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英美文学 >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代发表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代发表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代发表

  英美文学都是源远流长的,英美文学在今天文学史的地位是通过经历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演变而来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代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代发表篇1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提高使学生阅读英语文本的能力和语言感知力,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学生认为该门课程的专业性很强,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而教师也认为该课程缺乏铺垫和延伸,造成了教学的重重困难。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相继设置了英美文学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实践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全球化形势已经基本形成,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是现代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边缘化使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难以产生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热情。同时,在难就业的大时代背景下,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功利主义,学生更热衷于学习那些毕业后比较容易就业,与市场关联性较大的课程,比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法律英语等课程,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形同虚设、备受冷落。

  第二,学生英美文学名著的输入不够。英语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未能大量阅读英语文学原著,未能感受到英美文学与文化等人文知识的魅力.因而在高年级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中,不能真正的了解作者的内心,作品的内涵,文化的本质,甚至审美缺失,这直接导致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学生在没有作品输入的前提下,不能领会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第三,师资队伍弱小、师资力量不足。在教学实践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文化和文学知识,融汇东西方文学,而更多的英语研究者在现今的热潮下,更多的专注于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等等,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都由一名或两名教师担当,这是英美文学课程师资力量匮乏的直接表现,这不利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讨和学术交流。

  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其改革方向应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当前,国内各类高校英语专业只在高年级阶段才设置英美文学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文学课教学地位显得非常的尴尬,难以有效地培养人文素质。基于此,笔者建议从低年级就开始开设一些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赏析的课程,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输入,为英美文学课程的理论输出和鉴赏分析打基础。同时,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大胆地脱离教材,以该学科的特点为基础,对教学脉络进行重新的梳理,必要时可尝试着放弃平均分配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放在文学成就更高、影响更大的英美文学教学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对间隔较远、成就不明显的时期可适当地略过或者简单地介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讲解的模式,突出重点、精简和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引用比较文学教育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比较文学法是根据比较文学的教学模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诸多文学教学法中的一种。所谓比较文学法,就是通过比较的方式进行作品分析以达到文学教学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某一文本记忆并不深刻,但在与其他文本对照学习过程中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乔叟所著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长文本中的“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与英国艾略特的《荒原》首句“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对比教学,采取该种互文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同样是四月,不同时代的文本所表达的差异性意境。又如,英国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小说,作品人物诸多,而且各个栩栩如生,被誉为英版《红楼梦》;因此,不妨借此相互对比来实现文学教学目的,拉近学生与英美文学之间的距离。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英美文学学习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准确理解作品内涵,甚至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促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现代英美文化的内涵,可利用一些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手段,通过课件形式,给文字配上图画、声音等,利用大纲和图表的形式介绍文学流派和作者作品;利用对影视作品以及录像资料的赏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现代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能力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一种最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一些作品赏析阅读材料,在规定时间读完、组织讨论,通过谈感想、谈认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品鉴赏能力。

  结语

  本质上讲,语言是文化的传承,文学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想学好,必须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土文化。因此,要想学好英语语言,应当加强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和教学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

  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代发表篇2

  浅论微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一、英美文学课的价值与微时代的挑战

  文学一直是西方通识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而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因此,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美文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英美文学的授课力度,发挥文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成为加强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优秀外语人才和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强调文学和人文学科教学,实现英语普及化和高水平化,也有利于国际融资,提高城市形象,展示人文素养,促生经济和文化活力,建设国际性、开放式和个性化的新型城市。

  既然英美文学在英语学习、高等教育和我省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英美文学教学的功能呢?目前中国已步入多种新媒体手段爆炸的“微时代”。微博、微信等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手段,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个性的形成。新形势下的新变化为我省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各种新型媒介平台和信息交流手段探索新时期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新规律、新方法和新途径,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发挥英美文学的人文价值,实现英语学习的贯通和深入,并联系我省实际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成为时代与社会变革向英语教育者提出的急需解答的课题。

  二、微媒体时代的特征

  在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网络时代之后,中国进入了微时代,其空间范围迅速扩展,开启了全新的思想文化潮流。种种证据显示,喜爱并使用微博的群体日渐壮大,以微博为表征的新媒体手段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信息来源。高校的举措承认了微博等新信息传媒方式在新世纪文化、社会生活和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我们也有理由预测其对未来社会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将其应用于高校教学和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微时代的界定和课程需求

  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作为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微博,(全称微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用户通过手机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内字符随时随地发布和更新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个性鲜明、信息共享、交流互动等特点,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局面,随之而来的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等微文本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文化体验,推动了微时代的到来。

  时代和社会的转变向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信息膨胀、分散、瞬时性和碎片化的发生,大学本科英美文学授课模式必要性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探求微媒体时代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成为新时代对英美文学教师提出的新的需求。相关教师有必要关注运用新传媒手段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策略、课堂设计、操作途径和教学效果等问题。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学习成为不可缺少的当代教育形式和过去二十年间高等教育界所发生的最大变化,这向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者发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其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国内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英美文学电化教改的理论基础。第二,利用多媒体软件辅助文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方式、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等。第三,原声影视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引发的问题。第四,网络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上述研究显示,国内学者已充分认识到了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意义,但是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地探讨微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未出现。国内对于微时代教学手段的探讨始于2011年,主要研究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意义、局限性等问题。

  国外对于微博的研究远较国内更早也更深入。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英语微博的主题、风格等。其二,利用微博进行信息和意识形态交流的优势与危害。其三,政府、非盈利组织等对微博的利用和管理。其四,微博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上述研究显示,微博广泛作用于西方社会并引起了争议和讨论。官方、组织、个体、高校等普遍意识到了微时代的来临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西方学术界对微媒体现象的研究较国内深入、系统。对于微博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的可行性与手段等问题的探讨近年来颇受关注,但研究话题集中于政治、金融、管理等学科,以微博为手段促进传统人文学科教学的研究还未出现。

  五、微时代英美文学教学设计

  微时代的英美文学教学设计应体现多模态教学和建构主义特征。挖掘知识的多模态成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模态认知,着重培养学生的多模态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和知識建构能力。微时代英美文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1. 建立多维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力求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和学生理想的学习结果。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础与依据。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应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为依据。《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涉及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等多重方面,综合考虑具有达成度的指标体系,制定出符合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实际的执行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主义任务。

  2.创设立体式的教学环境。

  微时代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推广和流行要求任课教师学习如何运用新媒体传递方式来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的可操作性逐渐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英美文学课堂应该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这要求新型课程建立课程微博和网站。教学者应用微博、微信、QQ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环境。在实现信息网络化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进行多视角课程改革研究。

  3.创建多元化教学资源。

  在授课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之后,理应加强相关教材改革。依据当前形势和英美文学授课形式的转变,编写立体式教材和多模态文本是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针对国内主要英美文学教材忽视当代作家作品、文本关联和多模态形式的问题,研究人员应该探讨建立立体式多模态教材和资料库的可行性。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凸显英美文学的重要性、基础性、实用性和现实性等,同时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并进行相应的测评方式改革。

  4.设计多模态授课模式。

  微时代英美文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调整传统人文类学科的授課模式,以立体式和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具体方法是运用微信息传递将英美文学学习延伸到教室小课堂之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促进教师及时答疑和师生的进一步交流。运用微媒体手段加强师生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在利用微媒体手段突出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运用灵活的多模态手段挖掘文学课程的趣味性以及传统人文学科的当下价值和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和体现。在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新时代视野下的课程改革研究,充分探讨微媒体时代英美文学课程的特征、变化与作用等。

  5. 实施互动化教学评价

  微时代的知识传递具有瞬时性、丰富性和动态性的特征。针对新时代知识传递方式的变化,教学评估的需求也应适当调整。研究者充分发挥当前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利用学习的网上“课程学习中心”和“线上课程”建设,对教学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建议。例如,利用网上讨论环节,用网上讨论环节,师生双方对讨论话题生成相互评价,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对教与学质量的自我检验。利用多媒体的交流方式和微信息传递手段,形成学习过程监督、实践反思与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重点强调评价与教学环境的融合、生成性评估方法的形成和通过师生双方的反思提高和改进教学效果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微媒体是当前语境下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应用微媒体教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具有优势性和可行性。本文倡导应用微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综合运用立体论、多模态教学和建构主义等手段,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测评方式等问题进行改革,试图建立立体式和多媒体的课程模式,将课内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和课外微媒体手段、慕课建设和网络平台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方互动教学,力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应该警惕:微媒体教学不可避免会带来某些消极后果,如信息“肥大”、碎片化、肤浅化等问题。授课者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应尽量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猜你喜欢:

34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