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

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篇一

  《新时期下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这对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建设强大国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人民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知识、意志、技能和体魄。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大学生精神品格的双重任务。在高等学校开展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这不仅对建设我国现代化国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国民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军训内容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2个部分。军事理论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主要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进行。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这些都明确指出了高校大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并努力学习军事理论知识,这是青年大学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的具体行动,也是遵守国家法律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我国安全形势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逐步走向多极化,并基本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在这种战略格局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1)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当前,美国不顾世界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倚仗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和军事力量,把自身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其他国家,企图建立以其为首的单极世界。1999年美国发表《国防报告》开始,一直把中国当作最主要的潜在“全球对手”,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经济上对我国进行遏制,军事上对我国进行干涉。2005年7月19日,美国国防部炮制的《中国军力报告》,再次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等。(2)台独势力活动猖獗。近年来,美国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支持“台独”活动,制造事端,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武器等,使得台湾的分裂势力有了新发展,并不断在台海制造麻烦。(3)日本的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的转变。随着近年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日本已经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其国内右翼势力也越来越嚣张,修改历史教科书,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侵犯钓鱼岛领土主权等,屡次伤害我国人民的感情。日本政府还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更新武器装备,大力发展军事实力,多次向海外派兵。2005年又谋求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中印边界存在领土争端。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界有一些领土主权没有明确,虽然两国间已达成一定谅解,但分歧依然存在。(5)南海部分海域存在主权纠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对南海大部分海域拥有主权,但由于历史原因,南沙部分岛屿、礁石及周边海域,被东盟一些国家非法占领和控制。鉴于上述国际及周边安全形势,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通过国防教育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和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以随时适应保家卫国的需要。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战争危险并没有消除。作为现代战争根源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领土纠纷依然存在,天下也不太平。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对战争的危险必须保持充分的警惕,决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因此,当前我们高校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要警钟长鸣,大力抓好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首先,高校国防教育是增强国防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现代战争拼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而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中的核心要素,爱国主义是国防精神力量的主要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培养国防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其次,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而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21世纪初的阿富_汗、伊拉克战争更进一步证明,高校已成为世界各国培养强大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如今,美国已有500多所高校设立后备役军训团,大学生经军事训练,考试结业后,授予后备役少尉军衔。俄罗斯在地方高校设军事教研室,负责对大学生实施军训,有的高校还设有军事系,直接为军队培养有高等军事专业知识的国防人才。英国在地方高校组建有军事训练团,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储备预备役军官。印度高校设立国民学兵团对大学生实施义务国防教育,同时为军队培养预备役军官。第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也是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和维护经济建设的需要。高度发达的经济、尖端的科学技术必然导致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高技术兵器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参考文献:

  [1]欧阳芳庆.顺应国际变幻形势强化高校国防教育[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24(6):56-59.

  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篇二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我国中学国防教育存在明显问题:对国防教育认识不足;国防教育法制和机制不健全;国防教育内容还不够系统;国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学开展国防教育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培养吃苦耐劳和不折不挠国民素质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强中学生国防教育:完善国防教育法规机制;要更新内容,提升国防素质;发挥信息网络优势,拓宽中学生国防教育实施方法;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共同进行国防教育。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策略

  有国必有防,有国防必要进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捍卫国家主权、领土与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对全体公民的德智体诸方面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在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综合能力。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中学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国防教育认识不足

  有人认为,现在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年代无需国防教育,战争已经远离我们,讲国防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人认为,国防就是打打杀杀、军队做的事情,与中小学生关系不大:有人认为,国防教育重在潜移默化,不需要专门的教育,也没有必要存在相应的教育内容。从以上观点看,我国很多人的国防意识还比较落后,离国防教育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中学生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亟待提高。

  2.国防教育法制、机制不健全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已经出台,但它们并未对国防教育提出较为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证,更没有对中学教育提出相应评估机制,法律效力有限。有些地方政府和个人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认识,在实际生产中与自身的任务、内容和义务结合时并未规范操作,对教育的组织、执行和监督没有完善的法规保障,所以国防教育法制、机制和机构急需健全。

  3.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但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还没有开设独立的学科,缺乏国防教育的教师配备。在教学方法上也缺乏交流,当地社会和军队并没有承担其责任,参与到国防教育中来,导致其教育内容空洞凌乱,教法呈现单一性的特征,导致当前中学生国防教育形同虚设。

  4.国防教育经费投人不足

  目前,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和韩国等很多国家的国防教育难成为中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存在专门的经费投入。我国国防教育经费投入项目并未设定,更没有专项经费,国防教育需要的社会资源也得不到利用和挖掘。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有效物质保障作用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学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1.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应当设置相应的国防教育课程,将课程内容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将国防教育写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中学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日本近期发生的捐钱买钓鱼岛事件、菲律宾拉拢多国在黄岩岛闹事问题、越南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事件等等,这让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具备相应国防意识,随时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3.培养吃苦耐劳、不折不挠国民素质的需要

  吃苦耐劳、不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上世纪80年代后实行了计划生育,很多中小学生和年轻教师成了独生子女,啃老族、炫富、坑爹等是时下中国对80后、90后的最不信任的“专有名词”,在吃苦耐劳方面令人担忧。国防教育既能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又能培养吃苦耐劳和不畏艰难,以及勇于担当责任的民族精神,是和平年代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中学生国防教育的策略

  1.完善国防教育法规、机制

  一是要确定国防教育专门机构,明确其职责和任务,设定培养目标,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完善教育制度;二是完善法律,使法令具备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三是要加大国防教育的奖惩力度,对民防机构、培训机构、教学装备和专项费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国防教育的法规和机制完善。

  2.更新教育内容,提升国防素质

  为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对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丰富教育的内涵,认真研究中学生国防意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办法,才能针对国防力量、精神、历史、技能、法制及形势等构成的内容体系,加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一般讲授向国防战备的转变,引导中学生居安思危,克服麻痹思想,调动起关心和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

  3.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实施方法

  创新是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国防教育同样需要创新:一是要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要借助网络推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即不仅仅局限于中学校园和民防机构,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使原有狭窄的教育空间成为相对开放的国防教育现代化。二是要成立专门和特色的国防教育网站,不仅在外观色彩上具备个性,更要用丰富和经常更新的内容去吸引人,将传统、纯理论和单一的讲课形式,向大信息量、动漫、游戏和图文并茂转变,使代表人类先进科技、文化和思想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占主流地位。

  4.加强与社区联系,共同推进

  要有效发挥中学与当地消防、驻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挖掘当地有用的教学资源,比如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将军事理论单一的讲授向引导教育学生多视角观察思考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使学生带着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和强烈的爱国及责任意识去学习。

  我校在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的同时,每年都会向消防部队和交警大队申请,对全体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强化吃苦耐劳和坚毅的品质;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代表到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使他们从了解县域历史转化到爱国精神上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向大企业募捐,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史展览馆,并每年第一节课向高一和初一新生开放,使中学生了解光辉的校史,增强他们爱国爱校精神和责任意识,上述方面也对推动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明芳,江西省龙南县教体局党委书记、龙南中学党总支书记;肖安庆,龙南中学一级教师)

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国防教育的论文

2.浅析国防教育的相关论文

3.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论文

4.有关国防教育论文范文

5.浅谈国防教育毕业论文

6.国防教育学习心得感悟

226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