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艺术理论 > 艺术理论的论文范文

艺术理论的论文范文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艺术理论的论文范文

  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论歌唱艺术活动中“说”机能的训练

  歌唱是研究语言在音乐旋律上延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直接将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人类利用“自身”为乐器来进行音乐美的创造,是和人的思想、肌肉与发音器官的运动相联系的,是人的生理机能与心理思维的有机结合,即将有声的口头语言音乐化。歌唱与语言具有不可分性,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

  语言最自然的表达方式是靠说来完成,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直接、最基本、最自然的动作,通过唇、齿、舌等和发声、共鸣器官共同协作完成。而产生的声音,多为表意,不带有音乐旋律性。唱是在说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发展,并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感情色彩,具有旋律感。说与唱是同一发音器官发出的程度不同的声音,说是唱的基础,唱是说的音乐化。正如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认为的“讲话和歌唱是同一的功能,是由同一个生理机能发出的,因此,它们是同一现象。同时,讲话的声音是歌唱和歌声的实质性的因素,其本质只是带音乐节奏的说话,因此,没有正确的讲话发音就没有正确的歌唱存在”[1]。卡鲁索的这个观点与我们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字正腔圆”的美学观点有相似之处。

  歌唱时要想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就得按照“依字行腔、腔随字走、字领腔行”的方法进行。歌唱具有时间性,它是人声的音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刺激听众的听觉,从而给他们带来心理感受和情感反应的一种活动。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唱需要通过一个个的字或者音节来体现,所以在歌唱时要让听众首先能听清楚每一个字、词。歌曲的演唱要展现出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听者以美的享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首先必须做到咬字、吐词清楚、正确,使人闻其音就能解其意,从而引发听者思想与感情上的共鸣。俗话说“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一个歌唱者只有口齿清晰,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否则就会出现如余笃刚先生在其《声乐艺术美学》著作中提到的“字不正,腔难圆;字不正,意难明;字不正,音难听”[2]的情况。

  说和唱既有同一性,但也有差异性。一般情况下,说是有感而发的自然声音,而非艺术的发声,可以无需顾及发声的美感效果;唱则是建立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出的具有艺术效果的语音,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熏陶。因此把“说”机能运用到歌唱训练中,其实是要追求艺术化的说。这就好比歌剧、戏曲中的念白,曲艺中的说白,话剧中的台词等,皆要求演员的字音纯正清晰,喷吐有力,气息自然饱满,声音富有穿透力,共鸣、音色要有美感,能适应各种性格及艺术造型的要求。这种艺术化的说与音乐化的唱,其,表现的形态和程度却有着较大的不同。比如,话剧演员的台词,可以根据语义、角色的性格语气直接说给观众,而歌唱者的歌词却要在说的基础上,通过音符、旋律、节拍唱给观众。因此,歌唱演员必须进行“说”机能的训练――即吐字归韵的练习,懂得咬字与发声、吐词与情感表达之间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

  一、进行“说”机能的训练,首先要了解歌唱语音的构成(以汉语语音为例)

  传统的音韵学将汉语的音节分为了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是汉语音节的三个要素,都具有区别字意的性质。

  1.声母:一个音节起头的辅音叫声母,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共有21个声母(也有零声母的情况),古书中称为“五音”,主要是指声母发音的部位,即唇、齿、牙、舌、喉。在《乐府传声》中对声母的发音有较为明晰的解释:“最深为喉音,稍出为舌音,再出在两旁牝齿间为齿音,再出在前品齿间为牙音,再出在唇上为唇音。虽为五音,其实万殊,喉音之深浅不一,舌音之深浅不一,余三音皆然”[3]。

  2.韵母:一个音节辅音(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母,它是音节中的主要成分。其内部结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组成部分是元音。当韵母为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叫韵腹;当韵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时,其中口腔开度较大、声音较响亮的元音是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也叫介音),后面的是韵尾。有两个辅音也可以充当韵尾,它们是:n,ng。汉语韵母共有38个,可以按“四呼”分类。“四呼”是指发准韵母的方法,即开、齐、撮、合四种。在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中是这样对“四呼”进行描述的:“开、齐、撮、合谓之四呼。此读字之口法也。开口谓之开,其用力在喉,齐齿谓之齐,其用力在齿,撮口谓之撮,其用力在唇,合口谓之合,其用力在满口”[4]。

  3.声调:声调是一个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一共有四种声调,叫做四声,分别是:阴平(ˉ)、阳平(′)、上声(ˇ)、去声(?F)。四声对于歌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声调在歌唱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学角度,而且受音乐旋律线条的影响,两者的和谐统一是歌唱表情达意的基础。同样的字,如果声调不同,则意思就会发生变化。歌唱时如果没把字音处理好就会出现“倒字”的现象。

  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在歌唱中任何一个音节都是由声、韵、调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构成这些声、韵、调的各因素之间在音色、力度、时值以及口型等方面都有着相互牵引、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进行“说”机能的训练,应当在字头、字身、字尾三个方面下功夫

  1.字头的唱法

  字头主要是指歌唱时字的起音,即声母的唱法。字头的特点体现在着力的部位,即唇、齿、舌这三个部位的机能运用要非常灵活、自如。每个音节发音之前的定形准备要迅速有力,开、合、松、紧要配合的恰到好处,做到稳、准、狠、短、清。具体的方法有:

  ①声母要唱得清晰、轻巧、灵活。字头的着力部位,喉、舌、唇、齿、牙配合要灵巧,要把握好时值的分寸,即字头着力后应立即放松,并保证适度的空间,使气流畅通。

  ②声母的宽度应该与韵母一致。一般在发韵母音时,头腔与口腔的状态是很宽松的,声母在发出前也应该有这一状态。

  ③声母与韵母应该有同样的高位置。歌唱时要使头腔、“面罩”处于兴奋状态。

  ④声母的起音可以多运用阴平调。汉字发音有四声的规律,其中阴平第一声与阳平第二声便于发声,但阳平起音位置低,容易出现滑音现象;而阴平类的字在歌唱中具有高、平、稳、引的特点,所以在训练中,多采用阴平调起音,能够使声母与韵母保持在同一音高(音位)上,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2.字身的唱法

  字身也叫字腹,是指音节的韵母(韵腹)部分。在歌唱的时候,字身必须在字头部位准确着力的基础上,根据歌曲旋律风格的需要进行调整,以便使歌唱有一个统一的状态,同时在气息的支撑下,发出圆润、纯净的声音。每个字要有走(运动)起来的感觉,这是锻炼歌唱者对声音的定位和运字的功夫。“走”要求在“咬”、“吐”的基础上,将口、咽、喉腔张开,在气息的支持下,把字的韵母唱得明亮、集中。同时,不论这个字的旋律拖腔的时值有多长,都不能在行腔过程中随意或突然改变口型,必须使这个字的韵腹保持到字尾。

  3.字尾的唱法

  在音节结构中,最后一个成分是韵尾,就是韵母的收尾部分,也叫做字尾。在汉语拼音中一般是指i、u、o、n、ng。字的收音非常重要,要加以重视,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假如收音过重、过轻、过短、过长,都容易使声音过宽或过窄、过明或过暗,破坏声音的统一。要使歌唱时的字有头有尾、完整准确,不松散、不漏气,就必须重视字尾的收音。正确的归韵应当是在气息的支撑下,做到准而不混、短而不促、活而不僵。歌唱时的力量要像说话时一样,用在字头的咬与字尾的收音上,字身的吐和“走”更侧重的是歌唱状态的保持,因为吐字归音关键在一头一尾。在歌唱练习中要注意三者合一,将其正确运用到呼吸与歌唱语音基本功的训练中,并与发声方法相结合。

  三、进行“说”机能的训练,要发挥吐字念词的想象

  歌唱作为口头语言的音乐化,是以语言的声音作为它的表现工具的,这种语言是音乐化了的语言。说和唱的状态虽不能等同,但它们使用的是同一个发音器官。说和唱虽然在气息的运用上有大小的差异,语音保持有长短之别,音区有高低之别,共鸣的强弱和音色的亮暗反差也有不同,但说是唱的母体,唱是说的音乐化,说和唱两者之间的衔接不仅在生理机能方面相当紧密,而且在心理上也有共同点。

  在歌唱表演时,富有说话、讲故事、吟诵诗歌的想象意识是非常关键的,这种想象可以使歌唱者的发声器官处于积极而又自然松弛的状态,以便更好的进行工作。 “好的歌唱是好的说话的持续。”[5]一个歌唱者如果能根据歌曲风格、基调的要求,将生活中说话的语气、腔调运用到歌唱中并将说话加以音乐化,那他带给听众的审美体验就会更加丰富。因此,要唱好每个字,读好每个字,在说和念中去体会口、舌、唇的运动状态,以及不同音节在不同的发音部位的接触点或着力点。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大声说、大声念是一种练声的手段,其根据就是“说”的机能具有天生的、自然的、科学的道理。“完好的读字就意味着完好的歌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读字本身就是一项声音训练的练习,它对于帮助完善歌声的共鸣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方法。”[6]保加利亚声乐教育家勃伦巴洛夫说过:“意大利有一种说法,谁说得好谁就唱得好,开始唱一个作品时,最好是让他(她)先念。”[7]有很多歌唱者说话的声音非常好听,说出来的字准确又清晰,甚至还带点共鸣,如果引导其利用“说和念”的想象,那他们就能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歌唱发声的方法以及状态,从而掌握歌唱发声的技巧和感觉。

  青少年畅销图书与艺术趣味研究

  纵观近年来青少年图书市场的发展,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洗礼,综合实力渐强、发展势头强劲。原创以及多样的风格也是我国青少年图书出版的鲜明特征,涌现出了一大批喜闻乐见的青少年畅销书。青少年作为接受活动的主体,这个群体的艺术趣味对于畅销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有艺术兴趣能够引导青少年读者进入到兴味盎然的阅读活动中,只有艺术兴趣能够使青少年充分领略图书的魅力,只有艺术趣味的高下能够决定接受内容的健康与否。

  一、青少年畅销书流行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从畅销书排名还是图书市场份额占比都可以看出,少儿新书读者接受度高,市场反应相当乐观。近来少儿图书市场中,一批叫得响的优秀畅销书脱颖而出,中国的“哈利波特”现象孕育而生。像是在2003年至2007年,作家杨红樱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均名列畅销榜前5名,目前已出版19种,总销量1500万册,并改编为校园剧、歌舞剧、卡通片,在央视少儿频道常年播放。“马小跳”图书热现象并不只是单纯的畅销书现象,其中必定包含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一)图书形象和版面设计

  为了吸引住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少儿读者的眼球,这一类图书的出版商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不遗余力的用更优质的形象,缤纷的色彩打造少儿图书品牌,其目的就是为小读者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现在的小朋友的家庭地位决定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现象,更别提是能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的图书了。孩子是最自由的购买者。并且根据一项关于初中生有无插图课文的眼动过程研究表明,有插图课文的阅读理解指标明显优于无图课文。由于插图的形象性,更容易在大脑中建立记忆表象。基于青少年读者更倾向于形象较好图书的艺术趣味,也使得在青少年图书市场上,图画书和连环画书能够受到小朋友的热捧。例如明天出版社出版包括《兔儿爷》《泥将军》《灶王爷》等一套7册“绘本中国”系列图画书,连环画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情怀”系列图画书《我的小马》《纸马》和《长坂坡》,优秀的图书形象和精美的版式设计都是这些图书登上畅销书榜。

  (二)内容设计

  少年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思想政治道德方向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中央提出的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以净化青少年的出版环境使出版商对于出版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与一些单纯的形式美的青少年读物相比,内容丰富,在长时间的角逐中必定略胜一筹。这一类的图书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会有意无意的知道孩子们阅读这类图书。为了不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浩如烟海的书海里淘金,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值得阅读的100本新书,这个活动至今已过六载。

  二、青少年艺术趣味分析

  在一个时代,或者说时间段,非常受欢迎的书,就是畅销书。青少年畅销书的特点就是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口味。可以说畅销书的产生是一个群体的行为。群体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青少年的审美趣味也是随着社会心理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比如以前较为冷门的思想道德书籍趋热起来,就是与政府舆论导向有关,青少年群体也在这种宣扬比如说“抗震救灾”精神的社会心理环境中逐渐关注《抗震英雄少年》这样的书籍。社会心理总是制约着群体的趣味。

  (一)青少年艺术趣味具有群体性的特征

  在一个被认同的群体中,人们遵从的行为是难以抗拒的。特别是青少年,从小就应该培养一种集体意识,而这种意识是要在幼儿园或在学校形成的。人们在青少年时期更希望被自己的群体接纳,都怕遭到群体的孤立。群体中的大部分艺术趣味并不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而是把群体趣味安放在自己身上。也可能有些东西是自己不喜欢的,但是在群体的影响下也会慢慢的喜欢上这个东西。这个理论同样也适用于青少年图书。可以说小孩儿要比大人更有这种趋同的心理。看见同伴有什么书,自己也会跟上“潮流”去买一本这样的书,或者是买一本更“潮流”的书。这样也就促成了青少年畅销书的形成。

  (二)青少年艺术趣味具有易变形的特征

  畅销书是某一时间段的产物。社会心理会随着一种新事物的产生,一种情境的转化而转换,群体的艺术趣味也就跟着转换。以前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现在变成了《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总动员》。现在热销书中还出现了像是《不屈的脊梁》、《向雷锋那样》等一批励志图书。青少年心智的早熟已让他们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看图说话的阶段。新时代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能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快乐成长的读物才是青少年群体真正需要的。更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青少年也有一种追新的心理,如果群体中的很多人在阅读区位上都发生了改变,这就可能形成一种时尚,这就使小朋友们无形之中要“赶时髦”,赶快变。这种易变性的特征也是青少年图书市场不断涌现优秀的畅销书目。

  三、畅销书现象中艺术趣味的优化

  在全国各地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架前,许多中小学生被一些言情、星座、算命的图书吸引。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孩儿,手里竟然拿着《星座爱情配对》、《星座、属相与人生》等书。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书籍每天少则几本、多则几十本地被中小学生买走,有的小孩即使不买,也会一站个把小时,把整本书读完了再走,有的甚至天天来看这些书。这类畅销书的影响,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这不仅对青少年个体不利,而且会扭曲整个社会心理的文化、价值取向。

  其实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早已产业化。图书出版的产业化使出版商更是追求文化资源的利润最大化。青少年图书更成为“朝阳产业”,吸引着成人读物出版社也争相抢占儿童文学图书市场。导致现在青少年文学出版跟风严重,《哈利波特》之后就能看到数百种和它装帧设计、内容意思的跟风之作。选题重复、粗制滥造的书很多。有些作品只是一种概念化的快乐生活的描述,没有审美的新鲜感,只是迎合了当下孩子们手机短信、网络游戏、QQ聊天中的生活话题,而那些关注现实生活和儿童精神生活的作品却不被人重视。正是这种原因所致,青少年图书市场缺少优秀的作品,多数的粗制滥造同样影响着青少年的艺术趣味,长时间的阅读势必会让青少年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文学,这就是真正的生活,严重影响青少年心智的发育,不利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可以看到,青少年图书市场对青少年艺术趣味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优秀的青少年图书会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阅读趣味,真正获得灵魂的净化。反之,则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是对青少年不负责任的做法。所以关键是青少年图书出版的环节。优秀的出版资源的缺乏,使广大青少年的阅读趣味被迫转移。所以,出版机构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充分挖掘青少年图书中好的题材。另外,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督促青少年养成科学、成熟的阅读习惯,使青少年学会在众多的读物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并且利于身心发展的“好书”。


企业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于企业战略论文优秀范文

2.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3.企业文化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4.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论文

5.毕业论文个人简介范文

406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