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基础教育 > 幼儿钢琴教学的论文(2)

幼儿钢琴教学的论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幼儿钢琴教学的论文

  幼儿钢琴教学的论文篇2

  浅谈幼儿钢琴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幼儿的特点、幼儿学习钢琴的意义、影响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这几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幼儿学习钢琴对其智力的开发以及兴趣的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在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幼儿能否顺利学好钢琴的关键、研究出更好的培养幼儿学习钢琴兴趣的途径与方法、力求对幼儿的钢琴教学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幼儿;钢琴教学;兴趣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许多家长认识到让孩子掌握一门乐器的重要性,于是,钢琴就成为了家长们的首选对象。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 学习钢琴有利于儿童右脑的开发、培养气质、拓宽视野。家长们重视启蒙教育与智力投资是好的现象,事实上,除了少数幼儿能坚持积极学琴外,大多幼儿在学琴过程中的表现是消极被动的。大部分幼儿学琴初期或者学琴没多长时间就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有孩子半途而废。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怎样才能让幼儿快乐的学习钢琴,已经成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幼儿的特点

  据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的幼儿期,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制力,其行为是由冲动和感觉所支配的,他还对新的东西、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游戏。由于孩子还处在幼儿时期,模仿师长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学习语言、技能等等,大都是依赖这个模仿心。2―3岁的孩子喜欢听好话,喜欢别人称赞他,到了4―5岁,这种心理就更加发展了。所以,这一时期的幼儿是好动、好奇、好游戏的,还喜欢模仿、喜欢被称赞、喜欢成功。这一时期也是学钢琴的最佳时期。

  学习钢琴,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大脑是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学习钢琴,对幼儿大脑的发育、智力的开发,有着突出的特殊效果。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们各自控制着相对应的半边,大脑的每一半球主管着不同的智力活动,左半球主管人的数学、语言、逻辑、分析、写字等能力;右半球则主管人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等。我们常常把读、写、算的能力当作智力的全部,其实这只体现了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从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

  学习钢琴,不仅对培养儿童的音乐素质、陶冶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少年儿童大脑的发育更有好处,进而为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右脑是开发智力的器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人的一生通常只用了大脑功能的五分之一,而右脑使用得更少,所以左手一般都比较笨拙。弹奏钢琴左右手并用,必然对开发右脑更具有重要意义。

  二 幼儿学习钢琴的意义

  钢琴是一门高雅、深奥、复杂的艺术。弹奏钢琴需要双手弹,它需要十个手指按照一定的指法,结合指尖、手腕、手臂各关节相互配合。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是人体活动的总指挥,相关资料表明:大脑用于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运动部位的面积,与大脑用于指挥全身器官部位的面积相比,前者占的比例最大。因此,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娴熟,就能与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幼年时代多进行手与手指的有规律、系统化的运动就能有效的锻炼大脑的功能,使之更加灵敏和聪慧。而从小学习弹钢琴,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再而就是踏板的运用,它要求手、脚密切配合,这样,才能使音乐充满活力,富有生气。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读谱能力,五线谱上的音符、乐谱中的表情术语、速度要求、力度记号,在弹奏中都要敏捷的反映出来。这种敏捷的视觉感受性的训练,将会对儿童看书学习、观察事物产生良好的效果。

  弹钢琴能充分训练儿童的注意分配和转移,对儿童智力开发具有特别作用。它不仅把注意分配到眼睛看、耳朵听、双手并用,各弹各的曲谱,相互配合,融为一体,还要口唱、正确地运用踏板等,从而刺激幼儿脑细胞的发育。同时,学习弹琴除了要求双手在键盘上协调的弹奏外,还要求眼、耳、脚以至全身的多种器官的配合运动。从视谱到正确的触键,到非常熟练的进行演奏,这个过程就是眼、手、耳、脚的运动区与脑神经的不间断的交流过程,这种交流过程的不断出现,就像为一部机器上润滑油那样,使孩子们变得更加心灵手巧。再加上努力的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就可以使人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毅力和自信心.。孩子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大脑的开发上,会有一定的提高。

  三 影响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原因

  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这一特点,在幼儿钢琴学习中,我认为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并使他们尽可能的把这个兴趣保持下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分析幼儿缺乏兴趣以及难以保持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幼儿钢琴学习的自我兴趣。

  钢琴是多数人喜欢的乐器之一,美妙动听的琴声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有效的。大部分幼儿刚开始学琴的时候,的的确确是因为对钢琴感兴趣而起的。但,学琴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刚开始接触钢琴,孩子们都是充满好奇的,都是很乐于跟老师进行学习的。但,经过手型纠正或是千篇一律的断奏练习,再加上每个孩子的接受、领悟能力的不同,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对钢琴产生的兴趣。钢琴的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复杂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幼儿学琴的年龄在3??―6岁这一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不足,很多时候都是这节课学的东西,下节课就记不住了。然而,学钢琴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它还需要掌握大量的乐理知识,例如:五线谱、节奏、节拍、音符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相当复杂的,需要年幼的孩子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一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孩子会对此失去兴趣甚至厌烦。

  (二)学习的时间长并且成就感不高。

  学钢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断的练习,是相当枯燥无味的,尽管如此,在课上,还总是听到老师指出的不足之处以及各种问题,心理上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得到肯定,这与幼儿渴望得到肯定、表扬的心理特点是相违背的。不练琴被骂,练了琴也被骂,这对幼儿来说,必然导致他们无法从这一过程中找到乐趣,久而久之,对钢琴也就没什么兴趣了。更不用说钢琴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成就感。

  (三)家长的因素。

  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培养离不开父母,对于刚刚起步学习钢琴的初学者来说,他们每天的练琴以及掌握情况,家长是最了解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琴求成心切,一般都会问要学几节课就会弹或者学几节课能学完这样的问题,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没有意识到学钢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有些父母甚至将社会钢琴业余考级来判断孩子学琴的好坏,盲目的追求考级。没有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就给他们设定自己的理想目标,盲目的攀比心理,这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多的压力,从而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四)钢琴教师的因素。

  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经说过“莺啼之所以动听,是由于有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在孩子兴趣的培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社会上一些从事钢琴教学的人是各色各样的。有的教师为了经济利益,片面追求学生的数量而不是教学质量。近年来,钢琴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琴行对教师要求也不算太高,有些地方只需略懂钢琴弹奏就可以教孩子,再加上琴行给教师安排的课程比较满,常常是这节课紧接着下一节课,不仅如此,很多老师往往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进度较慢的学生甚至遭到斥责,而不是循循善诱的鼓励和引导,这就对幼儿学习兴趣造成及大的打击。

  四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孩子学好钢琴,首先就要激发他们对钢琴的浓厚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为重要。

  ⒈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

  幼儿钢琴的学习是钢琴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作用于幼儿的一个过程,家长们的急躁、强迫都会使幼儿在钢琴学习中产生逆反心理。钢琴教师则是幼儿学习钢琴的直接模本,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大多数孩子初学钢琴并不都是自愿的,或者说,他们都不太明白学钢琴对他们会有什么好处,基本都是家长要求他们去学,他们就按照家长的意愿,接触了这样的一门深奥的艺术。所以,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或是第一堂课很重要,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多数孩子在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会用喜欢老师与否来衡量自己是否要再继续学习钢琴。在这里,教师对学生要有引导作用,他们之间还有着一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贝贝,他只有5岁,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

  我们培训中心采用的是主、辅结合的上课模式,所以,每天放学,他都会来上课。刚开始几节课,贝贝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有时出现哈欠连连的状况,根据儿童注意力的维持时间是15―20分,以为他刚开始还不适应,所以我会尽量安排课间休息。在一次交谈中,我才知道,贝贝不喜欢钢琴,甚至讨厌钢琴,是妈妈要求他学的,听到这样的话,对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的我来说,还真有点不知所措。自从知道他的想法后,我就尽量让他在快乐中学琴,慢慢培养兴趣,多跟他交流。几周后,发现他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不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她听了也相当高兴,还说我在贝贝的进步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孩子喜欢老师,自然的,也就喜欢上老师的课,既然上了课,又想在课上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家中会很认真的练琴,为的就是回课的时候,得到老师的表扬。

  打骂学生是最不可取的。在一次跟家长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她的小孩曾经学过钢琴,继续追问为什么不学下去的时候,家长对我说,有一次去上课,儿子注意力不太集中,手型没保持好,授课教师随手拿起铅笔,就向小孩的手重重的打下去。就是这么一打,在小孩的心里就留下了阴影,任凭家长再怎么开解跟劝说,他都不愿意再继续学琴。

  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幼儿钢琴学习有着一些特有的规律,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幼儿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们不但身心愉悦,使孩子们在轻松的状况下学习钢琴,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因为只有在轻松、活泼的氛围,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甚至一些游戏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引发幼儿对学习钢琴的直接兴趣。

  在一些教学上,可以改成以游戏的方法进行。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可以把七个音符编成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复习五线谱知识时,用小矮人跳舞这个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们指到哪个音,就请扮演代表这个音符的小矮人出来跳一个舞。五线谱中,各个音符所在的位置,也是孩子们常常混淆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五线谱比作一栋5层楼高的房子,每个小矮人就住在相应的楼层里,“1”在五线谱中下加一线的位子,所以就安排它住在地下室,以此类推。再如音阶练习,教师可以换一种说话方式,把它说成走台阶的形式,让孩子体会上行、下行音阶的不同,上行越来越高,下行越来越低,犹如走楼梯一般。手型的保持,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里也是一栋高楼,每层楼都不能出现手指打折、关节凹进去的问题,手撑不好,房屋就容易倒塌,再反问他们,倒塌的房屋还能否住人?回答都会是否定的,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心里就清楚明白,手型一定要撑好。太专业的音乐术语或语言,儿童是没办法听懂或体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尽量运用儿童语言把意思交代清楚。通过游戏化教学这种方法的训练,不仅让幼儿们的身心得到了愉悦,激发和增强学习钢琴的兴趣,而且还使幼儿们对音高的概念更加明确清晰。

  ⒊鼓励式教学方法。

  幼儿是逐步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因此,钢琴教师在课上对学生恰当的进行肯定或表扬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课上,哪些地方弹得不够好、交代得不够清楚的,教师要明确的说明清楚。这样,才会使幼儿明白哪些地方还需要多加练习。哪一条曲子弹得比较好的,要学生继续保持。也可以可以根据幼儿回课的熟练程度,给予适当的表扬与肯定。如果幼儿长期处在被批评的角度,就会失去信心,甚至会不在乎的说“我不练琴了,反正练了老师也会批评我。”

  ⒋创造实践机会。

  钢琴是一门表演艺术,幼儿练琴的目的就是要能表现音乐,展现自我,愉快身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让幼儿经常参加一些表演,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幼儿学琴兴趣。老师可以适当创造一些让幼儿们登台演出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每个学期都举办一次汇报音乐会,要求所有学习钢琴的孩子一同参加,别的孩子在演奏时,台下的孩子要认真观看,做个尽职的观众。这不仅能让孩子们的虚荣心得到适当的满足,巩固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能让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还能让家长知道孩子一学期以来的进步与提高。

  ⒌多看多听多唱。

  幼儿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一些正规的钢琴演奏视频、钢琴曲让孩子欣赏,幼儿自然而然会学习、模仿人家好的一面。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就是要注重幼儿音乐氛围的营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兴趣偏好,所以多听多看是必须的。经典的钢琴作品大多数来自国外,学生会有一种陌生感,不理解其音乐要表达的情绪、情感。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音乐家的生平故事,让学生不那么陌生。弹琴不仅需要手脚的密切配合,它还需要视唱、识谱能力等,我们不能单一的只要求学生弹好,嘴巴还要会唱,例如在弹奏《小星星》、《两只老虎》、《小红帽》、《小白船》等,这些儿童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时,也可要求幼儿把歌词或歌谱唱出来,这样,既能愉悦了儿童的身心,又可以调动他们学琴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视唱、音准能力,一举数得。

  认真学习弹钢琴,能开发儿童的智力,这是必然的。至于开发智力的效果的大与小,要受一个人综合因素的影响。兴趣爱好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形成于早期的幼儿意识中,它是幼儿学习钢琴的原动力。在幼儿钢琴的教学中,教幼儿钢琴一定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一颗责任心。要把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并顺应着这个惯性加以引导和教育,必将会有很大的收获。另外,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家长共同合作,对孩子耐心地启发、正确地指导,才能使幼儿更加自然地亲近钢琴,始终保持学琴的兴趣,走好学琴的道路!不要让钢琴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钱铎,把右脑还给孩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杨芳,兴趣培养―幼儿钢琴教学之关键[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68-69+72.

  [4]黄莉莉,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詹启东,陈鹤琴,关于幼儿心理特点和幼儿智力开发思想述略[J].新余高专学报,2004,(01):72-74.

  [6]曹艺峰,浅谈幼儿钢琴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3):93-94.
[7]葛艳秋,幼儿钢琴教学中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对策探析――基于儿童心理学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5):142-143.

  [8]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章伟丹,快乐式幼儿钢琴教学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2010,(03):106-109.

  [10]梁细驱,父母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M] .钢琴艺术,1998.
[11]叶波,钢琴教师主导作用拓展性初探[J].常州师专学报(社科版),2002,(01):83-84+92.

  [12]许姗,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才智,2009,(20):77.

  [13]曾娴,幼儿钢琴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J].大舞台,2010,(09):222+243.

  [14]何啸磊,浅谈幼儿钢琴课堂教学之我见[J].大舞台,2010,(10):200.

  [15]王嘉,如何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J].才智,2011,(02):119.

  [16]马丽丽,试论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J].歌海,2008,(06):98-99.

猜你喜欢:

340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