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电视电影 > 类型电影论文(2)

类型电影论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类型电影论文

  类型电影论文下载篇2

  浅析美国类型电影中声乐艺术的魅力

  [摘 要] 美国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领域的佼佼者,各种类型影片都能广受观众的喜爱,由调查分析可知,美国电影吸引广大观众的不仅是其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最主要的是其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巧妙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增添了电影作品的感染力。而声乐艺术的音乐形式在美国电影中被广泛运用,起到烘托影片主题与气氛的效果,并根据不同的电影类型来选择音乐风格。本文将从科幻片、灾难片、恐怖片、爱情片、战争片的电影类型出发,分析美国电影中的声乐艺术魅力。

  [关键词] 美国电影;类型电影;声乐艺术;配乐

  如今,在电影作品中音乐与电影早已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有些电影音乐因其自身独特的魅力甚至比电影剧情更加令观众难以忘怀,像《毕业生》《大都会》等电影音乐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作。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大片中更是将电影音乐运用得惟妙惟肖,尤其是声乐艺术,这些音乐艺术形式为电影增添了节奏感与叙事性,并根据影片类型的不同来制作和采用不同风格的声乐艺术,从而渲染、衬托、补充、深化电影剧情与主题,这也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科幻片:交响乐代替特雷门琴

  科幻片的电影作品由于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制作特征,因此影片中的音乐可以由作曲家发挥无限想象力来进行电影音乐的创作,不同时期的科幻片中作曲家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器乐形式及其技法,以此来烘托影片的氛围。在早期的科幻电影中电子琴、弦乐、特雷门琴等是较常使用的器乐形式,尤其是特雷门琴因其声响能够产生诡异、单一的高音调效果,所以更是较为普遍地出现在早期美国好莱坞科幻片中,曾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技压群雄成为科幻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音乐组成要素,如在电影《地球停转之日》(早期科幻片)中特雷门琴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后来美国科幻片的电影音乐中,声乐艺术及器乐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突破了以往的一贯方式,如《星球大战》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科幻片,而且在声乐艺术运用中更是创新之举。为了表现出影片的主题与时空,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采用了颠覆性的交响乐形式,在科幻片的音乐中首次出现了古典音乐,借鉴了交响乐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巴托克的音乐风格,而影片中表现军乐部分的音乐风格显而易见是吸收了古斯塔夫·霍尔斯的创作特色。虽然,影片中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都看似平凡,不过通过交响乐团演奏之后呈现的声响效果具有极大的冲击力。

  有了《星球大战》这个成功案例之后,交响乐在美国科幻电影中更是熠熠生辉,在《决战猩球》《魔戒三部曲》中都有交响乐的身影。而在《指环王:护戒使者》中作曲家更是发挥了创新意识,将歌剧手法与交响乐相结合,使该部影片的电影音乐具有精灵族、鬼魅族的歌声特色,又融合了世界音乐(居尔特、印度等)的元素,因此该部影片荣获了第七十四届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音乐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灾难片:铜管、弦乐占据主流

  在灾难片的电影音乐中,必须表现出强大震撼性与刺激性的声响效果,常常利用不和谐的和声及非常规的音乐组合来营造听觉与感官上的撩拨。在大多数灾难片中,声乐艺术的器乐形式以铜管、弦乐为主流,两种器乐的合奏能够营造一种极其震撼的听觉与感官效果,这种器乐组合形式在灾难片中被广泛运用,成为一种主流代表而影响着许多国家对灾难片电影音乐的创作。如我国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就受这种主流的影响,利用管弦乐为影片营造氛围,增添了灾难来临时的压迫感与恐惧感。

  但在今天的灾难片中,由于后期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特技与特效越来越逼真,这些都为灾难片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如《2012》《后天》等都是新世纪灾难片的典型代表,得益于高科技带来的影响。而这种高科技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铜管、弦乐在灾难片中的地位,为了更好地通过声乐艺术来传达电影主题与内涵,作曲家大胆创新以拓展灾难片的电影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了电子、声器等器乐形式,以突破灾难电影中的音乐风格。在《先知》(马可·贝尔崔米导演)这部灾难片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电影音乐的创新,音乐风格不似以往灾难片那般张扬,而是用隐性特色来代替,这样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使该部影片变得独树一帜,但是这种创新突破对我国电影制作具有借鉴与反思的意义。

  三、恐怖片:开放性的配乐迥异于东方

  在恐怖电影中,为了表现影片的恐怖与惊险效果既要通过情节、画面、表演的相互配合,最重要的是还要利用电影音乐来制造恐怖气氛,使观众在视觉与听觉上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以达到恐怖片的终极目的。但由于主题思想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恐怖片在电影音乐的制作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方国家恐怖片的电影音乐以含蓄性为主,如《午夜凶铃》《咒怨》是日本恐怖电影的代表,其音乐曲调具有阴冷、森凉的特点;《山村老尸》是香港恐怖电影的代表,利用黄梅调的音色来表现女鬼恐怖的叫声,虽然含蓄、婉约,但结合电影画面与背景仍然能营造出阴森冰冷的效果。

  而在西方恐怖片中,以美国恐怖片为例,其电影音乐则表现出极具节奏感的特点,开放性的配乐迥异于东方。如恐怖片《驱魔人》,拍摄于美国60年代的动荡时期,处于战争阶段的美国到处都笼罩着反战、绝望、颓败的气息,于是电影音乐糅合了具有神秘特色的宗教音乐及惆怅、木然的流行音乐,以此营造出恐怖与失望的氛围。而在《肢解狂魔》《德州电锯杀人狂》两部恐怖片中,电影音乐以动感的摇滚乐来创作节奏效果,再加上残酷血腥的电影画面,使视觉与听觉上达到了恐怖、惊险的震撼。又如《死神来了》美国系列恐怖电影深受各国观众的喜爱,影片不仅有令人称赞的紧凑剧情,而且具有别具一格的电影音乐,结合了中西方的音乐特色来创作。由于有华裔导演黄毅瑜的加入,该部系列电影融合了中西方恐怖片的特色,电影音乐中不仅有快节奏的西方特色,而且有慢节奏阴森、晦暗的东方特色,再配以恐怖、血腥的画面使观众在感官上备受刺激,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观看影片时会不自觉的惊声尖叫。

  四、爱情片:流行因素占据主流

  在美国好莱坞爱情片中,流行因素成为电影音乐的主流部分,不同时期的爱情电影会融入当时的流行音乐元素,以此来创作影片的背景音乐与主题音乐,许多电影作品中的音乐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或许忘记了影片剧情,但对于电影音乐却仍记忆犹新。《毕业生》在1968年的美国电影中独占鳌头,而这部影片的音乐更是让观众印象深刻,如《寂静之声》《斯卡布罗集市》是影片音乐的经典之作,木吉他的音乐旋律使这两首歌独具特色而广为流传,成就了该部电影的成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吉他在美国成为较为流行的器乐,吉他曲调与其他乐器的曲调常被运用到电影音乐的制作中,成为电影中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毕业生》中的歌曲《斯卡布罗集市》,其曲调就糅合了吉他、长笛、钟琴的演奏,旋律表现出民谣特色,这是配合影片环境来创作的,而吉他的使用更好凸显出青春时期人的诸多无可奈何与酸涩。

  《人鬼情未了》(1990年)是一部典型的美国爱情片,不仅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而且有经典的电影音乐,电影画面与电影音乐共同为观众描述了一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唯美、悠扬、凄凉的乐曲更加增添了影片的感染力。其中《奔放的旋律》是影片的主题曲,歌曲旋律仿若男主人公超越人间界限的深情呼唤,渲染了故事的形式美,同时为观众呈现了浪漫、真挚的爱情,令观众深深留恋。在美国爱情电影中随处可以看到流行音乐元素的影子,如摇滚乐、流行电子乐等,这些流行音乐元素为影片增添了浪漫色彩,同时也展现了青少年对生活与爱情的美好向往。

  五、战争片:独奏的适当应用

  在美国战争片中,声乐艺术以管弦乐与交响乐为主要的器乐表现形式,作曲家用宏伟的军乐、恢弘的管弦乐来营造战争时的气氛,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冲击。而交响乐在战争片中发挥的是反差效应,适当应用长笛、小提琴或是其他管弦乐的独奏,安静的旋律与悲惨的战争场面具有强烈的反差对比,从而凸显战争的残酷,进而更好地感染观众。在以诺曼底登陆战为题材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渲染了影片悲惨、残酷的战争场面,而该部影片更为出色的音乐应属小提琴的独奏部分,出自约翰·威廉姆斯的创新之作,运用传统浪漫的曲调风格、悠扬简单的旋律来反衬沉重的民族内心,将音乐、情节、画面完美融为一体,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来演绎,更恰当地传达出该部战争片中的无奈与苦涩。

  在另一部票房较高的战争片《珍珠港》中,独奏的适当应用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增添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影片的最初部分夕阳下的大地上一架红色战机徐徐映入人们的眼帘,随之而来的是宽广的音乐旋律,Tennessee音乐渐渐响起,钢琴与弦乐的恰当配合好似思绪从远远的时空缓缓飘来,带领着观众一起回忆发生在珍珠港事件前后的故事。该部战争片也融入了爱情元素,男主人公雷夫虽然是为了体检能够过关而接近护士伊夫琳,但渐渐地两人产生了真挚的爱情,随着二战的爆发雷夫申请到英国参加战斗,他与恋人伊夫琳相分离。在伊夫琳向同伴回忆自己与雷夫的爱情时,出现了一段弦乐对话,以钢琴为主旋律,加上小提琴乐曲的不时穿插,为影片营造了浪漫的氛围,而这首乐曲的名字以伊夫琳的一句话命名,称为And Then I Kissed Him,增添了影片的唯美与动人。

  六、结 语

  在美国类型电影中,创作者巧妙地利用声乐艺术来表现影片主题、烘托影片氛围,根据不同类型的电影来选择声乐艺术的器乐表现形式与音乐风格,使每部电影作品具有自身独特的音乐基调。此外,为营造影片故事情节的气氛,作曲家通过不同器乐形式来创作音乐,使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相互融合、相互衬托,从而增添影片的感染力,而一些经典的电影音乐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观众印象深刻的一部分被永久记忆和广为传唱。声乐艺术在美国电影中的恰当应用为影片起到了增色的效果,这些都值得我国电影工作者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苏瑾.春色如歌 美国动画片6类经典配乐[J].电影,2006(06).

  [2] 顾晓晖.近年国内电影大片的“洋”配乐问题[J].电影文学,2009(16).

  [3] 梁兆芬.美国大片中的经典配乐探析[J].电影文学,2011(09).

  [4] 杨婷,张义瑶.电影中的配乐设计研究[J].电影文学,2011(24).

猜你喜欢:

326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