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平衡于两国之间的自我角色探究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台湾日据时代为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的时期,基于各种不同的观点,也有人称为日治时期、日本时代、日本统治时期或是日本殖民时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近代史论文范文:平衡于两国之间的自我角色探究。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平衡于两国之间的自我角色探究全文如下:

  195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出版的《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为研究赫德在中英缅甸事务交涉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形象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后,关于赫德的研究,虽然提及了其在中英缅甸事务交涉中的相关事宜,但却缺乏对其在此次事务中的角色形象做全面深入的研究。① 然而,现有研究对于理解赫德在中英缅甸事务交涉中的角色存在不同程度的疏漏与误解,笔者以中英交涉期间反映赫德态度的电文为史料,以时间先后顺序对这一问题作一梳理。

  19世纪80年代英法同时积极向东方扩大商品市场,在印度支那半岛(今中南半岛)发生尖锐矛盾。英国在占领下缅甸后,将上缅甸视为禁区,不容他国染指,法国在侵入越南时,就已经注意到缅甸,1885年6月中法战争后法国取得越南,英国建议与法国通过谈判划分印度支那半岛的势力范围,但是未获答复,遂于10月以木材权利问题为借口,发动对于上缅甸的军事行动。缅甸是中国的邻邦,又是中国的属国,为维护缅甸国家的存在和云南边界的安全,清政府与英国进行了近一年的交涉,作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为了实现自己包揽谈判的目的,先后经过了意图获得解决问题授权、提供解决方法和方法的改进三个步骤,虽然最终没有获得影响谈判的名义,但是实际上赫德的建议基本上获得了英国政府的采纳。

  一、获取解决“事务”授权的意图

  英国发动对上缅甸的军事行动后,驻英公使曾纪泽于光绪十一年九月十四日(1885年10月21日)向衙门报告:“英久占南缅,今图其北,防法取也。泽意自腾越西出数十里,取八幕,据怒江上游以通商,勿使英近我界。今英尚未取缅,倘能以口舌得八幕尤佳,署意倘同,泽即开谈。”曾纪泽建议及时划分边界,避免后续与英国的争端。清政府此时尚不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遂于九月十七日电令曾纪泽将详细情况查明后汇报,并于当日致电云贵总督岑毓英:“若英人图其北部,不独属国受灾,尤其逼近吾国,不可不预筹布置。着岑毓英派员密探英缅近日情形,详细驰奏,一面相机筹划,勿涉张皇。”清政府在通过多方渠道秘密获取信息,并使英缅事情不要张扬出来。

  光绪十一年九月十九日(1885年10月26日),赫德密电金登干,转呈庞斯福德。“中国方面近来暗示,如暹罗照旧进贡,中国将保证它不受法国侵占。缅甸从前按时向中国进贡。法国可能劝暹罗向中国进贡,借此引起法国对暹罗事务的干预,请您务必小心提防,无论想怎么办,都请迅速下手以免引起纠葛。鼓励进贡,以使中国出头为所受各种侵凌表示反对,是否合宜?但这样办也许会影响到西藏边界,这是一个政策问题,对于英国极关重要。”赫德一方面提出了法国在暹罗的做法供英国在缅甸实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指出了这一做法对英国在西藏问题上可能有负面影响。

  光绪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1885年10月30日),曾纪泽向衙门汇报:“缅官判英木商歇业,否则罚洋百万元。英牍云不改此判即战,且命兵十月初五日伐缅。英于此各党同心,似难办阻。办时应否提名属国,乞示。缅之贡期疏于越,不提属国,我之进退裕如,如提属国则须争。争不得而听其所为,似损国体,强支又蹈越辙,乞酌。”曾纪泽讲述了英国侵缅的大体事由,重点讲述的是不提缅甸是中国属国,即使提起一则不能使英国放弃侵缅,二则可能出现军事上的对抗,对中国无利。同日衙门便给予了回复:“今知缅判英木商歇业因此生隙,尚非不可解释之事。着纪泽向英外部,告以缅系朝贡之国,中华与英友谊相关,容可设法调处,令滇督等派员向缅开导,改判谢过以弥兵端。”清政府实际上拒绝了曾纪泽的建议,要维持缅甸的朝贡地位,一方面通知曾纪泽设法从中调处,另一方面通过赫德表达愿意就缅甸问题与英国达成和解。

  数日后,赫德将衙门的询问电告金登干,转呈庞斯福德。“我们不愿经由曾候或北京英使馆探询意见,怕前者会造成困难,而后者会造成外交上的疏隔。请由私人方面先探明缅甸有何过失,英国愿取得什么补偿,以后如有必要,我们再正式解决。以上是王大臣所说的大意,我本不愿接触这项问题,现经由衙门提出,特为转达,王爷的神情和语气十分和平,再三着重地说英国是我们的友邦。在现阶段中,最好不经过官方,先由我以私人途径安排解决。”至此,赫德明确向英国表达自己想再一次展开私人斡旋,而且是中国的衙门委托他予以开展的,“赫德是海关的头子,他的职责与外交无关,但他却热衷于中国的外交。”在中法战争中赫德已经展开过一次私人外交。

  二、对“事务”举措的阐述

  在向外交部表达出自己已经获得衙门的授权后,11月3号赫德通过金登干向庞斯福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中国必定出面干涉缅甸问题。我想到两条可能解决的办法:(1)由中国命令或强迫缅甸提出赔偿,以解决目前问题;(2)英国如听任缅甸维持现在地位,继续致送所谓十年一贡的礼物,中国或可听英国采取任何行动。我自己愿采用第二项办法,我认为它对中国很稳妥,而对英国是有利的。如您认为事情已发展到无法缩手,不愿采用第一项办法时,我想我或可安排第二项办法。所谓‘进贡’现在不过是等于一种实物租金,英外交部愿采哪项办法?或另属意其他办法?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英国派兵入缅,中国也必将自云南进兵,发生冲突的结果,必将使中国痛恨英国比憎恨法国更厉害。”赫德提出并且建议通过第二种办法维持住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并且同时敬告如果英国军事入侵的话,必会激起中国的强烈回应,引起事态的扩大化。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对中国有利的,但也有赫德的私心在里面,一旦发生军事冲突,那么最终的谈判和解决都将是通过官方外交途径才能解决,而不是赫德的私人外交,因此他才会采用“进行另外一次外交助产手术。”(金登干语)而不希望中英发生武力冲突。

  英国外交部碍于它的传统和规矩,不愿意通过私人外交等非正规渠道解决问题,更多的愿意通过使馆开展官方正式外交,在收到赫德声称获得衙门的授权电文和建议后,庞斯福德向金登干出示了中国使馆的电文:“内云英缅争端原因,既据探悉仅系采木权利小事,已有谕令委员立赴缅甸边境,劝缅王满足英方要求等等,庞云曾候方面既如此说,而您的来电如何又是一番说法?”可见英国外交部对赫德获得衙门的授权感到怀疑。关于赫德所说的中国出兵缅甸的敬告,庞斯福德也心存不解。同时金登干向赫德建议他消除庞斯福德的怀疑,并且同时提醒说,庞斯福德与马格里为了此事发生外交上的接触,而他们之间的私交比金登干和庞斯福德更为亲密。

  赫德给出的解释是“伦敦中国大使馆大概是自行提出交涉。委员尚未派出,但衙门告诉曾候,如争执只是木材问题,中国可以派委员,大约可于六星期内到达。曾候可能未接到命令即照会外交部,此间并不欢迎他这样做,马格里既非专家,也无权力。千万不要将我的电报向中国驻英使馆透露。” 并于当日再次发函声称“我想中国驻英使馆发动交涉,多半是由于马格里的蛊惑……我想若是英国外交部说“行了”,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实现我二九三号电内的第二方案。英国和中国可以各从缅甸取得所要的,确保将来的安宁,而断绝法国人的痴心妄想。”从赫德的解释可以发现:(1)中国驻英使馆是未经授权的私自行为。(2)马格里在其中起到了煽动作用。(3)不要将自己的建议透漏给驻英使馆。(4)再次表达自己第二号方案的合理性。从中表现出了赫德积极参与中英交涉的私人目的,不希望别人抢了自己在外交斡旋中的功劳,这与其因嫉妒德璀琳而参与中法战争时的斡旋是一样的。

  英国政府对赫德的建议进行了“五五分”,采纳了尊重中国的虚名和面子,但对缅甸的军事行动却并未停止。“沙里士伯演说:“我们相信,在缅甸的军事行动中,我们已完全承认大清帝国的全部权利,我们的一切措施,必将先取得中国的同意和友谊合作,对中国的友谊我们是一向高度重视的。”英国一方面在宗主权问题上假装不知情,另一方面在缅甸开展的军事行动,在缅甸国王受到应有的惩罚前不会停止。

  三、对“事务”举措的修正

  在英国军事侵占缅甸无法改变的现实下,赫德于11月14日通过金登干向庞斯福德电告:“衙门最后说:“英国军队现既难撤回,英国的条件又不是我们所能劝告缅王接受的,如果我们正式干涉,只能增加新的纠葛。因此我们授权给你去暗地解决,我们随后再来公开,给予英国以它所要的,也要给中国以它所要的,并且永远关闭第三者想在那里插手的门路。”现在缅甸问题既然交到我手里,我建议不必再向曾侯解释、辩论,或答应什么。人们说,曾侯对英很友好,但喜欢以不屈不挠的爱国战士自命,并且有人在他身旁生事。”赫德的表述是想沿袭中法战争事的做法,将中英交涉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随后赫德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中英之间签署一个协定,条款内容为:“第一款:英国应允缅甸得按成例每届10年向中国进贡,中国应允尊重英国与缅甸所立一切条约等;第二款:中国应允中缅边境(即云南边境)选择一处地方开放对英贸易,其通商税则与其他沿海各口无异。”并在随后对条款给予了解释,针对条款一,赫德认为:“如能继续进贡,将可取得中国的友谊,如不继续,将有碍中国的体面”,针对条款二,“可使英国在一个有利地点吸取云南的财富。”但是当得到英国政府认为朝贡与吞并互不兼容的回复之后,赫德对朝贡进行了两点说明:(1)英国取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将朝贡的虚名让与中国,“虚名无损于实利,而实利能左右虚名。”(2)朝贡分三种含义:一指进贡,包括册封;二指有限度的进贡,并不册封;三指任何外国政府对中国皇帝赠送的礼物。英国属于第三种。希望以此化解英国政府的对其建议条款的异议。

  但是此时英国正忙于大选,无暇顾及于此,英国政府打算由印度部派出专使赴京商议缅甸事宜,而且缅甸首都也于11月28日被英军攻陷,缅王向英军投降,赫德得知后,心情非常失落,觉得“日子很不好过,比在巴黎时还要艰难。”认为英国的新办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但也无可奈何,“以后不必为缅甸事多来电报,以省靡费”。衙门拒绝专使赴北京商议,电令曾纪泽在伦敦谈判。1886年1月13日(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曾纪泽向衙门汇报了交涉结果:“英虑法生事,不允存缅。泽力争良久,沙允另立王管教不管政,照旧贡献中国,英摄缅政,以防外患,倘署允此办法,则以后专商界务商务。沙云英徇华情而立王,华于商务亦宽待英。泽意八幕事归界务办”沙里士伯同意设专管教的缅王,并且照旧纳贡,而且可以将边界拓展,自然比赫德的建议对中国有利,衙门予以同意。

  1886年1月,英国大选结束,沙里士伯落选,格兰斯顿组织的新内阁推翻了沙里士伯的口头协议。此时的赫德已无心也无力再插手缅甸事务,“英国外交部碍于它的规矩和传统,除了通过使馆外,无法再与我通信,他们这样办自有他们的道理。在我一方面觉得和一个即将卸任的内阁打交道,也未必会有好结果,因此就乘机会脱手不管了。”曾纪泽在英国的谈判陷入僵局,衙门将曾纪泽召回北京,面加垂询后再行议定,由刘瑞芬任驻英公使。赫德此时虽然经常抱怨自己不再管缅甸的问题,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完全置之不理,一直在参与缅甸事务的讨论。在中英关于缅甸的交涉搁置后,英国在西藏问题上对清政府发难,在赫德的劝说下,“两害择其轻”,1886年7月14日与英国签订了《缅甸条款》,承认了英国对缅甸的吞并,从而使得赫德的设想部分得到了实现,正所谓“天从人愿”。

  赫德在中英缅甸事务的交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对他的认识不能简单停留在维护英国的利益上,实际上赫德所建议的解决方法,在当时的国力对比下,对于清政府而言是有利的,赫德积极承揽中英关于缅甸事务的交涉,是想保持其作为清政府外交政策顾问的地位,以保持持中国海关的优势地位,同时保持其在英国政府那里的能人形象,在两者之间进行利益平衡。在对中国外交进行参与的活动中,中英缅甸事务的交涉只是其中一件,无论是之前的中法战争,还是之后通过其弟赫政对西藏问题的干预,都体现了赫德力求在中英两方都能能保持其重要地位。

相关文章

1.怎么把握交谈中的自我角色来源

2.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角色的自我转变(2)

3.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4.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角色的自我转变

5.适应探究式教学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6.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浅析

近代史论文:平衡于两国之间的自我角色探究

台湾日据时代为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的时期,基于各种不同的观点,也有人称为日治时期、日本时代、日本统治时期或是日本殖民时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近代史论文范文:平衡于两国之间的自我角色探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3061