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建筑设计心理学论文

建筑设计心理学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建筑设计心理学论文

  建筑属于一种具备强迫性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建筑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及固定的场所让人视觉可达。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设计心理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设计心理学论文篇1

  浅析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1993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570个,是1978年的3倍。在此关键时期,开展建筑心理学研究应用,在城市建设中少走西方国家的弯路,很有必要。我国国情、民情与西方不同,迫切地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建筑心理学研究作为指导,以使我们的设计符合中国国情。对于建筑学专业,要从综合的环境看待本专业的地位,看待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用其他专业的研究成果充实建筑学。尤其要熟悉我们的人民,关怀我们的人民,了解他们的基本心理和环境行为,尽职尽责地为他们服务。

  建筑心理学在建筑学领域引起重视的时间不长,处于童年的建筑心理学正推动着建筑学的革新。1981年华沙宣言指出:“建筑师的责任必须包括对他所工作的环境的考虑,并有义务去保证他的工作能为社会环境协调做出贡献。”这足以说明建筑心理学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塔式心理学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对建筑心理进行分析的时候是从整体性出发的,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从整体上回顾方案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从宏观的角度上建立“人――环境――建筑”的塔式思考框架,作出完整的判断来回应各种因素。

  建筑具有强迫性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也是带有强迫性的艺术,建筑存在于人们生活的任何意识范围之内,不像是展览馆里的艺术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

  所以,建筑师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家,建筑是设计给人用的,所以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这些特性,要分析使用者对建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和反应,建筑师对建筑心理学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和自我体会,才会在建筑设计中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建筑才能更好地为人所用,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

  建筑的物理属性对人们心理知觉的影响

  建筑的物理属性大致包括建筑的形式、造型,建筑的尺度、平面布局,建筑的材质及颜色,建筑内外的光影效果等。

  首先,对于建筑形式,新颖、特殊、变化的建筑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注视,并产生心理反应,形成视觉心理,在建筑设计中常采用的艺术手法有对称、对比、类似、秩序等,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和当地的环境,设计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建筑。

  其次,建筑的平面布局对使用者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火车站的候车厅,候车人员一般会选择站在厅内柱子旁边而且避开人群流动的地方,这是人们为了寻求一种安全感的体现,所以可以知道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并不是随意的和毫无道理的,而是一种使用者的共同的心理反应模式,这种模式就需要建筑设计师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后,就是建筑中对于光线的运用,建筑是一个空间场所,光线通过建筑开口进入建筑内部而成为建筑空间内部的调节器,不同的光源、不同的开口的情况下,建筑内部的空间体验是不一样的,比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建筑内部都是相对封闭的,在讲坛后面有一个十字形的开口,光线从这里射入,营造一种神圣的空间体验。

  最后,就是建筑其他的属性,建筑不同的风格形式所选用的不同材料给人的感觉和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砖石给人一种质朴、原生态的感觉,而玻璃钢筋、钢材等给人冰冷、现代的感觉,建筑的色彩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暖色系给人温暖柔和的感觉,冷色系给人冷静、拒绝的感觉等。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建筑心理学,人们对建筑的心理感知是建筑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理性研究和思考的过程,正如阿尔瓦・阿尔托所说的那样:“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和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而用来编制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们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

  人们的心里知觉对建筑空间的营造

  正如芦原义信所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

  建筑的空间与人们的心理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空间是建筑师限定的一个区域,不管在建成初期是能够完全满足或者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会有所改变,这时候使用者就会在心里激发改变建筑使用空间或者建筑功能的想法,这就是人们的心理感知对建筑设计的一种变相的影响。

  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限定一部分空间留出一部分空间,这部分空间可以给使用者自己改变和调整。正如赫曼・赫茨伯格所说,做出选择的先决条件不仅在于被限制的一部分空间内,也在于选择者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进行选择,使用者在现有的空间与自己的心理学求两者存在矛盾的情况之下形成的心理张力系统进而影响建筑的某些设计。

  建筑引发人们的场所感、归属感

  建筑空间给人的不仅仅是一个庇护场所更是一种精神意义空间的需求,人们把记忆、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作为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具有精神意义的重要元素,也即我们所说的精神场所。

  精神场所包含着人们的生活习俗、记忆、文化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所以建筑空间是一个在时间上的延续、传承并且具有特征的空间,新游的建筑必须要承载旧建筑所变现的精神,才能给使用者以归属感。

  人的知觉是一种主动地感知活动,带有强烈的个人经验和欲望,这些具象的信息一般都是依附于人们印象中的建筑空间,所以在营造建筑空间的时候以一种原有建筑在时间和空间上延续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才能给使用者一种归属感。

  当地的社会文化心理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很多元素和依据是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当地的一些原有的因素,建筑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才能使建筑自然地存在于这个场所而不是遭到环境的排斥。

  比如: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老先生就是充分挖掘了苏州园林具有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并将其提炼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建筑风格也很好的结合了当地的清雅、精妙的特点,宛如天成,整个地块看起来是非常和谐的。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是要从整体思路来考虑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与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等,进而更加客观地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建筑心理学应该根据当前的一些建筑设计主流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发掘人们对艺术欣赏的心理感知,正确的引导建筑的走向。

  参考文献:

  [1]张辉,任锋.建筑设计与建筑心理学的关系[J].中州建设,2002.

  [2]商宇航,李汀坤.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关系初探[J].城市建设:下旬,2011.

  [3]李淼,朱静.浅析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1.

  [4]陈充.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0.

  [5]王晓静,任荣.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医院建筑为例[J].工业建筑,2008.

  [6]张艳.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心理学分析―――以浦东凌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07.

  建筑设计心理学论文篇2

  浅谈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摘 要】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依据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综合性学科。要想设计出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的建筑,建筑师掌握必要的建筑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充分了解人们对建筑环境以及建筑空间的需求,以便设计出容易被人们接受且对整体环境发挥积极作用的建筑。本文就立足于建筑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建筑设计于心理学的关系,探讨了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建筑设计;影响

  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依据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综合性学科,所涉及领域不单纯地局限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态学,与环境学、建筑学也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就要求建筑师掌握必要的建筑心理学,这样才能够充分了解人们对建筑环境以及建筑空间的需求,以便设计出容易被人们接受且对整体环境发挥积极作用的建筑。笔者就对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建筑心理学的内涵

  简而言之,建筑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紧密依据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综合性学科,所涉及领域不单纯地局限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态学,与环境学、建筑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建筑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映进行分析,从而创造出适合生活以及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建筑环境。在这个整个环节中人们将现实的环境来作为刺激条件进行认知,从而对此作出反应,继而对它确定行为,最后来评价经过行为之后的建筑环境。评价的结果也就成为了心理的资料,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重要且可靠的参与依据。

  2.建筑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

  2.1建筑的强迫症

  建筑属于一种具备强迫性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建筑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及固定的场所让人视觉可达。建筑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范畴内,也就是在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建筑物,从而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要接触到的。由于建筑具备的这一特征,也就使得建筑师不同与艺术家,所建成的任何一项建筑都涵盖一定的强迫性,即强迫使用它的人去接受这项建筑。所以,建筑物呈现给人们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也就成为在建筑设计活动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从而就要求建筑师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在建筑设计活动中更准确的预计人们心理的反应。

  2.2建筑空间对心理知觉的影响

  从而就要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人的心理做出真实的判断,即从整体思路进行考虑。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往往是凭借刺激产生的,属于感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建筑空间对人产生的刺激往往是通过视觉刺激,这样就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应该从建筑的空间特性以及形态特征得到认识,立足于感觉的前提之上,对建筑空间形成个人的知觉。这正是因为人们对客观的认知属于一个整体的感受,这样就要求建筑师要在整体空间背景条件下对空间尺度定量问题进行考虑,以便创造出满足人们生理和生理需求的空间环境。

  3.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3.1建筑的形态、形式

  纵观建筑心理学,建筑环境心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视觉通过新颖、变化等刺激易对此引起关注,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以便达成视觉心理。建筑形式涵盖建筑物的体量、形状、图形、工艺质量等,这些客观的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刺激。同时要注意的是,这些是具备一定的规律,单纯地从形状来分析,这些规律有形状的构成要素、立体感、对比等。倘若对视觉环境心理理论了解后,立足于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形式的设计,以便充分表现出其美观功能,借助周围环境的衬托,从而吸引人们注意,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心理需求。

  与此同时,建筑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简单的几何形体,还是建筑群落,在人们的心中都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美学原则,比如说一排柱廊所产生的光影效益就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美。

  3.2建筑空间的尺度、布局、定位以及人际距离的设置

  就拿建筑空间尺度来讲,由于人们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从事着不同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不同的空间中占据着满足自己心里需求的空间位置。即人们立足于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满足自己行为心理的需求,从而为自己营造出较为满意的空间位置。同时人们在对自我空间位置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单纯地与周围环境具有密切关系,与其他人的活动行为也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人们在使用建筑空间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让自己属于一个视野开阔,同时又不是特别引人关注的空间位置,这样就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此外,人们在选择空间位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心理上的安全也是很有必要的。

  3.3建筑色彩

  一般而言,建筑色彩属于色彩对人们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通常,红色代表着火焰、献血,从而体现出了热情奔放的特点;蓝色代表着平静的湖水,从而体现出了平静、理智以及严肃的特点。也就是说,人们的视觉习惯于将那些类似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进行观看。色彩对人的抽象联想属于人的精神、心理以及情绪等方面的综合反应,而且与自然万物也具备密不可分的关系。

  3.4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光线

  一般而言,在一个空间场景中,光线对空间知觉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就可以借助光源来作为空间感知的调节器从而对其空间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还可以更加了解开口、空间以及光线之间的关系。由于自然光可以通过建筑物的任意一个位置进入到内部,从而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逐步变化。就拿建筑室内的空间来讲,通常室内空间是由墙面、地面以及顶棚等构成,这样墙面和顶棚间产生的间隙以及墙面和顶棚上的开口,都能够将光线引入到室内,从而开口的方式、构成室内的颜色以及光线照的角度激发出了不同的空间体现。

  总而言之,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就要求在今后的建筑设计活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中心理学产生的效应,并有机地应用在建筑活动中,以便设计出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建筑,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建筑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许鑫刚,蔡军.谈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2]彭胜利.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8).

  [3]王晓静看,任荣.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医院建筑为例[J].工业建筑,2008(S1).

  [4]梁静.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6,5.

猜你喜欢:

312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