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职业教育 >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初稿(2)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初稿(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初稿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初稿篇2

  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地位日趋重要。从当前形势出发,论述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的重要性,集中讨论如何融素质教育于中等职业教育之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作为培养面向职业领域,从事技术应用的技术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向信息化社会全面过渡的进程中,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一、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的目的,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素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可见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而且要先使其成为“社会人”。素质教育泛指一切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它没有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之分,是全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中最基础部分,贯穿于人的教育的全过程。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中,素质教育具有基础和优先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道德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学校必须走素质教育的道路,重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培养。

  另外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是职业学校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我国的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职业学校要求得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只有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靠实施素质教育占得先机,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

  (一)职业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先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其中德是第一位。也就是说,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职业技术教育更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牢固的职业道德思想,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企业和新社会的需求,在各自的岗位上才会有成果。教师作为广大学生的示范群体,应特别重视自身的师德修养,应当以优良的品德为学生提供榜样和表率,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于学生要从他们入校时起就应对他们进行勤奋学习和立志成人的教育。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扬对集体、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

  (二)职业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培养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知识的质量,是跟上未来知识发展、适应劳动职能不断变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知识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逐步提高,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到他终生享用的知识,终生学习将成为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理论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课堂教学是实施 职业素质 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职业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 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学校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多渠道增加对实验、 实习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 入,切实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要完善 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切实加强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密切与企业的 联系,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 应用和 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并经常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 经验。如果有条件可开设培养学生创业与经营能力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职业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的 心理素质教育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心理矛盾:渴望独立和依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寻求理解的矛盾;情绪上的矛盾等。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 发展规律,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出适合他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意志力,并客观地分析他们自己的学习能力、 工作能力和个性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孤僻、封闭、自卑、羞怯等社交障碍,学会礼貌、大方、诚挚的交往态度。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教育学生守信用,讲诚信,做一个表里如一讲信用的人,面对生活上的突发事件和各种危机,要有心理承受力,坚强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

  总之,在关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使其成为“社会人”,而不是“工具人”, 而且素质教育重视与否也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是否能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337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