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金融证券论文 > 银行管理 > 银行类的论文投稿

银行类的论文投稿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银行类的论文投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银行的产品、业务也不断创新。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银行类的论文投稿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银行类的论文投稿篇1

  浅析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及其创新

  一、银行保险的定义及其特点

  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通过各种一体化、程度不一的安排,提供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或服务,即银行代理销售保单是一种新兴的保险销售方式,这种方式首先兴起于法国,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与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三赢”。

  对于消费者而言,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柜面或理财中心销售保险产品,可使公司的经营成本下降,同时通过银行办理投保相关手续,可确保资金安全。另外,银行网点遍布城乡各地,消费者可随时随地购买保险产品,同时便于与家庭预算相结合,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而对银行来说,可以通过代理销售多样化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密集的网点可以提高销售并且降低成本,从而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利用银行的客户资源和信誉,再配合以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在我国,银行保险最显著的特征是银行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其次,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愈加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间业务,优化利润机制将是大势所趋,而银行保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优质中间业务,无疑会被商业银行加以有效运用。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寿险业银行保险发展较快

  在我国现阶段的各种保险产品中,寿险产品(包括年金)对银行是最具吸引力的。银行通过提供寿险和养老保险产品,不仅可以较低成本获得寿险产品积聚资金的优势、分享寿险业长期增长的好处,还可以进入利润丰厚、具有成长潜力的养老保险市场。银保合作,使寿险公司和银行均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以建行为例,2002年中国人寿1287.19亿元的保费收入中有166亿元来自银行保险;平安寿险的银行保险业务超过100亿元,占其保费收入的20%;新华人寿的银行保险增长达1200%多,甚至超过了2001年的保费总收入;而刚刚复业的太平人寿去年银行保险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其总保费收入的70%以上,2003年其银行保险收入更是超过33亿元。寿险业银行保险的日趋火爆,已向各相关方面显示出了新的迹象,即银行保险或者说银行兼业代理销售寿险正成为寿险销售中一股日渐上升的中坚力量。

  (二)我国产险业银行保险发展相对不足

  近几年来,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合作的报道不断见诸新闻媒体,大多是关于某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实现的保费额度,同比增长的比率云云。银行保险似乎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客户好像一下子都涌到银行去买保险了,给人的感觉似乎银行保险在我国已经取得完全成功,保险公司和银行实现了双赢。事实上,在我国的银行保险发展可以说是呈现一冷一热的状况,即相对于寿险业银行保险热火朝天的形势而言,产险业银行保险发展则相对不足。以辽宁省为例,据统计2002年,寿险公司占全省银行代理的市场份额为92.44%,而产险公司只占7.56%,而且在开展银行代理业务所表现出的经营理念、营销管理、人才培养、资源利用等方面还远不及寿险公司。

  三、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问题分析

  银行保险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保险公司和银行两方面都高度重视,长远规划,形成银行保险发展的战略性思路。

  (一)合作程度较浅,方式单一

  从国外的经验看,银保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润共享的关系,但现在国内大多数银行与保险公司中的财险公司之间的代理协议大多为一年期,而这种短期协议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很难保证产险公司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此外,由于银行代售产险产品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银保双方应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依赖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积极进行营销方式创新。

  (二)产品创新滞后,险种单一

  由于银行代售产品,产险公司始终没有直接与投保人接触,这就要求适合银行代售的产险产品既要形式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柜台销售,又要与银行传统业务相联系,这样不但可以对银行客户更具有吸引力,还可以调动银行进行代理的积极性。但从目前各产险公司推出的产品看,主要问题是适合于银行柜台出售的险种太少,大大限制了银保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而相反在寿险银行保险领域的平安保险、中国人寿、友邦保险等多家公司都已纷纷推出多款专供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

  (三)技术水平低下,障碍明显

  目前产险公司系统内尚没有重视开发和建立起银行代理保险售后服务网络系统,在发展银保业务方面的技术力量、软件设备等都还不足,各银行之间的技术、设备水平也参次不齐,使银保合作的创新难于在深层次上展开。维持在较高水平。代理费的差异造成银行代理人员更偏向于销售寿险产品。

  (四)激励机制不畅,缺乏动力

  虽然银行高级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在目前传统存贷业务利润不佳的情况下拓展中间业务,但是银行中层及基层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多以存款的多少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增加产险代理业务并不能增加存款,银行基层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四、我国银行保险创新转型

  鉴于银行保险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应重视银行保险的发展,深化合作程度,在管理、研发、技术、组织等各方面都重视推动银行保险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对于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定位,并加强对于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培训和强化,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发展动力。

  银行类的论文投稿篇2

  浅析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当前,我国银行业务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信贷业务已绝对的优势在整个银行业务中仍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比重。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市场监管不力、国民信誉度较低以及金融危机等问题阻碍着银行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要想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使信贷业务增加银行效益、促进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一、浅析银行信贷风险

  所谓银行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债务人由于无力清偿银行债务而出现的风险,是银行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表面看来,银行出现信贷风险好像大部分的责任在于债务人,没错,但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也是银行信贷高风险的一大原因。如果银行能够充分的利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有可能成为导致贷款损失的因素进行准确、合理的整理、分析和控制,那么银行的信贷质量将会大大提高,同时贷款的风险和损失也会降低并且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及其损失补偿的能力。

  其实,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手段,而是一种深入银行行业骨髓的理论思想和风险意识,只有把这种思想和意识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才能把信贷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管理项目中,才能自觉地提高有关管理技术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把信贷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真正的发挥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否则的话,信贷风险管理也只能流于表面,不能为控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做出贡献。

  二、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贷投放领域集中,信贷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中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使得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银行信贷投放领域比较集中,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如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而且它回报率快且高,使得许多银行把大部分的信贷都投放在房地产领域中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其实银行的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只有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更高的利息才能获得更多的贷款,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贷行为,因为它极有可能发生“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使银行信贷成为房地产领域这条线上的一只蚂蚱,一旦房地产行业发展不景气或是遇到了其他的问题,那么与之密切相关的银行信贷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大量坏账的问题,极易使银行信贷体系崩溃。

  再一个,在信贷业务中,目前我国许多银行的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要受到上级领导和营销指标的双重干扰。在兼顾风险管理和营销业绩的同时,各级银行行长往往会重视营销指标而忽视信贷风险的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质量。同时很多银行在经济上升和繁荣时期会放宽贷款的条件,如此一来企业很容易就可以获得贷款,同样的他们的资产也会有很大的价值,从而企业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银行利润也会从中相应增加;相反的当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减缓时,企业会很难获得贷款,随之资产价值也会不断下降,作为抵押品的资产会不同程度的贬值,从而导致银行利润相对降低、风险抵偿能力相对减弱。这种放贷模式会使银行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会在经济低迷时集中爆发,对银行的经营和整个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使之崩溃。

  2.风险管理制度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跟得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现在银行信贷业就是其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完善,首先使很多的信贷人专门寻找其工作程序和有关文件中的漏洞,从而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空子;很多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当前我国的国家情况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使得管理制度没有很强的可行性,只是成为了一种象征意义的存在。

  其次目前我国的信贷业务具有很长的政策链条,操作环节复杂、繁多,管理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状况,导致风险管理模式僵化且不合理,例如并没有把信贷风险管理项目列入且落实到银行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贷款的操作流程以及前、中、后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地梳理和衔接,而且贷款后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使得信贷人逾期还款的现象司空见惯,最重要的是很多银行大多都只重视贷款前对资产规模的调查,很少有人去注重贷款后的监控工作以及信贷质量。

  不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让工作人员很难去识别银行营销项目和风险管理项目,这也就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和处理,也不能合理测量和全面把握信贷风险状况。同时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银行对信贷政策的及时调整。经济繁荣时不需细表,对信贷政策一年一检就可以了。但是在经济低迷时它的形势和信贷风险是千变万化的,如果银行对信贷政策没有足够的灵敏度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那么银行未来的生存和经营发展将会遭受很大的威胁和影响。

  3.管理人员能力欠缺,管理手段较落后

  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风险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银行大多使用aaa、AA、A、BBB四个等级来对信贷客户进行信誉等级评价,并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评价方法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得因评级方法太过宽泛而不能准确的估算信贷客户的违约概率。同时,国内的贷款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抵押贷款的物品都被严重高估了其价值,而且许多的信贷人在得知抵押物品贬值后都拒绝清偿贷款,这种情况在无形中导致了银行资产的外流。再一个,很多银行中的信贷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过硬,而且他们也不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以上种种都导致风险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理信贷风险,降低了银行信贷服务质量。同时多年来的经济上升使银行的很多工作人员只注重放贷、也只知道如何放贷,而不知道退出信贷,其中包括如何退、什么时间退、退额多少等等。因此当经济下行低迷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风险形成、累积,最终爆发而无计可施。并且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押品文化,使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对押品过度的信任和依赖,导致他们忽视了对贷款企业经营情况的监管和掌控,以至于他们错误地判断银行信贷风险,无形中为银行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1.优化信贷组织结构

  加大对信贷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银行管理层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从而起到领导带头的作用,联系本银行的实际情况,优化银行信贷业务结构,从而避免“篮子毁了,所有鸡蛋也毁了”问题的发生。其次,可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信贷工作者不再都青睐于某一行业的信贷业务,从而为优化信贷组织结构做出贡献。同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把信贷风险管理的职责明确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岗位、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做到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注意并重视把贷款和审计分离开来,以保证审计不受太多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审计的公正性以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如果银行规模比较大,最好设立专门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使银行信贷风险更好地被评估、防范和处理,以更好地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可以通过贷前调查、贷中审查以及贷后检查三个方面来开展完善工作。

  首先,根据我国国情和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信贷操作手册、管理人员的行为规则以及纪律守则,使工作人员在开展信贷工作时有据可依,从而达到规范信贷工作程序的目的。根据客户以往的失信情况以及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客户失信的惩罚机制以及追究机制,使客户具有失信危机意识,从而促使其提高信誉水平。在贷前,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及时有效地调查、收集信贷人的信誉状况及其资产经营情况,并表明和确认信贷的各种事由,从而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

  其次,在发放信贷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来开展信贷工作,落实审贷分离,把申带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以防止信贷风险发生后的追还。同时重视信贷风险的检查和监督,把前台的业务经营和后台的业务符合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第二线,把具有独立性的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作为第三道防线,从而有效避免操作程序不当和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总之在发放信贷时,一定要有合理、严格的模式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最后,在信贷发放后,对信贷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调查,包括其资产经营情况、账户往来变动以及关键人物调动等问题,从而使信贷人的具体情况处于全程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以便检查其是否有无法按期清偿贷款以及违约征兆等情况,好以此为依据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的把信贷风险和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信贷信息管理体系和构建风险度量模型,以提高信贷损失率的准确度和贷款定价的合理性,同时建立贷款损失、赔付率以及预期违约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分析、判断非预期损失,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防范信贷风险。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以及银行的实际情况引入并逐渐完善十级风险评级系统,把信贷人的信誉情况进行细致的划分,从而准确的估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同时银行的发展计划招募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或定期对在岗的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从而让他们能及时、准确、有效地识别、发现、防范和处理信贷风险。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习和了解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提高其沟通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信贷客户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信贷风险管理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项最常规、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整个银行的运行效率并增强其综合竞争实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银行的实际情况,优化信贷组织结构、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信贷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334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