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摘要]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就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语言能力 培养 兴趣

  一、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我们既要重视为幼儿创设室内外的语言环境,又重视为幼儿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语言环境。

  1.创设室内外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室里设置区角活动“悄悄屋”,把地点安排在教室里特别的一角,意图之一是有效利用教室里的每一寸空间;还有一个意图是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自由的语言空间,此处比较安静、隐蔽,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一些语言表达良好的幼儿成为这片小天地的主人,还有一些比较腼腆的小朋友在悄悄屋也能大胆演讲,语言表达有了很大的提高。

  2.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语言环境

  只有让幼儿多听、多看、多说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获得语言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接形象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在下雪天,观察雪花的形状,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一团团飘落下来,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丽极了。然后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春天,带幼儿种植,让幼儿动手实践,从中得到深刻的印象,教师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通过种植,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在幼儿直接感知中发展了语言。

  二、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词汇

  首先,我把教新词和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词。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又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活动,也是幼儿阶段最喜欢的活动,也最容易接受。在传授“齐心协力”这一词的时候,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天鹅、龙虾和梭鱼”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帮助阿姨搬桌子,在搬桌子的过程中闹出了很多笑话,也发生了一些争执,在以后的讨论中,孩子们得出了“一块儿干活得时候应该往一处使劲,这样才能把活干好”的道理,在讨论过程中我给孩子们讲解了“齐心协力”一词,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理解了。以后,我在孩子们一起需要协作的活动中高频率地使用这个新授的词汇,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们知道了新词汇的各种使用方法,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新词并灵活地运用。

  其次,把新词教育和形象的动作、感官练习加以结合,幼儿就很容易掌握。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现实地第一步,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幼儿通过亲自感知形象的动作,就能完成形象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客观事物做更进一步的认识。我经常给孩子们观察各种物体,和孩子们一起讲讲它们的颜色,形状、材料、属性等等,例如:在大图书故事“小狐狸的球”中,我让孩子们先自己玩球,从中发现了球的多种玩法:可以拍球、顶球、踢球、抱球、滚球等,这时,我就让小朋友们一边讲,一边做相应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做不出动作时,我就做一个动作来提示,启发孩子们讲下去,并让他们也做一做,这样,小朋友在观察大图书画面时,很快就能理解并讲出新词语了。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加感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多种感官强化,可以使大脑神经联系广泛牢固,有助于深刻地记住词语。

  三、以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作为教育的起点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既有年龄差别,又有个体差异。教师要善于了解、掌握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例如,对小班幼儿,我们可采取从运用父母式的家庭语言向运用幼儿园的教育语言过渡的方法,为他们的语言发展作好铺垫。小班幼儿入园前,接受父母与亲人关爱、呵护的语言较多;入园后,生活环境变了,语言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他们难以一下子适应教师“教导式”的语言,有的幼儿甚至因恐惧而闭口不语。因此,应先以父母式的家庭语言与孩子交流,尤其了解与使用个别幼儿家庭中的特殊语言,这样使小班幼儿感觉非常亲切,容易接受。这些语言可以使幼儿身心放松,很快对老师产生认同感而愿意开口说话。

  四、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

  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周围,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就会逐渐消失,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这时幼儿也就逐渐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因幼儿的认识能力与语言水平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善于与人交谈,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不爱说话,说不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语言交往任务,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通过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

2.有关语言教育论文

3.关于幼儿教育的优秀论文

4.浅议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的论文

5.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6.语言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2)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摘要]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9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