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以及国外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张之洞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张之洞关于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清末教育宗旨

  张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898年所著的《劝学篇》中,全书以“中体西用”为思想主线,内篇“皆求仁之事”、“务本以正人心”,外篇“皆求智求勇之事”、“务通以开风气”。其中涉及到教育的有12篇,另加上此书前有序言一篇。“中体西用”思想主要为“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也就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之学,如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旧学,这是所有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方中有用的东西,如西政、西艺、西史等新学,以此弥补中学的不足,而学为自己所用。“中体西用”思想直接影响到1903年由张之洞、张百熙主持修订的《癸卯学制》,学制中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宗旨是:“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概括地说就是以“造就通才”总的教育宗旨,所谓的“通才”就是“新旧兼学”的人才。1906年,学部奏请教育宗旨,提出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标准。前两项的“中体”色彩非常浓厚,后三项反映了对“新学”人才的需求,这个宗旨“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基本精神。这是整个教育的宗旨,当然也概括了高等教育的宗旨。至此,近代高等教育有了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

  二、张之洞关于高等教育制度的构想到实施

  在《劝学篇》中,张之洞提出“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他认识到科举“阻碍学堂,妨误人才”,选择以改革科举考试作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最初,他只要求“存其大体而斟酌修改之”,还没有要彻底废除科举,到了后来他发现难以调和近代学制和科举制度的矛盾,于是在1905年上奏,指出“欲非救时艰,必自推学校始,而欲推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这一年清政府决定:“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存在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结束,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除此之外,张之洞还详细地论述了建立高等教育体系的措施。首先,设专门的高等学堂,改书院为学堂,和中小学形成相衔接的体系。“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中小学以备升入大学堂之选。”有人提出疑问办数以万计的学校,国家哪有财力来支撑?他回答到:“先以书院改为之。”其次,关于高等学堂人才毕业出路的问题。他谈到:“国家欲用人才,则取之于学堂,验其学堂之凭据,则知其任何官职而授之,是以官无不习之事,士无无用之学”,既为国家挑选新式人才提供了途径,也为高等学堂生源提供了保障。另外,张之洞还阐述了关于高等学校管理、学费和奖学金等细节问题。他认为传统书院的学生大多为膏火奖赏而来,违背了读书的本意,应该改革陋习,使“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而国家略发官款以补助之”,这样一来,入学堂者只求成才,不求膏火,地方官绅所捐经费,专门用来修建学校,购买教学工具。在高等学堂的课程内容上,张之洞的设想是:“通经史,重实用”,“新旧兼学,政艺兼学”。“小学学习四书地理、历史、算数、绘画等基础知识,中学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深难度,学习五经和《资治通鉴》,接触外语政治等科目,“大学堂又加深,加博焉”。可见张之洞希望通过大学堂的教育,培养知识广博又有深度的人才。张之洞的高等教育制度构想,在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实施,其中就有了“办高等学堂,改书院为学堂”的举措。具体改革措施在1903年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中有详细规定,《章程》规定了高等学校系统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通儒院。还有相当于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程度的优级师范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校体系。在具体实施上,《章程》规定高等教育机构专业及课程设置,设定了修业年限和学分,对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规定高等教育机构招生条件及规模,每个省城开办一所规模在五百人以上的高等学堂。此外,还规定了大学应置相关配套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基本实现了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高等教育框架的构想。

  三、张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今高教改革的启示

  (一)行政官员从事高等教育的问题

  综上可见,张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大多通过其政治权利所实现,如果手握政治大权,再好的措施也很难上升到国家层面。近年来,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我们所要明确的是,去行政化不是官员不能干预教育,相反,如果官员能从教育规律出发,懂教育,那比纯粹地学者治校更有执行力。教育不可能独立于政治之外,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斗争的最终结果不是你存我亡,而是要探索一条有效结合的道路。

  (二)“中体西用”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现时意义

  张之洞为何能将其教育主张付诸实践,身为位高权重的官员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在改革的舞台上昙花一现并且朝不保夕的官员学者不在少数。我们所了解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多数时候是被评价为有极大局限性的,其实质根本是维护封建统治,是中学和西学的畸形嫁接,体用不应该对立等等。但是,张之洞正是凭借着维护“中体”的前提,才使“西用”的高等教育改革一步步有实现的可能,正因为引进西政、西艺等课程,才能开启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他站在国家层面,看到的是教育的落后,如同我们当今对国家教育改革的殷切关注一样。但并非不触动体制就难以改革,如果一开始就想大刀阔斧地把体制连根拔起,或许连小试牛刀的机会都没有,教育改革是一个过程,在改革的过渡阶段,中体西用的思想精髓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2;22;21;31-32;25-30;25-30;44;38;53.

  [2]朱国仁.评清末“新政”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示范研究,1995,2.

  [3]黄爱华.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2,9.

  [4]金燕.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5,3.

  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二: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1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相关内涵

  (1)批判性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批判性和可证伪性决定了后现代知识观是不能用经验证实的,换句话说,科学知识具有猜测性、假设性和可错性等特点。此外,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证伪性,决定了知识的内在批判性。它认为,知识不再是真理,知识的发展也不再是单向性的线性积累,最重要的在于批判和创新,在于对原有知识不断修正乃至全部抛弃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怀疑和批判的过程。

  (2)多元性

  多元是当代世界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多元的存在,而这种多元性又使得边缘知识的存在具有了合法性,赋予了一些原本人们不屑的知识形态以合法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竭力压抑边缘知识,它主张,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除了要竭力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还要努力发表自己的意见。后现代主义对缄默性知识进行了分析,认为“恰恰是这些为现代知识观所不屑的意会性知识,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源泉”。

  (3)情境性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个人的认知结构,而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社会团体的创造,它存在于一定情境中,与特定环境的认识模式、理论规范、价值观念相符合。正如尼采所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因而有各式各样的真理”。罗蒂曾说过:“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认识与外界实在相符合,而是依赖于它与隶属的社会集团的认识规范与行为方式是否一致。”

  (4)价值性

  “知识只能是人的知识,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所有知识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价值需求的展现,这是后现代知识观的另一个论点。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事实,只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带有特定文化立场、价值立场的概念和范畴,譬如历史。因此,绝对客观的知识并不存在,任何知识都不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认识结果。

  (5)动态性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人的认知不可能是无限的,人的认识能力会因为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顺势提高;从认识的对象看,认知客体总有其安生立命的外在空间,外部空间的不断变化,使得人类追溯到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感受到一个静止又处于绝对运动中的奇妙世界。因此,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既然知识是认识的结果,那么它必然会是动态发展的。

  2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立场和价值需要对人类历史上已有的知识进行筛选以传授给学习者。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有力载体,其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知识观的转型密切相关。后现代知识观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

  2.1课程目标的变革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类历史不断积累的结果,在这种视野下所制定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将这些通过实践积累而得到的知识一代代地传承。在高校,多年来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是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到底获取了多少知识,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核心标准。在这种单向灌输式的评价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仅是像U盘一样为了存储更多的知识,而知识贮存得越多,学生自身作为一个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丧失得越多。与此相反,强调知识情境性的后现代知识观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认为在这个,尤其是这个知识爆炸、物欲横流的信息时代,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和能够学到的知识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高校的教学中更应该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能力,这也就要求高校课程设定的目标,要摒弃先前仅仅重视知识累积的观点,要更加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保护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提升学生批判精神。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应旨在使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体现知识生成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2.2课程内容的变革

  随着后现代“文化性”“价值性”“情境性”知识观的确立,人们开始突破传统重新意识到知识的多样性。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知识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科学知识体系内,这个仅仅是知识很少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叙事性知识,某个地区所拥有的本土化知识以及那些不能为人们所言明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的缄默性知识,这些种种都属于知识的范畴。狭隘的知识认知显然是对学生有害的,只有全面认识知识范畴,学生的身心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普遍而言,我国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比较狭隘的,集中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范畴也产生了偏差,其他知识明显被高校教学所忽视。由此出发,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打破科学知识垄断的现有局面,充分使课程内容形成包容、开放的面貌,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叙事性知识、缄默知识以及本土化知识等等。正如爱因斯坦在文集里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面就像感到在家里面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从微观角度看,在后现代知识观的视野下,人文课程应被纳进课程体系,人文知识作为一种“反思性知识”具有明显的“个体性”“隐喻性”和“多质性”,在现有知识氛围下,呼吁人文精神则有助于高校的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培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应该朝着加强知识的整合、平衡课程结构的方向发展。

  2.3课程实施的变革

  后现代知识观特别注重个人经验的赋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应该把学生的这种独特的个人经验看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探究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学生的个人经验融合到无限的知识探索中。如果强调了知识的建构性和情境性,知识权威存在的合理性就应当受到质疑,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所谓的课程计划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活动是不合理的,需要师生相互交流与协作,激发出思想的火花,使得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灌输的强权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同时能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的理解,以达到共识。这样教师享有“话语霸权”的局面得到彻底瓦解,形成的则是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共生的局面。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校里尤为重要,有利于教者与学者更好地进行学术探讨。

  2.4课程评价的变革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无论是作为一种事物、一种关系或一个问题都不是“独立的”“自主的”和“自在的”,它们与认识者的兴趣、利益、知识程度、价值观念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根据后现代本体论上的平等原则,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为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知识是有一定的“文化限域”、价值取向,而不是现代知识观所认为的“超文化”或者“价值中立”的,知识的多元性弥补了现代知识观所强调的客观的、单一的课程评价所带来的不足。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应该将课程评价看成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状况的反馈,这样的观念在高校的课程评价理念的形成过程尤为重要,在充溢科学研究氛围的高校,应该将课程评价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能作为某一过程的终结。

  3结语

  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而言,要想成功地进行课程改革,我们不可小觑知识观对课程改革的影响。知识观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正如课程设计的基础不能仅仅是哲学,只有对课程基础学科研究成果及课程关系全面了解基础上,才进行明智的课程决策。然而后现代知识观现在仍备受争议,但它对课程改革大致发展方向的指明作用不可忽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并不是仅仅受后现代知识观的控制,它不可能成为课程改革的全部,因而在高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仅仅凭借知识观建立一种课程体系。总之,课程改革应综合知识论、社会因素、学生发展规律等各种要素的考虑。

有关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高等教育论文

2.中国高等教育论文

3.高等教育问题论文

4.本科教育学毕业论文

5.大学毕业优秀论文

118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