子准备和它干架,老大爷已经一嗓子喊了过去:瞎叫什么你!

  八哥立刻闭上嘴不说话了。

  我眨眨眼,感觉和看戏一样。

  这傻鸟。老大爷过去瞪着八哥,说,人来疯!教它说那么些话,就学会这一个词儿。

  ……您都教它些什么啊!

  您养了多久了?我问。

  两年多啦。老大爷似乎很骄傲,挺听话的一小鸟,就是学话学得慢。

  唉,也赖我。老大爷又说,没事儿的时候吧,就想和它说说话,可能说得多了,它就给记住了。

  我愣了愣,忽然觉得内心复杂。

  和老人道了别,下楼回家。主卧天花板还在滴水。我拿了个盆接着,坐在一边看,一直看到水不滴了,还坐着。

  唉,人生啊……我大声叹了一句,起身换衣服。

  然后踩到地上的水,脸朝下狠狠摔了一跤。

  ……妈的,真够疼的。

  过了两天,我去楼下的菜市场买菜。哈哈哈家属院的菜市场就是好,菜特别便宜,十块钱就能吃一顿,每次都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挑菜的时候,听到旁边两个老大妈在聊天。

  你说那个孙老头儿啊?其中一个大声说,嘿,谁还不知道他呀,儿子出国了,自己一个人过,也不和人来往,你说搭个话吧,动不动就说他儿子在美国,怎么怎么好,好你倒是跟着去呀!

  是啊。另一位搭话,养了个八哥,老出来溜,自己还和鸟说话呢,这日子过得,唉……

  说完两个人一起叹气。

  要我说啊,孩子就是在身边儿的好!老大妈又说,我们家就这样,出点儿事儿,都能互相照应不是?

  对对对!旁边一位继续搭话,还是这样好。你说得对!

  我一声不吭,选了几个西红柿,心里说,对个屁。

  买完菜上楼,刚过二楼拐角,看到一个身影在我房门口站着,我转过去,他正转身要上楼。

  大爷!我认出了是谁。

  老大爷回头咧嘴一笑。回来啦?他说。

  您找我?我问。

  老大爷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你年轻,电脑懂得多吗?他又说,昨天我家刚开了网,结果吧,上不去,我也看不懂这些,想问问你。

  我连声应着,也没开门,拎着菜跟他上楼。

  上网的事儿很容易就搞定了。老人高高兴兴看着我忙活,连上网之后,又托我帮他注册了一个邮箱,接着眯起眼睛,把邮箱地址敲在手机里,短信给他儿子发了过去。

  我儿子说,这样我就能收他传给我的照片了?老人问。

  我点头,一点点告诉他怎么收邮件,怎么下载附件,怎么在电脑上看照片。

  老人笑得眼弯起来,认真记在一个小本本上。

  弄完这些已经是中午,老人非要留我吃饭。正好我还带着菜,干脆在他家做了顿饭。

  八哥在厨房看着我做饭,很开心地喊我儿子。

  ……你等着,回头我再跟你算账。

  老人似乎兴致很高,吃完饭又留我喝茶,说是儿子从美国寄回来的。

  美国人还挺厉害,他一边往外拿茶一边说,喝茶就喝茶吧,还得磨碎了,包在小包里。你说这得多麻烦哪。

  我附和着点头,帮他在两个杯子里分别泡上茶。

  老人喝口茶,喜滋滋地看卧室里的电脑。

  这样好,这样好。他说,之前儿子给我传照片,都是什么彩信啊,微信啊,我哪懂那个,电脑方便,方便。

  他回来得多么?我随口问。

  不多。老人摇头,回来干什么,他工作忙,我自己又不是过不了。

  您之前说,阿姨走了……我顺嘴跑出来这么一句话。

  说完就后悔了,操,我怎么说了个这?!

  老人倒没有介意。走啦,走啦。他说,本来到北京来,说是享福的,也没享两年。

  您是后来过来的?我又问。

  对,对,后来过来的。老人说,不想来,这不是孩子当初留在北京,工作稳定了,还买了房子,就是没结婚。我说我们俩来了,你拖家带口的,谁家姑娘看上你。他说这都是啥话,就把我和他妈接来了。

  老人又看看卧室,笑了笑。挺好,挺好。他说。

  结果呢,他又说,我们来倒是来了,住了一年多,他又拿到一个工作机会,说能去美国。

  我听着,没说话。

  我心说去就去吧!老大爷说,孩子出息了,我这当家长的,应该高兴是不是?

  算算他这出去一趟,也快三年了……老大爷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一年差不多回来一次,都赶在十二月底,说是圣诞节,那边放长假。这节你们年轻人是不是都过?我也不懂,反正能每年能回来一趟,就挺好。

  挺好。老人又重复一遍。

  我还是没说话,低头喝茶。

  后来吧……他妈就有点儿……怎么说呢,有点儿老年痴呆了。老大爷继续说,平时还行,就是有时候犯病,出去找不着路,我要是不在家,就把门锁起来,不让她出门。孩子听说了,也担心,就说要回来。我说你回来干什么?回来也得上班,一样帮不上忙,你老爷子身体好着,还看不住你妈?不用你回来,你好好工作,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你说是不是?老大爷问我。

  我只能用力点头。

  结果今年年初,老太太就走了。老人叹口气,说。

  ……挺急的病。谁也没等,自己就走了。老人苦笑着摇摇头,孩子都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他回来办了葬礼,又说打算回来,我就急了。他那边工作好好的,回来就得从头开始,这些我能不明白?我都一个老头子了,吃得下,睡得香,能有什么事儿?自己一个人,也清净。

  孩子又说,等他拿到什么,绿卡?接我过去。老人又说,你说我一辈子没出过国,在这北京有时候都迷路,美国人说英语,我也不会说,出去不还是添乱么……再说了,我也舍不得我这八哥啊。

  他回头看了一眼阳台上的八哥。八哥正在笼子里上蹿下跳。

  一来北京就养它了。老人笑笑,说,老太太好静,不让我养,我不管那些。在家那边我还能出去找人聊天,在这儿谁和我说话?天天和她说?我就得养个能学话的,我说,它也说。

  走不了。老人说,为了这八哥,也走不了。反正再过几年,老头子也入土了,总不能葬在美国吧?

  您别这么想……我赶紧说。

  老大爷摆摆手。人啊,早晚都是那点儿事儿。我就想着,自己过两年,老伴儿是送走了,接下来就是送这小八哥。我倒不是不想出去看看,看看儿子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人给他使绊子。可我要出去了,这八哥谁给我养?怎么也得等它活完了,到时候想出,再出去吧……

  真不用我儿子回来。老人看着八哥,一脸平静,老头子活得好。

  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好也看看阳台上的八哥。八哥玩儿够了,脸冲我们一转,又开始叫:儿子!儿子!

  我呆呆地看着它。八哥自己叫了一通,突然话锋一转。

  你不用回来!不用回来!它喊,好着!好着呢!

  我忽然鼻子一酸。

  不行,不能再待下去了。我两三口喝完了茶,说下午要出门,迅速和老人告别。

  老人送我到门口。八哥冲着我们不停地叫。

  不用回来!好着!好着!它喊。

  门一关,眼泪差点冲出眼眶。

  ……真的好着么?我想问。

  之后一段时间,我保持在家写稿、很少出门的日子。反正穷得一逼,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

  有时候从菜市场回来,能碰见老大爷,也就是问一问八哥怎么样,老人说它活得很滋润。

  又过快半年,有天忽然有人敲门。

  老大爷站在门口,问我会不会收拾电脑,他的电脑最近老是自己关机。

  不想麻烦你。老人一边跟我上楼一边说,就是实在搞不明白那东西。

  我急忙说没事儿,不麻烦。

  到楼上老人家,看了下电脑是什么毛病,花了十来分钟,搞定。

  我还要赶稿,没有久留。出门时候习惯性地看了厨房阳台一眼,一下站住,揉揉眼,又看一眼。

  咦,笼子里的鸟好像小了一圈!

  大爷,您这鸟是不是缩水了?我问。

  老人笑起来。没缩水!新养的。

  ……那以前那只?我又问。

  死啦……老人慢慢说,不知道是什么病,这些小东西,比人还娇贵。早晨起来一看,已经不动了……

  家里一下没了个说话的,不习惯。老人又说,想想说,还是再养一只吧。

  我没说话,走到阳台上,伸手逗了逗鸟笼的新主人。

  这只小八哥胆子似乎小很多,一下跳开,站到高处的架子上。它抖抖羽毛,张口喊:回来!回……回来!

  我手放在笼子上,一动不能动。

  老人又笑笑。养了才一个多月,这只笨,就学会了这俩字。

  我站着,说不出话。忽然想到之前老人说,就算要出国,也得先送走那只八哥再说。

  ……现在估计又要等些年了吧?

  三个月后,我找了份工作,搬出了这个家属院。

  没办法,再不找点儿活儿,估计就要饿死了。

  搬家,收拾屋子,一个一个箱子打包好,一个一个送上搬家公司的车。

  临走的时候和楼上的老人道别。老人没说什么,转身进屋,拿了一盒茶给我。

  美国茶我也喝不习惯,你拿走。他说。

  我收下茶,默默下楼。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老人的消息。也不知道那只小八哥,是不是一样活得滋润。

  我同样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父母其实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又有多少父母,都过着这样的日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脑子里都是第一只八哥学舌的那些话。

  你不用回来,不用回来。

  好着,好着呢。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感恩励志为主题文章”的人还看了:

1.励志感恩成长文章

2.励志感恩成才主题文章

3.关于感恩的文章

4.感恩励志的短文章精选

5.感恩励志助学金文章

6.感恩励志奖学金的文章

1036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