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教育浅谈论文(2)

小学数学教育浅谈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小学数学教育浅谈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浅谈论文篇二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方法》

  【摘 要】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而充分地交给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才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观察 巧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且这项任务更是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但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且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适应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调查研究,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就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这样做会提高儿童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还要结合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给予及时指导,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二 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心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三 要求教师鼓励学生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1.激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源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巧妙地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精心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十几减八》中笔者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徐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笔者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老师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的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助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

  第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笔者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教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在玩中质疑,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2.启思

  第一,设问引思。如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位置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笔者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设计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发现新知识。

  例如梯形面积一课,设问: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二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三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四是你能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吗?这样引导学生探索。

  再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出示课题后,设问:一是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二是异分母分数怎样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学生通过以上问题思考、议论、试做。

  第二,操作促思。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规律的主人。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用10个小圆片当作苹果,用2个两圆片当作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同学们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教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就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很好的基础。

  3.巧练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是教师接收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的设计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度和驾驭知识的能力。要使练习达到精练高产,必须巧练。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课本中与本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习题的设置意图,难易程度;另一方面为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增设一些单项练习题型。还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然后精选习题,编制练习的程序,使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这时要变化题型和练习方式,适当地补充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

  例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48=6……30

  585÷( )=16……25

  例2.5600÷( )=( )

  上面算式中的除数只能是两位数,商是整数,设有余数,你能写出多少符合要求的算式?

  例3.( )÷879=( )

  上面算式中的被除数是四位数,商是一位数,算式中没有重复的数字,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这样计算不是靠大数目的复杂计算来增强难度,而是靠灵活地运用来解决问题,学生对此兴趣盎然。


看过“小学数学教育浅谈论文”的人还看了:

1.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2.浅谈小学数学论文

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类论文

4.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论文

294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