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人物林则徐论文

近代史人物林则徐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近代史人物林则徐论文

  林则徐,出生在儒学世家,接受父母启蒙教育的士大夫,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宦海浮沉,他“经世致用”,忧国忧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林则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近代史人物林则徐论文篇一

  《浅析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

  【摘 要】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强烈的群体意识,而在封建专制的历史时期,这种群体意识突出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国家危亡时刻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已成为每个人的道德要求。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尤为突出。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浅析,以期能使这位时代伟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系统更加透彻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关键词】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国家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很多赞誉的英雄人物。清朝皇帝为表彰其维护朝廷长远利益的辛劳赐其谥号“文忠”,维新派则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全国解放后,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到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者,又都称赞过林则徐的变革开拓精神,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对林则徐有个最贴切的评价──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已经成了激励后来者的千古绝唱。对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浅析,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爱国与忠君并存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受忠孝伦理的影响,爱国与忠君两者被看作是一物的两个方面。林则徐受时代特点的影响,还不可能超越这个传统,所以在其身上这种特点也表现的十分明显。道光二十二年(1842)他赴戍边疆之际写道:“余生岂惜投豺虎,群策当思制犬羊。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 [1]不忘君恩与制伏正在蹂躏中国的“犬羊”就是他最关切的两件事。这是他在生离死别之际的真情流露。他自己的表白与历史记载都说明了其赴戍边疆与广东禁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忠君思想和爱国精神的一个结合。

  二、在“睁眼看世界”中表现的爱国精神

  英国的鸦片倾销和鸦片战争,给了林则徐沉重的刺激。林则徐开始成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反抗侵略、救亡图存,他学习西方的技术,做出很大努力。他不但注意了解敌方当前的动态,组织人员翻译外文报刊,而且主持译编《四洲志》,努力改变对西方历史和现状的无知状态;翻译国际法,运用新的知识捍卫国家的利权。同时,他敢于正视船炮落后于西方的现实,积极购置洋炮夷舟,这些都迈开了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和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尽管这一步走得还很小,且有许多不足之处,却是艰崎长路的极其宝贵的开端。他的反侵略不是盲目排外,他区分了贩毒者与从事正当贸易的商人,区分了侵略国与非侵略国的商人;并反对封港闭市的错误主张。所有这些都令他的爱国主义言行具有前所未有的内容,开始显示近代色彩。但由于在当时,由于天朝大国思想的存在,林则徐对外界的认识还是存在局限的。翻开林氏遗文,传统的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语句俯拾皆是;他还不可能跳出这个窠臼。但出于一个致力经世致用的著名人物的求实态度,他敢于正视现实,因而以对国家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认认真真地研究对手,并不惜引进对方物质文明(如船炮)和精神文明(如国际法)的成就作为保卫自己国家的手段,林则徐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三、维护国家的尊严和独立

  爱国主义存在于历史的各个时期,大量地体现在日常给予国家和人民的奉献中,但它的最强音往往迸发于祖国处于外敌威胁的危难之际,爆发于历史存亡之际。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林则徐的爱国首要表现为维护国家尊严和独立。首先,禁止何种货物进出口,这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禁止毒品贸易更是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尊严的正确措施。可是,清政府在推进这项正义事业时,英国政府却不顾国际关系准则,成了国际贩毒集团的不光彩的支持者。面对比己方强大得多的侵略者,林则徐坚定、卓越地领导了广东地区的反侵略战争,在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英军北犯得逞,朝野议论叠起,道光皇帝出尔反尔,昏昧地谴责林则徐之际,他出于"每念一身之获咎犹小,而国体之攸关甚大"的爱国热忱,严正指出“鸦片之为害甚于洪水猛兽,即尧舜在今日,亦不能不为驱除。……而天下万世之人亦断无以鸦片为不必禁之理,若谓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则彼之以鸦片入内地者,早已包藏祸心,发之于此时,与发之于异日,其轻重当必有辨矣。” [2]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侵略有理的罪恶谬论。同时,与空谈维护天朝威严、讨伐“奸夷”之辈不同,林则徐把爱国热忱与筹划防务的切实行动密切结合起来。他与大吏商绅和衷共济,从炮台的修筑、军械添置到兵勇的整顿招募,特别是利用民力,组织团练,随在设防,保卫乡土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为国兴利除害

  林则徐所以如此坚决地禁止贩卖和吸食鸦片,在于他看到烟毒蔓延“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3]因此,“明知入于坎口......冀为中原除此巨患,拔本塞源。” [4]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意识是历代志士为国献身的思想基础,林则徐继承了这种优秀传统。受这种精神的影响,在他登上仕途特别是出任地方官以后,关心民瘼,对漕务、盐政、救灾和水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政,都认真研究,革除弊病,采取各种措施,力疏民困。尤其是对病民很深的水灾、漕运等项十分留心,锐意兴修水利,并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建议。在他看来,“天下未有万人忍饥,肯听一家之独饱者。” [5]为了巩固原有的社会秩序,就不能不亟于兴利除弊。以此为出发点逐步培育了他对国计民生事事关心的高度责任感。这是他的爱国主义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结

  通过对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浅析,我们不难看出,其爱国思想表现在他为官从政、反抗侵略、向外学习、兴利除害等方面,其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值得我们去歌颂与学习,也有难以摆脱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林则徐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

  【参考文献】

  [1][3][4]林则徐.林则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601,3,884.

  [2]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鸦片战争[M].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567.

  [5]林则徐.林则徐书简[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19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近代史人物林则徐论文

284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