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关于励志的唯美文章精选两篇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励志的唯美文章精选两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励志的唯美文章精选·在北京,你拼的是梦想还是生活?

  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经常会注意身边一起坐公交的人,尤其喜欢观察那些衣着光鲜的女人,她们大多妆容精致,穿着时髦,发型时尚,细细的高跟鞋支撑着一片妖娆的身材,离得近些,可以看到她们脸上被岁月催生出的鱼尾纹和渐渐松弛的肌肉,再近些,还能看到被涂抹得均匀的粉底和刷得根根立体的睫毛。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也和她们一样,从来不曾意识到自己也会老去,唯有细纹才最诚实地在脸上刻画出岁月的痕迹。只是,这些逝去的岁月,是否换来了你曾经的梦想?

  离开北京已经快两年了,这其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只有我自己才能体味。当初去深圳学习的时候我还在随堂讨论上将这一问题摆出来问大家,其实也是为了问我自己:当初明明对北京已经厌弃之极,为何还是不肯离开?周围的朋友给出了很多解释,我对这些回答一一打分,到最后归整出来,这个困扰我很久的谜题才终于解开。原来,习惯和熬日子一样,是会把一个人的心性给迷惑住的,你以为你追求的是梦想,到最后你发现自己完全是为了生活在战!

  以前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我并没有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每天挤地铁等公交上班的日子有多么地非人性化,直到后来看了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北京交通纪实: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的心才为之一颤,看着地铁里塞人像塞包裹一样的场面,我竟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

  “饼干进去,面粉出来,人进去,相片出来”,这是很多北漂一族给北京地铁下的定义,在这里,每天都像是春运,据统计,北京地铁每天大约要接待1000万人次的客流量,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触目惊心的数字,早高峰和晚高峰的挤车活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我看着镜头里咒骂着从万千人群中挤出车厢的女孩,心想,这样糟糕的境遇,这一天的心情都毁了。可即便是这样,千千万万个北漂一族依然可以在上一秒还在咒骂着北京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下一秒又跟充足了电的小马达似的奔腾在工作岗位上。

  上班时满满都是汁水饱满的梦想,下班以后面临的却是愈加荒凉的生活。

  很多被采访者都要历经一到两个小时的车程去上班,实际上他们的上班时间并不是很早,大多都是九点到九点半,像我以前的单位要八点打卡,在北京实在是极不人性化的一种制度。我天真地问朋友:“为什么他们不能住离单位近一点呢?”朋友说:“房子贵呀,公司都在城里,哪租得起。”我看到片子里被采访的那个职员住的房子,跟我以前在北京住得很相似,我说:“我以前住得还不如他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为自己感到一丝丝的悲哀,在北京我没有经济实力过独居生活,最好的境况也不是三家合住,大学刚毕业时我租的那套房子一共住了六户,其中有四户是住俩人的,也就意味着我们十个人要共用一个洗漱间、一个洗澡间、一个马桶,朋友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他对此表示惊奇,甚至是不敢想象。后来工作一年,境况好了些,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所谓的厅,除了摆放的圆桌和冰箱,只剩下能容两人通过的走道了,在北京租的房子都是按十几平米算的,而这十几平米,就是能独善己身的唯一寓所。

  刚毕业的时候,我踌躇满志,为军事新闻梦想而生,那个时候单位工资少得可怜,除去租房、吃饭、公交,一个月所剩无几,那会儿我一直是在拿兼职的钱养着这份正式的工作,但命运却让我为这份梦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致于后来我再应聘的时候虽然接到了比当时的工作工资福利都高很多的offer,我也毅然决定放弃了,只因为,那份梦想已死。那样委曲求全的日子,那些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的人们自然不会懂,因为他们以为,你一切都好。

  在工作中跟领导谈情面,巴望着他们会像你爸妈一样关心你的柴米油盐,我那时候真是幼稚得令自己发笑。

  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五年的我,终于在去了一趟内蒙古之后做出了离京的决定,而这样的决定让我周围的朋友大吃一惊。我还清楚得记得在吃践行宴的时候一个师姐特别笃定地对我说:“我们都相信,你一定还会回来的!”

  我当时以为,也许吧!可是如今再回头想想那天晚上师姐自信满满的眼神,我忽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好像看到了曾经恨不得一条道走到黑的自己,在离开北京之前,我以为生活也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每天像狗一样生活着,却依然为了自己所谓的梦想乐此不疲。不可否认,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所以才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及时悬崖勒马,换了一个城市寻求一份安定。后来聊天,问及还在北京漂着的那帮朋友,他们都表示对北京的天价房产望而却步,这里的房价、雾霾、交通、生存环境都让他们无所适从,可是又找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离开这里,每次问起,他们都会说再等等,只是我明白,就像当初的自己,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等到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

  以前刚离开北京的时候,我还对那里甚是怀念,因为人在天津,离着也近,一到周末我会经常跑回去找朋友聚聚,后来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差不多半年没有回过北京了,直到上周陪朋友去租房子,才又让我领教了北京万恶的生存环境。

  朋友本来在天津有份薪水福利都很丰厚的工作,可是为了梦想,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去北京。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北京租房子,因为那边黑中介特别多,怕他被骗,所以自告奋勇陪他一起去看房子。本来我以为他工作的地方在五环之外,应该是房子好价格低的黄金地段,没想到到了现场才发现,离他公司最近的几个小区全部被打了隔断,一进门,黑漆漆的,好好的三室一厅被隔成好多个房间,中间走廊只能容两个人侧身通过,如果不是别的房间开着门,我们连光都看不到。

  这样的情形,似曾相识,而我曾以为只有三环以内的房子才会这样,没想到两年不见,北京,你变得更加尖酸与刻薄了!

  没来北京之前,他以为能像在天津一样找个离公司近走着就能到的住处,最好是两室一厅,合租的人不要太多,可是来了以后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是让他有些吃惊,在这样的地方,即便是花两千多块钱租个主卧,也还是要和至少四户人家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有的甚至厨房也被隔了出来出租住人)。而最最令人感到不能接受的是,这里从中介到房主,都不愿意跟你讲实话,明明不是房东,在电话里非说房子是自己的,到现场之后细问才发现是二房东(实际上还是中介),明明房间是打了隔断的,隔音效果特别差,但在电话里就告诉你是实墙次卧,这样糟糕的人文环境,日益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欺骗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他们却每天都在呼吸着这种有毒的空气。

  我在朋友圈里发消息说:“每次一回北京,我就感到不幸福了。”

  师妹回复说:“活在北京的娃儿,想问一句:幸福是啥?”

  师妹虽是在开玩笑,我却看着有些心塞,其实以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也没觉得日子有多难捱,只是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为自己现在过的这种单身狗的日子窝在被子里痛哭,偶尔周末聚个会就会觉得自己周围原来还有这么一大帮朋友,那颗孤单犯凉的心就又会温暖如春。

  那样的日子,有时候也蛮值得怀念,只是比起现在,我断不会再重蹈覆辙。

  记得许氏三兄弟主演的《摩登保镖》里,面对大陆的偷渡者,许冠文说过一句话:“香港就像一条小船,负担太重了船就沉了。”

  而如今的北京,像极了当年的香港!

  超负荷的城市运作逼得管理者们不得不想出各种法子来阻隔人群涌入,然而即便这样,超宽容度的工作机会和发达的城市建设还是让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国人趋之若鹜,梦想在此时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令人神往。

  可是,我还是很想问那些还在北京奋斗的地铁族们,在北京,你究竟拼的是梦想还是房子和车子?我是真喜欢那样为了梦想而操肝操肺的日子,可是我也真喜欢开着车去实现梦想的日子,我更喜欢能有一个自己的住所,不用与万恶的中介签订霸王条款,不用与其他人分享卫生间。我一直以为那些年我都在为梦想而活,可是离开了我才醒悟,原来我一直在为生活奔波。

  但是,梦想是什么?在我心中,梦想绝不是我身边某些人说的那些所谓的未来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政治前途,或者像地头蛇一样老练的人脉关系,梦想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它能够为社会带来贡献,能够为人类带来福音,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潜能,让你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极大的满足,是时代和你的双赢局面。如果多少年以后你告诉你有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或者你进入了某个政府部门工作,或者你嫁得了一个如意郎君,我只能对你说,这些都不配被叫做梦想,只配叫做目的。

  现在再来想想这个问题:在北京,你拼的是梦想还是生活?

49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