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发展背后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1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路径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也纷至沓来。诚然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矛盾性,所以我们人类面对如何找到经济与环保的平衡点这一严峻问题。文章将从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着手,讨论两者兼得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生态经济”概念,提出在以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全力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人类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态经济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就中国而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情况日益严峻,早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在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今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随着以Locus和Romer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将环境污染引入生产函数,把环境质量引入效用函数从而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讨论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将提高内生资源利用率,使资源得以大量节约和循环利用,从而在给定产出下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在研究环境和经济增长可能的关系时发现: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先是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环境质量恶化达到极点,在到达转折点后环境质量问题得以改善,也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本文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可分为三个阶段,U型曲线表明了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经济起步时期,第一产业为主导,农业是绿色经济,几乎不产生污染物的排放,此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呈现U型曲线左半部分,是负相关。随着经济慢慢向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环境污染开始增加,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呈现正相关。目前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这一阶段,在这阶段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所以会忽视重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排放的增长,环境就会不断恶化。

  最后,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政府开始意识到忽视环境而过度发展经济造成的代价,因此政府则加大力度关注环保问题,对环境治理投入,环境开始转好,污染物将逐渐减少,再次出现拐点。

  近期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通过研究,从长期看,中国的环境质量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呈现倒N型曲线,倒N型曲线要比倒U型曲线更能说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更加清洁的生产技术,二者的积累将抵消由污染控制成本引起的边际产出减少量,从而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部署的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的第五项是环保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以环保应对经济危机的全新理念和机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展,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在不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上发展。如何打造生态经济新常态?下文给予详细的分析。

  1全面认识生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绝不是可以无所不为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经历与自然界长期斗争后得出的结论。

  1.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思想家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指的就是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齐民要术》中讲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都是指人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掌握驾驭自然的主动权,不能只知道耗费自然界所固有的物质财富,无不浸透了朴素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1.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只能建立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任何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的做法,都将使人类陷入生存的困境。300多年前西方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也毁坏着我们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目前世界上至少有1/3耕地的表土流失,有50%的牧场因过分放牧而向荒漠演化,世界森林自出现农业以来已经缩小了一半左右。这一切都显示,一场全面危机正摆在我们面前。

  2运用生态与经济融合理念,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实现经济生态的统筹协调发展

  经济与生态两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经济的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为支撑,而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又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生态是经济的一部分,经济又是生态的一部分,经济发展中有生态,生态建设中也包含着经济,两者具有内在的良性互动关系。应该把经济与生态看作一个互促共进的大系统,让它们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前提下,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所谓经济生态化,就是要求我们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工作中去,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经济。这是因为:①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要素特别是各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而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有限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如果某种资源短缺,我们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就会削弱,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要通过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使我们的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②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经济,能够营造有利环境,增强一个地区的环境竞争力。③它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把生态的理念、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去,就可以创新产品,形成不同的品种和质量。我们的产品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生态牌是一条最佳的“绿色通道”。

  所谓生态经济化,就是对生态的保护与建设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一般地说,生态环境属于“公共物品”,生态保护工作必须由政府来承担,但这也并不是说市场就无所作为。有三个方面的做法可以考虑:一是在生态保护中融入市场机制。比如有的地方通过旅游开发来积累资金,然后把旅游业发展中赚取的资金中的一部分拿来用作保护生态,还有的把发展旅游业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有效地扶持了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二是把生态本身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比如森林,总不能光叫老百姓种树,也要有一种砍伐机制。三是要用市场化的方法来抓具体的生态项目建设。现在的生态项目建设是国家出钱补助,操作过程中经费层层划拨、行政管理成本过高,建设项目效率低、效益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抓生态项目,提高生态建设效益。

  3推进经济生态统筹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从促进经济生态化方面来看: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直接载体,是新经济增长方式和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直接反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其次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抓住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节水、节电、节地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把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排放”转到“低消耗、低排放”上来。再次三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大力推进生态效益型农业、绿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最后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使产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从生态经济化方面来看:一是要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做大、做强生态产业。特别要注重引进民间资本“打理山水”。二是要用考核经济的办法来考核生态,推进绿色GDP指标体系。政府应探讨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经济计算制度和由此所决定的绿色指标体系,并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的政绩考核标准,引导物质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推动生态项目按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做。通过完善各类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使那些违背生态建设基本原则的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他们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作为其获取公共福利的补偿。积极探索资源定价、适度提价机制,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使用;推进大项目企业化经营,产业化运作;运用业主招投标、项目经营权转让、BOT等方式把生态项目推向市场,使生态项目市场化经营落到实处。另外,还要切实建立起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正以前所未有之峻切,期待破解之道。各地各单位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加快”上下工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率先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文章,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和长期实践,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9):82-99,207.

  [2]齐亚伟.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范丽红,李芸达,程呈.财政分权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5(6):59-62.

  [5]李循.三峡库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邵咪咪.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D].南京:南京大学,2011.

  >>>下页带来更多的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

34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