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理论 > 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较为理论性,学生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学习时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篇一

  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探索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基础,主要阐述的是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方法和会计的基本技能。重点是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运用。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为进入职场打下基本的基础,为后续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教学效果普遍不尽人意。

  一、高职学生现状和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往往是应届或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高考分数较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导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难实施。主要表现:一是学习目的性差。二是文化基础差。三是学习自觉性差。如:学习兴趣不浓、怕苦、缺乏自信、管理能力约束能力极差,我行我素。

  (二)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自信。现阶段高职学生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学习目的性差等特点。《基础会计》课程是理论性、专业性、操作性较强课程,较多的专业术语,学生感到很抽象、很难懂、也很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会再次受挫,出现畏惧、厌学情绪,更加缺乏自信。

  2、课时安排失匹配,计划失控。《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会计核算基本方法,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方法的运用,必须借助于会计核算才能实现。如何让学生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就必须加大学生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训练。例如数字的大小写练习;各种原始凭证识别、填制、审核;各种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各种账簿的登记及报表的编制。这些技能训练是要通过大量实物资料和时间,用边讲边练的方法,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会计核算的过程,了解他们用途和作用。如果按照周时数13周7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一周专周实训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无法完成每各环节教学的实践操作练习,很难支持理论教学的学习需要,教学计划也无法有效地实施。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二、面对这样的高职学生、这样教学课时数的安排,笔者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和摸索,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争做“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在《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一书中提到“我心中的理想

  教师”这一话题,并指出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优秀的素质: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要随时关注自我的情感修养,要成为学生中的理想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善于用爱心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心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敬业爱岗的精神,教师只有捧出一颗火热的爱心去爱他们,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才能成为他们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2、善于情感交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对周围现实所表现的态度和体验。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眼神,课余十分钟的真诚交流,批改作业中一句温馨的评语,都可能给予学生学习动力,才能成为他们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教育学中领悟到,人的成就或学习的好坏,既需要聪明才智,更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也一样。要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自我的情感修养和人格魅力。见好第一面,讲好第一堂课。当走进教室,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时,我们要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二是加强交流,树立学习的信心。沟通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通过交流,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而树立自信,对老师产生亲切感,渐渐地喜欢《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三是利用情感效应,提高学习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会表扬每一个学生,无论成绩好与不好,激励作用都是非常大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培养。四是培养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吃苦耐劳,持之以恒是获得成功的秘诀,是每一位走向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亲近学生,随时发现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及时梳导畏难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使他们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享受战胜困难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内驱动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基础会计》课程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会计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采取常用的教学方法外,还应根据每一次课的内容精心策划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尽可能用生活事例去解释抽象枯燥的会计概念、会计知识,增加学生对会计的亲切感和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述会计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时,根据第一堂课布置的作业“某某学生某月收入支出明细账”为例(每个学生学会记自己的生活账),讲解会计核算就是学生的角度,对收到的钱支出的钱进行记录、计算、记账的过程;会计监督就是从家长的角度,对收到或支出的钱计划性、合理性进行管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的营造问题的情景,由疑点提出问题,由好奇积极的思考。

  比如,在讲财产清查—库存现金时,提出如何进行“库存现金清查”?同学们积极思考认为:首先出纳员应提供现金日记账余额,出纳员应在场,还应有监盘人,再对保险柜里的现金清理,清理是否有白条抵库,清理出的现金数是否与现金日记账余额相等,然后,再对清理过程进行记录,填制“库存现金盘点表”,最后,对盘点结果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学到了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课前复习,课后总结从亲身经历及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认为要教好高职《基础会计》,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学习自觉性不高,如果课前进行复习,把所学的知识捡起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课后进行穿线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带着学生把上课的内容尝试回忆或熟悉地描述一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和提炼能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正如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

  3、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和扩展,弥补教学时间的不足,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减轻教师的上课板书的时间,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基础会计》中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章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现实中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过程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实际操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再现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但事实上,不是所有《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如果多媒体教学内容选用不当,“满堂灌”、“跑马车”的课件会给学生带来眼疲劳、思维缓慢、产生厌倦等现象,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4、加大理论教学的实践课时的比例《基础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只注重教与学,不让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比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部分,如果我们只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凭证填制方法和账簿登记方法,学生也难掌握。因此,在演示讲解后,将多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专用、通用)、账簿(各种账页)的实物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先识别各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各种账页,再根据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凭证、账簿的练习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资料的练习,懂得了其用途,掌握了其填制要求和内容,了解了财务处理流程,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好。几年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缓解教学实践课的学时数的不足,到达了预期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总之,要改善目前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修养;进一步修订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案,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才能提高这一门课的教学质量。

  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篇二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所用案例的准备工作

  选择科学合理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需要授课教师付出数倍于课堂的时间去精心准备。首先,授课教师应明确每一堂课的授课重点及需传授的相关知识点,而选取的案例则必须涵盖重点内容及学生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这是选取案例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选取的会计案例应具备综合性、实用性、典型性等特征。其中,综合性是指会计案例不能过于简单,而是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有针对地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能够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用性要求案例必须与现实中会计实践工作保持一致,而不能是授课教师瞎编乱造,或是过时陈旧的案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定期地去企事业单位搜集案例素材,以备设计案例时使用。典型性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参考实际经济状况,区分行业类别,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课堂流程的设定

  一是案例的引出,包括教师以什么方式引出课堂案例。任何一堂课的授课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知识,那么如何选择切入点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同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应根据上节课的授课内容准备一个简单的案例作为开场,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待激活大家对已学内容的记忆后,再抛出本节课程的教学案例,当然也可以将开场案例融合到新学案例中,以提高新旧知识的衔接性。二是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这一环节中,学生应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应处于从属地位,负责问题的抛出、难点的指导和解答。

  案例讨论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小组的分析方法、结论及处理方式,该过程允许各小组之间自由发问,而授课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予以难点讲解,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课堂内容学习。三是借助多媒体等方式的实物操作。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而言,可以在会计教学实验室完成,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教师完整呈现案例中的内容,包括合同的签订、凭证的填制及传递、记账凭证的编制与汇总,以及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等。其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上述内容的演练,加深学生对会计实务各环节操作的印象,激发其学习兴趣。四是教师在授课结束后要分析和评价案例教学效果。在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客观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并以此为依据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案例的实用性。

  三、举例说明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而授课教师只充当“引路人”角色。下面我们以存货相关内容为例,说明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

  1.启发引导,抛出案例在讲到“存货”概念时,先要抛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自己理解的角度看,哪些属于“存货”的范畴,而学生中多数会认为已经加工完毕,且存放在库房中的商品成品就是存货。其次,以学生使用的课桌为例,举例说明其生产中涉及的主要环节:木材、钢制螺丝→符合标准尺寸的木板等→拼装后的课桌(未刷漆等)→后续加工完毕的课桌→验收后的课桌→课桌包装后入库房。

  最后,通过课桌的实际生产环节,引出存货的定义及包括的内容: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为了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物料、材料等。同时,结合上述生产环节说明存货包括的内容:原材料(木材等)、在产品(木板等)、半成品(未刷漆课桌)、库存商品(验收后包装入库的课桌)、商品及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从而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不用死记硬背。

  2.举出案例,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在讲到存货的日常核算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逐步提出疑问,激发大家积极讨论的兴趣,并最终解决问题。抛出案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生产需要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原材料的价款为10000元,收到发票等且已经用银行转账给对方付款,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举例后要引导学生分析:这是企业为生产商品而购入的原材料,业务环节都已经完毕,现只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学生需要讨论:涉及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有哪些?具体科目的入账金额哪些是案例直接给的,哪些是需要计算得出的?经过讨论后,得出涉及的科目为:原材料、应交税费、银行存款三个科目,而税费金额是需要计算的,按照17%的税率得出税费金额为1700元。具体账务处理中,借方为: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方为:银行存款11700。

  待学生讨论消化案例中的知识后,继续提出问题: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原材料还在运输途中,那么账务如何处理?同理,学生经讨论得出涉及的科目多了“在途物资”,具体账务中,借方科目为: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科目为:银行存款。等原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后,再将在途物资科目转入原材料,即借方科目:原材料;贷方科目:在途物资。

  3.课程结束后与学生共同评价总结案例上述案例分析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评价案例的不足之处,一些学生会提出由于涉及应交税费这一跨章节的内容,那么案例分析前,是否可以组织大家回忆相关知识?而另一些则提出,案例中只涉及两种情况,是否还有其他情形?根据学生建议以及案例实际设计,总结如下:一是在今后的案例讲解中,涉及跨多个章节的内容时,应先带领大家温习相关知识,可以将温习的知识单独涉及小案例,或是作为新案例中的一部分;二是设计案例问题时,应尽可能全面,将可能的假设情况全部列出,如上述案例中可能存在的情形:采购原材料的货款未支付,而先收到物资并验收入库时,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或是原材料验收入库,但未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这时又如处理?通过这样的评价与总结,不段提升设计案例的含金量,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一)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

  好的教学案例是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为了逐步提升案例教学效果,基础会计学教师应共同建立教学案例库,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充实。在建立案例库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教学案例的多元化,即要覆盖生产加工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建筑企业等,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二是不定期补充案例库,同时对已有案例进行合理修订,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行业,这就需要我们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定期收集相关案例,以充实教学案例库。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我们应及时删除或修订原有的教学案例,使其与新政策相符合。

  (二)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化,发挥引导作用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集互动、交流沟通等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也应改变观念,做好角色转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幕后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案例,还要深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或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加大案例分析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实施案例教学法就应加大学生课堂案例分析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首先,要将课堂案例分析各环节进行分值量化,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如:案例分析成绩设定为满分100分,其中讨论环节占30分、积极发言占40分、得出结论与归纳总结占30分。其次,要根据案例教学效果逐步提其在总分中占比。如:推广初期,期末成绩考核时,案例分析成绩占30%,出勤和作业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40%。而后期则可将案例分析成绩提高至40%-50%。最后,案例分析分数评定时,讨论、发言环节的分数由小组内集中评定,而结论与归纳环节分数则由教师评定。

  (四)重视教师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

  案例教学的实施,不仅仅是将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分析讨论,同时也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其中涉及案例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学生的能力、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控制、语言的表达等。因此,高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教师赛讲、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对整个课堂的控制能力等;通过组织教师专业知识后续教育,使其掌握所授课程的前沿知识;通过不定期组织教师进企业交流学习,提高教师实务操作能力,同时丰富案例教学资源库。

  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篇三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创新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程,所以这门课在整个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这门课没有充分掌握,不能灵活运用的话,那么以后几学期的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学习起来也很难深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逐步规范化、国际化,因此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来不断调整,基础会计课程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粉笔、黑板和教材”的教学方式上,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必然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给学生做练习、划重点,但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更加不会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有一大部分从事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和实习的经历,这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案例支撑,讲授的内容过于抽象,从而使学生难以理解。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去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安排与设计,有的时候可能由于前面的内容进度慢,为了赶进度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减少实训课程的数量,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质量。但是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本身对会计学这门学科了解的不够深入,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更加不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真正需求,从而造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轨。

  (三)忽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主要课程结构是依照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来进行设置的,其顺序为: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的填写、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形成会计报表。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完整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初学者来说,让学生充分掌握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概念以及资金循环周转的情况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教学内容往往会让学生反复做习题,却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很多学生存在动手能力差不会填写会计账簿、对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账户设置认知不足、对原始凭证的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很难学以致用。

  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加大实训课时的比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所谓实践出真知,在会计教学中往往老师讲千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做一遍。所以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也应该加大实训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接受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记账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由于基础会计课程既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称,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其课程设置既要让学生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牢固掌握,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职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教学目标的规划。

  一般基础会计为72课时,实训课程的课时数为一半左右。所以在30课时的实训课程中,要求教师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和步骤,科学分配时间,同时为了保证实训课的质量,教师要做好实训课的总结与考评工作。首先,对于基础会计实训课的课时安排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边讲边练,与理论课同时进行授课;另一类是将实践课放到后面,等到所有的理论知识全部讲完再集中进行实训。

  前者是边学边练,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后者集中训练,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有一个全局的把握,而且综合的实训内容会更加接近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所以在课时分配上笔者认为应当将20学时分配到第一类中去,剩余的10学时分配到期末的综合实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对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综合应用。其次,对于基础会计的实训课程任课教师要合理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实训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是模拟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真实的经济业务,而且业务内容要有连续性和相关性。最好整个实训课列举的案例发生在一家或几家企业中,这样更接近于实际工作。教师切勿随便将某本基础会计习题集的实训题作为实训课内容让学生一味做题,这样就丧失了实训课的意义,并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最后,实训课的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实训总结工作。基础会计的实训课程一定要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师要以真正企业的标准来要求和指导学生,指导学生完成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写、会计账簿的填制到最后的编制财务报表,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协助其解决问题,让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一个最初的感性认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倡案例教学、实物教学

  在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往往采用“粉笔+教材”的模式。但是基础会计这门课由于理论性强、抽象不易理解,需要在课堂中列举大量的案例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基础会计的授课中应该在不放弃板书的基础上,引用多媒体的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授资金的流动和存在形式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用动态的图形为学生演示;在讲到原始凭证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看到真实的领料单、发票、银行对账单等,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直观的认识。但是在写会计分录、计算等问题上,教师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授课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与同学互动。

  在基础会计的整个授课过程中,案例教学应该贯穿始终。案例教学可以让灌输知识变成启发式教学,可以用生动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同时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应当对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必须与所讲授的内容贴近,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必须让学生容易读懂。实物教学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将做好的账簿、凭证、报表等展现给学生,学生也可以亲自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会计工作的内容,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从编写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整个工作过程中深入理解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与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什么是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总之,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可以将抽象的会计知识生动化、真实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笔者几年来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发现,目前用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踏实、勤奋。众所周知会计工作在外人看来非常的枯燥、工作繁重,所以只有让刚刚入学的大一学生在他们最刚开始接触基础会计这门课时就对这个专业充满兴趣。可见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热爱会计工作。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将每个章节内容导入相应的实训项目,再将实训项目转化成各个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后期可以设定几个综合实训项目,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构成一个企业完整的会计部门,即主管、审核、出纳、制证、记账五个主要的岗位,并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个岗位职责。会计主管需要制定核算程序、各个人员的安排、编制财务报表等;审核工作需要凭证的审核、账目的核对等;出纳工作需要负责各个凭证的填写和日记账的登记;制证工作需要汇总记账凭证和编制科目汇总表;记账工作需要登记各类明细账和总分类账簿。在实训课中通过导入工作任务可以使学生更加具备必要的技能,同时也更加热爱会计工作。

有关2016基础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推荐:

1.2016年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2.2016年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3.2016年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

4.2016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5.2016年会计大专毕业论文例文

6.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7.2016年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156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