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格式模板>

2000字的课程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课程论文格式模板有好多种,其中最标准的是怎么样的呢?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仅供参考!

  2000字课程论文格式模板篇1:《矿业经济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摘要 探讨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经验,包括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青年教师培养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精品课程;矿业经济学;建设经验;教学研究

  0 引言

  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设置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中南矿冶学院招收“矿区开采与经营”本科生,开设矿山经营管理课程。此后,陆续开设“矿山经济管理”、“矿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矿山可行性研究”等相关课程。至1990年,正式设立“矿业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课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的配备、教育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实践教学的配套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及成果。2005年,《矿业经济高级教程》列入湖南21世纪教材建设立项;2006年,《矿业经济学》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矿业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1 教材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教材立足现实,对矿产资源法及相关的资源法律作了全面的解释,使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今后在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教材在资源经营、市场化运作及法律体系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供的案例全部是实际的矿山管理实例。

  教材的编排参考了美国资源经济学方面的教材体系,但内容完全采用国内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材料。教材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矿产资源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方向,首次从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形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进。

  教材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矿产资源法律体系;(2)对目前国内急需的矿业权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给出了实际的计算例子和练习;(3)对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和制度进行了论述;(4)教材涉及了矿产资源开发部署、矿业投资方向、攻关方向等全局性的问题;(5)教材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资源供求关系、资源稀缺观念和意识、资源利用的生态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论述。

  2 教学条件建设

  2.1教材使用与建设

  1989年以来,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教学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和讲义。先后出版了《矿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矿业经济学讲义》、《矿业经济学高级教程》、《资源评估学》、《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矿业经济学》等教材。

  2.2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扩充性资料

  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以下简称本学科)特别注重丰富教学资料。现已购买国内外有关参考书籍200余册:订购了矿业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类杂志10余种,供师生参考查阅;编写了《矿业经济学习题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习题库》等扩充性资料,供学生课后练习和自学。

  2.3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着产学研结合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实践性教学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的不同,可选择在学院数字矿山实验室进行,或直接到有色行业生产现场进行考察。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方面结合矿山实例进行案例分析,以便加强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矿床地质经济评价案例;矿山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采矿权评估案例分析;探矿权评价案例分析;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案例分析;矿业投资风险分析案例分析;矿业政策制定案例分析;矿山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2.4网络教学环境

  中南大学数字图书馆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供师生免费使用。矿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全部材料(含多媒体教学与学习网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等)均已经做成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软件挂在了校园网上,供师生学习。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课程组通过教学过程6大要素(讲课、案例讨论、作业、辅导、考试和科研实践)来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1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是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矿业经济知识体系和内容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讲授、讨论课、习题课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矿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新的矿业经济理论,引入新的知识、定理和规律,同时通过介绍资源科学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讨论课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增强师生的互动,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了解学生对矿业经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在概念上的理解错误以便及时纠正。通过习题课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适当加大习题的难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自学与讨论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经历“学会一会学”的过程,会学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内容首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指定的内容,同时要求写出自学部分的读书报告;部分难度在学生自学能力范围以内的章节则要求一些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写出电子教案,在课堂上用15分钟左右进行讲授,这种让学生互教的方式,可强化培养学生自学、表达、电子教案开发等多项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3作业和辅导

  学习必须全方位、多途径地获取知识,而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本学科采取以下多种方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以适应科学素质教育之需。(1)开辟“资源科学前沿”专题论文竞赛;(2)举办矿业经济讲座。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直接向学生介绍矿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等延伸性知识,使学生及时了解矿业经济学当前进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开设《资源评估学》文化素质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素质选修课,专门介绍资源评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开展论文写作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论文写作,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竞赛也可以发现优秀人才,从而保证资源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辅导除安排常规答疑外,还在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中增加了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重点难点指导、名词概念解释等内容,并将教学课件与课程学习等内容纳入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中。

  3.4考试手段

  考试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本学科采用考试和论文写作自由选择的方式,改变传统闭卷考试定成绩的模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全面测试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采取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写作与考试相结合,在考试中专门加入能力测试题,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矿业经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按照正式发表论文的格式书写,这样不仅能测试矿业经济知识,同时强化了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对矿业经济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5教研及教改成果

  1)教学内容现代化。遵循基础知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并重的原则,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将教学内容向资源经济学前沿延伸;既重视矿业经济知识的教学,又注重矿山管理方法的传授。

  2)教学手段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条件。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并开发了多套教学软件,包括矿业经济学电子教案、矿业经济资源库、矿业经济案例讨论、矿山管理咨询论坛等。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网上矿业经济教学平台,能在网上实现矿业经济教学全过程。开发了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矿业经济电子教材、资源经济网络资料库、矿业经济辅导与答疑、矿山管理咨询平台、矿业经济电子作业等。

  4)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实现,使得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需要探索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提出了多媒体只是代替书写黑板的工具,教师仍要充分发挥原有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别是不能成为多媒体课堂的配音员,要扬长避短,逐渐形成重点难点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5)加强地矿学科中矿业经济相关学科整合。矿业经济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系统优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学科始终坚持矿业经济课与资产评估课的有效整合,矿业经济与资源经济学、矿山设计原理等基础课程的有效整合,既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又避免课程间的相互重叠。

  6)引入国外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为了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本科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从2002年起,本学科就开展了矿产资源评估双语教学。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都在国外著名高校接受过1年左右的专门学习,其外语水平高,双语教学效果好,目前已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受到学生欢迎。

  3.6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实践的创新手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面上的理论知识,学会理论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教研组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将所有上课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科研任务,并且督促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任务的质量作为评判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他们做好自己工作的动力。随着资料调研及研究工作的深入,他们通过碰到难题并将其解决的方式,对课题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更加广泛地去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研究进展。比如,本学院有一个矿山投资评价专家系统方面的课题,通过该课题的开展,学生梳理了详细的矿山(包括地、采、选,且按不同采矿方法分类)建设投资估算报表指标,建立了完善的生产成本报表细项,掌握了通过上述基础报表如何生成矿业投资财务分析报表以及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及方案经济比选等经济分析手段。可以说,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手段,基本上掌握了矿山技经评价及投资评价的基本流程,更好地了解了现场的专业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今后的就业竞争实力并扩展其发展空间。

  4 青年教师培养

  1)安排青年教师进修矿业经济学高级课程。只懂一门课的教师是讲不好这门课的,只有熟悉矿业经济学的全部内容,才能自如地“从一桶水中倒出一杯水”。安排年轻教师进修资源经济学高级课程,如硕士生的《高级矿业经济学》,博士生的《高级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估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

  2)鼓励青年教师承担与教学课程方向一致的科研项目。《矿业经济学》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必须在应用中加以发展。这就要求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同时参加科研工作,才能讲好课,建设好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课程教学组的青年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并完成了许多科研项目。在资源评估、矿业经济与系统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前沿研究水平的论文。

  3)鼓励青年教师同时讲授其它相关课程。《矿业经济学》是矿业工程和资源经济的结合,是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作为主讲《矿业经济学》的教师,同时适当地讲授其它相关课程,对于教好矿业经济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组的青年教师都曾经讲授过其它多门课程。

  4)鼓励和安排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学院的多名青年教师曾经到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大学进行过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5 课程教学效果及评价

  矿业经济学课程在培养采矿工业高级管理人才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在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先后出现了多位出色的矿业经济学专家,在他们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保证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任重要职务的高级矿业经济管理人才,逐步从采矿工程硕士点矿业经济与系统工程方向,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并在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校内外专家对于本课程的一致评价为:(1)教材内容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矿业经济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编排结构、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富有特点。教材配备了大量的案例和思考练习题,突破了传统矿业经济管理教材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案例和习题训练的模式。这些内容在国内同类型教材中是不多见的,对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该课程由一系列教学环节构成,主要有课堂讲授、作业练习、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等,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网站提供的教学文件,完整地反映了该课程各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和要求,特色鲜明,体现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设的成果。

  根据十个评教指标,在学生中对矿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其优良率大多在95%以上。

  通过课程建设,学生选修该课程的积极性大为提高。由于采矿专业是个工科专业,过去学生大都偏重于一些工程技术类课程,普遍认为“矿业经济学”只是一门辅助性的课程,不是很重视。但随着现代经济的越来越精细化,在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这个背景下,开发矿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趁着这个机会,中南大学抓紧“矿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努力将最新的经济学进展与矿山行业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战略眼光。因此,该门课程的选修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通过该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的学科建设,中南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经济又熟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毕业后在相关工作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有些学生在一些大型央企从事矿业投资评价的工作,帮助企业完成了众多矿山的收购工作;有一部分学生在相关设计单位从事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很多已成为该模块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有些学生则在学校、研究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另外有些学生则从技术岗位走向了管理岗位,担当了重要的经济管理角色。可以说,“矿业经济学”这门课程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0字的课程论文格式模板篇2:《浅谈应用地球物理矿业类课程》

  摘要:应用地球物理是矿业类高校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随着煤炭系统对物探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的培养更加适应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内容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对于矿业类高校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应用地球物理;物探;矿业;教学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是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以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它利用物理学的力学、电学、磁学、热学等方面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内部各部分的物理条件、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达到认识地球,借以实现地质勘查和找矿目标,减少地质灾害。

  对于河南理工大学等以煤炭资源为主要主导的矿业类高校来说,本科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到煤炭系统工作,如何合理地设置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学生以后所从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应用地球物理课程现状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物质基础及地球物理场的基本概念;二是应用地球物理分析的正演方法;三是应用地球物理的各类勘探方法和应用,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放射性勘探等。其中,第一、二部分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课程讲授的重点。

  由于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庞杂、知识面广、理论公式繁琐、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难度偏大,抓不住重点,难以理解地球物理概念。这已经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对人才的要求。一个完整、合理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应该同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既能传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科学理论体系,又要顾及生产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工作后能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并能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够解决生产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我校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主要面临如下的实际问题:

  (1)课程内容相对陈旧。21世纪以来,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例如物探数据处理技术早已融合了现代信号处理的思想、概念和方法。而课堂上讲授的仍是传统数据处理内容,且部分技术方法已经被生产单位所抛弃,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知识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2)基础课程开设偏少,导致应用地球物理概念理解困难。应用地球物理具有广泛的理论体系,涉及到数学、物理、电子、信号等领域。如果学生之前没有学过这些基础课程,在听课时,对应用地球物理课本中出现的理论公式难以段时间内消化,造成学习的困难。

  (3)计算机技术对于应用地球物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现代地球物理处理技术,更是离不开计算机。例如目前绝大多数地球物理处理软件都是基于UNIX或LINUX平台,而学生普遍缺乏该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单位发展需求脱节。

  (4)实验课对于学生提高应用地球物理的感性认识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球物理课来说,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深入理解。而目前实验教学大多属于观察、验证性类型,缺少实际地区的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训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二、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应用地球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想法。

  (1)作为以煤炭为主导的矿业类高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大多进入到煤炭系统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充分考虑煤矿企业对物探技术的需求。如增强地震勘探在解决煤田构造方面的内容,以及电法勘探对煤矿富水区和采空区的探测内容,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2)由于课时有限,而应用地球物理覆盖的物探专业知识领域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所取舍对。对于应用面较窄的放射性勘探、地热勘探等可作为课余了解内容,而探测效果明显的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需要详细讲解。

  (3)课程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保持行业先进性。在保留传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讲解。将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重视应用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模拟。地球物理正演模拟是反演的基础,通过正演模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避免空洞的公式推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球物理的概念。同时,还能增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让学生自己上机进行运算模拟,提高对正演模型的理解。

  三、结语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对于资源勘查、地质等本科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作为培养人才的矿业类高等院校,应注重学科发展的动向,保持与实际生产密切结合,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为培养新世纪人才不断努力。

  应用地球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对学生认知地球物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把课本上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赖旭龙,金振民,国外地质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平松,刘盛东.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施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4):97-99

  [3]孙爱群,牛树银.探索教学方法、讲究授课艺术[J].中国地质教育,2006,(3):43-45

  [4]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636-642

  2000字课程论文格式模板篇3:《浅谈高层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层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设计入手,然后着重分析高层建筑中的总体设计,然后再对高层建筑分类设计进行分析,同时在表述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要点;总体设计;分析设计;安全设计

  一、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中的整体设计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建筑技术不断地在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结构或者说是外部及内部设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高层建筑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高层建筑的优良的建筑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物质发展,而高层建筑美轮美奂的建筑设计又代表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所以在高层建筑中,重视其建筑设计已经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首先体现在它的整体设计中。

  1.下部分裙房的多样化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底部的公共用房或者说是附属用房的占地面积往往超出了高层建筑的上部楼房,底部的这种设计,在建筑学上被称作裙房设计。在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中,下部分裙房设计虽然对整个城市建筑的影响并不大,但裙房设计对街道的宽敞度及人性化空间的创设影响比较大。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裙房的设计与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并不相同,在立面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说裙房的设计比较细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多样化来,以免显得过于苍白。

  下部分裙房的分类主要为基座式裙房和分离式裙房。基座式裙房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框架、框筒等,使得高层建筑的公共用房集中在底部,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点,既可以保障裙房有更多的建筑面积,又可以保障高层建筑与毗邻的建筑有一定的防火或者防遮阳等安全距离,还可以使得高层建筑的设计与临街的风景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

  分离式裙房主要是在地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会选用的一种裙房设计,所谓分离式裙房主要是将高层建筑的主体建筑群与裙房实现完全分离,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通过连接体来实现相联系,形式分离式的组合。分离式裙房的设计,可以有效地丰富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的搭配,还可以保障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不比发生某种必须的关联,保障各自功能的实现。

  2.下部分裙房的人性化设计

  裙房是高层建筑中与城市环境结合最紧密部分,对高层建筑的下部分裙房设计,还应该体现人性化的处理。因为下部分裙房设计对于市民来说,是最直观的视觉内容,也是市民视线可及的范围,裙房的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市民感觉到城市化气息,同时下部分裙房设计的人性化,可以让市民感受到街道的布局。虽然下部分裙房设计的人性化对于高层建筑的生态节能,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但却可以反映出高层建筑的设计风格,也是比较重要的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另外,裙房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丰富高层建筑中居民的情绪,消除高层住户的高空紧张感,高层居民在俯瞰楼下街道时,可通过丰富的裙房设计来提升环境的亲切感。

  3.巧妙处理搭楼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过程中,还应该着重地巧妙地处理好搭楼设计,这样通过巧妙的处理,可以使林立的高层建筑体现出层次感和丰富的空间感来。一般的搭楼设计,往往在比邻高层建筑物的设计上,让多个建筑物合作呈现出一个画面来,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二、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对高层建筑分类设计的一些处理,来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高层建筑的分类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底层入口设计、建筑围护设计、服务设施设计等。

  1.高层建筑的底层入口

  高层建筑的底层入口设计是分类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在设计中也是要求比较多的建筑分类设计。底层入口的方向要避免处在当地冬季风向的迎风面上;底层入口设计还应该适当的架空处理,因为南方气温炎热,雨水较多,适当架空有助于通风和防潮;底层入口设计在门帘上,可以设置一定的防雨防雪装置,同时保障雨水下流或者雪水融化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留到地面上,而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出入。

  2.高层建筑的建筑围护

  高层建筑因建筑物多高,在高层建筑上居住或者办公的人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在高层建筑中要尤其注意建筑围护的安装与设计,在高层公共平台或者阳台的设计上,要加强安全防护工作,阳台的设计要采用闭合的方式,减少居民与户外环境的接触面积,在阳台上增加一定的回笼装置。同时高层的窗户,由于越往高风越大,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要避免采用开合式的窗户,而应该采用推拉方式的,这样既可以方便居民擦拭玻璃,还可以减少高空坠物的风险。

  3.高层服务设施的设计

  高层建筑因为居住或者办公的人员比较多,因此应该充分考虑构建合适的服务设施。在高层建筑物的大厅入口处,设置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在高层建筑的大厅里还应该设计一些便民措施,天气预报屏幕、收发信件的邮箱、公共雨伞、休息的座位等。在高层建筑物外,还应该根据小区的布局,合理设置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处等。

  三、总结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分析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方案,然后再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注重分类建筑设计,最后处理好一些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在进行整体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裙房的多样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同时巧妙处理搭楼设计,在多样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建筑物的布局、裙房相邻街道等综合考量,然后根据设计方案选择不同的设计,比如基座式裙房和分离式裙房等,然后再根据这些条件和情形,选择不同的设计,以保证多样化设计不突兀,又能与整体的布局搭配和谐,而在人性化设计层面上,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尤其对于裙房来说,这些底层建筑是与居民直接接触的建筑物,也是居民视线范围内的建筑物,因此裙房的设计要体现人性化,既能够方便陈设一些便民措施,又能从精神层面让居民感受到城市的生活气息。在分类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分布来考量高层建筑的局部设计。主要的局部设计主要集中在底层入口、建筑围护和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对于底层入口的设计,要考虑到地形、气候与环境等因素,在满足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体现出服务的意识。而在建筑围护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给居民带来的恐惧感,因此在设计中要尽可能消除居民的高空恐惧感,而在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当然需要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居住或者办公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丰富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09,(01);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3]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

  [4]刘勇,马腾飞,宓学民,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致富向导,2009,(10).


猜你喜欢:

1.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

2.3000字手写论文格式模板

3.2017年毕业论文格式字体要求

4.1500字论文格式模板

5.1000字论文格式模板

207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