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

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

  那些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总能给予我们每个人很多坚持奋斗的动力,那么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坚持,是通往美好的最佳捷径

  作者:闫晓雨

  十年后,我终于接受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俗到家的道理。

  还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听数学老师讲到这里,正在埋头看小说的我,忍不住心底那丝小叛逆,低头悄悄和同桌说,“不对!他说的不对”。一张白纸之上,跃然着无数种可能,两点之间除了平淡乏味的直线总还有更多新奇冒险的捷径,有待探索。何况,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地方,奇妙的选项,别处的月光,我们为什么非要死循着一片海的方向,去追逐那些看起来差不多模样的潮浪。

  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不想日复一日,更不想在所谓的两点之间遗失个性。

  比起抵达终点,我更想彻底享受过程。

  所以在青春期最宝贵的时间里,我花费大量时间去读散书,交朋友,四处晃悠,在各种爱好里寻找安慰感。我学过跳舞,但只是惊鸿皮毛,用来回忆说笑。我学过画画,但总计没超过三个月,最终画出的懒洋洋常被人误以为是灰太郎。我走过一些地方,但还没能在旅行中重视自己,就一股脑被扔到生活的暴晒下苟延残喘。我尝试在每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里播种自己的心愿,可仅仅只是播种而已,之后的浇水、施肥、修剪都被我很快抛诸脑后,再不惦记。

  上大学那年,我开始在杂志上写稿,当时和同在作者QQ群里的朋友L关系甚密。我们聊起梦想,谈起对未来的规划,我惊讶发现,她竟然连最近五年的人生目标都已注明:去美国做交换生、每两年出一本书、在28岁之前争取拿下属于自己的电影版权。

  “你呢”

  “我……我还不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现象,叫做「证实性偏见」,即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从而盲目认为,其他任何与之相悖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对我来说,“坚持”及“专心致志”这两个词就是那戴着虚伪面具的悖论。对于生活,我向来都是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没有太大企图心,就算把时间都浪费在觉得快乐的事物上都不觉得可惜,懒惰、拖延,朝三暮四开头,乱七八糟结尾,这些是常有的事。虽然偶尔会觉得这样做效率低进步慢,但转眼想想,即使慢悠悠走曲线也能收获其他空间里不同的美好风景,也就继而允许自己任性放肆了。

  L恰恰和我截然相反。

  这个浮躁时代,坚持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松散,没有觉得艰难就轻易放弃的退缩,她对自己很严苛,下定决心要实现的目标,即便路途如何波折也势必得到。我认识她的那年,她在台湾读大学,中文系,平日里结课后还会到附近的咖啡馆里做义工,一边端着盘子听客人眉飞色舞侃大山,一面耐心记下那些桥段,等夜里回去再加工成有血有肉的短篇故事。好多次,在她的文字里,我都能感受到那些来自不同灵魂幻化出的情愫蝴蝶,扑通扑通,就飞进了人心里。

  那些超出她实际年龄的巧妙构思,每一个角色,都跟有自己生命般,顺势而活,全然像披着文字袈裟的囚渡者。

  后来听她说,那些有趣的,光凭着大脑想不出来的情节,都是源自她每天下课后的义工生活。除却寒暑假,她大概坚持了八个月,文笔和脑洞在那段时间里迅速拔高一个层次,由内而外生长的新鲜感,令她自己都觉得惊喜。

  胡适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2012年12月31日,她给我留言,过了今天,她就要开始新生活了。

  我才得知,原来在我浑浑噩噩窝在宿舍里看韩剧、刷淘宝的间隙,L一心扑在雅思复习之上,最终以7.0的成绩被学校保送过去做交换生。如今想来,如果2012真有世界末日,那我们的结局也不能同日而语,想必她会在欣喜中安然迎接轮回,而我却要因为充满遗憾、不甘,和对那些未曾达到的梦想喊冤报屈而变成孤魂野鬼,黯然飘荡于人世。

  L去美国之后,我们的联系就很少了。

  她在继续忙着学习,我在继续忙着刷剧。我们的日常慢慢只能通过微博或朋友圈的形式来关心对方,彼此之间唯一的共通点,只剩下写字。不同的是,她日日都会在晚上休息前伏案首写,无论字数多少,就算是以练笔为目的,她也会泡杯热茶坐在那里任凭手指在键盘上翩然起舞。而我呢,每日泡在零食堆里,面对着空白的word瞬间退回到小学生做作业的拖延心理,恨不得蒙头睡下,有个神奇的哆啦A梦会帮我把脑中所想,直接以最华美的篇章铺陈在电脑上。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断以转移视线来安慰自己,瞧,你也不是没有努力呦。

  我去学化妆,在大家有模有样跟着老师给对方描眉的时候,我在一旁偷吃桌上的马卡龙。我去学播音,跟着舍友跑到教学楼下练习发声,早起了几天便发誓再也不背那讨厌的绕口令了。我去学摄影,背着相机终于找到片风景优美杂人又少的地方,却开始抱怨相机太重,压的我脖子酸痛。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从15岁到20岁中间,我像一个从来都没有长大过的小孩,总是心血来潮,总是很快厌倦。

  好在,尽管有些慢,但在写字这件事情上,我仍以最不争气的方式坚持了下来。

  而这种坚持,自然无法与L的节奏相比。

  不日前凌晨,她突然在微信上和我说:她的长篇小说终于要搬上大荧幕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很多年前,一个表情倔强的女孩坐在咖啡厅里,看着窗外人来人往,手指忽上忽下,敲出了关于未来的所有蓝图。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处事哲学,没有对于错,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我是真的替她开心,也替我自己庆幸。尽管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也曾犹豫不决,但终究还是走回了坚持正轨。

  台湾某品牌有句广告文案说的很妙,人生的每一种不甘,都将成为回甘。我非常庆幸在这后青春时代里,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用亲身经历证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含义,可能并不是年少时我所理解的固守死板,也不是老师们口中斩钉截铁通往目的地的唯一方式,而是指出潜伏在时间里的最佳捷径——坚持。以最简单的方式冲下去,就可以抵达。

  不怕你爱好丰富,就怕你总在挖坑,又填不满。不怕你经历波折,就怕你总走弯路,忘记初心。不怕你迟钝不悟,就怕你总在说你曲线救国,最后,国也灭了,心也亡了。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在寻找所谓的逆袭宝典。

  其实,治愈迷茫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坚持走下去,直到触开和自己灵魂相契的那扇门。

  励志和充满正能量的经典文章:如何用3个月改变无聊空虚的生活

  作者:小易

  今天上完了我在一个公开课平台报名的财务管理课,开始准备复习迎战两周后的期末考试。在AppKeep上报的一门减脂课也接近尾声。

  这两件善始善终的事情,像两束光一样让我锈迹斑斑的生活,有了一点自我感觉的光芒。

  事实上过去一年是我感觉非常糟糕的一年。离开学生身份之后,生活里总被浮躁、莫名的焦虑、频繁的空虚感侵占。

  以前可以在图书馆从早上开馆坐到晚上闭馆,现在却连一篇稍微长一点的文章都要分几次看完。以前一个月一本书,追美剧,看新闻,练习画画,每天过得都兴致勃勃。

  毕业后一年里大部分时间我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书买了不想看,追到一半的美剧也没了兴致,新闻App被我关掉了通知,画笔已经很少拿起。

  前段时间我终于鼓足勇气,站在此刻回望过去的一年,寻根摸底试图找到我把生活过糟的原因,想在坍塌的生活废墟重新构建所谓的“更好的自己”。

  瘦不是唯一的审美

  但发胖让我不快乐

  公司楼下有家麦当劳,不知道吃什么时候就用麦当劳的套餐给打发了。下午上班困了,和同事一起去啃个鸡翅买杯可乐cheerup一下。不开心了、压力大了,好像也只有垃圾食品可以帮忙。

  刚刚工作的半年里,麦当劳、汉堡王好像我的食堂,解决吃什么的终极难题。下班后常和玩得要好的同事聚餐,烧烤、火锅、麻辣香锅,无肉不欢、无辣不欢,贪图当下的恣意畅快。

  没有意义的狂欢填补了大部分孤独的时间,它避免了我和自己独处,更不用说锻炼和学习。

  渐渐地,我发现牛仔裤扣上扣子后在我腰间挤出了一个游泳圈,以前的半身裙穿上感觉勒得慌,买衣服要在S和M之间徘徊。我经常在试衣间里看着自己腰间的赘肉,购买欲望荡然无存,留下的都是对自己的厌恶。

  好身材当然没有单一的标准,好看的路径也并非只有瘦这么一条。只是对于我来说,挤出的游泳圈、变成M码的衣服、腰间松垮的赘肉是我毫无节制、把生活过糟的提醒,时刻提醒着我在“克制力”面前的失败,它向我展示了一种变坏堕落的趋势。

  这和我追求的人生完全不一样,这种发胖让我不快乐。

  我才明白,那些在朋友圈秀马甲线、秀锻炼成果的人,实际上秀的不仅仅是好身材,他们惹我羡慕的也绝非是好身材而已。他们秀的是克制力,是他们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在社交媒体里

  用自己生命围观他人人生

  一到公司、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点开朋友圈,美其名曰:"我有强迫症,看到小红点就难受。"没有工作的闲暇时光,好像都浪掷在微博里,收藏了一堆再也没有点开过的东西。

  我发现,越是空虚,就越愿意一头扎进社交媒体里参观别人的人生,似乎能把别人的诗和远方嫁接到自己眼前的苟且中。

  时间管理的文章总说,要管理自己的时间,就首先要了解自己时间的去向。当我问向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就得面对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你曾经拿来读有趣的书、看美剧学画画的时间,都淹没在那个4.7英寸的屏幕里。

  而向它投资的时间,回报给我的,除了觉得自己生活更不值得一过之外,好像再没有其他。

  我变得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越来越没有耐心,长篇的文章要是没隔几段就抖个机灵我根本就看不下去。微博上用数字和图片构建的140字信息,像杠杆一样放大我的欲望,我一会儿被安利某品牌新出的口红,一会儿又因为时尚博主推荐的某服装牌子心动,彷佛只有签收快递的那一刻才能刷到自己的存在感。

  我对别人的生活了如指掌,谁谁谁小孩满月了,谁谁谁520时老公发了个大红包,谁谁谁出国旅行了,谁谁谁工作又加班了......那我自己呢?如果年末的时候给自己这一年写总结,我总不能把别人的精彩写进我的历史里吧。

  网上流传,你的气质藏着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的确啊,当我在《奇葩说》里喜欢上永远举"王先生"例子的董婧时,我翻看她微博时发现她发得最多的是她的读书笔记。

  我突然害怕——我总不能让别人从我气质里看到的都是微博里的搞笑段子吧?

  拯救自己的生活

  要自己哄哄自己

  当我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生活好转、重新喜欢上自己时,我做了这么几件事:记手帐、运动、决心上完一门网课、规律的阅读。

  买了自己心心念念很久hoboweekly的手帐本,每月的开始把自己本月想做成的事情列出来,每周日晚上把下周想要做成的事情列出来,再把这些目标细化到天,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写出来。

  把自己要做的、想做的事情可视化,会让我每天有目标有规划,明确知道自己有事情要做,就不会再像无头苍蝇一头扎进手机里无意义得闲逛。

  学习如何利用手帐进行时间、事务管理推荐日本佐藤惠的《神奇手帐》,里面图文结合,详细得教你如何使用手帐管理时间。

  运动是调整状态、治愈一切情绪上疑难杂症最好的良药。

  在自己对自己厌恶到无法忍受时,我决定先跑跑步。鉴于自己之前跑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我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办法来让跑步成为自己的习惯。

  在决定跑步的最初,我给自己定下每周跑三次、每次两公里的目标。两公里一到,我就不跑了,跑完三天,我那周也不跑了。

  每周三天、每天两公里对于那些习惯于运动的人来说简直是无足挂齿的小儿科,但我要让体内那个惯于放弃、不爱运动的自己一个热身。

  我听到计步应用里目标达成的声音,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它让我体会到完成目标的心满意足,比舒服躺着玩手机开心一百倍。每当我懒得出门不想运动时,我能宽慰自己:"不就两公里嘛,很快就达到了。"

  就这样从两公里增加到三公里,从每周三次增加到每周五次,我看着自己一点点的进步,重新构建起对自己的认可感。

  之前也对各种公开课有过兴趣,大多都无疾而终了。这次是我第一次完整得完成一门网络公开课,以致于我对即将到来的期末开始非常兴奋。

  我把能把这次课程坚持下来是我把自己的爱好与它结合起来。我喜欢文具,爱好买各种笔、笔记本,但离开了校园这些笔和笔记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于是我找了一门课,用自己喜欢的笔记本和笔做笔记,让每天下班后的上课时光变成了一种放松,是我和自己喜欢事物相处的时光。

  记手帐也好,运动也好,上课也罢,都是我和自己私下的一场较量。这些自己对自己耍的小伎俩,说给别人听甚至还有些可笑。

  但我知道自己的游泳圈会在这些运动中慢慢消失,我能攒下一本又一本上课笔记或读书笔记,我的生活状态将不是恶化而是恢复甚至变得更好,这种充满希望的感觉能让我忽视当下的处境,看得更远不再焦虑。

  在现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里,积极进取的生活和刷刷微博吃吃喝喝安然长胖的生活很难去辩驳优劣。

  但你很难骗过自己,因为自己是最清楚答案的那个人。

149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