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有关现代教育观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有关现代教育观的论文篇二

  《佛教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观的几点启示》

  摘 要:佛教教育的本质观是以人为本,佛教教育系统针对受教育的对象,为了达到指定的目标,提出一些特殊的具有适应性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本文从教育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观照佛教思想,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佛教教育理念,以丰富现代教育观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佛教 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观

  教育产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所要加工的对象是人,并且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教育培养人的过程需要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其次,教育环境的多样化;最后,教育产业所要依附的工具是人,即教师。教育产出的“工艺品”也很特别,有相当的稳定性。教育是塑造一个国家美好形象的重要途径,透过教育能清楚地映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

  经过两千五百余年的存在和发展,佛教已成为创造世界文化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承担着为人类将来文化文明奠定坚固基础的重任。本文从教育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观照佛教思想,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佛教教育理念。

  1 佛教教育的目标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一位思想家、社会革命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师范家。佛陀以自己的身教(行为)、口教(讲说)和意教(思想)等教育方式,给众生指出了达到彻底觉悟解脱的道路。

  佛教教育分成三个层次:为人的教育,僧侣的教育与成佛的教育。本文只提及到佛教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即为人的教育。修养“成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修成佛的过程,如太虚大师1936年作《真现实颂》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成即佛成”是大乘佛法实践的第一步,完成完善的人格,达到人格高尚的地步,以使世间受其教化。所以大乘佛法的第一步,是集中人间一切道德的升华。

  无论在任何层次修学,佛教的教育都需要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即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都要兼顾。内在发展是明了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外在发展是对涉及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知识和科学等的掌握、理解以及应用。如果世俗教育的目标是偏于培养出有能力把握社会的规律、探索并开拓自然的人,初始阶段以满足个人的需求为目标,更进一步则是为了服务人类。不言而喻,佛教的教育首先是着重培养个人的内心。要想成为社会中的人才,前提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品德。佛教教育之目标是培养出懂得审视自己的人,这个人要善良、要自信、要艰苦奋斗、要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承担责任。虽然在程度和层次上高低不同,但是这个人品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在修行成佛的路上,达到彻底的觉悟和解脱,要自我警醒,才能自利(自度),然后帮助他人(度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教育目标是想让众生转化心灵的意识,是脱离恶法成就善法,所以佛教教育是很生动、很积极的教育方式。

  2 佛教教育的本质理念

  与世学相同,佛教教育以人为本。因为,只有人才有文化,也就是说之有人才有需要和接受教育的可能。人本的佛教,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怀人生、发达人生、净化人生,着眼于现实人生当下烦恼的淡化、智慧的增加、道德的提升、生活的改善,从而达至人生的解脱。珍视人生,这其实是佛教的本义。佛教教育主要是为了唤醒、启发与激励个人发展的三个方面:智慧、情识和体质。体质是基础,佛教教育在特别注重智慧培养的同时,不停止于个人的见识与情识的增长。教育就是教育者(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互动的过程。在教育系统中,这两个要素是密切联系,不能分开的,所以佛教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特别重视教师的角色。在《沩山警策文》中有说:“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①所以,学识,经验比自己多的人,会让自己受益终身。佛典中有时将教师称为“善知识”,“善知识”犹如月亮为迷路者当灯塔。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为人师表必须应当具备智慧和品德。

  3 教育学视角下的佛教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方式和手段,目的是创造出的产品与已制定的目标相应。如上所述教育是一种特别的工艺,因为从进来的原料、加工所用的工具以及产出的工艺品都是人。不同文化背景对人本质的界定是不同的。

  儒家倡导“人之初性本善”。②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生来就有的,人性的趋善是由人的内在本质决定的。由于生活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有善和不善的差别,所以儒家的教育观点是主张找回、启发以及培养那个本有的善性,学习就是找回本来的善性。法家认为“人之初性本恶”,③从“好利恶害”的人性观出发,认为“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故从教育上要采取“信赏必罚”的方法,以达到人安其守的目的。法家看重法治教育,倡导“以法为教”的思想。道家认为人的本性天真无私,但由于学习、读书、教育管理过度而使社会失序,产生纠纷。所以最好的教育是无为,是顺应对象的自然本性,不要对学生过于压抑,束缚。

  佛教崇尚业报因果,坚信良善的行为将会带来良善的结果,恶劣的行为会带来不愉快及痛苦的结果。佛教的种子“业”是由自己所创造的,其中有善和不善的种子。因此,佛教能带给人们信心,运用自己的智慧,阻止和断除一些不善法,培养增长本有的善因,并为了将来解脱道路上所得的果报,而于现在种下善因的种子。

  佛教教育系统针对受教育的对象,为了达到指定的目标,提出一些特殊的具有适应性的教育理念:

  第一,具有“契机”精神的教育观点。即使在同一个班级,教育对象也有程度、品行、条件、环境、特长、志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说到底教育是对个人的教育而不是对集体的教育,因材施教,针对具体的对象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如《佛本行集经》卷39〈43教化兵将品〉中说:“决断于他疑惑心,随机逐情为说法。”④依照佛法契理契机的契机原则,以佛法适应现代的思想潮流以及将来的趋势,在一个区域之中,一个时代里面,适应其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则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这便是“契机”之意。根据佛法的真理,去适应时代性的转移,适应不同人的转移,随时代和人的发展以发扬佛法的教化作用。从佛教教育的角度来看,佛教术语有84000法门(方法、方式),可以为84000项有不同根机、业力的教育对象选择适应性的方法。

  第二,自我审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教育观点。佛教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止是给学者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启发、增长个人的智慧,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完善,以促使其有能力、有自信承担个人和社会的责任。佛教教育就是闻、思、修三种方式统一、同时操作的过程。闻,是领会外界所传入的知识;思,是深思熟虑从闻中领会到的知识;修,是践行、检验,将知识见识转化成智慧,唯有这种智慧才能带给人们实践中的创造能力。此种辩证观点彻底地批判教育系统中既存的执着、保守态度。在《阿含经》中佛陀提出“船筏譬喻”,清楚地表明佛教教育的观点是批判执着,提高“契机”精神,在教育实践中创新。该经中提到:“我所说法,犹如船筏,方便渡河,已到彼岸,应舍船筏,不应作是念,我今不舍此筏,持用自随。”⑤依这种理念透视当代佛教,不仅能释然于“革新”与“保守”、“传统”与“现代”的困惑,而且能摆脱种种悲观情绪,获得既沉着坚毅又进取无碍的心态。

  第三,自主、独立的教育观点。佛教认为个人的智慧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人们有自信在这一生可以得到觉悟解脱。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个人的信心和智能,破除内在与外在的一些束缚,培养“无贪”(三善根之首,明了自己对于贪心所起的欲望会成为社会贪污之弊难,所以能够自我约束)、“无瞋”(遇到不如意、不讲理的事,心仍能够忍受,保持心平气和之境,不生气,不骂人,宽容大度)、“无痴”(对一切事理之真假是非,都能够明了透彻,洞悉真相)之心。

  第四,教育环境的社会化。人是社会各种关系的综合,所以教育环境不仅仅只有学校,而且要涉及到人类所生活的所有环境。如今,现代教育学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注重社会工作管理,教育环境已经涉及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合作,其实很久之前,佛教的诸古德已经用简单而深刻的方式来提出此观点,所谓“第一在家修,第二在市修,第三在寺院修”。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一、二、三等级别或家庭、社会与寺院三个层次的区分,其实不然,它是表明教育环境的社会化,即家庭、学校、社会之间有相互合作联系的综合性。如今,各个国家对社会教育工作管理的重视,也证实了教育环境的综合性能为教育带来更为显著的效果。

  人本的佛教高扬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主题,以之启迪、摄受现代人,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为怀。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佛教的教育观点直到现在仍然保持其真实可靠的价值,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研究和运用佛教教育理念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它可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册01.来源: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中国电子佛教协会)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大藏经) Collection Version April 2011.

  [2]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册02.来源同上.

  [3]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藏.册03.来源同上.

  [4] (明)如卺续集.缁门警训.大正藏.册48.来源同上.

  [5] 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看过“有关现代教育观的论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教育观的论文范文

2.中国现代教育问题论文

3.关于现代教育的论文

4.论中国现代教育问题论文

5.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论文

288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