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金融研究 > 金融危机论文

金融危机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金融危机论文

  由于金融危机具有易传染性,只要有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受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本国金融市场,随着危机的恶化,世界其他国家会被慢慢波及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危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论文范文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税务风险管理

  摘要:2008年给全世界各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金融危机,到了今天,各国的经济逐渐恢复,渡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已经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而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金融衍生工具,必须要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利用好金融衍生工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如何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当前世界经济所处的这个特殊的时期。虽然经过几年的恢复与发展,世界经济中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有了变好的趋势,但是其还没有恢复元气,不能达到经济危机爆发是所处的水平,经济复苏依然不是很稳定。这段时期正是调整世界经济的重要阶段,我们要通过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认真地反思,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使其能够恢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并在反思中找出避免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的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由于危机后各国的经济恢复的程度不同,造成国际经济的不平衡状态加剧;

  (2)经济危机造成我国的一些产业、区域、企业的不平衡加剧,政府为了维护复苏的成果调整了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3)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市场在内外因作用下经济波动性加剧;

  (4)由于没有做好经济前景的预期,实体经济生存更加困难;

  (5)为了应对危机,各国通过大印货币来救市,造成了全球性通账预期。那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要如何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深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理念

  一个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离不开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基层的员工的执行,要做好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深化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于税务风险认识,提高税务风险理念。那么,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就必须要从企业的战略发展的高处出发,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在第一章总则中也明确提出“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就应该时时关注我国的微观经济环境,根据国家税收制度的变化来制定企业的长远的管理决策目标,根据企业本身存在的管理特点来建立企业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制定出一个可行性较高、吸收好的税收政策、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使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税收风险防控方案。只要该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就一定能有效帮助企业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只要企业的领导层都能十分重视企业的税务风险的防范,在工作中做好相关的引导,整个企业的税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一个企业除了管理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广大的员工,他们才是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真正的主体,因此,企业要大力提倡广大员工有税务风险防范的意识,使税务风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企业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的税务风险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将税务风险防范观念落实到员工的日常的工作当中去,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要熟悉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能够识别、评估和应对税务风险。这就需要企业经常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以便于全面控制企业的税收风险。一个企业,只有从领导到全体员工都树立了牢固的税务风险意识,才能直接有效地避免税务风险。

  二、要构建企业税务风险应对系统

  所谓企业的税务风险应对系统指的是企业通过对企业的税务制度等进行分析之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找出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税务风险,分析这种税务风险一旦发生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些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措施,最终,在实际应用这些措施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要构建企业的税务风险应对系统,就要做好税务风险的处理工作、总结税务风险、修正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三、构建企业的相关税务风险监督机制

  除了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的税务风险流程,企业还要做好对这些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如果说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是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那么对于这些制度的有力监督才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弱点和找出管理重点的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就要依据成本效益和风险导向原则来制定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监督的具体流程,在实施中有具体的监督管理岗位进行监督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使得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合理和全面。

  四、设置专门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模式

  有些企业的涉税事项不但过多而且比较复杂,有较大的税务风险隐患,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者管理岗位来进行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当然,企业也可以在财务部门之下设立相关的税收风险管理机构,挑选一些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比较好的财务方面的管理人员,纳税申报、发票缴销、税务自查及税务评估等涉税工作都有专门的办税人员来负责。通过与这些税务工作人员进行国家的税收政策和法规研究、指导企业的各种涉税事项、进行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防控工作,避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造成不必要的一些纳税损失。

  总结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作为政府的被管理者,首先要清楚政府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的一些相关的宏观导向,充分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做好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到深化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理念、构建企业税务风险应对系统、做好企业的相关税务风险监督工作、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岗位模式,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做好企业的信息沟通工作。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要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税务机关、客户、供货商等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把握好国家的涉税信息并及时调整企业的税务工作,做好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蔚青.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税务风险管理[J].首席财务官,2010,03:88-89.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2.

  [3]周洲.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4]邓茜.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金融危机论文范文二:金融危机之后农村经济论文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产成本较高而收益低的局面依然存在

  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上升,农业生产收益仍然太低。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2013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12038.7 亿斤,比上年增长 2.1%,实现 10 年连续增产。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压低了农业生产收益。据调查,安徽无为县2013 年小麦种植成本增加,收益提高,总成本约为562 元 / 亩,小麦产值 651 元 / 亩,每亩收益仅仅90 元;玉米主产品产值为 1040.70 元,总成本是926.42元,加上政策性补贴,平均每亩收益178.61元。比 2012 年的 228.98 元减少 50.37 元,减幅为22%。种粮农民全年每亩收益共计 268.61 元。

  (二)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但食品安全堪忧

  农业丰收保障了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市场供给,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出了贡献。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这对农民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受国际纺织品需求减少的影响,棉花消费受到极大抑制,价格下跌。由于居民购买力下降,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养殖业效益持续下滑,饲料销售不旺,粮食价格不稳。为保障农民收入的增长,国家连续调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中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在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方面。虽然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也在不断改进,但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但给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冲击,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形象。

  (三)农产品贸易额继续增长,但逆差扩大

  2012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 1757.7 亿美元,同比增 12.9%。其中,出口 632.9 亿美元,同比增 4.2%;进口 1124.8 亿美元,同比增 18.6%。贸易逆差为 491.9 亿美元,同比扩大 44.2%。农产品贸易从商品结构看,主要粮食品种出口明显减少,特别是小麦、玉米出口数量减少较多,但中国仍保持粮食净出口。从地区结构看,中国农产品出口呈现出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趋势,对传统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改变了以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分散了出口市场风险。

  (四)乡村民营经济稳步发展,但增速下滑

  近年来,我国乡村民营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是,金融危机之后,乡村民营经济发展困难增加。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订单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短缺,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生产下降,销售渠道不畅。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12 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 285310 亿元,同比增 9.6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 1.3%;实现利润 16955 亿元,同比增 9.46%,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 2.18%;出口交货值 23200 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 2.13%。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村服务业的支持,积极扶持采摘园、农家乐、民俗村等休闲农业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等乡村第三产业发展,为扩大农民就业范围 , 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2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91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0.7%,比上年回落 0.7%。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427 元,同比增长 13.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6778 元,同比增长 15.4%。但在 21 个省市中,有 10 个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值超过1 万元。有 17 个省的城乡收入比超过 2 倍以上。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加上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政策的驱动,以及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消费不断升温。农村消费在社会消费中的作用正在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巨大并正在被发掘出来。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当前,广大农民抵御自然灾害与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保险没有起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此外,面对重大灾情,农田基础设施的薄弱限制了农业的抗灾能力。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减产,影响了农民增收。

  (二)农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观念陈旧,农业经营思维不能与时俱进,加之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使得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养殖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种植作物仍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较少。养殖业不能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农民习惯与传统的经营模式,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识淡薄,不愿冒风险,以至于出现一些乡村干部强制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落后造成生产性资金短缺

  由于金融机构的嫌贫爱富,必然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欠发达,农村经济发展缺少资金后盾,广大农村普遍又没有集体经济积累,而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毕竟有限,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

  (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城乡差距重要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是历史滋生的产物。这种情况带来贫富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社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消费水平的差距明显,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得不到交流,农业产业化受阻,乡村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国家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形成,社会经济就难以协调发展。

  (五)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农村市场存在着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规模偏小、配套不全等问题。一些消费性产业尚未兴起,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相对缺乏 , 信息市场、中介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人才市场的发展较城市明显滞后。个体工商户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造成大宗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供需断层,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相当多的农民只好买大件到城里,油盐酱醋找个体,日用百货赶大集。

  三、金融危机之后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

  (一)尽快形成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仅仅靠土地又不能致富。所以,要在政府承包责任制度框架内,要么将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取得财产性收入,自己去打工取得工资性收入。所以,要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所涵盖的物权内容,使之成为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进而形成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要以土地集约化经营为突破口,降低土地经营的边际成本,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土地向经营大户手中集中,在客观上要求土地能够流转。同时,还应当允许土地进入农村工业用地流转。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业土地转化将为城市用地,客观上要求缩小城乡土地出让金差距,建立合理的土地资产和收益的分配机制,保护农业土地资源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 二 ) 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

  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点,放开中小城市户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区域城镇化与大中小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小城市和县城政府要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解决农民工创业融资问题,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构建政府和民间互补,在城镇化方面共同投资的新格局。积极推动城镇安居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工的“创业梦”、“安居梦”和“城市梦”。

  (三)缩小城乡差别,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绝不是大面积拆迁、赶农民上楼。而是按照时代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升级改造,使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走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产业化通过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形成“龙头”在城镇、“龙身”在农村的“龙形”经济,促进城镇化发展。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让他们在城市扎根,成为市民。留在农村的农民要逐步发展成农场主和在农场上班的工人,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改革农地征用制度,缩小城乡土地出让价差,给予农民合理补偿。消除造成城乡隔离、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城乡之间资金、技术、物资、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城乡良性互动,形成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政策制度。

  (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基础。据调查,一般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在 10 到20 万元之间。但农村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很不发达,正常运转难以为继,办事没钱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难题。这主要受制于政策、土地、资金和自然资源。村级经济得不到发展,建设新农村,实现城镇化就没有经济基础。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新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新的亮点。

  (五)促进城市资本向农村转移

  我国政府以干部包村、三支一扶、送教下乡以及支农转移支付等不同方式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广泛动员和鼓励城市资本向农村转移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很有必要为工商企业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对于工商企业资本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应该采取财政补贴、贴息、减免税费等方式给予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的纯公益事业的捐助性投入,应给予税前列支政策激励。要鼓励和引导城市工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到农村建设工业原料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抵扣应与一般的工业企业一样,享受公平税负。

  (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

  供更多金融服务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应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增加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放。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抵押担保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大信贷资金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可采取提供财政贴息或支持贷款担保,鼓励商业银行向农业提供贷款。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放宽民间信贷政策,鼓励民间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建立可分担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每次大的经济危机发生,都会使世界经济遭到重创,而且短期内难以翻转。同时,危机中又催生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农村经济应当从传统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学发展之“机”,把应对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大范围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我们有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党的坚强领导,农村经济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金融危机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4篇

2.金融研究论文

3.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财政政策评析论文

4.金融研究论文

5.2016年金融类论文范文3篇

9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