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现状分析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网络教育现状分析论文篇二

  《高校网络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必须努力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使人力资源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创新和人才支持相适应。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赢得了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新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国内高校网络教学发展趋势和先进教学理论为依据,分析、诊断目前高校网络教学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网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育 主要问题 改革对策

  高等教育与网络的结合,是时代的必需,科技的必然。从1999年开始迄今,已有6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网络教育试点工作,网络教育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开发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了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学与管理方式。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网络教育,促进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但是,高校在进行网络教育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将论述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地对策。

  一、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网络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据相关资料现实,目前很多高校仍然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对网络教育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网络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对网络教育知识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十分不足。教师群体中绝大多数教师不清楚网络教育的本质,对网络教育技术更是陌生,因而对网络教育的优势、网络教育的理念和网络教学应采取的教学模式等缺乏准确、完善、系统的认识与理解。第二,学校为推动网络教学营造的气氛不够浓厚,尚缺乏有目的、有计划和经常化的引导。学校虽然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但网络教学仍处于比重低、比较薄弱的状况。

  (二)网络教育理念滞后

  多媒体网络具有三种交互性:即师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老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网络环境下教学往往较为重视第一种交互而忽视了后两种交互,现代网络交流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上师生传统的语言交流。许多学校领导和老师简单地把网络教育理解为是师生与计算机的交互,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教师要与学生交互,将知识一点一点地给学生讲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们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错误的观念理解网络教育,忽略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外,计算机具有传递信息快、容量大的功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但是,学生看到的广泛和肤浅的感性材料不一定能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性知识。在这样的课上,学生除看到几个好看的画面,记住了某个事物个别的、零散的特征外,根本没有深层次思维活动的参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被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也仅仅是停留在读图时代。

  (三)网络教育中教师的定位不明确

  网络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学工具、研究方向、交流评价都是开放的,网络的出现真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极大丰富了课堂的形式。但由于有些教师对本身角色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放有余而收不足”的异常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莫名其妙地进行学习型研究、稀里糊涂地上网查找资料、漫无边际地讨论问题,最后教师还得匆匆忙忙地补课,使得网络教育的功能不能得到较好地发挥,导致事倍功半。

  二、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树立与网络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

  网络发展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育正在快速与网络相融合。事实上,网络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改变了教育的形态,最根本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强调中心化、一元化、确定性。但是网络时代的教育并非传统教育理念的继续,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非中心化、多元化、不确定性的思想已经在网络学习者和教育者中形成。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给高等教育的基本因素带来的变化。在高等网络教育中,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灌输式学习转到主动式学习;从为了教而教,转到教是为了学,最终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完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师之己任。

  (二)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促进网络教学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网络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网络教学为学生择其所好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从原始的“粉笔十黑板”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能力,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个性的管理者和顾问,而非个别化学科的指导者。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应从“教”学生,转变到“导”学生,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应该勇于创新,创造全新的现代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下,随着教学基本观念的变化,教学方式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教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按照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网络时代,教师是课件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重组课程传递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教师需要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如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如何利用最佳信息呈现方式来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研究和评价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从事和改变教学内容准备资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部教高[2002]8号文件.

  [2]刘琼.中美大学学科馆员的初步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

  [3]李杨琳,纪晓平.“211”重点大学学科馆员状况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7,(1).

  [4]刘彦军.关于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

  [5]王岩.我国学科馆员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J].现代情报,2007,(5).

看过“网络教育现状分析论文”的人还看了:

1.网络教育浅析论文

2.网络教育浅谈论文

3.网络教育方面相关论文

4.网络教育有关发展的论文

291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