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论文参考范本(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企业战略论文参考范本篇2

  试谈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逐渐融入到国际经济秩序中来,我国银行业也顺应潮流,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金融业逐渐拓宽发展渠道,中国商业银行也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和体系,正逐渐加快国际化进程,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1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要谋求长远发展,在国际市场掌握主动地位,就要加快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从自身增值战略、服务对象需求以及行业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是迫切而必须的。

  1.1符合金融规则国际化的一般要求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趋势逐渐明显,我国商业银行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经营过程中就要严格遵守国际统一标准和规范。

  1.2中国居民的跨境消费呈大幅增长趋势

  2013年8月,《2013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报告》由全球酒店预订网站Hotel.com发布。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在过去一年的境外旅游消费高达1020亿美元,较同期增长40%,目前已经成为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中国居民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中资银行要加大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不断满足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否则,新的海外市场难以拓展,高端客户也可能随之流失,给银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正是由于跨境消费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提升其金融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加快国际化进程。

  1.3中资银行迫切需要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WTO协议规定,自2006年起,我国要逐渐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外资银行享有国民待遇,并可以依法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最近几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外资银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我国为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它们已初步形成在华经营格局,逐渐熟悉并融入到我国的经济环境中,外资银行在专业背景及来源上有着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征,我国银行可以加强吸收和借鉴,建立起多元的银行发展体系,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但是与知名的区域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以下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2.1业务国际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国际业务发展缓慢,比重低。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银行本外币增长主要依靠本币存款的增长,外币存款长期处于负增长状况;同时,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严重偏低,且这一趋势正进一步蔓延。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业务发展和国际业务发展上失衡,国际业务水平亟待提升。其次,海外业务品种较为单一,客户源十分有限。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行主要负责提供拆放、贷款以及存汇兑业务,品种单一,经营模式陈旧,业务规模和品种较小,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发展缓慢。

  2.2机构国际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在地区网点的布局上较为单一。目前,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海外行网点多集中在少数一部分地区,很少有机构设在金融中心城市。由此,我国海外银行很难融入到国际经济市场,其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其次,机构设立形式较为单一。中国商业银行在海外设立机构的一般模式和常用模式即建立全资子公司或者分行,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第一,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网点不可能在一个市场设立多处,这就造成了营业网点上的不足;第二,当地银行比我国的海外机构更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因而在发展业务和拓展客户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这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发展。

  2.3管理国际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缺乏国际化战略眼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不断进行经营体制改革和创新,金融业积极顺应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自此,银行管理层才不得不转变传统的经营策略,被迫进行银行国际化。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时缺乏战略眼光和国际化构想。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层不断变更,战略部署也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其次,管理手段陈旧、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缺乏有益经验,管理手段和方式较为落后,在管理海外机构时往往照搬国内经验,缺乏实效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更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在人事制度上,国内总行负责委派海外机构的管理人员,人员定期会被调回,这不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业务及环境,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3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部署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国际化经营,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各方面努力。

  3.1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到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就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首先,明确划分人员职责,保证运作的规范,最大限度的发挥专门委员会及董事会的作用;监事会积极监督高级管理层及董事会的工作;经营管理层制定完善的经营策略并将其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规范,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严格遵守市场规范,建立起现代化的银行治理结构。最后,进一步完善激励及约束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实现薪酬、职务与考核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3.2不断提升机制再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首先,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部门和业务的载体作用,坚持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第一,在各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稽查部门;第二,设立部门组织结构时坚持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原则,使其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第三,将授权经营和等级管理渗透到业务部门和机构;第四,建立专门的风险监控委员会。其次,改进人才管理办法。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为银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加强绩效考核,完善绩效评估体制,将员工个人薪酬与考核结果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不断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水平。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就要加强业务创新,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选择上不断努力。积极引进货币市场类产品、外汇资金交易类产品以及贸易融资类产品等,同时,坚持从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及经营水平出发,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产品序列。

  3.3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大潮,改进境外机构管理办法

  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逐渐将分支机构开设到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银监会要积极履行自身职能,加强对中资银行的管理。首先,要时刻将风险控制放在关键位置,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中国商业银行要不断转变管理方式,牢固树立风险控制和防范意识,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识别、检测以及控制管理体系,做到权责明确,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次,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办法和规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要熟练掌握国际惯例,了解分支机构所在国法律,借鉴并学习知名区域性银行及国际银行的优秀管理经验,能运用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的监管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其国际地位。

  3.4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经营人才的国际化

  中国商业银行要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就要贯彻并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人才的国际化,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国内专业人才,既熟悉现代金融运行规律,又充分掌握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第二,加强人才的引进,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职业经理人。我国商业银行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境外引进先进管理人才,他们一般具有良好的从业经历和专业知识,具有战略性眼光,能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只有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从而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从整体上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跨越式发展。

  3.5积极面向全新的市场,确定新的战略驱动力,推动各项业务的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国际潮流下,我国商业银行要开发新市场、拓展新业务,就要积极融入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而要有效实现国际化战略发展要求,就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国际新业务。第二,区域发展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在设立海外分行时要有意识的向金融中心倾斜,。尽管这些地区的金融管制政策较多,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能够主动创新,吸收其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第三,地域扩展原则。我国商业银行要在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及时了解最新金融信息,而且金融中心一般拥有较好的法制环境和制度,银行方面承受的风险较小,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任重而道远。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将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升其整体运营水平,从而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334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