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

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

  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文章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高三,不相信传说

  我也高三过。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赋予不信任。

  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今天经某位名师点穴,明天就逃出升天;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高考会给予超常发挥的机会,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

  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要加个“运”字——“运动员会”。我上清华后,认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上高三之后,成绩排名在30多位。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却全班第一。问其奥秘,他说:“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说,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

  我对高三没寄予任何幻想,甚至对大学将要给予我什么,也没过多的期待。高三是个竞技场,你是个运动员。一切的借口,一切的伤痛,一切的眼泪,一切的软弱都无人喝彩。不要说什么过程最重要,只有大学《录取通知书》是王道。

  如果你没有退路,不能退到国外的大学、父母的摊点、复读学校……那么,来到这条起跑线上,就尽快打消幻想吧。没有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一步一步发生的,只是最后那一步引起世人关注而已。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

  一、排名比分数重要。二、补弱科。三、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

  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一千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让我平静,让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下去。

  成绩排名被认为是反教育规律的,现在正被人性化地抨击。但我以“运动员”的思维,认为成绩排名是天经地义的。空口鼓励没有用,数据才是硬道理。这样,你才知道自己身前身后有多少人,你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定位。才不会在自己蜗行龟步的时候,妄想着拿世界长跑冠军。

  考了几次之后,我逐渐知道了自己成绩区间,在570~590分之间。我的名次从没有跌落到班里第七名之外。不过要超过前面的人,也不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我的弱科上着手。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渡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我所做的题,几乎都不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绝不会布置这么多题。我的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每个星期,我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我是个“教辅书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在市场上能找到教辅书的名称、优劣、出版周期。我不会傻到做所有的题。但是我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上高三之前,老师对我说:“你的目标是清华和北大。”我知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有上北大或清华的可能性。这不是句空话和豪言,而是种规划和实施。

  从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这期间,我个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了大量努力。最终,在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规则最宽容和最谨慎的60分优惠条件下,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的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后来,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自己也不具备示范效应。但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慌慌张张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塞到了哪里,甚至还说:“就弄个假的证书,不会有人查的。”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

  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但是我不相信。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参加自主招生前,我阅读过很多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也登陆过很多大学的招生论坛。在那里,接触到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很多招生信息,都是公开的,也是欢迎考生去咨询的。比如如何准备个人资料,如果寄错了资料该怎么办?具体该找谁联系?招生组负责人的行踪,什么时候可以当面咨询?这些,对于开放的大学,并不是些什么保密信息。如果学生的上网时间不能保证,可以委托给家长或者亲友。尽可能地早做准备,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尽可能地符合招生简章上的条件。证书齐备,盖章齐全,耐心等待。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没有一个好消息,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点小挫折,都让人崩溃非常。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给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这些纸条,如今已攒了一抽屉,现在翻出来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大俗话。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这么一个人,在他19岁那年,一次滑雪,他与朋友做游戏,要从朋友张开的双腿间滑过去,结果却撞在了朋友的身体上,折断了脖子,导致颈以下全身瘫痪。自此以后,这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只能摇头的残疾者,终生依靠轮椅生活。

  再说第二个人,他会驾驶汽车,会开轮船,并且还成了飞行员,能自由驾驶飞机在空中翱翔。当他33岁的时候,竞选温哥华市议员,成功了。在连续做了12年市议员后,他又被温哥华市民推上了市长的宝座。

  还有第三个人,他是工商管理硕士,是多个非营利助残团体的创建人,是多种助残设备的发明人,还是加拿大勋章获得者,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走到哪里都能受到众人的欢迎。

  以上这三个人怎么样?单说某一个人也没什么,可是如果说这三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那就很富传奇色彩了。事实上,他们原本就是同一个人———加拿大的萨姆·苏利文,一个不折不扣的奇人。

  苏利文是如何由一个重症残疾人变成一个奇人的呢?

  在折断脖子后的几年里,待在家里的苏利文陷入了选择生还是死的挣扎中。他把受伤前打工赚的钱都取了出来,买了辆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汽车。为了不让父母太伤心,他设计了开车坠崖这种自杀方式,所幸的是,他的几次“坠崖练车”都没有成功。此后,要强的苏利文不忍再拖累两位老人,便坚持离开了家,搬到了一个半公益半营利性的公寓。

  一天晚上,苏利文又一次独自在房间中品味绝望的痛苦。他盯着空白的四壁,感觉自己的生命就像它们一样空虚。他坐着轮椅来到户外,看到远处的城区正掩映在落日的余晖中。他想那里有沸腾的生命活力,人们正在摇动着生活风帆向前航行。此刻,苏利文忽然想到自己的大脑很好用,也能够独立吃饭穿衣,甚至还能微笑。苏利文决心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也要做一个完整的人,我要工作。”苏利文此时对自己说道,“受伤前我有十亿个机会,而现在我还有五亿个。”从那一刻起,一个新的萨姆·苏利文诞生了。

  从那以后,苏利文广泛涉猎知识,勇于挑战生活。他不但学会了驾驶飞机,而且还教会了另外20位残疾人飞行。由于温哥华的华人超过三分之一,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苏利文还学会了中国广东话,这在他以后的竞选中收效奇特。苏利文一讲广东话,就会得到华人的掌声和鼓励。市长选举中,华人几乎把选票都投给了苏利文。

  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这传奇经历赋予萨姆·苏利文?

  答案是不屈不挠地与生活抗争的精神,这是一种坚韧的气质。他曾说过: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面对挑战时的表现,这与他是否坐轮椅无关。

  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任何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假如一个人年过半百,还会迎来事业、爱情的第二次光辉吗?在一般人眼里,这几乎是不敢想像的事。但有一个人却做到了,而且,她还是一个经历错综复杂的女人。

  这是一名德国人,诞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自小爱好上演员这个职业。20岁那年,由于天生丽质加出色的演技,她被当时的纳粹头目相中,“钦点”成战斗专用宣扬工具。几年之后,德国战败,她因此受到连累,被判进监狱四年。刑满开释之后,她想重回自己爱好和熟习的演艺圈。然而,尽管她才华横溢、演技出众,由于历史上的污点,主流电影媒介处处对她警惕防备、敬而远之,大好的金色年华就这样付之东流水。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她的身份,仍然走不出刑满开释囚犯的影子,没人敢起用她,没人敢收留她,甚至,没人敢娶她,年近半百,她依然独来独往、形单影只。

  她的50岁诞辰就这样悄然而凄然地来到了。那一天,她大醉了一场,醒来之后,忽然作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议:只身深刻非洲原始部落,采写、拍摄独家消息。这之后的两年,她战胜重重艰苦,顶住心理、生理上的宏大压力,拍摄了大批非洲努巴人生涯的影集,这些照片,一举奠定了她在国内摄影界的位置。

  她的斗争精力和波折阅历深深吸引了一位30岁的小伙子,他和她是同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超出了年纪隔阂,抛开外界舆论走到了一起。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阔别人间的一切是是非非,用懂得和真爱,出进战火和内乱交困的非洲部落,深刻地投入大西洋海底世界探险,书写了一段浪漫而漂亮的爱情。

  为了使自己的拍摄才干与神秘的海底世界融为一体,在六十八岁那年,她开端学潜水。随后,她的作品集中增加了瑰丽多彩的海洋记载,这段海底拍摄生活一直延长到她百岁高龄。最后,她以一部长45分钟的优美短片《水底世界》写下了纪录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也为自己的艺术生命,画上了一个美满的句号。

  这位充斥传奇颜色的女性,就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艺术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莱妮丽·劳斯塔尔。她以前半生失足、后半生瑰丽的传奇阅历告知人们:胜利没有时间表。只要时刻坚持自负和斗争的雄心,性命的硕果就会永远如影相随。

  任何人只要你怀有你自己的梦想,对未来的光明的憧憬,年龄那绝对不是问题的。你就拿我来说吧,我这一次的重新奋斗的起步的时候,我已经是七十九岁了,说句老实话,像我这样老的人,还在开始起步努力拼搏的人,我估计即使在全国范围里也是很稀罕的。所以我经常说我自己快要成为稀有动物了。

  连我这样的年龄和状况,都能够重新起步,何况那些比我年轻很多的人呢?你说呢?因此我觉得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必须具备坚毅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德,说话算数的风格。如果这一切你都能具备的话,那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吗?按我的理解,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不想干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这已经是成了我现在为人的信念,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干吧!朋友们!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的人还看了:

1.励志或正能量的文章精选3篇

2.励志或正能量文章精选3篇

3.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文章精选两篇

4.比较好的正能量短篇文章3篇

5.青春正能量励志文章精选3篇

77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