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思想品德是一门为了更好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开办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是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一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门为了更好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开办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是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问题;对策;分析

  1.前言

  良好的品德素质,这个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人格品质,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对全面提高社会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群体中,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普遍存在着自私的心理,针对这个问题,在实践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起到引导性作用,及时矫正学生的自私心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2.学生自私心理形成的原因

  2.1内部原因

  自私是指学生过分关心自己,不为别人考虑,常常只注意自己有没有得到满足,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行为,自私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处于自我思维的学生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自私心理进行引导,就会使自私心理变成一种心理疾病,专家指出“心理的疾病比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严重”。

  2.2外部原因

  由于计划生育的执行,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人的掌上宝,在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和顺从下使他们的自主自私心理更加严重,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得不到,就发脾气,哭闹,而家长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不开心,不管是什么要求都满足他们,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感受,不会为别人考虑的自私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家里的“独龙”也不敢严格教学,怕惹到这些“小皇帝”遭家长的投诉,这样就使学生的自私心理变得更加严重。

  3.制定合理的教学对策

  3.1找到问题的根本,运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实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针对小学生的自私心理,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强制和过分处罚,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深入学生心理,互换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尊重、理解的品德教育,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善于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自私心理,及时对其进行矫正,让他们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真正内涵,教会学生学会分享,改掉自私行为。

  3.2思想品德教学要与生活想联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具有教育意义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当今时代,学生从小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广泛,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也越来越难,例如,现在高科技产品的普遍运用,特别是城市的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攀比心理和追求名牌的心理也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很多奢侈的现象,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多组织学生进行城乡对换活动,让学生体验农村的一些自然纯朴的生活环境,让部分习惯在骄奢安逸中生活的学生体会到其他同龄孩子的天真无邪,尽管许多农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还是保留着原本纯朴的生活习惯,城市大多的独生子女都会有孤独的心理,他们的父母忙于事业的奔波没有时间照看他们,因此他们都会有或深或浅的自私心理,没有学会分享,所以,学生在城乡互换的活动中能找到属于他们美好的童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有力的引导作用,然后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指导,让他们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思想品德蕴含的深刻内涵。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容易情绪化,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学生中起到示范性作用,因此,教师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会使学生学习到好的榜样,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把许多坏习惯都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这样的品德教学就不能达到教学要求了,所以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及时的了解,多与学生谈心,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打成一片,从中使学生的品德得到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树立良好榜样,不断使自己得到完善,不断让自己的知识更丰富,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从而培养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不断关注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想象力,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知道,把他们推向好的方向发展,让他们拥有辨别是非,知礼明理的能力。

  3.3根据小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在教师进行教学时,不能让课堂变得乏味无趣,了无生机的样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感情需求,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创造出更能刺激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有高度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在学习中寻找到各种乐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在相关问题上老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解决,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教师把相关内容结合到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3]。例如当今社会中引发人们热议的一个问题,路上遇到有跌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开展两个教学方法,第一,正反方辩论法,通过学生自愿把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代表正方,是扶老人的,另一方代表反方,是不扶老人的,然后教师作为评委,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再得出结果。第二,亲身演示法,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有扮演跌倒老人的,有扶老人的,有不扶老人的,然后创设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景,再对各种情景进行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再一起讨论得出的结果符不符合社会常理。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结束语

  每个人都是由知行情意发展形成的独立个体,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私心理,因此,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行为的过程是很漫长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有更好的效果,由此学会与人分享,学会辨别是非,学会明理谦虚和勤俭上进,拒绝骄奢和自私才能使身心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玉玲.浅析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33):458-226.

  [2]朱家军,刘永兵.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J].新课程(中).2011.05(01):572-135.

  [3]潘奕.人格培养与寓教于乐――浅议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教育重点与方式[J].江西教育.2010.09(30):337-52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思想品德是一门为了更好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开办的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是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17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