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 >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审计学作为社会生活发展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中,审计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篇一

  《 人民银行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 》

  摘要:审计质量是进行审计工作的重要核心,但是我国的审计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审计风险问题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特征,并由此分析了人民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审计风险;人民硬化;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高效进行,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宽,国际化的程度也在稳步增强。在这种发展的大环境下,人民银行的管理经营难度也开始明显提高,银行在审计内容方面的得到拓宽,加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能够保证人民银行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人民银行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主要指的是审计工作人员对于审计单位上报的数据中相关纰漏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引起在制定审计结论时,具体内容与设计单位现实的情况不一致[1]。在人民银行中,审计风险主要包括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下面就对人民银行审查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一)银行审计人员缺少风险意识由于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产生的风险则不容小觑。从客观实际上来看,风险无处不在,人民银行进行各种项目审计的流程的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审计中的风险也不能全部一下子消除,只能通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根据人民银行中出现一些审计风险的案例进行研究,能够发现由于审计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审计风险意识,致使审计风险的后果逐渐扩大。并且,在人民银行的审计相关工作中,缺少相应管理系统和风险规避技术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到位,导致相关风险事件的产生[2]。

  (二)人民银行审计理念不先进

  在人民银行的发展中,由于审计理念不先进,而形成了审计风险。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逐渐提高,这就导致人民银行内部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了转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完善[3]。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审计风险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来进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工作意识的影响,导致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仅仅是停留在日常业务方面,例如对账、查表等,使得银行的风险控制不能落到实处,致使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审计风险。并且随着我国科学及时的不断进步,在对人民银行运营管理中,也提高了银行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但是一些审计方面工作却没有做到技术管理上更新,仍然使用较为落后的审计方式。由于人民银行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不强,且不能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就导致了潜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三)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在人民银行的日常审计工作中,不但需要相关审计工作人员掌握基础的银行金融知识,同时还应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虽然银行审计工作人员从事多年的审计工作,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却没有完善的金融知识逻辑体系,如果银行在发展中出台了新政策或新业务,那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他们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往往将重点放在银行的财政收支等日常业务中,对于那些新审计政策则不能进行高效、有序的处理[4]。并且目前由于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教育经历的不同,导致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而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都要独当一面,然而他们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或由于个人的知识接受能力有限,使得审计工作人员在整体上不能对银行审计风险工作进行良好的把控。并且,由于政策和培训不能同步进行,致使在进行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不能衔接的现象。加之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由于在工作中不负责,不能按照相关审计要求进行工作,对于一些重要但繁琐的步骤选择性忽略,这就造成了银行审计工作发生记录不细致、不完善等问题,从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出现。此外,由于目前经济市场的开放性,导致审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而正是审计工作人员的流动,使相关工作不能进行量化的衔接,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四)银行审计工作流程不完善

  由于一般情况下,银行的审计工作有着较多的流程,例如,立项工作、审计报告工作、相关准备工作、实际的审核和制定审计报告等程序,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或是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就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那么对银行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值得重视的是,在目前银行的审计工作中,对于审计工作操作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的现象经常发生,这就导致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在进行相关审计工作之前却未能实际进行相关的调查工作,并且对于上报的审计方案也没有进行有效探讨,这就使得整体的审核工作不规范,在未来进行的过程中,相关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大[5]。

  (五)审计方法原因

  在银行进行审计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而由于抽样审计自身的因素,可能会产生审计风险。在现代审计的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进行抽样审计,会使样本和总体之间一定会存在着一些误差,这就导致在审计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防范的对策

  由于在人民银行实际的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风险是与多个方面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应该从审计风险形成的因素入手,从而加强对人民银行审计工作的风险相关管理,因此,在整体上提高银行的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几率。

  (一)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银审计工作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通过提高相关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的管理,才能减少审计风险的出现。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重要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首先,需要提高银行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环境整体风险认识和设计中客体的风险意识,从中找到风险环节,进而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增强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的管控性,还能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6]。其次,应该提高对于银行审计主体的风险把控。审计相关机关需要通过有实际效果措施来对审计风险进行掌控和预防工作,所以在人民银行审计管理内部设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辨别,减少审计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

  (二)对审计工作进行规范

  在银行日常的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程序操作不规范,也很容易形成审计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银行的发展也不断加速,从而衍生了很多金融业务,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这就更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良好的把控。因此就应该从工作规范入手,对审计制度进行规范,例如,可以对银行审计工作人员进行明确,按照银行要求的规范和流程而进行,同时还要对审计过程中每个环节进行细致调查[7]。

  (三)加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方面的培训

  由于银行审计人员综合职业素质对于审计风险的调控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审计人员职业能力素养不高,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具体来说,首先,设立相应的银行审计人员培养体系,通过在银行内部设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标准,并形成一个制度,通过这个标准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能力测量,其标准不仅要包括对于相关金融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包含管理方面的知识。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定期举办相关培训,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审计工作技能,还要将培训周期进行确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培训,从而可以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政策、热点。这样审计人员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技能,还能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四)提高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把控在审计工作过程中,由于对审计工作质量不能进行良好的把控,从而导致审计风险出现。因此,在对审计工作期间,应该提高对审计工作整体的把控,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子设备等,对不同阶段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关审查。

  三、结束语

  随着人民银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金融产品类型也在开始增加,这就为人民银行的审计工作带来了难度,提高了审计风险。在这个前提下,应该根据实际风险情况采用相关的对策,从而提升银行对审计风险的把控能力。

  作者:周琼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李小燕,钱伟.关于对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31):166-167.

  [2]胡志成.浅谈人民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3(12):77-79.

  [3]赵金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综述[J].商,2015(12):168-168,130.

  [4]路宝旗.简论银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银行审计制度的几个要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5(6):233-233.

  [5]袁作斌.论审计在银行财务审核中的应用[J].商,2013(3):70.

  [6]潘光琴.如何加强审计在银行财务审核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4(18):59-59.

  [7]薛岚松.银行财务审核中的审计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4(35):211-211.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篇二

  《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原因及策略 》

  摘要: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最近几年以来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仍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指出了存在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主要风险,并对风险存在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控工作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原因;策略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十年,我国的电力企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仍旧不容忽略,比如,存在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风险,就必须要加以重视,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一、存在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主要风险

  (一)审计方法方面的风险

  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采用的是综合考察与抽样判断这两种审计方法,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在选取样本时,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根据科学的考量标准来判断样本和操作计算方法等。另外,就抽样技术的本身而言,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客观误差的。所以,在对审计方法进行选择时,也不能够盲目跟风,一定要选择最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技术方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也要严格地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以尽可能地避免审计结果在准确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方面出现一些比较大的误差。

  (二)独立性方面的风险

  相较于国家其他直属的审计部门而言,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有着较大的不同,其内部审计机构在独立性方面尚不完全,在对公司架构设置、岗位协作以及部门职能等进行审计时,大部分审计人员都不能够独立且客观地对其进行审核与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极易引发一些关联性风险。

  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从主体上看

  第一,内部审计的管理。对电力企业而言,其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决定的。所以,做好内部审计管理工作能够非常有效地规避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在技术、行为和决策方面所出现的风险。第二,内部审计的技术。内部审计技术也是造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一大原因,影响内部审计技术的因素有抽样误差、不规范操作和方法滞后这三单因素。第三,人员的素质问题。因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业务素质与能力。然而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的审计人员无论是在业务素质,还是技术能力上,都普遍偏低,基本不能满足相应的审计工作标准与要求,非常容易引发人员素质风险。

  (二)从客体上看

  第一,法律环境。我国目前的审计工作正处于一个新旧体制交替的关键时期,在一些政策、规范和法规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碰撞和摩擦,最终使得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律上时常出现一些不确定性。第二,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出现错误。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审计部门或者审计人员被故意设置障碍的状况时有发生,如此一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就会受到阻挠或者干扰。第三,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与会计核算的复杂性。电力企业所经营的业务随着其自身发展的壮大而逐渐增多,审计的内容也随之而变得愈发广泛,会计的核算方法也就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困难。第四,审计取证。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在取证过程中,审计人员很容易被审计对象表象所迷惑,从而出现取证失误或者失察的状况,进而造成了内部审计工作在结论判断上的失误,降低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以及全面性等。

  三、防控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改善并优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

  因为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对象既复杂又广泛,所以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一定要加强控制其全面性,不断地优化抽样的技术,将传统抽样技术和先进抽样技术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以更好地降低审计风险,从而使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更加合理和科学。与此同时,在对电费和售电量等业务进行分类统计时,还必须要对账簿和相应报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使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

  (二)增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

  在强化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转变相关责任人的思想观念,要使其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作用和意义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理解,促使其加强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视,以从管理的结构上对内部审计部门本身该具有的独立地位加以确立,夯实内部审计独立性得以保障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真正确保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培养

  内部审计工作的最重要主体是审计人员,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提高其业务素质与技术能力,为其提供更多的接触和掌握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机会。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着力为企业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并且业务素质高的内部审计队伍,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四、结束语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要求电力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必须要对造成风险的种类与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风险防控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魏宁 单位:国网沧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辉,孙晓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09:55-56.

  [2]顾正丽.强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J].广东科技,2011,18:27-28.

  [3]姚小艳.强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02+204.

有关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推荐:

1.审计风险论文范文

2.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3.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4.浅谈审计相关毕业论文

168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