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中学数学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学数学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数学学科教学、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心理学表明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开展能动思维,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智力品质。在科学技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创新水平如何,已经成为决定其荣辱兴衰的重要因素。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能。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而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就必然会经历一定的组织或转换嵌进知识结构的某种模式。才能完善和反现某认知结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因此独立思考是发展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需要,同时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和意志品德的养成关系到今后能否成才。

  1.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通过几何求证、代数求解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各方面知识的运算,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养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初步具备敏捷、灵活、流畅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实践中,将思维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励学生去求索知识,使学生养成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精心设问,培养创新

  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一步步探索,逐步将隐含于问题中的新知识挖掘出来,新的结论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由学生发现、总结得出,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思维得到了锻炼。最后,教师对所得成果进行必要的整理、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新知识的习得往往是与旧有知识类比、发现、探究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使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例如:在讲解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你还记得确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需要知道函数图象上几个点的坐标吗?②你认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有几种?各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激活了知识及学习经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顺利展开。再提出问题: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几个点的坐标,才可以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通过旧有知识引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知识纳入旧有知识网络系统之中,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事实上,每一项新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建立在已知的某些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启发诱导,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有所裨益。

  3.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学生学会对所学数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

  3.1 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

  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

  3.2 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中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挖掘这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己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

  3.3 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

  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3.4 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

  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可使学生的认识组成某种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

  4.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中学数学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中学数学教育论文

2.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为题的论文

3.浅谈中学数学教育的论文

4.中学数学论文发表

264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