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一直是国内外基础教育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具有母语教育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建立师生之间交流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方式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让学生独立寻找答案,学会仔细分析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的引导,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使其能力得到发展,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能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解读与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在学习中去主动构建各种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单纯的接受知识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结构,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更是很难把握,就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价值观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不仅如此,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依靠自身的主观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真正感觉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究,这样才能对教师讲解的知识更快理解和消化。

  2.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还处于思维拓展的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效提高,在这个阶段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启发式教学抓住了这一特点,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问一些不同形式的问题,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能够实现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达到课堂师生互动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启发式教学还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老师单项授课学生听课转变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讲课的方式传达给老师或是更多的同学,通过交流实现学生的主动权,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4.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虽然课本内容相当丰富,但有时候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启发式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特殊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语文充满好奇心,在对语文的学习中发现以前不知道的问题,从而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分析式教学法

  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提前布置案例给学生让他们认真阅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和互动。所使用的案例不能是为讲道理而编出来的某些故事,而是基于某种事实而编写的文章,能够达到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案例。这样的案例经过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通过《春》这篇文章,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特点。老师将任务交代下去之后,学生开始阅读和讨论,找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的,每一个方面分别描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在写景的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通过探讨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从而归纳整理同一类型文章的知识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也能够使他们学会修辞手法的应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情景式教学法

  教师根据文章所描述的情景精心设计相应的投影画面,引入情景,再加以生动的文字表述,借助一些有声阅读器进一步渲染气氛,化静景为动景,化虚景为实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带动深入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深层的领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多媒体演示教学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采用多媒体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动态性、信息丰富等特点,让学生深刻了解所学习的文章背景等。比如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关《红楼梦》的文章,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片段中的电视剧情节,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出处和背景,更好的对文章中的内容加深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空间和时间,能更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某一具体化的教学方法,它是渗透于整个教学全过程的,从而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二: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

  论文摘 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和课堂教学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理想的人格目标,领悟人生意义。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实质上是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综合发展,它包括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即人格。非理性因素是人的发展的催化剂和激素。”

  教会学生做人,就是对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情操等方面引导,这也是人格教育的含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教育应当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完善德育和加强素质教育等角度来看,人格教育理应受到重视。

  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语文教师的影响和课堂教学的渗透结合在一起,德育教育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语文教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力军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古老的师训直到现在仍被世人所认同。语文教师是学生活生生的人格教科书,凭借师生交流和交往中所外化出来的人格魅力自然而然地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人格感召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1.全新的教育理念

  (1)培养现代人的观念

  我们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必须由现代人来完成。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所以,语文教师不应该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升学率上,而是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这也是对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负责。

  (2)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使自己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3)知识扩展的教育观念

  课堂上,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有限的语文知识,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不应该把目光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该向课外延伸乃至社会生活。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成功之路。

  2.渊博的知识内涵

  (1)扎实的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汉语言基本知识,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课讲得好,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些规律性知识,还会给他们以思想方面的启迪,学生会从艺术形象中获得思想的陶冶,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情操、意志、性格等受到熏陶感染。具有精湛专业知识的教师,将会给那些正要走上人生征途的青少年带来深远的影响。

  (2)广博的社会知识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现代人才需要博学多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含量,如环保、交通、人口、人权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授课语文的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单一学科的传授,还应该把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接近生活,从而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信心。

  (3)熟练的计算机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驾御这些科技手段,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兴趣。

  3.有魅力的教师人格

  自由的思想,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接受现成的说法和做法,要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说该说的话,敢于做该做的事。不流俗,不唯书,这样才能把语文课本自身所蕴涵的道德情操、人文思想、生命形态等转化成个人的审美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也能在学生的精神、人格塑造形成过程中给他们以深远的影响。

  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精品无数。有经典的个性人物,有人间的悲欢离合,也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这些内容都需要语文教师在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些将会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良好的目标。

  执着的追求。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等特点,所以,语文教师的行为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感染力。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在生活、事业的每一个侧面都要具备执着这个人生追求,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要擦干眼泪,敢于面对阻力,敢于拼搏到底,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志向、气节等给学生上好人生这一课。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

  “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用‘语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生命本身。所以,语文教育中,应该更多地将人文精神灌注其中,这也是社会的要求。”

  1.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领袖人物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不改的高尚情操;司马迁忍辱负重撰写来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救死扶伤,最后献身殉职的伟大的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是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这些内容是课文的重点,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深入阐述,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目标。

  2、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他们,使他们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关照自我,认识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1)自主学习,展示个性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就必须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和理解作品,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潜质。

  (2)畅所欲言,不拘一格

  同一篇文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解释;概括同一课文的段意、中心,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围绕同一问题说话,可以发表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教师就不应该只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上的既定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有一定合理性,就不应该轻易否定,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深入思考,积极创新

  阅读,是一个走近和走进文章世界的美妙过程,对文学作品而言,更是一个以“文本”解读“文本”的微妙过程,文学欣赏恰恰是以个性解放生命意识的张扬为其追求价值的。一方面,文学欣赏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体悟与反思;另一方面,文学欣赏也改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肯定学生的一些独辟蹊径但又合乎情理的见解。

  21世纪的人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自身适应社会发展而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就需要出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之同步,从而使人在增张知识的同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报》河南参政税务高等专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10月出版第17卷5期.

  [2]《河南第一师范学报》 河南师范大学第3卷第4期2003年12月出版.

  [3]《教育科学》第18卷第6期,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出版.

  [4]《江西教育》1999年第7-8期 江西高校出版社.

  [5]《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江西教育学院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论文

3.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论文

5.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6.多媒体语文教学论文

7.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论文

144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