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有关茶文化论文

有关茶文化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有关茶文化论文

  茶,在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着颇具魅力的神奇功效,为世人所喜爱;它使人们感到清爽,令神经活跃,得到喜爱。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茶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茶文化论文篇1

  浅析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不少的著作之中,无不充满着茶的文化,而到清朝《红楼梦》成书的时代,中国的茶文化已经走向成熟和完美。只要你一翻开《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顿觉字里行间,茶香四溢逸,处处的甘冽、回味无穷。

  关键词:茶类;茶具;人物地位

  一、多种多样的茶名和各色各样的茶类

  在《红楼梦》一书中,喝茶最讲究名气,据统计《红楼梦》全书273余处写到茶字。其中文中提到的“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千红一窘”、“枫露茶”、“老君眉”、“龙井茶”等。

  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可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按外贸出口习惯可划分为七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紧压茶和速溶茶;按茶叶加工工序可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类,其中毛茶又可分为绿茶[包括黄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成品茶又包括精制加工过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的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七大类。目前茶叶学术界多倾向以下的茶叶分类法,即:茶叶分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类,其中基本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之分,再加工茶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栊翠庵品茶[详见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当妙玉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为“老君眉”后方才吃。在明代屠隆《考�余事》中记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又据《中国茶经》记载:“六安茶产于寿州盛唐[现为安徽六安市],其中‘小岘春’最为出名。”自唐代始被列为名茶,属绿饼茶。而“老君眉”实为岳阳[古称岳州]洞庭君山所产的“君山银针茶”(也有学者认为属普洱茶,笔者认为是属黄茶类),其外形似眉毛,满批白毫,又因产于君山,故名“老君眉”。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述:“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很少。”其品质为,外形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甘醇,叶底嫩黄匀亮。属于轻微发酵茶中的黄茶类的品种。

  二、名贵奢华的茶具

  茶具也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茶器。到唐代,陆羽《茶经》中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水泡茶的器具称茶器,以区别其用途。宋代又合二为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

  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较多的茶具,大有非名器不饮之嫌。比如在王夫人居坐安息的正室里,茗碗瓶花俱备;在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而妙玉用的绿玉斗精巧雅致,更不同一般。在41回“品茶栊翠庵”中,对茶具的描写尤为详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里所说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及脱胎填白盖碗都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产的青瓷茶具,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为清代福州所产的“雕填”品种的名贵漆器茶具。接下来,“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乔皿),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乔皿)’。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禁要问,妙玉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世呢?她如何有如此名贵的茶具呢?据有学者考证,妙玉本是一位金枝玉叶,因种种原因 [有学者认为是政治原因]才带发修行。笔者以为无论妙玉身世如何,其不凡出身则已当定论。曹雪芹此处多言妙玉论茶具,与前文贾母不吃六安茶而择妙玉特备的老君眉时是一致的。

  三、饮茶反映出的阶级和等级地位

  当广大的平民百姓、穷苦劳动人民还在为温饱而挣扎时,以贾府为首的三大家族整天过着吃茶饮酒的奢华生活,不仅表现了他们高贵的阶级地位,同时也表现出了当时巨大的阶级差别。其中文中提到的“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龙井茶”等,都均为古代朝庭贡茶。可见贾府的地位之高,连日常小饮都和皇宫不相上下。从贾府中这诸多名贵的茶和茶具,完整的展示,也显示了贾府这一名门望族在当时社会的豪华与气魄来。

  在小说第8回中,当宝玉得知留给他的枫露茶被李奶奶喝去的时候,不仅摔了茶杯泼了茜雪一裙子,还要赶走李奶奶。而平日里最讲平等、宽容、民主的宝玉竟为了一盏茶水而发如此之火,而且李奶奶还曾是他的奶妈。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便是李奶奶乱了规矩,“下人”是不能跃级享受的。可见封建社会等级之尊严!无论个人性情如何,社会观念还需严格遵循。小说第41回“品茶栊翠庵”中,当妙玉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为“老君眉”后方才吃。贾母不爱吃“六安茶”,而喜欢“老君眉”,笔者以为原因是:符合贾母德高望重,一家之母的身份。取“老君”、“长寿”之意,显示身份。最有意思的是贾母吃了半盏后便递给了刘姥姥吃。而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刘姥姥散居乡下,体力劳动繁重,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口味也较重,所以说出如此之话,便很自然了。日常生活习惯的差异,吃茶习惯的强烈对比与反差,更衬托了贾母的宽厚慈爱、地位尊贵,从而也间接地刻画了贾母的性格。

  在封建社会里,像贾府这一大户人家喝茶,不同的身份喝什么样的茶,是尊卑有别的。如贾母是一位老太君,她必须喝“老君眉”,才算不失身份;宝玉是一位花花公子,浪荡不羁,经常想入非非,时而上天,时而钻地,所以,他喝的是“神仙茶”才恰当不过。而黛玉,多愁善感好思索,那漂亮的瓜子脸惹起多少人的爱慕,所以,她必须喝“龙井茶”,来展示她的天生丽质;至于林之孝和袭人等众多的佣人,就只能喝一般不起眼的“凡人茶”了。所以,同时也反映出大家族内部的身份地位的高低尊卑。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从日常生活,待人接客,品茶话闲等各个方面把茶文化贯穿与渗透全书之中,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日常饮食生活,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参考资料:

  [1]《茶叶》刘祖生,国内统一刊号:cn33-109。

  [2]《中国茶经》陈宗懋,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

  [3]《中华茶文化若干方面的研究进展》程启坤著[《茶叶文摘》1999(4)]。

  [4]《中华茶文化多媒体光盘》[199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 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7-900309-54-3/J.12]。

  [5]《<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周润洁著,[《中国茶叶》1998(5)][《红楼梦学刊》1999(4)]。

  [6]《红楼梦》曹学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90年8月北京第一版]。

  有关茶文化论文篇2

  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茶文化旅游应作为其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开发,实现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展开的系列旅游活动。它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二、杭州龙井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西湖秀丽的山水孕育了龙井茶,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更是吸引了有识之士为杭州谱写茶文化的诗话篇章。

  千百年来,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千百年来,人们除了品茶,还追求“廉、美、和、敬”的茶德,如琴棋书画诗酒茶。正是这些平凡与高尚造就了茶文化的秀丽篇章。西湖风景区内韬光烹茗井。是因为白居易与韬光禅师汲泉煮茗,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据史料记载,唐宋两代嗜茶并留下诗文的就有好多。如白居易、范仲淹、苏轼、陆游等,他们为杭州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5年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旅游报》等10家权威机构联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作为茶都,茶文化旅游也因此显示了无限的生机。杭州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项目,以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西湖龙井开茶节、西湖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嘉年华等地方节庆为平台。吸引大量中外游客,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仍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善

  茶文化旅游的绝好平台――西湖龙井开茶节、中国茶博览会、国际名茶之乡博览会等很多很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市场管理不善,行政体制混乱,对西湖龙井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其次,杭州本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例如:中国茶叶博物馆却是冷冷清清,来参观的人很少,只在节日期间热闹一阵,接着形成巨大反差。而且,很多商家为了谋取更多利润,吃、住、行、娱、游、购六大元素,往往只体现在“购”上,更有甚者,将茶叶以次充好,不择手段,不断提高产品价格,却弃产品质量于不顾,往往适得其反。人们到处见到冒牌的西湖龙井茶,使得游客的戒备心理越来越重,失真的茶文化旅游商品更使得游客不敢在旅游区购物,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发展,产生恶性循环。

  (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路线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作为茶文化旅游的专项路线却少之又少,是我国旅游事业的一大遗憾。而且旅游产品结构很单一,在单一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中,游客的活动形式仅限于游园采茶、购物、茶艺,而不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强的感官体验,效果不好也可想而知。虽然茶文化旅游资源很多,但是却缺乏精品路线,只有之江段的梅家坞、龙井村等一小块地方有较稳定的客源,其他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旅游价值。旅游项目缺乏内涵和其应该有的旅游体验项目,从而得不到旅游者的重视。

  (三)缺乏具有专业修养与知识的茶文化旅游人才

  茶文化旅游除了重视物质享受以外,还很重视精神体会,而这种精神体会只单纯依靠旅游者自己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进行讲解和引导,作为一个“形象大使”,达到茶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衔接。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杭州旅行社的从业人员来说,还存在着素质不均、没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等问题。

  (四)不够重视茶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这些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意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虽然近年来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很快,有“西湖龙井开茶节”等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杭州龙井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顺利发展,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一)不断开发市场,加大宣传与管理力度

  从整体上来说,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强。对于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来说,西湖龙井开茶节等活动可以使其对于茶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除了有盛大的祭茶仪式外,一些以茶文化为主体的歌舞、民俗表演等会激起游客的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方式,有利于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但是,在宣传中,必须有侧重点,要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与特色。对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来说,应该将重点放在杭州的主要客源国,如韩国、日本、印度等,这些国家本身有饮茶的传统,所以是稳定的客源国。同时应加强市场管理,切忌唯利是图,努力营造茶文化氛围和特色旅游环境,完善旅游管理法的法规与制度。

  (二)适当增加茶文化旅游专线,丰富产品结构与内涵

  茶文化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体会,所以经营者不只要重视物质内涵,还有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与旅游部门加强合作,努力推出旅游精品专题线路必不可少,当然,还要综合考虑收费标准、季节、时间等因素。比如说:青少年求知欲强,追求刺激,可以安排夏令营等活动,请茶学专家讲授茶文化知识,并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中去,体验茶文化氛围;对于中老年游客来说,他们更注重保健与养生,所以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意境,让身心彻底放松。体会茶的保健功效。在茶文化的展示上应加强层次感,在形式上加强多样性,丰富产品结构及内涵,树立好茶都形象。使“中国茶都”成为杭州继西湖之后的又一旅游名片。

  (三)全面培养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可定期举办茶文化知识讲座、茶艺表演等。在注重知识更新的同时,还要对茶文化的历史,茶的采制、品饮、轶闻及等级区分等方面有所了解。而单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还不够,还得有战略性的旅游经营策划方面的人才,在茶文化旅游路线设计、营销上下功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应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合理利用茶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来加大开发力度。比如要搜集、整理、恢复、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保护,同时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让游客充分体会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

  杭州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生动、鲜活、立体的博物馆。随着杭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茶文化旅游必将成为高品位的旅游项目,也必将提升杭州这个旅游城市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商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茶叶,2007,33(3).

  [2]宋丁,茶休闲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特区经济,2009(2).

  [3]瞿葆,浅谈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消费导刊,2009(9).

  [4]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发展,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

猜你喜欢:

317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