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浅谈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论文

浅谈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谈孟子教育教学思想的论文

  在孟子的众多教育思想中,孟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克服恶发展人性的善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孟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教育思想的论文篇一:《孟子教育思想探微》

  【内容摘要】孟子认为人性善生而有之,但由于后天的作用,使人舍弃良心本心,从而沦为恶。克服恶发展人性的善端乃是孟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贡献力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是现代都具有借鉴和影响作用。

  【关键词】孟子 性善 扩充善端

  综观孟子的思想,不难发现孟子的教育学说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良知”、“良能”。人不待学习便可做到,这是良能;不待思考便会知道,这是良知。但在实际生活中,孟子又认识到,环境和后天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觉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就是由于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性的善的缘故。由于“不能尽其才者也”[1]。所以,他认为若不重视后天教育,人们就会“放心而不知求“[1]。也就是说,会丢失善良的本心。他曾经感慨说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1]丰收年成和灾荒年成,少年子弟的不同表现,孟子认为不是天生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环境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了的缘故。为此,他强调要把人放在环境中锻炼,客服自身的不足。孟子关于通过环境和教育来发掘人性之善的思想是其教育构想的内在逻辑前提。所以,要全面理解孟子的教育思想内容,必须先对其人性学说进行探索。

  一、解读“人性”

  孟子所言的“性”,指的不是生而即有的全部内容,仅指的是生而即有的内容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乃指的是人的心的作用。心的概念比较复杂,既包括认知,又包括道德。孟子把心的概念限定在道德方面,定义这种心为良心,是人本固有的,并以此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2]这即是说,孩提之童即知爱其亲,稍大一点即知敬其兄,这些都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是人人固有的。孟子为了进一步说明良心人人固有,还谈到了类的问题,即圣人与普通人是同类,凡属于同类者,必有共同之处,这个共同的地方就是由良心所衍生出的“理”和“义”。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由于“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将心中的理义发扬光大,充实自己的生命,才有所大作为。由于圣人与人乃是同类,圣人具有良心,所以人人都有良心。

  心具有认知的功用,可以思考和反省,所以心可以摆脱欲望的裹胁而成为新的直接独立的活动。孟子把心的活动同以耳目口鼻的欲望为主的活动摆脱开来,进而发现心直接而独立的活动。孟子认为这种才是真正的心自己的活动,并称之谓“本心”。心在摆脱了生理欲望裹胁时,自然呈露出了四端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四种基本形态就是仁义礼智之性,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对此,孟子在《尽心上》第二十一章有过解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也就是说,良心本心乃是一种道德本体,仁义礼智之性的根据全在于良心本心,良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

  既然善心人人都有,我固有之,那么恶是如何产生的,孟子对此认为恶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舍弃了自己的良心本心,“弗思耳矣”,“不能尽其才者也”。失去了与禽兽之别的善于存心,从而就会沦落为恶人。具体说来,恶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环境影响。孟子很重视环境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麦,而播种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1]大麦的种子都是一样的,种的时间和土地也相同,但由于土地肥瘠不同,雨露多少有别,收获也就不一样。少年子弟丰年多半懒惰,灾年多半强暴,不是因为他们的才能资质不同,而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其次,利欲的影响。耳目之欲对于道德之心有侵蚀作用,如果事事以利欲为重,良心本心就会丧失不存。《万章上》第二章讲述了象谋害舜的故事,可以从另一方面证明这个问题。舜的父母陷害舜:打发舜去修谷仓,舜上了仓顶,他们就抽去梯子,放火烧谷仓;让舜去淘井,舜下了井,他们就用土填塞井口。舜的兄弟象说:“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朕,二嫂使治朕�。”象不是没有道德本心,因为他见到舜时很是“忸怩”,一副不自然的样子。他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分得牛羊仓廪,占取干戈琴弓,让二位嫂嫂为他铺床叠被,也就是由于利欲的陷溺。这则故事虽出自万章之口,但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致的。可见,孟子认为,恶并没有独立的来源,仅仅是良心本心的流失。良心本心存得住,就没有恶;良心本心存不住,就产生恶。

  二、性善到践行

  如上文所述,孟子虽然认为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但同时也认识到一方面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内心欲望的引诱,良心本心若存不住,就会产生恶,另一方面,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对这先天的善性保持与发挥的程度不尽相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右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具有同情之心是处于仁的萌芽时期,有羞恶之心是处于义的萌芽时期,而推让之心处于礼的萌芽阶段,是非之心又处于智的萌芽阶段。显然处于萌芽阶段的仁义礼智与完善的仁义礼智不一样,而且仅是萌芽还不行,这表明仅有善性,必须由后天大力扩而充之,才表现为善的德行。按孟子所说,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晓得把他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形成燎原之势;像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成为江河湖泊。假若能把四端扩为四德,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能扩而充之,反倒让其毁灭,那倒是连自己的父母都赡养不好。由此看来,仁义礼智这四端需要不断地扩充,才能把四端发展完善为四德。

  一个人能否扩充发展自己的善性,决定于他自己是否向善的主观愿望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就这点而言,连舜这样的圣人都是如此,孟子以舜为例说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还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即由四端向四德扩而充之的过程。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4]能否把四端发展为四德,不仅在于人的内在意向,还在于人的外在行为。要求别人对自己是仁爱的,首先必须自己要对别人施以爱心;要求别人对自己恭敬有礼,首先必须自己对别人恭敬有礼。由四端至四德,扩而充之,主要是靠自身的主观努力。强调主观努力的作用的同时,孟子也看到了客观的外部环境对四德的形成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孟子尽心上》载道:“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这意思是说,孟子望见齐王的儿子长叹道环境改变气质,对人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所以,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内外兼修”的原则指导下,孟子随之提出了扩充人之善端,修养自身的具体方法。首先,存心养性。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4]君子与庶人本是同类,君子之所以高于庶人,在于善于存心。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保存好,不要丢失,便成为君子。一些人成为恶人,是由于不能保存住原有的赤子之心,可见,存善心是十分关键的。与存心相近的是养性。孟子在《尽心上》中有过解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天生就有诚善之性,但是比较娇弱,因此要好好保护。所以,要将仁义礼智内在于心,滋养自己的诚善之性。存心养性必须要做到专心致志。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果,否则即使有再好的良心本心的基础,也没有用处。其次,先立其大。人在社会免不了受到食色利欲的诱惑。孟子将良心本心和食色利欲称为“大体”和“小体”,并主张以“大体”制约、决定“小体”,孟子称这叫做“先立乎其大”。“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1]良心本心是向善的可能性,食色利欲超过限度,可能发展为恶。良心本心决定食色利欲,就是不为食色利欲所累,依靠良心本心的指引达成仁义。这样良心本心就可以充盈整个生命,使生命布满光辉,而不沉溺于食色利欲,沦为禽兽。最后,思诚自反。孟子认为在道德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诚心诚意,这就是“思诚”,同时,还必须善于“自反”,善于自我反省,向内挖掘,自我检讨。一方面,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端,有的人“为不善”,是因为不善于反思自己原本具有的良心本心而已。良心本心是道德的依据,要成就道德就要发明良心本心,而发明的途径是切己自反,反思了就可以得到良心本心。思也就是反。对此,孟子强调要不断地反问自己的仁、智、敬,体察自己的良心本心,反躬自问了,才会得到固有的良心本心。另一方面,反躬自求,核心在于一个“诚”字。孟子很重视诚,“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5]良心本心,至诚不欺,是天之道;反躬自求,真心不二,是人之道。良心本心的求问需要真诚不虚的态度。如果利欲熏心,反身不诚,就会蒙蔽自己的良心。如果能做到真正地反躬自求,内心就会感到莫大的快乐。做到了诚,一切听从良心本心的要求,去推行实践,这就完成了性善论由知到行的转变。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存心养性,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孟子以心善为起点建立起立起的人性的思想,以及对人性善端挖掘并使其扩充发展的方法为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方面,“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的性善论内容为孟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于保存人性善,培养自身道德品质的方法是孟子一系列育人方法的理论溯源,例如要求教师“正身“”正己“以及“为人师表”的主张等都是出自于孟子注重个人存心养性的修养观。

  参考文献:

  [1]《孟子・告子上》

  [2]《孟子・尽心上》

  [3]《孟子・公孙丑上》

  [4]《孟子・离娄下》

  [5]《孟子・离娄上》

  孟子教育思想的论文篇二:《孟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摘要】孟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长达40余年,他用自己毕生的经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提出的乐于教育、开启民智、重视提高教师素质、重视道德伦理教育、重视环境教育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仍有重要启迪作用。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回答“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一根本问题大有裨益。

  【关键词】孟子 乐于教育 开启民智 道德伦理教育 环境教育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哲学的引领。对于当下中国教育而言,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牢笼,回归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源于实践的朴素教育观念至今仍闪耀着非凡的智慧光辉。

  以教育天下英才为人生一大快乐

  教育者必须首先树立乐于教育的思想,以教育为人生之乐趣,才能切实搞好教育。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提出乐于教育的思想。他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王天下者不与存焉。”①孟子的“君子三乐”的第一乐说的是“为人子”之乐。孝敬父母、尊敬长者、友爱兄弟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更是教育的要义。我国古人在创造文字时,“教”字是由“孝”与“文”组成的。“教”为什么要“孝”与“文”相连?其用意在于:一是说明学习首先是从孝道开始的;二是说明“孝”是文明之举。“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说的是做一个“真正的人”之乐。这就是中国传统中可贵的“正气”、“骨气”。“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的是“为人师”之乐。教育者首先要乐于教育,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这是为人师的快乐。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信息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是单单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而必须是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是育人的艺术家。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种既崇高而又充满艰辛的工作,它需要教育者树立乐于教育的思想,并付出艰辛的劳动。但当教育工作者经过苦的磨练,亲眼看到自己培养的青年人成为有用之才,自然又感到莫大的“乐”。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之乐”,表明他已懂得教育工作的乐中的“苦”。教育工作的“乐”,来自教育工作的“苦”,只有从苦中磨练,才能迎接“乐”的到来。孟子乐于教育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坚定其职业意识仍有重要启迪意义。

  贤者应自觉负起教民的责任

  孟子主张开启民智,非常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和引导,认为贤者应自觉担负起教民的责任。他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②孟子认为上天生育人类,就是要让先知启发后知,让先觉带动后觉,启发民众,这是先觉者的责任。人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升人,把人从动物中真正区分出来。“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③如果人生在世上,仅知吃饱、穿暖、住得舒服而缺乏教养,那就跟禽兽差不多。所以,贤者必须重视对民的启发和教育,使他们明人伦、知礼义,自觉克服动物本能,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高全民素质。古人往往把教育和国事兴衰连在一起,“国之政事,未有不成于学者也。”温家宝在《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

  当前,科技和人才也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强大的教育作为支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构想无疑将成为空谈。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本身的素质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在科学技术发达、专业分工极精细的现代社会,教师毫无疑问地肩负着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师的素质是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孟子主张教育者应先受教育,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④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如果要让别人明白,首先是教育者自己要明白,如果自己还是糊里糊涂,就不可能让别人明白。孟子讲的这个道理浅近而深刻。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有素质高而又能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者。孟子反对“好为人师”,认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⑤那些“好为人师”者既无道德又无知识,还犯有自以为是等毛病,这样的人是不够资格从事教育这一崇高职业的。

  孟子重视提高教师素质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今天,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其关键仍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在当前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各大院校都在扩张,校园越建越大,大师越来越少。办好教育当然需要规模,离不开“钱”,但是从长远看,“钱”主要应花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上,使教育者首先受到教育,以此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

  孟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他始终以培养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境界的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这是孟子教育思想不同于同时代其他人的独具的特征。

  孟子继承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主张对人民先富后教,在解决人民的温饱之后,再施以教化,这样人民便于接受。孟子用以教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也,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⑦庠、序、校是夏、商、周三代学校的名称,而学是三代共同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明人伦”,“申孝悌”,也就是说,古代开办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都了解和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⑧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这些道德准则,人人能“相亲相爱”,就不再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如此,天下就得以太平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⑨孟子重视教育,首先是从道德伦理的教育切入的。他把道德教化与国之兴亡联系在一起看待,足见深刻的洞察力。

  如何提高人的道德精神境界呢?孟子认为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与人的文化素质、精神修养、理想追求都有密切的关联,而这些是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的,他提出“申之以孝悌之义”,这就不仅是单单注意培养有道德的人,而其最高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精神境界的人。孟子主张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养就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刚正之气;二是锻造提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尚公的精神境界;三是养成和谐万物“乐莫大焉”的最高的理想精神境界。要想提高全民的个人道德素质,就要像孟子提出的那样重道德教化,重精神境界的提升。

  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

  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源是善的,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⑩孟子认为,人生而固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善端,这是每个人生而具有的,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扩充和培养,这种善良的本性就会逐渐的丧失。他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1} “仁”是人的心灵,“义”是人的途径,舍其途径而不走,失去善心而不懂得去寻求,多么可悲!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只是一种开端或萌芽,很容易丧失。因此,教育的功用,首先在“求放心”,去掉外来的邪念,保持固有的善性。所以,必须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

  生存环境不仅可以移人性情,对人才智的增长影响也很大。“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之而求之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城街道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12}这一段引文是孟子和宋臣戴不胜的对话。孟子问戴:楚国有一个大夫,想要他儿子学好齐语,是请齐国人当老师好?还是请楚国人当老师好?戴回答:还是请齐国人当老师的好,由齐国人教齐语为好。孟子又说:一个齐国老师在课堂上教齐语,而课下与周围的楚国人一起说楚国话,虽然你每天鞭挞他,要求他学好齐语,也不可能学好;如果你把他安置在齐国城市里住它数年,虽然你每天鞭挞他,要求他不学齐语只讲楚国话,这也不可能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楚人学齐语,不仅是选择教师的问题,而且还要有一个学齐语的环境。只有置身于齐语环境之中,才有可能很快学会齐语。

  孟子这些重视教学环境的思想,对今天进行语言教育仍值得借鉴。(作者单位:平顶山教育学院)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09、225、125、331、181、17、118、125、173、80、267、151页。

  孟子教育思想的论文篇三:《试论孟子的人口教育思想》

  摘要:孟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但关于孟子的人口思想鲜有人提及,本文试从教育学和人口学两个角度来阐述孟子的人口教育思想。

  关键词:孟子;人口教育思想;性善论

  无论从封建社会生产的发展,还是从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来看,人口和土地都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及其思想家,都热衷于广土众民。概括地说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线就是“众民”之说。孟子也不例外,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孟子更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的重要命题。可见其“众民”之说。孟子人口思想的除了“众民”还有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民”,即不是停留在单纯强调增殖人口以及如何增殖人口上,而是同时重视提高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注意到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孟子也像孔子一样,晚年尽心于教育事业,下面就从人口学角度浅议孟子的人口教育思想。

  一、孟子人口教育的理论基础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思想,看到了后天学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孟子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奠定了其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性本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弗思耳矣。”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2.人之善性不是固守不变的,可得可失。孟子认为人性善只是一种“端”,“端”即萌芽。外部环境的影响,可以改变本身的善性,可以“为恶”。孟子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才”即本质。意思是说,一些人之所以不善,并不是由于这些人先天无“善端”,而是由于他们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丢弃了这些“善端”所致。

  3.学习是保持善性的最好方法。“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就是说人的善性如果不扩充它,就会被掩盖,如果不断扩充它就能够成为圣人。通过以上三点我们能够看出,教育是必要的,可能的

  二、孟子人口教育的原则

  他为学生确立了应该追求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要求学生无论贫富,都要坚持“仁义”的理想信念,要处理好“仁义”与“利”的关系,必要时应“舍生取义”,要抑制不利于“仁德”培养的兴趣与爱好。

  三、孟子人口教育思想的内容

  1.通过“重民”来“众民”

  孟子不仅看到了掠夺性战争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破坏性,而且他认为单靠武力是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政治上一而不会成功,正是看到了当时人民反抗统治者引起的巨大反应,提出“得天下者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出发,主张用“仁政”来缓和当时日趋激烈的社会阶级矛盾,要统治者向劳动者做出一些让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孟子还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下》),他认为人民有了自己的固定财产,才会有稳定的思想,他们才能放心繁衍后代,才不会影响国家的安定。

  2.尊老爱幼。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他认为统治者提倡敬老爱幼,天下便易于治理。经过孟子的提倡,敬老慈幼逐渐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了中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

  3.注重大众人民的教化。“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对人民进行教育是君子的三大乐事之一。因此,凡是愿意接受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他们进行教育,他自己也亲身实践这一提议,著名的“稷下学宫”就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斐然的人才。他从“性善”的观点出发,主张重视人的后天教育,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其所以变坏,都是后天造成的。因此要保持一颗善心就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4.“君子”与“野人”。“君子”实际是居统治地位的剥削者,“野人”是处在社会底层的田野劳动者,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观点,他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这样说就是教育广大人民要承认,进入阶级社会“劳心”与“劳力”的分工。

  参考文献:

  [1]鲁国尧、马智强,《孟子》注评[M],凤凰出版社.2006

  [2]张杰,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J],企业研究.2010.7,第14期

  [3]万利生,先秦人口思想综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l.16No.2,1996

  [4]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邝丽梅、王翠绒,孟子人口和谐思想探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ol.23No.4,2007.10


猜你喜欢:

1.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

2.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启示论文

3.浅谈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4.浅谈从孟子的恻隐之心看当代社会精神危机论文

5.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论文

6.关于教育的学术论文

233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