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教育理论 > 有关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范文

有关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范文

  行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以研究人类心理以及行为为主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行为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浅议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应用》

  【摘 要】商务谈判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商务谈判能力的高低对商业活动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会通过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来指导商务谈判实践,可以把握谈判的主动权,抓住谈判对手的心理弱点,避免自身失误,赢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关键词】行为 心理 谈判 应用

  商务谈判是在日常生意中与公司相关利益群体就有关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目标物”进行协商谈判,最终争取达成一致的过程。在商务谈判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商务谈判是人与人相互交流和利益博弈的动态过程。行为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人的心理活动会通过一定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为此,在商务谈判中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把握商务谈判的主动权,争取商务谈判的成功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一 行为心理学的含义

  行为心理学中将行为定义为“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这一定义将行为圈定在了特定的环境下,即行为受环境影响。正因为特定的行为环境,才使行为最终得以发生。

  在学习行为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人的一切行为就发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种反射,特定的环境定位会使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潜意识的,我们无法感知到的,但它确实存在和发生着。正由于这些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的变化,引起了我们的表层现象对这种变化产生反射,使其暴露。

  行为心理学中将反射定义为“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用行为心理学的名词来说,便是“环境刺激”,环境刺激是作用于有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通俗地说便是外部环境的刺激是人们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反之,行为反应是环境刺激引起的结果。

  在环境刺激及行为反应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比如:就像是烟草进入机器被加工,进去的时候我们看见是烟草,经过中间机器的复杂加工,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是一根一根的成品香烟。中间的加工过程复杂,我们不去一一探究,但是我们可以把中间的加工过程归结于那个机器。在我们的行为反应与环境刺激的中间环节也有一个这样的加工机器,它复杂,但是却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环境刺激从这边进去,行为反应从那边出来。而这个机器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掌握它的原理,并学会操作它,便可以由果循因,或者由因循果。

  二 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心理作用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行为心理学中称内部心理过程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支配性因素。所以说,在整个从环境刺激到行为反应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既然它是中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却告诉我们“抓主要矛盾,抓重要矛盾”,现在很清楚的是,内部心理便是我们整个行为反应的重要矛盾及主要矛盾,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告诉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现在更清楚了,就是我们要把内部心理掌握住,并且加以运用。

  那么,怎么加以运用呢?运用在哪呢?本文主题是“商务谈判中的行为心理学运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运用?我认为,应该是利用对内部心理意识、潜意识的掌握,精准地解释人的行为,从而可以根据人的某些下意识小动作来推测人的内部心理,以便利用其心理,采取相应的对策,运用相应的环境刺激,使其做出我们希望其做出的行为反应。

  也就是三个步骤,(1)解释其行为,(2)预测其行为,(3)最终达到控制其行为。其实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反推及正推的数学逻辑思维过程。 将行为心理学运用在商务谈判中是非常重要的。商场如战场,虽然商务谈判的众多理论中强调双赢的重要性,但是,双赢也是有赢有输的,所谓有赢有输便是有的赢得多,有的赢得少,有的赢在关键部位,有的赢在可有可无的地方。这都是所谓的“双赢”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由于效用不同,一朵普通的菜花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金子,也许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分文不值,在一场商务谈判中,也许双方都赢得了一朵菜花,但是有的人是赢得了金子,而有的人只是赢得了一个没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双赢”背后的“潜规则”,一场商务谈判作为利益的争夺,争取到自己的最大利益很重要,简言之,我们要成为那个得到菜花等于得到金子的人,那样我们的商务谈判才算成功。

  现在有一种机器叫做测谎仪,它可以检测出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其实它的原理就是我这里所提到的行为心理学中的推理过程。直接的表述就是,测谎仪是依据人通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身心变化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就是说,有的小动作,我们不以为然,其实不然,它正是那些泄露我们心理状态和情绪的透视镜,通过一些小动作,我们便可以了解到当下个体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商务谈判中双方面对面,谈判对手的某些小动作在潜意识里他没有意识到,但是我们却可以很好地利用。比如,在日本就有很多企业使用这种泄露谈判对手心理的小动作,从而取得谈判的压倒性胜利。如:手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或者不自觉地习惯性碰触水杯,这样的小动作在行为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想要赶快逃离、离开,难耐的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这种迫不及待的情绪往往会被利用。在一次谈判中,快到中午用餐的时间,谈判依旧在进行,日本方注意到对方谈判人员表现出手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且不自觉的习惯性碰触水杯,日本方便立刻明白,对方急于结束谈判并去用餐。此时,尽管午餐已准备好,日本方却利用对方的急迫感,转而采用消磨的谈判方法,不急不躁,慢慢谈,一旦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条件,便以“那我们就慢慢谈”的话语加剧对方的急躁感,最终对方迫于自身心理情绪而答应本来不愿意答应的条件,日本方取得完胜。可见,行为心理学中这些潜意识里反射在行为上的小动作是完全可以被利用的,我们在商务谈判中,不仅要利用对方的泄密小动作,而且要注重认识到这些小动作,并利用理智将其克制,不让它泄露我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比如,多数撒谎者在撒谎期间,往往会不自觉地泄露出大量的信息:音域突然提高;面部表情尴尬、不自然;或突然无缘无故地脸红起来,额部出汗,不时眨眼;不时故意干咳;藏手掌;捂嘴巴;摸鼻子;掩嘴角;揉眼睛;捻耳垂;搔脖颈;伸衣领;说话时眼睛旁观左右,与对方的目光相接往往不足谈话时间的1/3等,这些小动作都已为国内外众多行为心理学专家研究并证实。又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女士在百货商店一边思索买与不买,一边背手弓腰踱来踱去的时候,或拿到手中反复观看的做法,实质上都是心理的个体内部心理处于动摇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冲动的缓解。这些都是可以为我们商务谈判所利用的地方。比如,在一些商务谈判中,对方不停地用手指敲击桌面,这一行为对于我们可谓是个好消息,因为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对方已经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谈判需求,只是在等待,等待我们这方的答案,这样,谈判主动权就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便可以根据谈判的进程坚持对我方有利的条件,形成两边都有“菜花”的结局,当然,那个“菜花”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是金子。

  三 结论

  商务谈判与行为心理学的联系紧密,因为人在处于情绪状态下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对方身体的某些动作、某些变化来反推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将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我们的手中。虽然商务谈判中讲究双赢,但是我们也要争取那个对于我们来说是“金子的菜花”。商务谈判如同战场实战,在这个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失误都可能会让整个“战争”毁于一旦,因此,要学会利用心理行为反射的同时,更要学会规避自身的某些行为,避免自己被对方利用而丧失谈判主动权。在法律和道德的条件下争取每一场商务谈判的胜利,争取每次的双赢都拿到金子的“菜花”,是商务谈判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2]〔美〕约瑟夫·墨菲.潜意识的力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3]〔英〕理查德·怀斯曼著.怪诞心理学(路本福译)[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4]〔英〕盖温·肯尼迪.谈判是什么.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1997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二:《个体道德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道德行为 内部状态 个人建构 预期

  论文摘要:个体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按其内部状态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个人预期理论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个体的道德行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道德教育。

  关于如何判定个体具有某种道德品质并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观点,比较流行的、默认的看法是当个体同时具备关于某种道德品质的知、情、意诸因素,并以行为的方式显现出来时,即认为该个体具备了某一道德品质。但事情并非总是这样简单。第一,道德行为主体的内部状态别人是看不见的,就是行为者本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他的道德表现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第二,做出某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不一定会被看作是有道德的,做好事被指责为虚伪的事并不鲜见。

  对某一个体是否有道德的判断过程涉及两个问题:什么是道德?判断一个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是什么?

  关于道德是什么的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本文不打算、也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对道德的界定就以日常语言中的用法为准。一般来说,道德的就是合乎规范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但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未必就是合理的。

  判断个体是否有道德的依据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做好事的人未必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也未必一定会时时刻刻做好事。古人说“志功合一”,就是说既要看表现,又要看动机。这样当然最好,可是未必实用,对个体的外部表现一看就能做出判断,可判断一个人的动机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古人所谓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看待某个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时,务必要慎重,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深人的分析。

  一、道德行为的具体分析

  按照个体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的意识状态,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两大类: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和无意识的道德行为。前者是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后者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的,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甚至事后也不一定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道德行为。其中,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按照主动性的水平又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类。主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做出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而且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的;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没有相关的意愿,是在外部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而主动的道德行为又可以按照个体的主观状态分为两种,即“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如此的复杂,道德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同样复杂。个体在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时,很可能有多种原因或动机在同时起作用。但一般而言,这些原因或动机中只有一种原因或动机起着主要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面对道德行为,我们理应探究的是:究竟是什么驱使个体做出了道德行为?或者说,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或主导动机是什么?

  无意识的道德行为由于行为主体缺乏相应的意识或察觉,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意义,一般不具备相应的、明确的道德动机。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层次的根源。我们重点探讨有意识的道德行为的内部原因。

  首先来分析两种主动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和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不仅有外在的道德表现,而且具备了适当的动机。行为者的外在表现和内部主观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其内部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行为者有较强的道德责任心和义务感,对某种行为的道德意义有深刻的了解,有较强的道德意志,并能以恰当的行为方式履行道德义务。这种道德行为是我们最希望出现的,它代表了最完善的道德品质结构,即同时具备了知、情、意、行4个因素。

  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是指个体缺乏正当的行为动机,或怀有不正当的动机,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功利性。行为者了解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也了解其意义和价值,但并不认为这种要求就是合理的,也不看重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人一般具有一种与道德要求相冲突的价值观体系。具体表现为缺乏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但不缺乏道德意志,更不缺乏道德知识。

  我们再来分析被动的道德行为。被动的道德行为是指缺乏动机、缺乏主动性,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道德行为。如在教师的压力下,不得不去参加义务劳动。这种行为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事,不得不如此。这种行为与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有些相似:二者都缺乏正当的动机。区别在于:后者有较强的动机,尽管这种动机不是正当的;而前者主要是缺乏动机,甚至连不正当的动机都没有,做出道德行为主要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为了逃避惩罚等不愉快的体验而不得不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前者是有所避,后者是有所欲。

  二、个体为什么没有做出道德行为?

  个体在从事某种道德行为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同样,个体在应该做出道德行为却没有做时也有很多的原因,细分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i,缺乏道德认知。不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经验不足的、相对年幼的个体身上,或者出现在当个体进人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经历等原因,个体不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缺乏道德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一般都明白遣德规范的要求,但对规范本身缺少信任,并不认为规范就提合理的、应当的,因而对执行规范缺乏内在的热情,不能激发相应的道德动机。缺乏道德情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个体x到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导致了价值观的冲突。比如在家庭中,假如学生受到一种自私自利的教育,那么在学校中,教I}所要求的团结互助、舍己为人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缺乏道德意志。个体既有道德认识,又有道德情感,但仍不一定会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虽然我们所知与所为之间有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ylle}r};按照流行的理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道德意志,不能把内心的道德知识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这种现象比起前两种来更为普遍,也更让人迷惑不解:明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并不怀疑其合理性、重要性,为什么偏偏做不到?换句话说,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国外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表现没有多大的一致性,更多地取决于情景〔z7 c}})。从这个角度看,个体是否做出某种道德行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

  缺乏道德意志的情况通常被称为“知而不行”,这是在现实中出现最多、最普遍的情况,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从事某种道德行为需要艰苦的努力,个体缺乏吃苦准备或习惯。比如想帮助邻居大妈,却又怕扛那沉重的煤气罐上5楼。

  第二,迫于环境压力,不敢、不好意思去做。当个体面}伙伴、团体或其他环境的压力时,会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从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周围的个体都缺乏道德修养,或者都认为某种道德行为不应该去做,个体为了维持同伙伴的关系,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想法或信念,或者虽然想做但却不敢去做,甚至可能去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

  第三,与自己当时的实际需要相冲突。当某种道德行为的实现可能损害自己的某种利益时,或可能干扰自己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时,个体有可能不会从事自己原本应该和可能从事的道德行为。

  三、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仅仅注意个体内部的原因或者外部的原因都是片面的。那么个体的道德行为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凯利(Kelly . G . A)的个人建构理论能给我们某些启示。

  凯利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之一,1955年他的《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个人建构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己经逐步完善,并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内容〔37 ( P327)如下。

  1.人是科学家。凯利认为人并不是被环境或无意识所操纵的,提出了“人是科学家”这一假设。凯利认为科学家在一生中总是不停地寻找确定性和理解,他们发展着自己的理论,以便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期,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人就像是科学家一样,都试图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澄清自己的人生。人总是在预期和控制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世界的推测,这些推测指导着我们去与人或事打交道。

  2.个人建构选择论。建构就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方式,一个建构就是人们关于某一事件的解释或表现。这种建构凯利称之为模板或样板。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一个人的假设,然后我们就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观察,再与我们的假设相对照,如果得到证实,我们就继续运用它,否则便加以修改,提出新的假设。凯利把这一过程称为模板运动,并把这种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知结构定义为建构—个人试图解释自己的经验时所使用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或一种看法。它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测现实。个人建构是个人析解或说明经验,赋予经验以意义或预言经验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人建构,都能不断地把关于经验的复杂信息纳入个人建构之中。

  这一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同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有些相似:二者都认为人的行为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都强调认知结构的辩证发展;反对机械式的决定论,重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同之处在于凯利的视野要比奥苏伯尔的大得多,他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而奥苏伯尔只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尤其是学生的学习。

  与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相比较,个人建构理论更强调个人的主动建构与选择。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即生活空间的函数。尽管这一理论注意到了主观知觉的重要作用(如’‘实在的是有影响的”),但仍有一种决定论的倾向。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的结果,这一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第二,人的道德行为是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函数,不应该过高估计某种行为的一致性。正如勒温的观点B二f(P,E),P是指人,E是指环境,用通俗的话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四7) 第三,人的道德行为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个体适应周围环境、维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或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超功利的道德行为,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利观罢了。

  四、新视角:个人预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主要由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决定。也就是说,个体是否从事某种道德行为,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预期。所谓预期就是对行为的条件、可能性、必要性等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行为的后果、意义和代价的想象和评估。如果预期的结果符合个体的利益(原则),那么个体就会采取行动,否则,就不会付诸实施。关于道德行为情景性的试验充分证明了这种预期的存在。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sl(m)利益原则包括获得物质利益,也包括获得精神利益,还包括避免各种伤害。根据个体的价值观,这种利益可以做出各种解释,比如,也许个体认为集体的利益最重要;也许个体认为个人的利益最重要;或者认为精神利益最为重要;或者认为避免受到伤害最为关键。费尔巴哈也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不仅有单独的或个人的利己主义,而且有社会的利己主义,有家庭的、集团的、公社的、爱国的利己主义。列宁也很赞同这一观点。fsl(rrs)所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个体行为预期的出发点。

  影响个体道德行为预期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如下:

  1.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用以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个性系统中最隐蔽、最有影响的动力部分,它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倾向。价值观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价值观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它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地进行的。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虽然不能用来说明个体每一次的行为表现,但个体长期的行为倾向性必定反映了他的价值观。

  2.过去的经验。个体在过去的经验中是否经验过类似的或同样的行为情景,对个体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个体倾向于重复使用过去的经验,这和心理学中的定势反应有些相似。过去的经验是个体预期的结果,重复使用这种预期的结果能使得个体不必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或评估,从而节约心理能量或空间,去从事其他的心理操作。

  3.环境压力的大小。当个体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时,很可能会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违心的事,从众现象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个体是否能克服环境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做,一方面取决于原有的价值观念的性质,如坚定性;另一方面,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构成环境的人的地位、重要性等也影响个体的选择。一般说来,组成环境的那些人物影响力越大,个体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做出违心的事来。

  4.某种行为的重要性如何。某种行为的重要性越大,后果越严重,个体越是倾向于慎重,越是倾向于遵守道德规范。这种遵守使得个体可以避免因此而来的心理负担。而对那些影响很小的事情,可能就很随便地处理了。比如在一般的公共场合,很多人乱丢废纸,就是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做与不做无关大局。假如是在高级的酒店大厅,因为事关个人教养,而且酒店管理严格,搞不好要难堪,相信这种现象基本上不会出现。

  5.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或准备状态。个体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的行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个体没有做出某种道德行为是因为个体,"}L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或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或准备状态,比如想救人,却不会游泳;想慷慨解囊,却囊中羞涩等等。

  6.需要状态。个体正处于什么样的需要状态,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当个体的需要状态和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冲突时,个体有可能根据对某种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后果的评估,或者从事道德行为,抑制自己的需要;或者采取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而违反道德规范。

  个体的预期过程大致经过3个环节:理解环境;行为预演;后果评估。

  理解环境是个人预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个体能否理解所处的环境,明确道德行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做出道德行为的先决条件。这一环节包括觉察所处的物理环境,觉察周围人的表现,对周围人行为动机的推测,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个体只有认识到环境对其道德行为的需要或要求时,才有可能做出道德行为。如果缺乏对环境的理解,尤其是缺乏对道德行为需要的认识,很可能就会“麻木不仁”。

  在理解环境的基础上,个体将对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事道德行为进行预演,包括对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后果如何的想象。

  想象中的后果出现以后,个体将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需要状态、外部环境、过去的经验等对后果进行评估,如果个体认为这种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原则,那么这种预期就会转化为行动,否则个体就可能会无动于衷,作壁上观。

  通过这一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第一,对个人的道德表现不应该有过多的奢望。个人的道德表现体现了个人的利益原则,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个人行为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也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我们应该放弃那种人性本善的传统幻想。

  第二,对个人的道德表现应该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既然每个人都是利益的主体,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想法就只能是一种罗曼蒂克的空想。能做到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非法浸占别人的利益,已经是很不错了。

  第三,高尚的道德个体的确存在,我们不应抹煞其功绩,也不能贬低其动机。但不能把这样的个体视为应当,视为普遍意义上的合理,更不能把其他的个体视为庸俗、低下。个体的道德表现之间的差异是正常的,片面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尤其是在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个人的利益缺乏最基本的保障的条件下,片面要求提高道德的境界是毫无意义的,很可能会带来虚伪的表演,进一步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堕落。我们是有过这样的历史教训的。

  第四,学校道德教育应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杜绝“假、大、空”的道德说教,努力使学生把道德要求看作内在于生活的、必须的、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高尚的道德楷模可以进人学校,但不能把他们看作标准,而只能看作一种方向、一种希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发地向他们学习、看齐。

  第五,加强法制建设,有效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可以不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从而使个人得以尽可能地超越狭隘的、眼前的利益原则,把视线投人到更广阔的团体和社会中去。

  个人预期理论是个人独特的解释、适应环境的理论,这一理论能使我们正视人类社会的道德现实,帮助我们理性地对待个体的道德表现,有助于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的建构。有些结论也许令人有些失望,但与其对人的道德表现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还不如面对现实,想想如何应对,这更为现实些。

  行为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三:《行为心理学视域下地铁出入口空间设计》

  摘要:分析了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属性特征,并探讨了乘客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特征,研究了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措施,为建立知觉的、体验的、有文化底蕴的地铁出入口空间形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铁出入口,空间体验,行为心理学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优化,地铁在城市中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它既具有通达高效的交通运输特性,而且地铁建筑本身对于城市环境和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有一定的影响。地铁出入口作为连接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媒介,除需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与周边环境进行有机融合,给行人以人文关怀。如今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旨在让建筑适应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行为去适应建筑,本文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设计问题。

  1地铁出入口的属性特征

  1.1系统性与复杂性

  1)设计建造过程的系统性。地铁出入口空间能够带给人们从地上环境到达地下环境、从亮到暗、从开敞到封闭的过程体验。城市地下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备,地铁出入口建筑也更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建造的过程中,可发现其选址、形态及承接形式形成一种标准化、模数化和程式化设计。选址原则在于带动地块经济发展、吸引客流和丰富城市空间层次感。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过渡简洁的直接敞开式、便捷舒适的地面门厅式、改善地铁周边环境的下沉广场式及附属建造式。在系统性的批量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如空间封闭、视野限制、声光热条件限制等问题。2)多种功能并存的复杂性。地铁出入口空间作为地铁内部空间对外交流的“窗口”,是综合多方面的复合形态,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种功能,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首先地铁出入口是一个移动空间,具备人流动态性,需要具备明确的疏散与指引功能,加强导向性以实现与乘客进行互动交流的目的。其次,过渡空间具备城市关联性,包括站点周围的景观、建筑、民俗和居住形态等,城市风貌与地铁出入口空间形成交互,进而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此外,地铁出入口还应体现文化空间的地域特色性,站点的内在气质取决于对于城市传统文化的承袭,是复杂的“系统性”。

  1.2功能性与文化性

  1)实现基本诉求的功能性。功能性是地铁出入口空间能够实现的具备其特质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外部形象功能、过渡功能、交通功能和环境功能。外部形象功能是地铁站在色彩、造型、风格上的外在直观表现和与所在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过渡功能既是实现空间上的过渡,也是能够帮助行人完成心理上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交通功能在于对人员的引导、聚集和疏散,具备高效性。地铁站建筑在受环境制约的同时也会改善周边的环境,故具备环境功能。2)承袭城市文明的文化性。地铁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有机载体,是在人员聚集地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流动名片。地铁出入口作为对外的通道,能够最直接展示空间互动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城市节点的文化符号,这种感染力是能引发乘客思考的隐性作用力,更是能激发乘客的场所认同感的催化剂。地铁站应增加人文关怀,让人们在潜移默化间从心理层面体会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已经融入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中。

  2乘客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特征

  2.1乘客的行为模式

  地铁出入口空间中行为习性的倾向明显,具备找近路,靠侧通行,依靠性等行为特征,受到各种应激物的消极影响。地铁出入口空间作为城市中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连接体,以环境导向作为首要及主要功能。寻找路线进入地下空间是乘客主要的行为模式。乘客在出入口空间处于沿着边缘快速移动的仓促状态,急于进入开阔视野,视觉焦点难以集中,关注点高度集中于信息导视系统,商业广告和视觉艺术难以引发人们的自发性活动。而地铁出入口的艺术表现以美化和商业作为主要功能,并没有从乘客的行为模式出发,与乘客缺少交流。不同乘客对出入口空间形式存在不同的熟悉程度,加剧了人群的流动性和聚散性。

  2.2乘客的心理需求及审美需求

  心理学中的唤醒理论认为,地铁出入口空间承接了地上和地下空间,巨大的信息量加深了环境的负荷,促进不同感觉相互加强和协同,加强了环境刺激,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表现为压抑紧张等情绪上的变化。而随着乘客的行进,空间的封闭性逐步明显,削弱了乘客与环境的互动性,加之个人空间的被侵犯,高密度会引发普遍的消极情感反应,更加剧了安全感的缺失。心理学中的城市环境体验理论认为,地铁出入口空间在迅速而专注的知觉体验中具有直接性,快速性和对判断结果正确性的坚信等特征。乘客对于整体的直觉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悟意识,能缓解消极情绪的影响,若是能具有与审美相关的情感意义,甚者具备历史的联想和文化的韵味,更能带给乘客美好的知觉体验。基于以上行为心理特征的分析,安全性,亲切感及文化认同感是乘客主要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完成乘客对此特定空间识别性和导向性为主的功能要求。以往过分追求结构的合理性和艺术的商业性导致建筑设计语言的缺失,对设计者基于乘客的行为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

  3.1实体元素的诱导表现———色彩心理学

  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首先基于色彩心理学视域下的空间表现力,乘客的认识活动从以视觉为主的感觉开始,色彩等外部信息影响着人的情绪及行进效率,确保乘客高效截取有效信息,引发乘客亲切,安全的联觉效应,弱化不断加强的封闭感。就空间表现力而言,可从形态识别、肌理变化、色彩导向、灯光设置、视线关联等角度进行设计。出入口的外部形态需具有很强的结构与个性,又需提供使用功能和精神慰藉。肌理的变化如不同行进方式铺装的变化,既可强调警示作用,又可增加空间的感染力。色彩尽量使用高明度色,在暖色或冷色明显的色彩倾向的基色上,辅以纯度较高的亮色点缀,营造出轻松明净的氛围。光环境应注重自然光的引入,通过自然信息的感知削弱封闭阴暗的负面影响,人工光源应采用暖色光。尽量使出入口与其他功能空间建立直接的视觉关联,提高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开放度,使空间相互渗透,视觉贯通易被乘客感知。如哈尔滨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以拱形元素作为主题,导向性强并巧妙引入自然光,配以镂空雕花与彩绘玻璃,含蓄而极具标识性与艺术感染力。黄白相间的暖色调清爽平静,通过铜锈转变为墨绿色,赋予地铁出入口空间历史感与变化活力,由此沟通空间,市民与城市的关系。

  3.2地域特色的文化认同———认知心理学

  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其精神内涵基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空间归属感的营造,核心在于与城市以及文化的关系。认知心理学是采纳信息加工的观点和立场对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一个城市的公共意象是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信息的共同信息。地铁出入口空间若是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引入城市环境体验,最大限度引发乘客的认同感和空间归属感。空间归属感的营造在于城市一体化设计及城市意象的把握。地铁出入口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节点,在城市体系中应具备组织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的能力,同时塑造区域入口标志和导向,力求融入城市整体景观,展现文化特色。文化性是从内容上标示出入口空间最有效的方法,增强了人们对出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改善乘客在密集人流进入封闭空间的压抑紧张情绪,带给乘客生活的诗意。如日本特有的“站前文化”,地铁出入口空间保留了传统建筑特点,如斗拱结构和浮世绘等,配以巨大的樱花树和佛像,金鲤在水池悠闲游动。与站前广场共同形成特色的文化景观,不同于地铁出入口空间给人嘈杂,单调的印象,饱含日式禅宗的传统心境。

  3.3配套设施的管理要求———功能主义心理学

  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功能主义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其细节体现于配套设施的管理要求,更好地保障空间功能性的发挥。适应和实用是功能主义心理学的中心思想,从而缓解消极心理。空间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信息导向系统设计、基础服务设施等。无障碍设计要求地铁出入口空间设置上下交通辅助设施保证行为不便者出行,同时设置防滑设施,声音提示及照明处理。数字系统结合色彩材质变化,形成完善简明的导向系统。基础服务设施可体现在为儿童服务的双层扶手的设置等。如天津地铁,色调以灰、红两色为主,黑、白两色为辅,对导向标示及疏散标示等进行了系统的设计,能清晰地为乘客的判断做出引导,同时得到情绪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安全感。4结语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形象的打造及客流的引导疏散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建筑设计大多是从物理性方面与技术性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乘客的行为心理及审美需求,应用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使设计更加人性化已然是现代设计的新方向。在对乘客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和解读后,进而尝试着构筑出更具人性化的城市人文景观,建立人与建筑的潜在互动,让地铁出入口这一空间场所更好地为城市及城市居民服务,也为人创造更好地理解空间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李梦晨.城市地铁站点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刘洋.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探讨[J].建筑知识,2016(15):136-137.

  [4]匡俊国.地铁站融入城市[D].天津:天津大学,2007.

  [5]蒲凯.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分析的铁路客站空间安全设计策略[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1.关于行为心理学的论文

2.行为心理学论文

3.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

4.有关心理护理的论文

5.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137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