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代发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代发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代发

  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实现了与他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并与利益相同的国家形成了区域合作的关系,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到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方面论文代发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代发篇1

  浅论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分析

  1、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总体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制成品自身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17980.5亿亿美元,上涨了200倍。其中,2002~2011年的10年期问,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增长率都在25%以上。另外一方面,出口总量上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0%上升到2008年的95.55%。除了198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是下降的,其余都处于上升的趋势。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基本是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

  2、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分析2009年的出口总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省(市)所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最大,分别是11.80%、16.58%、11.07%、29.87%,而一些西部省份,如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等省份所占出12比例很小,基本在0.3%以下。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1.78%,我国中部地区所占份额为4.78%,西部地区所占份额为3.44%。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十分不合理,东部地区占据主要力量,中西部地区的出口量很少。

  二、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l、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各地区差异极大,虽然受到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制成品产业,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初级产品产业,而中部地区大致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不充分重视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必将导致地区间生产技术水平差异的扩大,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平衡发展。而劳动者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率的差异扩大也将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剧,从而可能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2、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新型贸易壁垒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过度依赖这些出口市场国家不仅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容易成为各种贸易壁垒制裁的对象,而且会削弱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变化和抵御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层次较低。受制于国内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档次不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仍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但是在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发展明显不足。不论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从贸易竞争力指数

  来看,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地位,

  而且此类产品出口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性很大。

  三、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若干建议

  1、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一般贸易相比,在加工贸易中,国内企业的收益、净创汇、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出口商品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关联度等都较低。因此,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升级做起。产业链升级。我国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内地转移的路线,并逐步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东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主体升级。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后,国内企业可以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攀升,最终实现产业链的“蜕变”,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最后,培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加工贸易的最高层次,可以通过一些步骤有意识地培养产业集群。

  2、继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

  要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档次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应用技术和开发,特别是现有生产条件的产品创新和工艺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出口企业要有名牌意识,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创建良性的出口格局。同时,我国也应加快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参与涉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修改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积累经验,为争取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创造条件。

  3、合理调整区域结构,提高中西部地区出口比重。

  在东部省市工业制成品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迎接东部沿海地区和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做好准备。注意引导高新科技产业向那些具备条件的西部中心城市转移。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代发篇2

  浅谈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改革与发展

  引言:随着公共仓库在港口、城市的建立,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货运代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特点是联系面广、环节多、专业性强;其功能是把国际贸易中相当繁杂的货运业务进行集中协调和统筹。因此,国际货运代理的形成是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际贸易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一)国际货运代理

  国际货运代理(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是指国际货运代理组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劳务报酬的经济活动。

  (二)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的增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但是由于国家重视,政策鼓励,规范发展,发展十分迅速,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我国政府进一步实行对内开放

  中国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内开放的深度和广度。2008年,中国的进出口经营权全面放开,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人民币的流通企业,无论是何种经济性质,都可以申请进出口资格,政府实行核准制。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将会对国际货代采取一系列对内开放措施。

  2. 货运代理行业发生裂变和整合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货代和物流行业将按市场规则进行整合和裂变,大致有三个方向:其一,包装上市。目前,一些国有大型物流公司,正在整合物流资源,准备以物流为核心业务上市。其次,网络化经营。随着业务的发展,货代公司必须在国内、国外建立健全代理网络,通过联盟形式,快速实现网络化经营。再次,专业化经营。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应该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强化自身在某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 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DHL、FedEx、Eagle、Nippon等外国企业大多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外运、中远、中海、中铁、中邮等大型国有企业正努力抓住市场经济发展机遇,由传统的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努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队。民营企业是最具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他们产权清晰、轻装上阵、体制灵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成为三支劲旅,在中国的货代和物流市场强烈角逐,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4. 货运代理市场投资潜力巨大

  中国独特的经济形态给了货代和物流市场独特的投资机会。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以及中国特有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中国会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厂,这样中国就会变成世界物流集散中心。因此,中国货代和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

  (三)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

  1、政府部门多头管理,政策法规不够统一,开放程度有待扩大。

  2、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分布的地域、领域较为广泛,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不够均衡。

  3、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经营秩序有待规范。

  4、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历史较为短暂,服务项目单调,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较小,专业人才匮乏。

  (四)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对策

  1. 合理配置物流资源

  完善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技术是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的保证。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制定物流服务方案,合理地配置资源。通过向顾客提供合适的成本节约、高质量和服务为先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和顾客双方满意。

  2 .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对于中小货代企业来说,现有行业内的竞争者是同地区内经营方式相同的大型国有、中外合资的货代企业,他们有较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对此,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在货代服务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服务费提供高层次的增值服务,如给予物流方案的咨询等,立足国内并赢得市场。

  3 .完善物流信息系统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可视化”,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交换技术EDI、智能运输系统ITS等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只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代企业才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一方面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4 .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而言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有关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办事能力,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手续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诸如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各种承运人以及各种代理人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政府应当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为物流领域培养高级的经营管理人才。允许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鼓励人才交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338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