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3篇

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3篇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3篇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文章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为什么你总是要做底层最累的活?

  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去了一趟南京展,很多参展商都是从天南海北,上千上万里地赶过来的,工作人员忙碌的连吃盒饭的时间都没有,更苦的还是各个公司的司机和搬运工,大老远的将产品、活动布展等物什用大货车运到会场,从车上一个个卸下来,展会结束了又要劳神劳肺地再拖回去,工作量便可知有多大。而那些参展商老板们,一般不需要不出面,即使出面那也是在VIP洽谈区惬意地喝着咖啡和客户谈天说地,亦或是在自己的展厅内溜达几圈,指点江山,有的看某个员工干的不顺眼,还要上去骂骂咧咧几句。

  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最脏最累的活都是你的。为什么那些老板可以趾高气扬的站在你的面前,既不需要干活还可以随意说你两句。谁赋予他们这样的权利?说白了还不是你自己嘛。因为他已经承受了你没有承受过的磨难,所以他比你更成功,如果你再没有反思过自己究竟该去做些什么,怎样去提升自己,然后改变这种现状,那么你就永远要在他的权威下,干一些底层最累的活。

  有人可能说,老板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那都去做老板,底层的活谁来干,也许你这样大公无私的阿Q精神会让你干的更开心些。可是,你就没有那么一点想法,一点进取心,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下面就简单地说说,我们该有哪些行动了!!让我们一起共勉,努力使自己改变吧!

  不要只埋头干活,抬头看看比你混得好的人在做什么!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回忆下三年前你拿的薪水和做的活,如果现在和三年前是一样的,那么你三年后将还会是如此。即使是三年后最同样的活,而工资涨了一点,那你也别存侥幸心理,只是全国GDP提高了,人均消费水平增长了,记住,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工资永远涨不过物价。

  所以,当你觉悟到这一点,那么就赶快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看你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那些和你一样大的甚至比你年龄还小的,混得比你好的,他们都在做什么。然后,你再花上你玩游戏、唱K、看泡沫剧,向别人抱怨自己工资低干活苦的那么一点点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一下,你究竟在做什么,你为什么只能做这些,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你,而你和别人的差距又是哪里?先找到自己的短板,然后树立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埋头苦干。

  树立目标,长期和短期的,然后一步步去努力实现!

  每一天,不可以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有的人在工作上总是能拖就拖,遇到有难度的工作是能躲就躲。也从来没想过去接收一些挑战性的工作,更没想过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每天都是上班下班,吃饭游戏或者泡沫剧,转眼一年又一年,恍惚过后才发现同学聚会时,那帮曾经不如自己的人一个个混得都比自己好,都挺牛逼,现在就连和自己说话的强调都带有一种惯有的领导味,再看看自己,仍然是5年前10年前干的那样的工作,薪水也没涨上多少,这才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耗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别人都是跑得,而你却向蜗牛一样爬的,你怎么赶的上人家。

  所以,趁现在醒悟还不晚,找到自己的航标,从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开始,树立目标,努力一步步去追赶。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的努力和尝试在当时是一种艰巨的考验和痛苦的挣扎,当你真正走过以后,会发现这个过程如凤凰涅盘般美好!是你这辈子都值得珍惜和珍藏的宝贵记忆。

  8小时之外,是你和别人拉开差距的最关键时候!

  如果,你只在乎那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认真努力,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走得更高!成功的人背后付出的艰辛除了他自己没有别人知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那些成功的老板也不可能是一夜暴富出来的,他们也是遭受了N人白眼,吃了常人不能吃的苦,干了常人都别愿意干的事,走了常人都没有走过的弯路,然后又有一颗觉悟、上进的心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所以,上班里的8小时你可以当它是个陪练场,努力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接收任何一个挑战,然后不断地提升自己。而8小时之外正是你最需要努力的时间,努力的补足你的短板,拓宽你的长处和优处,做些能够让你成长和进步的事情。

  读书,让自己做一个真正懂生活,知品味,善于观察自己的人!

  书,是你人生最好的伴侣!它能让你看清这个世界,看清自己。除此,还能开阔你的眼界,让你明白该怎样对待自己、对待生活,也让你汲取更多的营养,让你收获更多的惊喜,让你提升更大的深度和广度。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一些书,同时也要方方面面涉及一点,这样你才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比如理财、人际交往沟通、哲学、金融、历史,不在乎有多深入,但一定要略懂一些,这也是你和别人沟通时的一种谈资,记住,这个世界有许多你不懂,且需要你去探索的东西,当然这也要切合你的目标,选择与之相关的书籍,也不能天马行空想看什么看什么,毕竟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帮你!只有你自己脚踏实地,所以不要再沉浸于那些成功人士的机遇而异想天开!

  成功没有捷径,除非你是富二代或官二代。除此,你只能靠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也永远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人士的传说,对于你来说,你达不到他们的境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他们一样的狗屎运。

  你只有自己认准目标,努力前行。将一个个的困难踩在脚下,一步步攀登上去,你也别想着能和马云、马化腾他们一样,掌握世界的财富,你要做的就是怎样使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怎样实现自己理想的目标,如果你还有梦想的话,那就在最美好的年华,脚踏实地拼搏吧!

  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长得不漂亮,那就努力活得丰盛

  知道潘玉良,是因为看了李嘉欣主演的《画魂》,那里面的李美人照例木木的,也照例美得石破天惊。在此之前,扮演过潘玉良的还有巩俐,也是难得一见的大美人。于是形成了对潘玉良的初步印象:一个长得很美却命运多舛的女画家。

  后来看到潘玉良的自画像,不禁大吃了一惊,画中的潘玉良身材壮硕、五官粗放,看上去一点都不美,恕我直言:不仅不美,还有点儿丑。我还以为是我的审美出了问题,出于好奇去查了些资料,结果资料上显示,不少见过潘玉良本人的人都说她长得一点都不好看。据熟识她的人说,潘玉良是个又矮又胖、长着一个狮子鼻并且嘴唇很厚的丑女人。

  真实的潘玉良远比影视剧里那个美得惊人的潘玉良更有震撼力,谁都不能否定,外貌是女人天生的通行证,长得不好看的人,人生相对来说总是要艰难一点。这更增加了我对潘玉良的好奇,一个完全不漂亮的女人,究竟是以什么力量完成了从雏妓到侍妾再到画家的三级跳呢?

  潘玉良的人生,写出来就是一部现成的电影剧本,难怪导演们如此钟情拍她的故事。

  她本来姓陈,自幼父母双亡,只好跟着舅舅生活。舅舅有次赌输了,于是把年仅13岁的她卖到了安徽芜湖的一家妓院。无奈入风尘,这完全不是她的错,后来却被存心不良的人当成了攻击她的理由。

  由于长得不出挑,她在妓院是做烧火丫头,干的是又粗又累的活。鸨母还逼她接客,她誓死不从,一次次从妓院中逃跑出来,又一次次被捉回去毒打,中间她还试图跳水、上吊,均因看管过严而未遂。

  17岁时,走投无路的她在妓院里唱歌,歌声如泣如诉,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那就是芜湖盐督潘赞化。潘赞化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过洋,是个新派人物,他被眼前这个可怜而又刚烈的女子所打动,决定为她赎身。

  纵然以现在的眼光来考量,潘赞化也是一个胸襟开阔、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从古至今,救风尘的英雄豪杰并不少,可是救的都是清一色的美人儿,只有潘赞化,伸手援助的是一个长得一丁点儿也不漂亮的小姑娘,而且这姑娘脾气还挺大的。将潘玉良塑造成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无疑削弱了潘赞化的人格力量。

  潘赞化帮助小玉良主要是出于同情,纯属义举,并无一分一毫的私心。他本来想将她送回亲戚家,但她主动提出,想留在他身旁,哪怕做一个贴身小丫头。

  以他的襟怀,自然不会让她做个小丫头,于是收了她做妾室。他待她是很珍重的,虽然是娶妾,也办了正式的结婚仪式,证婚人正是他的莫逆之交、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在娶她之前,他没有动过要她报答的心思;在娶她之后,他则竭尽全力地呵护她。他亲自教她识字,还请来老师教她画画。他对她,没有一丝一毫地看轻,知道她受过太多的苦,所以加倍地怜惜她。

  正是因为这份恩义,潘玉良始终对潘赞化感念不已,她毅然将自己的姓改成了“潘”,在自己的名字之前冠以他的姓氏,因为他不仅给了她婚姻,更给了她重生的机会。一个没念过什么书、十几岁才开始学画画的人,居然在老师的调教下展现出了惊人的绘画天赋。

  如果按照旧式小说的发展,嫁给潘赞化的潘玉良应该温良恭谨,夫唱妇随。可是她偏偏不愿意只做个温顺的小妾,她要画画!不是在家里画几笔自娱,而是跑出去到处求学画画,先是考上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来索性远渡重洋跑到了巴黎。

  画画也就罢了,陆小曼也画,潘素也画,连宋美龄都要画几笔国画呢。她们画画,只是当成怡情养性的手段,画的也大多是清雅的花鸟山水。潘玉良呢,不画则已,一画就画起了人体,而且还是裸体女子,这在当时,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在潘玉良习画的那个年代,政府是不允许人们画裸体的,她就趁去浴室洗澡时偷偷地画,有次差点被一个大胖女人打了出来。回到家里,她对着镜子,忽然想到:“我自己不就是很好的模特吗?”想到这里,她就脱掉衣服,对着镜子开始画镜中的自己。

  除了画人体外,她在言行中也不拘小节。一次和同学外出写生时,潘玉良到雷峰塔墙圈里小便,这时一伙男同学过来了,同学喊潘玉良快出来。潘玉良蹲在里面说:“谁怕他们!他们管得着我撒尿吗?”

  还有一次,大家讨论起一个女诗人以狗为伴、与公狗相交的八卦,潘玉良无所顾忌地发言说:“公狗比男人好,至少公狗不会泄露人的隐私。”

  人一特立独行,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有人挖掘出潘玉良曾为雏妓的“艳史”,一名女同学甚至要求退学,“誓不与妓女同校”。

  只有潘赞化,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包容她,在获悉她的困境后拿出钱来资助她去法国留学。

  潘玉良在法国考上了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与徐悲鸿同校,专攻油画。她在留学近九个年头后回国,一度确实也在老师刘海粟及同学徐悲鸿执办的美院当过教授,并且出版画册,举办展览。即便如此,人们并没有停止对她的攻击和诋毁。在她举办的一次画展上,展出了一幅优秀人体习作《人力壮士》,某一天被人贴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妓女对嫖客的颂歌。”

  我总觉得,对于曾经有过所谓“污点”的人,人们表面上再尊敬,骨子里仍然很有优越感,仿佛是因为他们的包容,那些人才能摆脱身上的污点获得重生。可是潘玉良这个人呢,好像完全不把在妓院待过当成“污点”,她理直气壮地画人体,理直气壮地当教授,理直气壮地办画展,一点也不瑟缩,一点也不收敛,这就惹怒了当时的社会主流。

  连潘赞化的大夫人也看不过眼,跑到上海来将她叫回家,无比威严地宣布:“不要以为你在外面当了教授,就可以和我平起平坐了。在这个家里,我永远是大的,你永远是小的!”

  既然险恶逼仄的环境容不下她,那就走吧,去一个更远更大、没有流言的地方。1937年,42岁的潘玉良再次去国离乡,潘赞化依旧送她到黄浦江码头,他将蔡锷送给他的怀表送给爱人作为临别纪念。这一去就是40年,直至老死,她再也没有回过中国。

  这40年间,她和潘赞化一直隔岸相望,从来没有中断过联系。潘赞化常常给她寄宣纸,还托人给她带去国内的物品,有一段时期,潘玉良特别想回国,潘赞化去信暗示国内风雨交加,不宜归来。如果她执意回国,估计躲不开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

  “遐路思难行,异域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多年后,潘玉良给潘赞化写下的一首相思之诗。当时中法尚未建交,潘赞化过世两年后,潘玉良才从大使馆的人口中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

  既然如此,为何潘玉良不回国呢?我觉得不是她不爱潘赞化,而是她更爱绘画。她不是那种可以用生命去恋爱的女人,却是可以用生命去画画的女人。她坚持留在巴黎,是因为这里开放包容的环境更适合她创作,有传闻称她和徐悲鸿创作理念不同,而当时徐悲鸿在国内是权威人物,她不愿意回国去听他的那一套。

  在巴黎时,潘玉良自称“三不女人”:不谈恋爱,不加入外国籍,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她终日待在一个窄小的阁楼里,全心投入画画。由于不善经营,她日子过得很苦,身体又不好,以至于老年靠一点救济金过日子。

  老了之后,她比年轻时更加不好看了,有人说她唱京剧中的黑头连妆都不用化,一个女性朋友去探访她,她披着大衣站在窗口迎接,看在人眼里活像一只大猩猩。

  这时她的生命中出现了第二个男人。他叫王守义,是早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开了一家中餐馆。文化水平不高的王守义,却立誓要将所挣的钱财来资助留学生中的艺术家们。他一直资助潘玉良,潘玉良有空的时候,也会去他的餐馆坐坐,唱一段京剧。

  就是这个男人,给了潘玉良在异国他乡唯一的一点温暖。他不仅仅是在生活上照顾她,还帮她接洽画商,保管画作,至今我们所见到的几千件潘玉良画作,都是他不惜重金、费尽千辛万苦从法国运回中国的。为了这份恩情,潘玉良为王守义做了一个雕塑,至死都摆放在她的卧室里。

  对于潘玉良来说,一个潘赞化,一个王守义,都是那个渡她的人。潘赞化成就了她,王守义则守护着她。身为女子,潘玉良不幸生得不好看,又不幸生于恶浊之世,浊浪滔天中,幸而有他们用温情撑起的一叶小舟,送她一程又一程。

  潘玉良终身都以潘赞化的妾室自居,虽然晚期和王守义同居过也是如此。在异乡漂泊了40年后,潘玉良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临终前向守在她旁边的王守义交代了三个遗言:第一,死后为她换上一套旗袍,因为她是中国人;第二,将她一直带在身边的镶有她跟潘赞化结婚照的项链和潘赞化送给她的临别礼物怀表交给潘家后代;第三,一定要把她的作品带回祖国。

  王守义不负所托,倾力完成了她的遗愿。就在她去世之后不久,他也因恶疾去世,朋友们把他葬进了潘玉良所在的墓穴,这两个异乡人,总算在去世后可以相伴抵御漂泊在外的孤寂。

  与电影中的浪漫故事相比,潘玉良的真实人生,总是透露着一股凄凉和苦涩。很多人提起这位民国最知名的女画家来,不免为她感到唏嘘。以世俗的观念来看,她生前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没有美貌,没什么朋友,没有钱,最后连健康都失去了。她的后半生,多半和贫病两个字纠缠在一起。

  而这一切,只不过缘于她热爱画画。如果她不选择画画,或者画风不那么大胆的话,她原本可以留在国内,生活在爱人的羽翼之下,过着安稳的生活。如果可以重来,她还会这么选择吗?

  直到我看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才明白,潘玉良和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一类人,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个证券经纪人,家庭美满,生活安定,有一天却忽然抛妻弃子离家出走,最后自我放逐去了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别人质问他为何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这样折腾,他回答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被梦想击中的人其实是没得选择的,思特里克兰德如此,潘玉良也是如此。她唯有迎着梦想一步步走上去,哪怕厄运与之相随,哪怕通往的只是虚无。做为一个女人,潘玉良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作为一个艺术家,她却是幸运的—她发掘了自己的天赋,并把这天赋发挥到了极致。任她如何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那都是她甘愿承受的一部分,在一生追求的事业上,她始终走在一条向上的路上。

  她身后留下来的画作有四千多张,生前画过的作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在与爱人分离的日子里,在巴黎狭小的阁楼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她每天都投入地画着,将自己整个生命融入了眼前的人体和花卉中。她画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女体,这些女体丰硕饱满到了极致,宛如地母一样健壮,和她本人一样,谈不上美,可满身充沛的生命力仿佛要破纸而出。

  2012年,杭州曾经举办过一次潘玉良的画展,主题名叫“彼岸”,我觉得这仿佛是对潘玉良一生的隐喻:此岸是现实人生,风雨飘摇,却有着俗世的幸福;彼岸是艺术圣境,高蹈出尘,却又寂寞清冷。我们这些抵达不了彼岸的人,只能遥望着那端的她,轻叹一声:高处不胜寒哪!

  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我成功了,关你什么事?

  我有个开公司的朋友,前段时间遇见个奇葩的事情,独自经营了七八年的公司,被家里一个表哥盯上,软磨硬泡想要入股他的公司。他为此愁眉不展。

  我说,这是好事呀,投钱给你还不开心啊?

  他说,什么投钱,我告诉过他我现在经营正常,不缺钱,他非要加入,说是所有亲戚都知道我现在开公司挣了不少钱,说我现在混得这么好应该带着他们也挣挣钱发发财,这是什么逻辑?!

  我一听,忙细问,这才知道,原来朋友最初成立公司的时候相当困难,当时碰到个棘手的地产项目,向这位学建筑专业的表哥求助过,表哥指导过他,但也就是提了一些意见而已,朋友再想让他出手帮忙,就被“我最近很忙没空”这样的理由拒绝了。

  朋友熬了几个通宵赶项目,累得日夜颠倒,这才将项目保了下来,之后项目越来越多,公司的经营也逐步上了正轨。我曾经因为工作原因采访过他,知道他这七八年打拼得十分不易,起早贪黑摸爬打滚,三十来岁的年纪,头发就白了一半。如今挣钱了,却被人用“我曾经帮过你和你的公司所以你现在得照顾我一同发财”这样奇葩的理由来瓜分自己的劳动成果,不答应还被指责说他自私,混得这么成功也不帮帮亲戚,一时间七大姑八大姨纷纷倒戈,弄得他过年也不敢回老家了。

  还有一位朋友,毕业后没多久就结婚了,他想买套房子,但手头并没有那么宽裕,还差点钱凑首付,于是向亲戚借钱,有位亲戚借给他两万元,不到一年就催他还,说是自己的第二套房要装修,还让朋友支付一年的借款利息给他,弄得好像他是银行一样。朋友那时手头还比较紧,只能卖掉了自己的车,把钱还了。

  后来时来运转,朋友接连升职,收入大增,投资开了一家饮食店,生意非常好,前两年房价没涨起来的时候在深圳买了套别墅。这下子,他在老家就出名了,高职位,高收入,当老板,住别墅,被唱得跟三字经似的。没多久就接到了那位曾经借钱给他的亲戚的电话,说自己的儿子要去深圳工作了,但深圳的房价现在太高了,所以让他分一间房间给儿子,以后就住在那儿了,因为自己曾借钱给朋友买房,所以朋友的房产,亲戚也有份。

  朋友被这个奇葩的理由惊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然后说:不可能。

  亲戚就急了:

  你怎么能这么忘恩负义啊!

  你当年买房子可是我借你的钱啊!

  你现在都买别墅了那么多房间随便分一间给我儿子都不行吗!

  朋友淡定地说:对,不行。首先,我所有的房子持有人都是我,我有权这样决定。其次,我当时是向你借钱,并不是和你合伙投资房产。第三,借的钱我第二年就还了,还付了利息,所以现在我不欠你的。

  后来,家里就传开了这件事,当然啦,他成了一个混的成功但却不懂得和亲人分享的人,是个薄情寡义之徒。朋友撇撇嘴,十分坦然:我的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挣来的,我觉得我没必要与人分享啊。

  我欣赏后面这位朋友的处事风格,他很有原则,很清楚自己的成功不是拿来和人分享的,快刀斩乱麻,干得漂亮。

  我有一位前同事,是我们公司最勤奋最努力的人没有之一。勤奋到什么程度?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走,放弃周末和节假日,没日没夜做项目,公司单独给他配了把钥匙。努力到什么程度?公司有业绩考核指标,分给每个人是20万的目标,一个月后,别的人只完成了十几万,他却能完成三十万。

  这样的好员工,舍他其谁。年底表彰大会,他得了一大笔丰厚的奖金,同事嚷着让他发红包,他拒绝了。年中晋升考核,他升职做了经理,又一帮同事叫着让他大摆宴席,他还是拒绝。

  久而久之,他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铁公鸡,一毛不拔。我却十分理解他。曾经有一年国庆,项目组的同事旅游的旅游,回家的回家,都不愿意留下来加班。他一看,默默地退掉了回家的车票留了下来。因为当时他买票是我用我的账号帮他抢的,我们都是湖北的,可以坐同一趟车。得知他要退票的时候我很不解,他淡然一笑,说总得有人留下来,而且国庆期间的业绩都是翻倍的,这样好的机会可不能浪费了。

  我听了有些心酸,心想着他这么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的。所以,当他以自己的铮铮铁骨和昂扬斗志换来了升职,换来了奖金,他为什么要分享出来?他完全可以拒绝啊!

  我们身边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你升职了,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他却嚷着要你请客发红包,呼声大作。你问他借过钱,后来你买大房子了,就被要求分一间房子给他住,不给住就是忘恩负义没有良心。你挣钱了,他曾出了点力,却道德绑架要求你带他一同发财,不答应就是你自私自利吃独食。

  我十分搞不懂,这都是什么逻辑和习惯?仪仗别人的成功,来填补自己的失意坑沼,还十分有理,好像自己就该被盛情款待一样,凭啥啊!你是我爹还是我娘啊,我该拿出我自己挣来东西孝敬你?我在辛苦拼命的时候你在安逸度日,你并没有参与我的奋斗,却要分享我的奋斗成果,你咋不上天,咋不成仙呢!

  就好像许多奇葩的择偶条件,要求男方一定要有房有车有钱,请问这些东西是你和人家男孩儿一起奋斗挣来的吗?不是那你为什么要去指手画脚,姑娘请自重啊,人家的房子车子票子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我也是一个女同胞,但我每次听到身边的这些奇形怪状的择夫条件,都觉得挺可笑的,首先,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姑娘,那你不大可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你完全有底气和你未来的夫婿一同去挣。其次,你如果很有能力,那你可能已经有房有车有钱了,如果你是想找一个和你能力相当的男人那也无可厚非,可是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就证明你并没有以上那些物质条件,只不过想捡现成的,可是人家凭什么给你啊?

  我们看到太多太多的分手案例都是因为男方没有经济条件,但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没有啊,你若没参与人家的奋斗,那如果人家奋斗成功了,关你什么事呢?

  我嫁给我家先生的时候他也是一无所有,因为才毕业两年。没多久我们靠自己买了房子,一起供房,自食其力。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有无限种可能,因为我们是在共同书写一部奋斗史,每一页都有我们一起洒下的汗水和辛劳。

  好的情谊来自同甘共苦,无论亲情友情爱情。共苦在前,同甘在后,没有陪人家吃过苦,凭什么要人家分一颗糖给你?换句话说,人家成功了,关你什么事?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比较励志的优秀文章”的人还看了:

1.比较励志的文章3篇

2.优秀励志梦想文章精选两篇

3.最好的励志文章精选3篇

4.最经典的励志文章3篇

5.最好的励志文章3篇

71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