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家长教育论文范文

家长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家长教育论文范文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家长教育论文范文篇一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探讨 》

  小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人生阶段,此时个体人生观、身体、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均处在逐步形成和巩固阶段,如得到了良好引导和发展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反之,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生道路。与社会个体不同,小学生的社会关系相对较为纯粹,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而朋友关系仅仅处于朦胧阶段,并非重要的人际关系。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模式决定了大部分家长均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也即相对于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影响通常被认为不那么重要,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了,家长完全不用参与教育过程,这种“放养式”的教育在农村尤为多见,尤其是现代随着学生父母进城务工,更加加剧了这种现象。如何使农村小学教育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发挥家长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问题分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家长在小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应是至关重要的,而并非无关紧要,甚至有观点认为,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应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实际情况是,随着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进城,正是身为小学生父母年龄的青壮年通常把孩子放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照顾,造就了大量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部分留守儿童面临情感慰藉缺失、家庭监护缺位、安全保障缺乏、心理健康缺护等突出问题,教育过程中缺乏家长参与,令“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严重缺失,已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面对农村留守小学适龄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管,已引起严重社会问题的现状,部分地区尝试全寄宿制,以预防留守儿童被社会不良因素侵害,但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已十分紧张,几乎不具备多余的人力物力照顾小学生课堂外的生活,从而实施效果不佳。在当前农村小学家长普遍无法直接参与小学生教育,同时教师资源不足,硬件条件有限和教学投入不均衡的客观情况下,如何尽量做到“家长教育”不至过度缺失亟待解决。

  2.对策探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学校管理、建立有效的学校和家长沟通机制、实施帮扶结对制度,以及丰富校园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

  2.1强化学校教师的关爱在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地位

  与城市小学适龄儿童通常能够得到家长足够关爱不同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大都不在身边,从而普遍缺乏家庭温暖,甚至造成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不利于未来的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学校就变成了留守儿童获得关爱和温暖的重要场所,也即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农村小学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怀,例如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课外辅导,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等。事实证明,对于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一点点关怀或者一句温暖的话,可能带给其巨大的鼓舞和促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为了促进教师课外时间关爱学生的意识,学校可建立相应制度,必要时刻出台相应激励政策,以促进教师多关爱留守儿童学生。

  2.2建立畅通的家长和学校沟通机制

  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身边,无法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沟通学生在校的表现。但在通信工具已极为发达的今天,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建立畅通的家长和学校沟通机制是可行的。QQ或微信目前已在农村中青年群体中较为流行,从而可考虑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通过群聊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此外,可通过私聊与个别家长单独沟通,达到实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的目的,并为及时解决学生在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良好途径。笔者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将所在班级家长联系在了一起,收到了良好效果。

  2.3实施结对帮扶制度

  结对帮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家长之间的结对帮扶,二是同学之间的帮扶。目前大部分留守儿童学生由爷爷奶奶看管,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定困难,可有效利用建立的QQ或微信群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比如班上有一个学生感冒发烧,但是爷爷奶奶由于农忙没有时间带他去看病,群里另外一个学生家长看到后,主动要求带他看病。此外,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也相当重要。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但小学生同样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如果引导得当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此,笔者有意识地让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同桌,多组织课外活动,多给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机会,这次措施大大加强了班级团队意识,让留守儿童获得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

  2.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农村小学硬件条件有限,没有钢琴、专业运动场等体育设施,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开发娱乐项目,尽可能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农村小学具有的宽阔的田野和丰富的野外教学资源,可充分利用野外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比如跑步、跳绳、踢沙包等,野外的树木、花草、动物也可以为丰富语文、常识课等教学内容提供条件。此外,多组织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缺乏家庭关爱的阴影中走出来。

  3.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难题,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参与度,在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与城市小学适龄儿童存在较大差距,并因此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公平基本原则。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目前农村留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王洪灵 单位:凤台县尚塘乡南李小学

  参考文献:

  [1]赵霞.小学家长学校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高宇婷.农村家长参与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冯仕成.新时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管窥[J].吉林教育,2015,2.

  [4]董晓玲.农村家长参与中小学子女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新课程研究,2016,6.

  [5]汤岚.农村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晏云婷.郑州市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在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魏振江,姬慧娜.微信公众平台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雁宁路小学为例[J].软件导刊,2015,5.

  家长教育论文范文篇二

  《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

  摘要:在现代家庭的相处模式中,亲子沟通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基础并且核心的部分。由于家庭中父母位置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亲子关系残缺,留守儿童逐渐社会化过程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现状堪忧。本文根据实地考察,通过与孩子、老师沟通,发现问题,并提出较好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亲子沟通

  一、前言

  2016年笔者参加了一项旨在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公益活动,去到四川某山区小学,该校因重建,各方面条件设施较为全面,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学校将近一半左右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童21.88%,总体规模扩大,且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如四川、河南、广东等地。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儿童心理相较非留守儿童心理更易出现问题,会出现忧郁,情绪易波动,性格偏执等,而且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山区,与外界接触较少,导致这些孩子的眼界不够开阔。想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父母们自身的努力。

  二、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和留守现象对他们的影响

  (一)产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大规模的流动,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镇,农村地区也就成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他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条件差,发达城市物价高,把孩子带在身边,其在外的各项花费高,尤其是学费;二是课程原因,城乡教育课程设置不同,变换成长环境对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如语言沟通,人际关系等,而沟通不顺畅易使孩子被孤立歧视,影响学习成长;三是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教育孩子,且许多父母工作流动性强,孩子无法稳定就学,频繁地变换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二)影响

  1、缺乏家庭关爱,亲子关系残缺。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而许多留守儿童就处于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关爱缺失,亲子关系残缺的不利环境之中,孩子们长期处于“情感饥饿”状态,这样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容易使其性格产生缺陷,不利于其人格健全发展。

  2、心理问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与父母长期分开,他们缺乏与父母的感情沟通,使他们的性格有更加孤僻的倾向,而且他们长期生活在山区,农村,与外界、陌生人的接触较少,会出现人际关系不适应的现象,女生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也因为没有父母或长辈的正确引导,而出现人生观的转变和价值观的偏移等。

  3、人身安全问题。由于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留守儿童在周末和节假日,监护人缺乏监管,一些不法分子就向这些孩子下手,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由于孩子缺乏自制力,容易养成沉迷于网吧,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由于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也容易导致意外伤害和意外死亡。还有少数留守少女成为某些违法犯罪分子性侵害的对象,对她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成为她们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

  4、学习成绩下滑。留守儿童现在成绩相比较父母出去工作之前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留守家庭对于孩子学习上的监管和辅导的减弱,父母其中一方外出工作而另一方就留在家中忙于务农,家务事,就会疏忽对孩子的监管,而父母都外出,交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一般重养不重教,就算有时想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年迈生病的爷爷奶奶有时还需要孩子的照顾。

  三、关于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社会政府方面。要改善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现象,首先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可以减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另外,各地方政府可以督促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中,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行为上进行辅导,并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还可以对农民工社区开展教育活动,提高素质,以便他们在城市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下一代子女进程提供经济保障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农村建立儿童权益维护中心,保障留守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

  (二)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辅导老师进行沟通,辅导,可以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或者其他方面上的困难,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学校,老师要多注意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校也要保持和孩子的父母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状况。

  (三)家庭方面。首先在父母外出工作之前要选好孩子的监护责任人。家长应该把孩子寄托给能信任、能监管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亲戚朋友地方。这样能够减小家庭不健全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其次,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教育。父母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四、总结

  此类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成长。童年时期是建起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感桥梁的关键时期,家长及学校应当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物质、学习、心理成长,关心他们成长变化,及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但这些也许远远达不到和弥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位。我相信,政府的一些政策、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措施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现象,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有关家长教育论文范文推荐:

1.浅谈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2.家长教育论文

3.关于家长教育的论文

4.家庭教育与素质论文范文

5.家长教育孩子的作文范文

6.浅谈家庭教育的论文

7.小学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166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