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有关中职教育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有关中职教育的论文篇二

  《论中职语文教育中之人文教育》

  摘要: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在教育中吸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目前,由于受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的影响,中职教学的内容只重视技术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使得目前的中职生虽然有一技之长却在,各种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自身素质涵养的低下的影响下难以在社会中有较好的发展。所以,了解人文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和重要性,掌握实施人文教学的策略对于中职学校、老师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责无旁贷的事。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一、中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现状

  1、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概述

  1.1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概念

  语文兼具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双重性质,它的工具性从思想与感情的传达中体现,它作为文化载体的性质是对文化精神、价值观的承载。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中职语文教育学中通过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等途径对中职生在侧重人性境界、人格塑造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1.2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教学的目标

  通过对中职生历史、中文、政治、人文与社会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之外,还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2、中职语文教育中之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人文教育在本科院校的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在中职院校,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首先是宏观方面,中国的应试考试所传达的给我们的是知识才是力量的道理,以至于全社会形成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忽视了非功利主义的人文教育。其次是中职教育既不同于普通高中,也不同于高职学校的教育特点。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初级技术人才。所以在课程开设上面中职学校更多考虑的是学生技能的培养,虽然语文课被列为基础课,但却从来都没有被上至学校、教师、下至学生的重视,经常是随意压缩课时、甚至是为专业课让路。以至于学生步入社会后出现由于不能进行很好的自我展示,没能够找个合意的工作。有的学生在企业虽然有一手好的技术活计,却在为人处事、待人接触方面表现的较差,更甚至于在有不顺意时会发生违法乱纪和犯罪情况,被认为没有较高的情商。

  初涉社会的中职生给企业和社会的感觉是人文知识匮乏、人文涵养、文学修养较低、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不能达到要求,知识面狭窄,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严重,在面对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造成以上的原因除了学校方面没有给与深入的人文教育之外,生源自身基础的薄弱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这也充分论证了中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对于中职生及社会的重要性。

  二、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1、实施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讲述的正是教育的真正的功能: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教育必须帮助教育的对象"人"实现全面的发展,不能单独强调专业化的科技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运用语文兼具交流工具和人文精神载体的双重性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2、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科技与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中有一个制约性因素,企业对于综合性人才及高级技工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目前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却越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得怪现象。其实,中职院校的育人定位是与社会需求想吻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正是社会所需的,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没有经过人文教育的技术人才并不具备企业高求的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高的抗压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谦虚、奉献的精神,所以徒有技术,也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如果在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那么经过各方面知识的接触,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广博的见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加上学生扎实的技术知识储备,必然会成为众企业争相追枪的人才。

  3、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物质社会发达的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过着衣食无忧而且没有信念和目标的生活,由冷门渐渐转为热门的心理学的发展足可以验证我们的身心发展是多么的不和谐。2012年"你觉得幸福吗?"曾一度被人们当作热门的话题不断讨论,多数人的茫然和不知如何开口的现状让我们看到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人文教育作为身心和谐的基础,让每个人在教学中都知其所以然,明白如何做人,在知识面、涵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能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正确的面对人生的困境并积极面对,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职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策略

  3.1课堂教学是关键,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学习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定律:课上10分钟的学习效率远远大于课下补40分钟,因为老师的讲授会让学生融会贯通,从理解到掌握。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教授往往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程序性的教学,并没有将作者的人格魅力,作品的内涵、深意做诠释,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尤其是在学习名著、古诗词时,作者或忧国忧民、或平和恬淡,或特立独行,或幽默达观的情感宣泄,作者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都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深度的对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剖析,还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对教学模式的转变来达到促使学生有兴趣,主动积极的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3.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阅读可以陶冶自身情操的书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老师开列书单、推荐学生读好的报刊杂志、推荐有利于学生对社会或某个专业领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电视栏目,从而达到让学生接受正面教育、接受正能量的目的。

  3.3强化写作在写作中将积极、正面的人文精神形成自身的人文涵养

  写作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通过写作能很好的反映一个人的心声,反映一个人的文学功底、文学修养以及各类知识的广博程度。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将各类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能量。3.4艺术陶冶是人文精神提升的催化剂之前就有贝多芬的音乐可以提高智商的说法,所以说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我们可以利用美术、音乐这两种主要的艺术陶冶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情趣、理解力、欣赏能力、感悟能力、控制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将各种精神的传承、知识的积累进行融合、内化,推动其涵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玲.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农业,2011

  [2]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成功教育.,2008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4]张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

有关中职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中职教育教学的参考论文

2.中职教育教学相关论文

3.有关中职安全教育论文

4.中职教育浅析论文

5.中职学校教育论文

258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