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中等教育>

中学教师教学方面参考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基,而教师质量的高低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中学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教师教学方面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学教师教学方面参考论文篇1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意目标养成的误区与策略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但是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亦即情意目标)的培养,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思想上,尚未落实到行动中,并且在认识上尚有误区。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把情意目标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帮助学生达成情意目标,仍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棘手难题。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意目标养成的误区

  (一)片面地理解情意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历史教师在编写每一课的情意目标时,几乎都把它与“爱国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等相联系,将“情意目标教育”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除爱国主义外,对历史素材的兴趣、喜好、认同、感悟等等都属于历史情意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不能简单、狭隘地套用“是否具有爱国倾向”来作为评价情意目标的唯一依据。对学生应更多地关注他们透过历史事件所形成的独特感受和价值体验,充分尊重他们的真实感悟。

  (二)情意目标的教学流于形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颁布后,历史教师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意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其中之一教学便是不完整的。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出现了盲目追求形式,生搬硬套情意目标内容的现象。很多属于知识和能力目标领域的内容,却被硬硬生生地扣在了情意目标上。但并非任何史实都具有情意教育的价值。有的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描述,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单纯的记忆,为了了解一些过去发生的事情,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原因等类似知识点,如果非要把这些知识点与情意目标挂钩,就会混淆学生的认知和情意,降低情意目标真正的价值,违背了课程改革设立情意目标的初衷。

  (三)情意目标地养成力求立竿见影

  学生情意目标的养成,不是通过制定情意目标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通过一堂课或几堂课教师能够教出来的。它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意内化和升华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必须通过学习、体验、反思、感悟等,逐渐达成情意目标。历史教师更要有计划地、有意识地、有层次地开展教学,寓理于情,情理统一。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意目标养成的几点策略

  (一)生动形象的叙述,唤醒学生的情意

  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若要克服史实本身的枯燥感,教师就要靠语言对历史事件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来增强感染力,调动课堂气氛。在讲解史实时,教师也应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意,有鲜明的态度和饱满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情意渗透到历史事实的讲解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而不能以旁观者的态度交代历史过程。

  (二)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的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历史。因此,要想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景下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创设出具体的情境,用“移情换位”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历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刺激学生的情意。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既要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进行情意的交流;又要站在理智的更高层面,对历史事物做出评价,才能引起他们认知和情意的变化,使情意目标得到升华。

  对于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情况,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来展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都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

  (三)组织讨论与辩论,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仅仅通过教师以讲解的方式传授历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更多的听一听学生的声音,宽容他们的不同观点。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或生生之间的辩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对所学历史内容的观点和看法,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对历史的认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意态度价值观。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共鸣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将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历史情意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史料组织起来,制作成课件,更加直观地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意共鸣。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枯燥乏味的文字、图片,而是活灵活现的动态情境。

  结语

  目前历史情意目标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才能真正克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缺失和误区,将情意目标教育贯穿于历史教育始终,这是所有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每一位历史老师都有责任深刻反省日常的教学,更要不断探索、反思、实践,使它更完善,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学教师教学方面参考论文

中学教师教学方面参考论文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基,而教师质量的高低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中学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教师教学方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集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集

    中学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教师教学论

  •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参考范文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参考范文

    教师是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忠实执行者,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教师教学论文参考

  •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教育乃一个国家重要的事业,教学是始终需要完善的艺术,而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

  • 中学教师个人论文征集
    中学教师个人论文征集

    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教师个人论文征集的内

325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