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教育类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教育学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类毕业论文篇1

  建构主义理论下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也深受其影响。最明显的改变应该体现在学校教育中的教学上,包括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内容的改变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翻转课堂则是这些改变的产物之一,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翻转课堂概述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1].

  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一方面强调学习者原有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重视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

  首先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者所持有的知识观是把知识与真理看作在一定背景下才是成立的。知识与真理的确立都是主观的,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现而总结的,并不能够适用于一切情境。

  其次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更加强调学习者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社会文化及社会生活影响主观能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注重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作用。

  还有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与传统的课程观相区别。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更加强调的是培养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大力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课程内容主要以贴近学习者生活的各类问题为中心,但也并未忽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加具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使教师的角色从“领导者”、“权威”变成了“引导者”.学生从“接受者”、“附庸”变成了“主体”.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教学观中被重视起来,教师只是扮演了协助的角色。这一教学观也促成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

  最后是学生观,其主要思想是“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在新经验学习中的作用。

  (二)翻转课堂

  基于对传统“讲授-作业”模式缺失的研究,人们逐渐发现,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采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重要变革。主要表现是: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变为问题解决,教师从主体变为主导,学生从附庸变为主体。

  自此,对于新型教育的探索成果的代表---翻转课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翻转课堂,即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教育模式[2].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翻转课堂的联系

  第一,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境性,而翻转课堂是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理解知识,对知识先有自己的看法,而后通过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点又使两者不谋而合。

  第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是在一定社会生活、社会文化背景下,由教师与学习伙伴帮助获得的[3].这在翻转课堂中,体现为课上的作业答疑和问题集体讨论[4].

  第三,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建构主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转课堂中,不仅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教师也会预设与所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

  第四,对于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而言,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而翻转课堂所采取的教学设计也是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课上提问与讨论。

  第五,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这恰好与翻转课堂的课下学习与作业、课上讨论的教学模式相吻合,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学生在发挥自主性的情况下,参与讨论,更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在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这个传统课堂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发挥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参考资料的查询,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加广泛的文献资料与视频资料,课上带着学习成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参与讨论,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就深刻地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预先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将学科知识、问题情境等围绕同一主题做成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播放,通过暂停、回放等功能做笔记、反复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自由安排视频学习时间,这也能使学生在最舒适、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学习,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有,学生亦可以根据视频中学习内容找到感兴趣的部分,在互联网中自主查找相关视频资料与文献资料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这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挥。

  以上均为课下的教学内容。在课上,教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与学科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讨论或教师直接提问的形式,巩固与深化学生课前学习的知识,使知识具有了实践意义。学生也可以根据之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向老师提问或与学习伙伴讨论,从而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不但学会了学科知识,更加学会了探索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方法。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硕果累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我们就最普遍简单的一种教学模式予以探讨。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5].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由课前学习者观看教学视频、查找相关的文献、视频资料、完成针对性的课前作业,而后在课中教师要先对学习者课前的学习进行简短地测评,然后展开答疑与预设问题情境讨论,最后由学习者自身与教师共同总结与评价,教师再将评价结构反馈给学生,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举例

  由于素质教育是针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因此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修课程是研究基础教育教学的重心,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达到素质教育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以下,笔者综合了语、数、外三门主修学科的学科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基础教育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大多以听老师讲、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为主,翻转课堂模式更加注重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基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课下观看教师对于所学课文大致讲述的视频,进行自主阅读,自己体验诗文美,从而产生对文章的理解并将心得记录下来。课上大家各抒己见,交流阅读体验,老师作为交流课程的主导,负责调控课堂秩序、答疑及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增加了学生自主体验的成分,不受教师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于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数学教材很少涉及学生探索成分,大多以定义、公式列举等抽象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也就更是以单调的课上讲授---课下作业为主,学生只会答题,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去。而我们希望探索的教学模式,能更加指向学生社会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例如,可以将学科知识融合到生活问题之中,整合并制作成小视频的形式,学生在观看小视频后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得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课上,学生自主讨论各自的解决办法,说出运用的数学知识,大家交流,教师最终总结并答疑。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将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贴近学生生活,迎合了素质教育改革思想。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我国传统教育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语言教学内容多以单词、语法学习为主,很少涉及语言的运用,造成大多数学生会写不会说的语言学习困境。而笔者认为,要迎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必须从教学内容及手段入手,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将英语教学面向学生生活中的运用。教师预先将要传授的英语知识,包括单词、语法放入一定的语境,平时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情境都可以出现在小视频中。学生通过观看小视频,先学习单词、语法,再根据视频进行跟读联系。在视频中教师也可以安排需要学生进行外文阅读的内容,并将文章中的重点难点预先指明,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课上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下所学进行英语口语对话互动或交流,也可以谈谈对英语美文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控,并作课堂总结。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外语语言学习的优势,增加学习兴趣,更注重学生自身体验,使语言教学不再沉闷无趣,变得具体鲜活。

  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的研究挑战

  由于教学自身的复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些许偏差就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在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时间安排需合理。我国正在逐渐推行素质教育,致力于给中小学生减负,由于翻转课堂是需要学生用课下的时间完成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量的编排上要关注需要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不宜过多过杂。

  第二,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时代性与适用性。学科知识的编排不但要紧跟时代,更要与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大多只针对于理学学科,文史类学科却很少有人关注。因此,更应该拓宽翻转课堂的适用范围,这就需要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更加深化、细化的研究。

  第三,研究挑战也来自于硬件与技术支持。由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大多采用视频形式呈现,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等运算速度亦有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不难看出,这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无疑又加大了要求。目前,我国能够为中小学翻转课堂提供应有硬件与技术支持的地区不是多数,这也就导致翻转课堂的实践只能在少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实施。

  第四,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由于翻转课堂必须有信息化、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不但需要掌握多媒体制作与教学技术,更加需要深刻地领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方方面面。

  第五,应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与培养。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是课中教学的前提。

  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前视频观看、资料查找与完成课前作业。在实施之初,教师应能够短期内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调控。

  这也就更加说明学生自主学习之初,需要教师的短期监督,使其能够学会独立自主地完成课前任务。

  最后,教学评价方式也需要适当转变。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都要求评价不能单一,需要多元。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业评价、能力评价、道德评价、情感评价、价值观评价相结合等[6].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改革来说是可以利用的。这需要我们一方面深刻认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原理与原则,另一方面需要更加清楚地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理与挑战。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服务,从而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真正有效地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晏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27):56-58.

  [2]刘庆禹。信息技术背景下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191.

  [3]张雪莉。浅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影响[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0(12):72-73.

  [4]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保定:河北大学,2013.

  [5]张金萍。促进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力提升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111-112.

  [6]环立忠。多维·多元·多向:高中英语学业评价新视域[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27-128.

  教育类毕业论文篇2

  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文化建设实践的创新探索

  摘要:在现代远程教育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大趋势下,制度文化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迈入规范、民主、法治管理轨道的保障条件。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文化既是彰显学校品牌特色的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品位魅力的关键。“石大远程”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制度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几方面重要启示。

  关键词:远程教育;制度文化建设;创新探索

  现代远程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基于“互联网+”远程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如何使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更大实效,让公众、学生等学习者由此最大受益,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并得到社会大众的充分认可,非常关键的要素在于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和实践制度文化建设的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学院(以下简称“石大远程”学院)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通过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规范保障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还从中激发教育活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明确了制度文化建设内涵“,石大远程”学院坚持在制度文化建设实践中创新探索,总结了制度文化建设实践的几方面重要启示。

  一、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文化建设的内涵诠释

  现代远程教育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大趋势之下,它的“文化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1]。虽然文化建设其中的制度文化还远不是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全部,但它既是联结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这四大层面文化建设的桥梁纽带,又是规范保障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运行的核心环节。制度文化建设实践充分证实,它是一个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的文化体系,所包括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礼仪俗规等形式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1.制度文化建设丰富了大学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规矩,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制度文化被解释为,人们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规范体系的含义中说明,只有有制度的保障才能促进教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被定义为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有着特定的教育信息传输途径和信息资源,还有着特定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方法,更有着特定的教育管理运行机构等特征,所以说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此也丰富充实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大学文化与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教育的功能中所倡导的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并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反映了传统的大学文化与新型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两者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2. 制度文化建设适应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现代远程教育正呈现出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的态势,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决心和态度。国务院印发的推进“互联网+”行动意见、现代远程教育热点事物“慕课建设”等,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在大学制度构建、整合优化学校管理体制、营造民主管理氛围的热点方面,也正以激发办学活力为导向,以大学章程为依据,逐步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大学制度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装备、教育体制和师资等多方面内容。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意味着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的进一步扩大”[2]。当今按照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的规划蓝图,未来远程教育、未来产业教育将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最终的落点还是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与规范。

  3.制度文化建设为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制度文化是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以理念文化为引领,制度是文化和理念的载体,把制度与文化两者做到有机结合,使所倡导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深入人心,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塑造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制度文化经常处在显要的位置,可制度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并不被重视和关注。比如制度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等怪现象,导致制度不能及时建立健全与更新修善。离开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内学生的行为则无法约束,必将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学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也就无从谈起。

  二、“石大远程”学院制度文化建设实践的创新探索

  制度文化渗透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积累过程之中,它为现代远程教育迈入规范、民主、法治管理轨道,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条件,是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顺畅运转、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石大远程”学院近年来的制度文化建设实践创新探索,既是彰显学校品牌特色的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品位魅力的关键,体现了求是的科学精神、求真的探索精神和求实的奋斗精神。

  1.秉承中国石油文化传统,以制度文化建设保障办学优势特色。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石油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特殊使命,这是办学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秉承石油行业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中国石油优秀文化,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3]。“石大远程”学院按照学校确立的秉承中国石油文化传统,把传承和弘扬石油精神作为打造特色、形成风格的指导原则,在文化建设工作中,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实现了学院优势特色的发扬光大。“石大远程”学院按照学校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的要求,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显着成绩,已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最具公众满意度网络教育学院”称号。在2015年度,学院还荣获“十大热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院”称号以及“中国最具影响力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十强”称号,由此也提升并扩大了学校和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文化为规范办学起到保障作用。

  自从2007年起,“石大远程”学院就开始引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至今一直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规范各项工作,保障实现了学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始终坚持把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衔接点科学地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之中,建立健全了质量、工作流程、员工工作以及学生的各类手册,以此规范指导学院各项工作。实践证明,学院引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步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近年来“石大远程”学院还坚持“从理念到环境,从制度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的工作思路,通过持续宣贯、解读学院核心理念和各部门工作理念、建立配套的环境文化设施,理念影响下的师生员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制度文化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作用。

  3.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制度文化建设创新探索。

  “石大远程”学院坚持“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目标明确”的改革创新指导原则,先后分四步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工作:

  ①打造“目标、标准、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②在检查原有质量管理条款,逐项查缺、补漏、优化、合并及完善;

  ③将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之中;

  ④将学校、学院规章制度与长远发展目标深度契合,使制度文化和质量管理工作相辅相成,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推进制度文化建设的程序为:

  ①目标管理项目中梳理了质量方针和“石大远程”学院层面的一级目标、部门的二级指标、岗位工作的三级条款;逐项核查每层级是否分解到位?逐项核查上一级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分解落实在《质量手册》中的条款是否修改完善?

  ②优化工作标准中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形成“专业化分工、流程化运行”的工作局面;

  ③依据梳理总结情况查找、弥补不足,找出待完善点,明确相关职责、权限和工作接口;

  ④对制度、流程、规定、手册全部升级优化换代,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文化建设实践的几点启示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4]。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林林总总,有些问题不能只靠制度来解决,因为所有的管理制度都要依靠人去执行和落实,制度执行力在于人的本身。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制度文化建设也不能迷信于制度的制定而忽视精神等层面文化建设的完善。制度文化建设中,尤其需要关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重视学生需求和服务期望,制度文化建设要确立理念文化为引领,以此作为指导才能打造出“石大远程”学院品牌特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才能解决好文化落地生根问题等这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重视学生需求和服务期望。

  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全面质量管理,管理包括了质量保障和服务评价,是连贯的规章和管理体系,要求师生员工全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活动的准则和规范。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确保人才培养基本职能的有序、科学与高效。其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协调参与,持续改进和预防管理等方面。“在构建全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把握其本质要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服务期望,把追求学生满意作为远程教育学院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关注教职员工职业生涯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力求建成学生满意、社会推崇的远程教育学院,实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5]

  2.确立理念文化为引领,指导打造“石大远程”学院品牌特色。

  现代远程教育要建设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文化,要靠师生员工共同的使命、愿景和文化,达到理想、愿景的结合相统一,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价值导向相统一。“石大远程”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凝练形成理念文化体系。主要内容为:以“致力于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以人为本的远程教育服务”为使命,以“责任、创新、协作、奉献”为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和影响并举、和谐共赢,以“同心同德、追求卓越”为学院精神,凝聚人心,激励行动,成就团队,以可靠的质量保证、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周到细致的服务和追求卓越的信念,努力实现“成为学员满意、员工骄傲、社会推崇,极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开放教育学院”的美好愿景,从而展示“您的梦想,我的责任”的学院形象[6]。这一理念文化体系集中围绕办学定位和改革发展目标,重点体现在使命、形象的用语上,以此作为指导打造现代远程教育的品牌特色座右铭。该体系一经发布,便获得行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3.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解决文化落地生根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所制定的政策、制度、法规,要求都必须“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职工为本,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使制度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延续。“石大远程”学院在解决制度文化落地生根的具体问题上坚持管理重心下移,把文化建设的元素融入到最小的管理单元;坚持逐步使倡导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成为大家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坚持担负起传承理念文化和弘扬精神传统的责任和义务,达到了发挥文化建设的凝聚、教育与保障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曦.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4,(7).

  [2]袁贵仁.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N].中教网,2016-4-21.

  [3]蒋庆哲.融通行业优秀文化提升行业特色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4]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

  [5]张云祥,等.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6]张云祥,等.现代远程教育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4,(11).

教育类毕业论文

教育学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类毕业论文篇1 建构主义理论下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3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