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华谊兄弟筹资管理论文(2)

华谊兄弟筹资管理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华谊兄弟筹资管理论文

  华谊兄弟筹资管理论文篇二

  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研究

  [提要]筹资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企业筹资风险,然后从内外因两方面详细地分析筹资风险的成因,最后探讨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策略。

  关键词:筹资风险;成因;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企业筹资风险的管理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8日

  面临着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筹资经营的同时也产生了与此相对的筹资风险,此时如果缺乏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管理能力,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导致引发财务危机。所以,企业有必要正确识别筹资风险,并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防止筹资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提高筹资效率。

  一、企业筹资风险的定义

  企业筹资风险,即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因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企业可能面临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的风险。这些因素既有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有企业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

  二、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筹资风险按照分析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本文从筹资风险的受控与否来考虑,将其分为企业可以控制的内部风险和不受企业控制的外部风险。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诱发企业筹资风险。

  (一)企业筹资内部风险因素

  1、负债筹资风险。负债筹资又称借入资金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因为到期要归还其本金和利息,所以负债筹资还是有代价和风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负债的筹资规模。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就会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财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同时,负债比例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也越大,股东收益变化幅度也随之增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

  (2)负债的期限结构。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相对比例。企业可能存在多种债务,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当,会给企业造成较大到期偿债的压力,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

  (3)负债的利息率。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要承担的利息费用的支出就越多,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也影响着股东的收益,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股东收益所受影响就越大。

  (4)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是由不同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而形成的,不同的筹资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收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筹资风险。通常企业的资本结构由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比例关系即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一般以资产负债率或产权比率来表示。在财务杠杆作用下,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2、权益筹资风险。权益筹资又称股票筹资,是指以发行股票支付股息的方式筹集资金,涉及到股票发行种类、规模、方式、价格、时机、承销机构的选择,如若决策不当,不仅筹集到目标资金的可能性减小,还会给企业造成经营成果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股票发行规模。股票发行的规模就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所筹集资金的数量,该数额的大小决定着企业今后的资本结构、经营风险和筹资成本。如果股票发行数量不当,不但会影响着公司控制权的变化,出现被迫改变经营目标或者被收购的风险等,而且还会改变股东的收益水平,进而影响到股价,影响企业的继续筹资。

  (2)股票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价格包括面值、折价和溢价三种,如果发行价格定的合理,既易于推销,又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反之,则会带来筹资风险。

  (3)股票发行时机。选择股票发行时机应综合考虑股市行情、社会经济阶段、银行利率水平,使筹资成本最低、承担风险最小、筹资收益最大。正确的时机选择应在国家经济政策宽松、经济繁荣、银行利率水平较高、股市交易活跃、价格上涨的时期发行股票。反之,发行股票会面临筹资困难,影响发行计划的顺利实现。

  (4)股票发行方式与证券承销机构的选择。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公开发行股票时应当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因此,企业选择采用包销还是代销的发行方式上面临的风险不同,同时还受到证券承销机构自身资本实力、销售网络、员工素质的影响,直接影响发行成本和筹资效果。

  3、其他内部风险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它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额或利润率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完全用股本筹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负担。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筹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当,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为零,而且还需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导致企业丧失偿债能力,将被迫宣告破产。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现金流入量反映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企业潜在偿债能力。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货币资金)偿还。能否按照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若企业没有及时足额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当企业资产整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

  (3)投资项目及其收益能力。投资项目的收益能力是指企业所筹集资金的投入产出能力。当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时,企业才会有利可图。反之,则应改善对外投资结构或者更换投资项目。   (4)监管风险。企业筹资活动监管不严,筹资风险预测与分析机制缺失,规避筹资风险能力弱,且存在私利行为。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整体上缺乏完善有效的监管体制,出现不合法的行为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惩罚。企业也未建立健全的筹资管理制度,对所筹资金用途、应收账款回款、资金风险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考核都是不太规范的,无形中又加大了筹资风险。

  (二)企业筹资外部风险包括下列因素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指由于东道国或投资所在国国内政治环境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发生改变而给外国企业或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政治环境往往能影响经济环境。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筹资风险的经济因素发生变动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有宏观经济状况影响下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金融危机爆发、新的经济改革措施的出台与实施等。

  3、法律政策。法律政策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政策的变动而给企业筹资活动带来的风险,相关法律政策的变动往往给企业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使企业筹资承受一定的风险。

  4、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波动,如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筹资规模越大,债务利息因利率变动的影响也就越大,相应筹资风险也增大。企业倘若筹借外币,还可能面临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三、企业筹资风险防控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筹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借鉴已有经验,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建立和完善筹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以控制筹资成本和降低筹资风险为目标,通过财务预算科学预计筹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建立切实可行的筹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执行力度,提高企业对筹资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建立和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办法,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对涉及筹资活动的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变量进行筹资风险分类和识别,及时地对筹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强化经营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将防范筹资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防范风险。

  (四)加强经营管理者的水平,全面提高理财人员素质。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筹资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水平,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化解风险。与此同时,企业应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的财会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五)努力实现科学的筹资决策。企业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筹资决策机制,降低筹资风险。筹资决策在筹资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做好筹资决策可行性研究,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将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限度,使筹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正面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筹资风险以内,使得企业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之间进行权衡,确定一种最优筹资方案,使风险收益相均衡,风险规模适度,筹资成本最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七)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既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又要提高资产质量,保持资产流动性不低于警戒水平,确保企业偿债能力。

  (八)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长短期筹资各有其优劣之处,筹措短期借款,成本低、弹性大、风险大;而长期借款成本则与之相反。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经济形势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筹资方法,合理安排两种筹资方式的比例,做好债务资金的来源与资金运营期的合理搭配,减少筹资风险,提高资本收益率。

  (九)选择科学的筹资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长期筹资战略规划,选择不同方式筹集资金,形成多渠道、多方式、多种类的筹资格局,减低财务风险。

  (十)重视由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企业应加强对宏观金融形势的分析研究,根据利率、汇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制定利率、汇率的管理策略,做出合理的筹资安排,减少筹资成本,确保企业利润,规避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十一)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加强资金预算控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加强流动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的动态管理,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做到债务期限和周期与经营周期相匹配,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确保投资收益,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

  总之,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筹资风险。因此,企业要正确分析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同时更要积极探讨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对策,使企业既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又能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贞宁,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

  [2]王永梅,论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J],当代经济,2012,1

  [3]李艳,我国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

  
看了“华谊兄弟筹资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华谊兄弟财务管理论文

2.华谊兄弟财务管理论文(2)

3.光线传媒财务管理论文

4.筹资管理论文2000字(2)

5.筹资管理论文好写(2)

272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