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历史学>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宁波历史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摘要:在对宁波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状调查基础上,认为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着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衰败二大文化与社会困境。提出突破困境之路在于运用有机更新理论和方法,并从保护与延续整体历史原真性、生活真实性,保护与传承人文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原真性保护与更新,维系发展人文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宁波;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有机更新

  1.前言

  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重镇、浙东文化渊薮之地、明清以降反侵略斗争前沿,凡此种种构成宁波城市个性特色和文化传统,也因宁波悠久的历史,绵延的文脉,厚实的遗产资源,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构成了城市的记忆,保护好那些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延续的必要内容。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历史街区概念。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1997年,宁波市城市规划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5处街区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区的保护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2004年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再次修订,历史文化街区增加到8处,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并将历史街区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两个层次进行保护。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载着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城市要发展,历史街区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在宁波城市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对这些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宁波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

  2.宁波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困境

  《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月湖历史街区、天封塔郡庙街区、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等。这些历史街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经济社会特征。首先,区位条件优越。历史街区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区,是城市的商贸中心,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扩张,商贸中心会有所变化,但多数历史街区依然地处城市的中心商贸圈,或者紧邻现代的商贸中心。其次,交通便利,这与历史街区地处城市中心区位是密切相关的。第三,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历史街区长期以来都是城市中人口密度较高的街区。目前尚未改造的街区内不仅密集地居住着本地居民,而且还因其优越的位置、便利发达的交通以及低廉的房租(因为多为老旧住房),成为外来人口集聚的地区。第四,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为低下。现仍处于自然保护下的历史街区由于长期失修,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良,在住房商品化时代,高收入群体和中上阶层都已经逐步搬离了这类街区,在此沉淀下来的主要是无力搬迁的、低收入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由于这些特点,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宁波历史街区的保护陷入两大文化与社会的困境。

  2.1.建设性破坏

  由于历史街区的高地产价值,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主体竞相角逐的稀缺性空间资源。而在静态保护下的加速衰败,又不断加剧政府在改善城市设施与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城市形象、增强投资吸引力等方面的政绩压力。受市场驱动和政绩压力的双边挤压,加上政府决策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在名城保护中的地位、意义认识不足,宁波的一些历史街区,虽然经过多年的保护,最终还是难以抵御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冲击。

  在对文化遗产重“点”轻“面”的保护观念下,天封塔郡庙街区与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被全面改造,除保留几处文物保护单位(点)外,原有传统民居已被无任何历史文化内涵的仿古建筑所代替,这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名存实亡;月湖历史街区月湖东岸占地约19公顷的传统民居被拆毁,仅保留总面积不到2公顷的文保单位(点)和宝奎巷,拆迁空地建为公园绿地,另建一批仿古园林建筑。国保单位天一阁所在的月湖西岸成批明清建筑群被拆除,虽然还保留了一些文物建筑,但整体保护已经不可能了;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处于甬江大桥以南的一些近代建筑被拆建成绿地,仅保留国家级文保单位天主教堂和文物保护点通商银行宁波分行等建筑。

  甬江大桥以北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成为城市商务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虽没有大拆大建,但是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会所、休闲、商贸等设施,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韵味。上述这些历史街区在功能置换上大多让位于绿地和商业中心、商业人群,原有的社会网络被取代;以“危房改造”名义大肆拆除历史建筑,模仿或杜撰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建设仿古建筑与人造景观,导致建筑群体支离破碎,街巷空间均质化、单极化、景观化。这些做法背离了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的核定标准。[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1,04:6页]

  2.2.保护性衰败

  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长期以来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并限制开发。但这种保护多为静态保护,政府和居民都很少给予投入,很少对其建筑、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更新,以至于此类街区虽然被列入保护名册,但却急速地衰败下去。这种保护性衰败现象同样存在于宁波那些尚没有被改造的历史街区,如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等。以秀水街历史街区为例:秀水街位于宁波旧城中心区,唐宋子城的东北角。形成于宋代,有着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历史,至今仍相对完整地保持着“街—巷—庭院”的空间格局。街巷脉络分明,肌理清晰,区域面积5.73公顷。街区内有保护价值的传统院落42处,占地面积约2.5公顷,占街区总面积近50%。街区现存传统建筑大多造作精美,类型多样,包括明代的倪氏桂花厅,清代的吴宅、孙宅,民国的陈宅、林宅、鹤年坊等。由于长期处于自然保护状态,街区内很多建筑年久失修,结构老化,日益破败;居住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空间不足,生活于其间的居民要么逃离,要么忍耐,导致人口老龄化和阶层弱势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物质和社会的衰败相叠加;不当现代装修和居住环境改造使许多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和格局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

  3.“有机更新”—宁波历史街区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

  3.1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在长期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理论充分认识以及对旧城更新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的,他主张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采用适当规模、适合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促进旧城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8页.]方可先生根据“有机更新”理论及其实践,归纳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相互关联,和谐共处,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二是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更新的有机性。更新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顺应原有城市机理;三是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更新应是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尊重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在对旧城的更新改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小规模改造的方法[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5-196页,]。

  历史街区更新是旧城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从有机更新的概念来理解,它并不应该在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完成重生,也不是在完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实现保护,而是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通过对环境作细致的研究和判断,在现有的文脉和肌理内部进行的一种适应性改变,是一个集保护、修复和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寓于整体一致中的丰富多彩的个体变化,以此逐步达到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与城市文化传承的有效契合。因此,有机更新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有效方式与路径。有机更新理念在国内外很多城市的更新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且确实使许多深陷于保护性衰败的历史街区避免了建设性破坏的劫数,使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机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且成为现代城市中最富魅力的街区。

  3.2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策略

  首先,放弃大拆大建激进式更新,在原有基础上,以渐进式的整治、恢复传统风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适量疏解街区过密的人口,但避免大规模的人口外迁。

  其次,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单一主体的单边行动。改变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的强势群体主导街区更新的导向和整个过程,将居民的利益和需求置于重要位置,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鼓励公众全程参与街区改造更新。

  再次,推行“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路径。以居民的利益诉求和对街区改造的建议为基础,再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在技术、资金和实施机制等方面与居民共同制订计划,政府、市场主体和居民都作为利益相关者承担各自的职责,最后进入实施。

  3.3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方法和措施

  确定保护与更新模式应本着两个基本目标:1.保护历史的街区风貌、建筑环境、文化遗存,实现城市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多样性;2.保护居民享受现代化的基本权利,实现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舒适。[ 李 晖,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 规划师,2003,04:76页.]这两个目标实现的程度可以衡量保护与更新措施的成败。

  3.3.1强调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

  《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 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02:62-63页.]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当代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普遍原则,也是有机更新发展方式的前提与目的。

  历史街区保护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的“群体价值”,主要内容是原先的真实的历史建筑(含文保单位、文保点和传统建筑)、环境要素(水系、桥梁、古树名木、古井等)及整体风貌。其中,历史建筑、环境要素构成了整体风貌,空间是联系这两类实体的纽带。以空间为核心的保护是街区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最为核心、稳妥的原则。历史街区空间保护主要包括格局和肌理两大方面:空间格局是空间要素(河道、街巷、广场、院落等)的等级体系与组织方式,是易于辨识的空间序列;空间肌理是构成空间各元素(建筑、构筑物、绿化等)的比例、尺度与组合方式,是独具特色的空间形式。如果说空间格局是“骨架”,那么空间肌理就是“血肉”,两者共同维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共同维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感、安全感、认同感。

  因此,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时,应当坚持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的观点,从整个街区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的整体出发,采用客观的、整体的视野来看待历史街区已有的、各个时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建筑遗产,尊重其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现状,以严谨科学的方式进行整体性的原真性保护,达到保护历史街区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3.3.2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

  实践证明,由于对历史街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地位、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对保护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又缺乏合适的历史街区发展理论指导,在大规模改造中采取简单的“摧旧出新”或重“点”轻“面”的孤立保护做法,致使宁波一些历史街区消失或街区历史文脉被割断,传统特色消亡与同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思路必须要加以调整,真正重视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就必须改变过去一些不利的做法。

  强调小规模的连续的渐变,采用适当的规模和合适的尺度的有机更新理论应该是历史街区最恰当的改造更新方式。国际社会在历史城区保护方面深刻反思大规模改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转而提倡小规模、渐进式、居民参与的整治方式。[ 单霁翔.从“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探讨历史城区保护的科学途径与有机秩序(下) [J].文物,2006,07:32页.]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不搞大拆大建,在原有基础上,以有计划的,持续的改造整治和逐步恢复传统风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使历史街区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 单霁翔. 国子监街的整治与历史地段的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1998,02:20页.]实践证明,对于历史街区来说,这是一条积极稳妥的保护之路。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方式提倡“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改造实施,即在改造规划中从整体利益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结构布局、地块的划分、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布局等;在改造实施上,基本上都是在原有院落边界内的公众参与的更新改造,讲究小规划,分阶段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有着渐进性和灵活性特点:一方面可满足城市在较长时间内的灵活发展需求,从而保持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又可避免在短时间内由于大规模外迁居民所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小规模展开、历时推进的新机制,可为历史街区提供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资金筹措方面与建设施工中也有极大的灵活性,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又易为居民所认同,使传统街区具有“人的尺度”,更容易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相协调,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是动态的历时性产物。今天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历时性演变的综合积淀,保留了真实的历史信息,延续了动态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将来的真实历程。因此,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指导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活动,以小规模、渐进式方式对街区历史文脉和原有空间结构内部进行一种“适应性改变”,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保持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不断完善深入的过程,更应认识到整治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继续去解决,这是一个非终极性的永久持续的过程。只有以谨慎的、渐进的、小规模的更新改造才能维持并发扬街区使用功能,才能不割断历史,不破坏现存平衡的社区结构,达到整体原真性保护,以及有机发展,永续利用之目的。

  3.3.3基于生活真实性的改造更新

  所谓历史街区,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比较典型和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融合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城市地段。不同于文物建筑等静态型遗产,动态的社会生活是历史街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历史街区物质表现形式的决定因素。因此,除了物质要素与环境外,社会生活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的真实性同样是历史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街区的整体真实性正是它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 林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研究[D].同济大学研究生论文,2003.40-54页. ]有学者认为“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性问题”;[ 张曦,葛昕.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文化传承—看苏州古街坊改造[J].规师,2003,06:17 页.]历史街区保护应“保护原有社区网络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 阮仪三, 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5页.]“生活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 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05:49页.]生活真实性作为历史街区保护的一条重要原则的观点已达成共识。

  有机更新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历史街区内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及人文财富。[ 陈超君,黄耀志.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方式探析[J].城市.2012,08:43页.]综观以往宁波城区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更新的实践,尽管都贴上“对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的“标签”,但由于规划者、实际行动者对“原真性”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各种现实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各种“原真性保护”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一方面由于传统规划建筑观念的影响,设计者往往过于注重物质层面的更新而忽略了对原有社会网络和生活的关注,对人以及人的需求、社会联系以及蕴含于居民和街区的历史文脉与特色文化也极大地被忽视;另一方面,面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采取的与商业、文化街区类似的规划设计,通过搬迁居民,置换内部功能的手段进行改造。这样,整体生活空间构架与生活动态发展模式的彻底破坏,人文伦理大量性的缺失成了宁波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后存在的一个极大的共性问题。如已改造更新的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等,除对一些文物建筑采用原真性保护外,保留的传统建筑大都采用“存表去里”的方式,即对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把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直接“嫁接”到原有居民物化的生活世界。

  虽然功能的置换在民俗商贸和旅游观光上取得了成功,也给街区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但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看来依然是破坏性的。从生活世界物质和精神高度统一的角度来说,实物遗存是原有居民生活世界演进的物化,也是原有街区人文精神延续的表达,有原有居民的存在才能使实物遗存人文精神得以传承。而原住民全部外迁及功能的置换,使得如今的历史街区已经无法感受到过去的生活场景,原住居民被川流不息的商人与游客所取代,历史性街区空间的原生活意象和生活特征消失,而且生活在其周边的人们在这些街区中找不到自己的空间和生活氛围,实物遗存所代表的人文精神丧失,街区的文脉被割裂,特有的文化难以传承。

  历史街区通常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聚居,具有其特有的社会网络和传统生活方式,“有机更新”注重这种社会共同心理和交往活力的延续性。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活传统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要求——它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城市居民的文化载体,它超越了建筑形式的含义,甚至比街巷空间的外部形式更具有意义。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王景慧先生也提出“要维持并发扬使用功能,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居民生活质量,唯其如此,才能得到居民的支持,使街区得到真正的保护。”[ 王景慧.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层次[J]. 瞭望新闻周刊,1997,51:31-32页.]因此,必须把历史街区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改造更新要以居民生活为本,将基本保持建筑原有或相近的使用功能,维系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一个重要定性指标。

  首先,应保留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多种类型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保持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从街区风貌总体保护、街区物质环境改善及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综合判定,在保护与有机更新的总体构架下,采取小规模、循序渐进的改造更新方式,对每一进院落、每一幢建筑进行修缮与保养、整修与改善、更新与改造。如对于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依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与保养;对于大量保护建筑进行维修,维护其保存状况;对于相当数量的一般传统建筑逐步加以整修与改善;对于一些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采取整饰立面外观、改善建筑造型、降低建筑高度等措施,逐步加以改造与更新;对于那些对历史风貌产生严重影响的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除。

  其次,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适当外迁居民,降低人口密度,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内部功能进行完善(不是功能重置)以符合居民对现代生活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改造、完善道路与市政设施。在不打破街区原有格局的前提下保证道路的可通达性,街区传统街巷应保持原有尺度步行方式,外围留出必要的消防通道。市政管线布置结合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有利的技术途径,合理布设。在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绍兴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例子。[ 刘 昀,邓蜀阳.关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社会生活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08,03:22页.

  作者简介: 金皓(1967—),女,本科,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傅亦民(1964—),男,本科,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仓桥直街整治工程采取适度减少人口密度做法,按照“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原则修缮老街、老宅,统一安装卫生、消防设施;整修街巷时构筑管线共同沟,把市政和民生管线纳入其中。改造后的街区既保持了绍兴水乡民情生活的原生态,又给居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住老房子,过新生活”,使街区能迅速融入当代生活进程,也提升了地块氛围与活力,获得真正的成功。

  再次,立足于民、走公众参与的倡导性规划之路。成立一个由决策者、开发单位及居民、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倡导机构,提倡、鼓励、支持居民公众参与到这项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中来,让公众参与规划的整个过程,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推行由政府宏观控制,居民参与,规划师以针对性的个案设计,对历史街区进行规划设计、更新改造机制。这样,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划及实施方法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调动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只有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决策、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的全过程,同时解决住房产权问题以及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保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切实做到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激发街区活力,推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3.3.4适度的旅游业、商业的进驻

  历史街区保护的最关键因素是当地的居民,要使他们体会到历史街区的价值,并能不断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投资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历史街区是世人了解当地文化的载体,若仅仅作为生活空间也会使它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要体现其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必须具有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

  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街区的发展,一方面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让人们共享文化遗产。然而历史街区不应完全向公众开放从事旅游,而是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有限制地进入。恰当的做法是选出最有特色的部分,以展示街区的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特色餐饮等,其他仍旧作为生活场所,将活态的生活情景也作为一种展示,以此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

  恢复、调整既有的商业活动功能。对于商业活动的恢复,应以历史上有过的活动内容作为重要的素材来源,但出于整体的考虑,尤其对街区中新建的部分,允许革新和创造。就建筑形式说,当然要与环境协调,如果新的商业活动需要特殊的空间,可以运用新材料对内部构造和外观进行改造,但同样要遵循风貌协调原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历史街区适度的旅游业、商业的进驻,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使之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历史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及其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城市特色日渐消逝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宁波历史街区要想突破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衰败的文化与社会的困境,其根本出路在于将有机更新的理念、方法作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有机更新取代消极的静态保护和单纯的物质更新。一方面在整体原真性保护前提下,实行公众参与的、小规模的、循序渐进的更新改造,使历史街区处于一种有机的生长过程之中;另一方面从稳定社会网络、保持人文特色的角度出发,将物质空间环境与人文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使历史街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传承宁波名城历史文化,延续地域建筑文脉与人文精神,复兴街区活力,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双重效应。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篇2

  浅析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由此成为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宁波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去发展文化产业。

  关键词:宁波,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由此成为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宁波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去发展文化产业。2000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委市政府要求,把建设大文化和大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城市综合竞争力。因此,研究宁波市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一、宁波市发展文化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GDP已达到6000多美元,宁波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论文大全。文化产业增加值2005年达到90.81亿元,增速为23.0%,2006年实现增加值113.9亿元,增速为25.4%。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3亿元,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已有近2万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总资产达到600多亿元。正在成为甬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宁波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几年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全国200个大中城市中,宁波综合竞争力连续几年跻身前十,而宁波的文化竞争力一直是最弱的,文化发展整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文化“短腿”现象。如果存在“短腿”,即使一时跑得快,也不可能跑得稳,更不可能跑得远。目前,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成为了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论文大全。在宁波,作为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文化服务业发展滞后,而作为文化产业补充部分的“相关层”却发展迅速,如宁波已成为“中国文具之都”。所以在本质上看,宁波市仍是一个工业品(包括文化用品)生产和制造为主的城市,它缺少一个文化服务(包括文化创意)上的支撑和联动, 因此从城市影响力上看,宁波是薄弱的、狭隘的。只有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得到巩固,有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进一步增强宁波市文化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带动其他相关层和外围层的发展。

  宁波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表现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落后。覆盖了动画、漫画、游戏和电影特效、游乐园等几乎所有的娱乐业的新兴文化产业在宁波的整个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少。向数字媒体转移,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宁波文化产业的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产品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大大降低了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宁波文化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国际文化资本逐步进入宁波文化市场,而宁波市现有文化产业集团与国内外知名的传媒企业相比,整体实力及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宁波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虽然经营单位众多,但规模小、资源极度分散、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经营粗放,效益低,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宁波的文化企业目前尚缺乏一大批善于市场经营管理的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更缺乏文化创意型与科技型人才。

  (三)文化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宁波市的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文化消费滞后于其他消费。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至1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进入较快增长期,到3000美元时,进入高速增长期,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占到23%左右。论文大全。目前宁波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但宁波市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支出占总消费支出还不到7%,可见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从宁波文化消费的实际情况看,文化消费水平低,且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宁波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首先,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通过事业和产业单位的区分,实施微观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制,打造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发展的基础。政府行政部门要与文化产业经营活动分离,应减少对文化市场主体的行政性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其次,宁波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应积极完善。一,加一强财政支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二,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三,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四,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文化经营企业。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调整宁波文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兴办高新技术文化产业。

  首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明确发展文化核心层对推动产业的根本作用。通过制订政策来调整宁波市的文化产业结构。一、要巩固宁波市文化产业的支柱——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同时积极扶持和促进网络文化服务业、旅游业、会展业,使之成为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重点发展古家具、越窑青瓷、竹根雕等特色文化产业,探索建立艺术品拍卖市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我市应抓住产业格局调整的机遇,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以市场为主导,大力培育广播电视服务商,吸收各方面资金参与影视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品牌和规模效应的影视产业群体。加快建设和发展象山影视基地及其他影视拍摄基地。宁波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网络游戏、虚拟实境、教育游戏、动漫等新兴行业,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积极发展宽频电视、分众电视、手机电视、多媒体移动电视和车载电视等网络新媒体,创造网络文化新业态。

  (三)加强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美国占据全球霸权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世界各国网罗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拥有丰富的人才。宁波的文化产业人才应引进与培养同步进行。应抓紧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善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高等院校应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增设“文化产业管理”等专本科专业,实施“宁波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建立一支从事宁波文化建设的精英队伍。此外,市政府还应设立专项基金,选拔优秀人才到美国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深造。

  (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市场。

  首先,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宁波应建立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在宁波大学和宁波市社科院等学术单位建立文化产业研究所。开设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开办宁波文化产业网,既用于宣传,又为我市的文化企业提供发布信息的平台。应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利用各种媒体和报刊等出版物,宣传、普及文化产业知识,提供文化产业各种信息、动态。

  其次,应开发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提高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市场。这需要正确引导市民进行文化消费,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品位,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能力,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引导、业余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市民的文化培养和教育,使文化逐步渗透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开展文化普及教育,培养广大市民对文化的兴趣爱好;加强高雅艺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引导群众的消费向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倾斜。

  参考文献:

  【1】柴英、邹大鸣,从数字看宁波文化产业,中国文化报,2007-03-03

  【2】孙叶飞,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宁波文化产业建设,三江论坛,2008.7

  【3】张晓明,“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趋势,发展,2006.4

  【4】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课题组,宁波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宁波通讯,2007.2

  【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宁波历史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宁波历史文化论文篇1 试论宁波历史文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9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