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

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

  想必很多年轻朋友都会有想要找一些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来看,那么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引起争斗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

  对于我们的幸福,勇气是一种非常关键的、仅次于聪明睿智的素质。

  当然,我们无法给予自己这两种素质——前者我们得之于父亲,而后者遗传自母亲——但是,不管我们具备这两种素质的程度为何,通过决心和练习都可以增进它们。

  在这一个“铁造的骰子决定一切”的世界,我们需要铁一般刚强的感觉意识,作为承受命运、防范他人的盔甲武器。

  这是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战斗。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引起争斗。

  伏尔泰说得很对:“在这世上,我们只有挺着剑前行才能取得成功;我们死去的时候,手上仍然紧握着武器。”

  因此,一个人如果看见天空——或者只是在地平线上——出现了阴云,就沮丧气馁、怨天尤人,那这个人就是胆怯、懦弱之辈。

  我们的格言应该是这样的:“在邪恶面前不要让步,应该勇敢无畏地面对它。”(维吉尔语)

  就算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该努力抗争。

  正如我们只要还看到一小片蓝色的天空,我们就不应对天气感到绝望一样。

  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就算世界倒塌了下来,一片的废墟也不会改变他的脸色。”

  别说生命中得到的各样好处,就算是整个生命,也不值得我们为它如此心惊胆战。

  所以,他勇敢地生活,英勇地面对命运的打击。——贺拉斯

  但是,这有可能变得过犹不及:因为勇气会酿成冒失放肆。

  一定程度的腼腆畏惧对于我们在这一世界的生存是必需的,懦弱只是畏惧超出了限度而已。

  培根对于畏惧所作出的语源学上的解释比保存下来的普卢塔克的论述更进一步,他的表达令人赞叹。他从“潘”——这拟人化的大自然——中引出这一点。

  他说:“事物的本性使所有的生物都具备了畏惧,这使他们得以躲避灾祸,保存生命。但是,这一本性却不会懂得节制有度,它总是把无用空洞的害怕和那些有益的害怕混合在一起,所有生物(如果我们能够窥见其内心),尤其是人类内心因此都充满了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

  另外,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的典型特征就是它并不清晰地意识到生发这种畏惧的根据,它对这些根据是假设甚于认识。

  的确,万不得已的时候,畏惧本身就成为畏惧的理由了。

  有关励志的名人文章:非走不可的弯路

  作者:张爱玲 (现代著名作家)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过来人”的“拦路癖”无非是想让后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但人性的发展却无视这些,它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不会因为长者的经历,而非出后来人的成长过程。没有这一成长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这是规律。所以明智的长者会在叮咛之余,微笑着关注这一切的发生于结束。

198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