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找一篇励志的文章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很多人在励志自己的时候都会选择找一篇励志的文章来看,那么励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的文章:没有天生的好命,那就好好赚钱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大概是《我努力了十八年,才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章说农村里的孩子奋斗很久很久,才能过上许多城市里的人最普通的生活。那时我看那篇文章非常感动。数年后有人翻出这篇文章,大肆抨击,说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最近也在从网看到一篇文章《打败我们的不是距离,是差距》,当人家家里兜底,可以送他去名牌大学,自己却只能窝在小城的时候。当拿着辛苦攒下来的零钱,求同学换成整票儿,他们刨根问底,问你做什么的时候。当自己眼睁睁看着这些钱,消失在售票窗口、酒吧柜台,消失在10块钱一瓶矿泉水的旅游景点,还必须强颜欢笑,假装不心疼的时候。当自己本打算去他的城市,他却想要出国,措手不及问他自己怎么办,他却冷冷说出“那就一起出去”这几个字的时候。当彼此渐行渐远,甚至连对方的背影,都捕捉不到的时候。原谅我,我实在太累太累。原谅我,再也跟不上他的脚步。原谅我,曾用稚嫩的、无奈的、卑微的青春,爱过他。

  我哀叹,想起柴静在《看见》里说: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是呀,对于那些不曾经历过生活无奈的幸福小孩来讲,我们的确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我不看动漫,但《银魂》里有句经典台词说:和你们这些有钱少爷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竭尽全力了。

  觉得这话说得真好。

  我见过不少有钱人家的小孩,每个都不一样,我当然不会以偏概全。但我总记得许多年前我给一个小孩做家教,他是个不错的小孩,就是太爱玩了,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有一回他让他爸爸买一款新出的电子产品,很贵,但他爸爸开公司,很有钱,二话不说就买了。可因为他要的颜色没有了,他爸爸换了个颜色,明明是同一款式的,他却生气了,大发脾气、大吵大闹,最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爸妈怎么求都不应。

  这样的事若不是我亲眼见了,我一定不信。

  我永远记得他拿到那东西第一句不是“谢谢爸爸”、“爸爸真好”,而是疾言厉色地责问:“怎么是黄色的,我不是让你买黑色的吗?”

  他妈妈一直夸我成绩好,有自制力,说她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功。我哀叹。如果我有个这么有钱的爸爸,每个月给我那么多零花钱,从小不愁吃穿,要什么有什么,我也会不思进取,想干嘛就干嘛,整天玩游戏。

  稍微有出息些的话,也许我会选择追求自我。但我不敢肯定我会放弃这样安逸的生活追求什么自我。拥有了那样的生活,还要什么自我?

  真是那样的话,我就不必像现在这样,毕业的第一要事便是找一份绝对稳定的工作,还助学贷款,努力赚钱,养活爸妈。

  谁说我不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我也想。我也想当作家,想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想有一份美好的爱情,想做很多很多的公益。可我不能,现在还不能。我要有稳定的收入,我要照顾好爸妈,我要存钱养活他们,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再考虑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想我们之间的区别是,许多年前,当我们同样发现自己喜欢写作而数学不好时,你觉得无所谓,一心写作,追求自我;而我拼命做数学题,后来考到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多年后,你如愿以偿成了专栏作家,我迫于生计找了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每天下班回家看些书,写些文章,发表给我仅有的一点好友看,在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基础上满足我仅有的一点点文学梦。

  少爷,很抱歉,我不能如你所说的追求自我,我得赚钱养家,我得努力活着。我知道这对你来说轻而易举,但这并不代表我就是在矫揉造作,你不曾经历过我所经历的黑暗,你不能理解我,我能理解你。

  最近读书看到一句话,年轻时如果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或是不确定自己适合干什么,又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努力多赚点钱,要么努力多读点书,想要让自己更自由,这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想这话也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年轻的你,如果不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如果你和我一样身负养家糊口的重担,不管你有没有远大的梦想,你都要先多多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有了钱,有了稳定的生活,我们才有资格再去追求其他,包括所谓的自己想要的生活。

  谨以此文送给自己渐行渐远的理想。

  励志的文章: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文:乐乐淘

  分享一句话,这句话真的影响了我整整十年,时时回味,始终受益匪浅。

  1

  LZ高中的时候,班里一共44人,全年级8个班。高一和高二一直是班级倒数10名。对高中科目不是很感兴趣。当然也跟自己不太努力有关。

  高三开始的时候,想努力突破一下,却不知道怎么突破,下了很大决心去学,但是觉得同学们实在太强了,简直无法超越。

  我挨个科目问老师求打气,说,老师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绝大部分的老师回答都是“来得及。好好学。”

  只有历史老师,眼都没抬的说了句:“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当时挺郁闷的,心想什么J8老师。但过后想想又的确是这个理。

  于是把重心从问人“来不来得及”转到了拼命做题学习上来。再也不去想“来不来得及”这种破事了。因为的确,别人说来不及,还是要学的,多问也是给自己添堵。

  那一年里我每天只睡6个小时,身体很差个个月挂吊瓶。但后来奇迹真出现了,我从班里后十名急起直追,在第三次模拟考试时候进入了班级前十,第五次模拟考试进了年级前10.,后续的7次模拟考试中一直在年级前50这样。老师和学校都很惊奇,逐渐把我作为清北重点苗子开始培养,并安插进了周末的尖子班。这个班很牛逼,年级尖子班一共50人,周末抽调全校最强的老师集中补课,免费。目的就是冲清北。

  当然后来我没考上清北,数学分数还是差了点,智商问题。只进了一个普通的985.也算是给高中一个满意的答卷了。

  2

  再后来是第二件事,练字。

  LZ以前写字巨难看。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决心改变一下。

  都23岁了,还能练字吗?问人,问网,90%的答复都是晚了。

  果真这样吗?我又想起来5年前的历史老师那句话,“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然后我就报了一个硬笔书法班,煞有介事的跟一群10岁的小盆友做起了同学。当然我很异类。

  再后来风雨无阻的练了一年的字,每天2个小时从未断过。

  一年下来奇迹就发生了,我连过去怎么写字都不会了,提笔就是新练的字体,很快就被校研究生会的老师发现,并且调去做了个校研究生会的什么书记员。直到后来考公务员的时候,一笔好字还是给了我很多优势。从100来个人当中脱颖而出。

  3

  工作逐渐稳定下来,又琢磨着学点什么,挺喜欢听钢琴的。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学成。现在能不能学学?都TM28岁了。

  问人,问网。99%回答,晚了,没法跟5岁学琴的孩子比了。

  我想想,我今年30,我要是75岁挂了,还能活45年,30岁学钢琴,学到40岁也学了十年了。50岁时候也能弹点什么像模像样的了吧?现在不学,50岁时候不还是啥也不会?

  然后又想起来那句话了,“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于是找了个老师,研究了一下琴型号,租了台钢琴就搞起。又当起了老师最老的学生。老师同期带的学生一般都是5、6岁的孩纸。还有一个18的妹子,一个22的小哥。

  然后又过了一年,我就风雨无阻的学了一年钢琴。昨天老师跟我说,可以考虑考二级了。因为考级曲目已经拿下来了。问我要不要试试。我想想还是算了,考完级还得加钱。养孩子手头紧,等弹过了599再考虑吧。反正简单的儿歌和流行歌曲啥的弹弹已经没啥压力,哄儿子时候弹弹儿歌挺好的,儿子听得很嗨森哈。同期一起学的妹子和小哥早就不学了,5岁孩纸也放弃了好几个。LZ就这样又成了孤独的老学生,继续往前走。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听多了网上的言论,什么都没干就开始怀疑自己。真心不应该。

  我刚上班那会,我们老板说过一句话,现在社会想要成功太简单,只要1%的努力+99%对网络的抵制就成了。现在想想和那个历史老师的话基本是一个意思,不要太注重无关紧要的看法,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人不怕笨,就怕被网上言论影响得连自我超越的勇气都没有了,那才是真可悲。

  所以跟大家分享这句话,“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与友共勉。

  励志的文章:年轻真好,输得起

  作者:杨小米

  1.《我是歌手》-苏运莹

  《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三期踢馆赛歌手是苏运莹,她91年,曾经参加《中国好歌曲》第二季,并获得亚军。她创作的《野子》,非常棒,深入人心。她在舞台上的表演,特别惊艳,如果我在现场,我一定会投她一票。

  虽然她踢馆失败了,但她心态非常好,并且和这么多优秀的歌手同台表演,本身也是一种成长。我想假以时日,苏运莹一定会是歌坛耀眼的新星。

  每次看《我是歌手》,我能感觉到这些歌手压力特别大,毕竟大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功,而比赛毕竟很残酷,有输赢。很多歌手甚至怕输,拒绝了《我是歌手》的邀请,其实可以理解。有时候年龄大了,反而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无所畏惧。

  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尝试很多事情,尽可能挖掘自己的潜力,因为输了,一切来得及,还有机会。而年轻的时候,畏畏缩缩,追求安逸的生活,当年龄长了,生活出现变动,抗压能力会很弱,容易受到打击。

  2.即兴演讲

  我记得我读初三的时候,在班级演讲中还不错。班主任问我:“你愿不愿意去县里参加比赛?”我毫不犹豫答应了。那次比赛,我得了全县第二名,但是倒着数的,因为倒数第一名忘词了。

  我当时才14岁,无所畏惧,冲到评委那里,问:“老师,我哪里表现不好,为什么成绩这么低?”

  “你的普通话非常不标准,没有特色。”老师尴尬的告诉我。

  其实,我非常不擅长这种有主题,有固定稿子的演讲,发挥的余地很小。高一时,有演讲比赛,我还是积极参加了,但表现依然不好。

  高二,班主任让成绩前10名的去分享经验,我上去了,讲了半个小时,班主任和同学都震惊了,不让我下来,让我继续讲。高三这样的演讲,我同样进行了两场,效果非常好。这时,我发现我特别擅长这样的即兴演讲。

  读大学后,学校里任何主题演讲,我都不参加。但是后来,系里的分享活动,我就会去参加。“曲师大就是一个三流大学,如果你甘于现状,你就是一个三流大学的学生。如果你努力,你就会像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样绽放……”我因为大胆的言论,好友的脸都变色了,因为她是学生会副主席,请我来做分享的。

  这场分享会结束后,我还举办过个人的演讲分享,当时没怎么宣传,只找了一个教室。但没想到两个教室都坐满了,那天晚上我讲了两场。就因为这样一次次的尝试,我发现了自己在即兴演讲方面的天赋。我甚至不准备,讲三四个小时都没问题。

  年轻让我无所畏惧,甚至不考虑输了怎么办。输了也没关系,因为还有时间,一切来得及。

  3.失败了怎么办?

  我在大学算是小有名气,因为在心理健康中心工作,因为做研究。可是我的失败经历远远多于成功的经历。大一,我一共投稿20篇,每一次征稿,我都写,但没有一次获奖。所以,我同样发现,我不适合这些官方的主题写作,天生的野路子。

  我考心理健康中心,第一年只要3个,我没有考上,第二年招人,我继续参加考试,结果过了。大一,我参加系和校学生会,都落败了。然后,我去参加社团,但是也没有什么职位。后来,心理协会搞活动,我跑了三天,拉来一笔赞助,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我大学为什么去搞研究?因为大一、大二大家有丰富的生活,而我在所有的活动中落败了,所以我找了一条比较难走,大家不在意的路。等到大三,大家意识到搞研究对考研特别有利的时候,我已经带着自己的论文,去参加中国心理学大会了。我大三就完成了毕业论文。

  同样,我考研两次都没有考上,山东省所有教师招考,我都参加了,全部落败,迫于无奈回到老家县城参加老师考试。

  后来,我做销售,我的业绩是部门最好的,被称为大单杀手。但我一天有时候接待5个客户,只成交1个客户。可我从来不气馁,因为足够勤奋,基数足够大,渐渐地总结出来一套属于自己的谈单方式。后来,我只有一种情况会失败,那就是这个客户没钱。

  每当失败来临时,不是不沮丧,但是很快就好了。年轻嘛,输得起,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冲劲。这么多的尝试,仅仅因为一两次成功,就出名了,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因为失败过,知道如何走出来,我的挫折商特别高。这么多年,我最大的竞争力,不是学习能力,不是聪明,而是我的心态,失败100次,我依然会尝试第101次。我不会把失败归于能力不行,只会觉得这个不适合我。

  4.年轻真好

  学习和工作是如此,爱情更是如此。我16岁就恋爱了,19岁失恋。我用了大学4年才走出来,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去挽回对方,很多丢人的事情都做了。这又有什么呢,反正年轻,不在乎。等我释怀的时候,才23岁。

  后来,我投入新的恋情,一样如初恋那样敢爱敢恨。分手的时候,我还是很痛苦,但我知道一定会走出来。在感情中,我不断成长,我知道我想要怎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人适合我。

  我26岁遇到刘先生,27岁就定下来了。而如果我27岁开始一段感情,30岁分手,我心态肯定不会太好。

  我对身边的弟弟妹妹,十七八岁,刚读大学,我从来都是鼓励谈恋爱,遇到就大胆的去追求,害怕受伤的人不要谈感情。恋爱和工作一样,同样需要学习和练习。我不赞成一夜情,脚踏两次船,但我鼓励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年轻的时候,就一往无前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够了,总比心里不甘,年龄大了再折腾,这样的成本太高了。我们不妨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好好问问自己:

  我还有梦想吗?

  我还打算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吗?

  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甘于平淡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人生就此平庸。因为我知道没有见过精彩风景的人,平静安逸是假象,背后是一颗波涛汹涌的心。生活,跟爱情一样,都需要折腾,没被狠狠折腾过的我们,心底总会藏匿着一份不甘心。

  只有努力折腾过,才会珍惜平平淡淡的生活。

  年轻真好,输得起,怕什么。


看了“找一篇励志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励志文章大全看完励志短文3篇

2.励志文章大全看完励志的短文3篇

3.比较励志的经典短文精选6篇

4.去靠近一个给你正能量的人的励志文章

5.这篇励志文章全部看完后,我哭了

115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