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生本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作者简介:孔德明(1967-),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数学教学。

  摘 要: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自身。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中,从问题的设计到问题的解决、从融洽的课堂氛围到学生思维本质的培养等方面的生本教育,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生本教育;问题设计;问题提出:和谐课堂;思维品质

  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师本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获取者,这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本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问题的设计要关注生本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去探究,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设计问题情境如何关注生本,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总结有如下四点:一要距离小。创设的问题情境距离学生的认知范围越小,就越能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就越能实现情境所承载的数学预设与数学生成的目标。二要意境美。生活事例,问题情境,一切要简,要能够有效地刻画数学本质,主题突出,有利于培植数学生长点,给人以愉悦感。三是角色定位恰当,“发于该发,止于该止”。好的问题情境扮演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角色,要集中数学生成,不可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四要处理好多个问题情景的关系。不同情景之间由一条主线前牵后挂,服务于同一个教学主体,有层次,有梯度,呈现“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

  例如,我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我在购物时,甲商场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八五折销售,而乙商场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直性购满200元商品可领取八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到哪家商场购物实惠?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很好的被调动起来。

  二、问题的解决要重视生本

  教学中要贯彻“生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等过程,实现真正的生本。

  我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在引导学生复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的特征后,马上出示了课本例题: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再解答上面的问题。安排了十分钟时间,并同时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了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黑板上解答的两位同学与课本上的解答相同。这时我抛出问题: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解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生甲:例1,我是把第一个方程变形得出Y的表达式,再与第二个方程比较,两个表示Y的代数式相等,消去Y;生乙:例2,我是由第一个方程解出Y的表达式,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Y;生丙:例题2中,我是由第二个方程中解出X的表达式,代入第一个方程消去X;生丁:例2,我是由第二个方程中解出Y的表达式,代入第一个方程消去Y。听了上述四位同学的解题方法后,老师再次抛出问题:①哪种方法更简单?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干什么?③你能总结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安排了5分钟的时间,讨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说出讨论的结果。借助于上面的讨论,学生能够得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去一个未知数,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借助于课本和讨论能得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学生讲的虽然不是很精练,但基本步骤出来了。我稍加点评和归纳,知识就比较完整了。这一设计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对例题的反复讨论,彰显了问题实质,同时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生本教育。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生本

  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在课堂上,我们应强调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让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知识解答有缺陷也不批评,只提醒,“你想想是这样的吗?你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获得问题的答案。学生有了成绩,一定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成绩”不仅仅是指考试的分数,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好的见解都要表扬,用“你真不错,太棒了,这个主意很好等”话语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体现生本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生本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积极倡导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究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自己探究或同伴协作获得对新知识的产生过程的理解;在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获得的经验;当学生对得到的“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否定或肯定他们的想法;当学生对教材、教师或学生的思路、方法产生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论证的依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工作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也对其尊重事实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

  通过二年来的生本教育教学实践,学生们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他们拥有了高涨的学习热情、惊人的学习效率,以健康成长和优秀成绩体现出生命的神奇与美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本教育使学生获得了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生本课堂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生本管理使学生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由“他律”变为“自律”;生本备考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变“怕考”为“敢考”、“爱考”。这说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本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生本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只是作了一些基础性的实践研究工作,今后要以本研究成果为新的起点开展有关研究,以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3] 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

  [4] 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看过“生本教育论文”的人还看了:

1.生本教育相关论文

2.有关生本教育的论文

3.生本教育探析论文

4.小学生生本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论文(2)

生本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本教育》 作者简介:孔德明(1967-),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数学教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